◾️#夜之樹(The Night Life of Tree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藝術繪本
#心得
這是ㄧ本手工絹印書,也是ㄧ本藝術品,來自印度貢德族的傳統藝術。裡頭集結三位大師蕭姆、杜嘉拜伊、烏維提的創作,他們將族人的古老文化裡的美麗神話封印成ㄧ頁頁的符碼,讓在遠方的我們也能透過一旁的故事述說,窺見他者的神秘世界。
因為貢德族的泛靈信仰,他們深信樹木是生命的源頭與根本。
白天的樹,是照顧萬物子民的大地之母。遮蔭、棲身、採食。
夜晚的樹,是開啟神話序幕的主角。
樹,猶如開天闢地的神祇,從造物主濕婆神拔下的三根毛髮,長出根植大地的大樹。在人類開始學會靠穀物餵飽自己之前,它開花、結果,讓人類得以繼續繁衍。
樹,也是造物主的家。當你朝著天空望去,樹的形狀跟葉形ㄧ模一樣,由小可見大。
樹,大自然的療癒法。毛華樹的花,取下,調和藥草,便能醫治百病;納格伐尼樹,將樹汁加水調和,可治療小牛的眼痛。
席姆巴樹身上的箭矢,是ㄧ段悽美故事的引頭;沙加樹下,有一群無私奉獻的貢德族兄弟們,正演奏樂曲頌揚祂;松鼠、孔雀、蠶、蛇在樹上描繪著牠們的神話篇章⋯
這本純手工的絹版印刷書,限量發行。內頁採用全黑的紙張,恰如其分襯出畫作那質樸又獨特的美。雖然用色簡單,但不見重覆,仿若織線的幾何圖案,卻意外交織出令人過目難忘的美感體驗。
貢德族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只要看見美麗的圖案,好運就會降臨”
也獻給正在看這篇文的您們!
➕作者 蕭姆/杜嘉拜伊/烏維提
➕譯者 賴雅文
➕出版 #格林文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1內容數
正職閱讀,兼職寫字,偶而攝影。 喜藝術、生活、電影、音樂、美學設計和一切有人味的故事。 夢想開一間行動書店,雜貨店式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凱特史都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畫面開頭的火車轟隆隆,駛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隧道後,明亮蓊䖇的綠林再現,明暗交替間,猶如進入回憶隧道,也像是為故事中主角的成長起伏及波折心境預告伏筆。 港都夜雨的旋律唱起,我又想起了阿遠與阿雲,和那時代的風塵。 這部以吳念真的年少青春爲本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敘著許多人的生命共鳴。篇幅淡淡,卻藏著深深的
— 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母親記事” — 書中兩位1985年代與2018年代的母親,以日記形式,寫下孩子的出生、哺餵、滿月、夜哭、吃飯、周歲、學步、上學等成長關鍵時刻。 她們彼時的心情、掙扎、開心與難過,唯有在哄睡孩子上床後,才能再躡手躡腳的起身,來到被尿布奶瓶佔滿桌面的一角,在微亮的桌燈下,提筆寫下
總有些人,有些事,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足印。 即將迎來五十歲的雲門,在歷經蓽路藍縷的創建路上,ㄧ路磕磕絆絆,卻也總在關鍵時刻遇上彷佛神諭,彷彿拔刀相助的大俠,在喪氣頹然的無助裡,給予大力水手的菠菜,吃下去,渾身是勁,往前打拼的力氣又有了。 - 英雄的路是寂寞的。 學生時期台上老師曾說過的
在陰翳裡成形的美學,原來無所不在。 著有經典作品「細雪」、「春琴抄」,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學界著名的唯美派大文豪。 這本被各界推崇的隨筆之作,不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界原研哉、攝影界杉本博司的創作謬思,更在歐美文藝界中起了不小的漣漪! 1930年代的日本在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之
這是場註定無法結束的愛情故事 那年少女十五歲半,與大她十二歲的中國男人,相遇在越南湄公河上的渡輪。 多加隆香脂、櫻桃色的暗紅色唇膏、套上母親舊衣改成的茶褐色真絲連衣裙、腳上是一雙飾有金絲小圖案的皮製高跟鞋。 頭頂上玫瑰木色平沿軟氊的男帽,圈繞寬黑飾帶。 這幅半生不熟的噯昧形象形成一股致命吸引力,對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畫面開頭的火車轟隆隆,駛進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隧道後,明亮蓊䖇的綠林再現,明暗交替間,猶如進入回憶隧道,也像是為故事中主角的成長起伏及波折心境預告伏筆。 港都夜雨的旋律唱起,我又想起了阿遠與阿雲,和那時代的風塵。 這部以吳念真的年少青春爲本所改編的電影故事,敘著許多人的生命共鳴。篇幅淡淡,卻藏著深深的
— 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母親記事” — 書中兩位1985年代與2018年代的母親,以日記形式,寫下孩子的出生、哺餵、滿月、夜哭、吃飯、周歲、學步、上學等成長關鍵時刻。 她們彼時的心情、掙扎、開心與難過,唯有在哄睡孩子上床後,才能再躡手躡腳的起身,來到被尿布奶瓶佔滿桌面的一角,在微亮的桌燈下,提筆寫下
總有些人,有些事,會在人生的旅途中,留下或深或淺的足印。 即將迎來五十歲的雲門,在歷經蓽路藍縷的創建路上,ㄧ路磕磕絆絆,卻也總在關鍵時刻遇上彷佛神諭,彷彿拔刀相助的大俠,在喪氣頹然的無助裡,給予大力水手的菠菜,吃下去,渾身是勁,往前打拼的力氣又有了。 - 英雄的路是寂寞的。 學生時期台上老師曾說過的
在陰翳裡成形的美學,原來無所不在。 著有經典作品「細雪」、「春琴抄」,並曾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谷崎潤一郎,是日本文學界著名的唯美派大文豪。 這本被各界推崇的隨筆之作,不僅是建築大師安藤忠雄、設計界原研哉、攝影界杉本博司的創作謬思,更在歐美文藝界中起了不小的漣漪! 1930年代的日本在大量接受西方文化之
這是場註定無法結束的愛情故事 那年少女十五歲半,與大她十二歲的中國男人,相遇在越南湄公河上的渡輪。 多加隆香脂、櫻桃色的暗紅色唇膏、套上母親舊衣改成的茶褐色真絲連衣裙、腳上是一雙飾有金絲小圖案的皮製高跟鞋。 頭頂上玫瑰木色平沿軟氊的男帽,圈繞寬黑飾帶。 這幅半生不熟的噯昧形象形成一股致命吸引力,對
-釋放無限光明的是人心,製造無邊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織著,廝殺著,這就是我們為之眷戀而又萬般無奈的人世間-悲慘世界 電影《俘虜》,也有人翻「《戰場上的聖誕快樂》。這讓我想起一戰時期,德英的聖誕節停火日。 那一年戰場上的平安夜,德英雙方的前線士兵,放下干戈,唱起聖誕頌歌,在戰壕擺上蠟燭,互道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幅黑白紋路的風景畫,並以詩意的語言描繪出山峰與線條之間的起伏,呈現出靈魂的尋找與寧靜。文章中描繪了時間、故事和心緒交織的情感,給予讀者心靈的觸動。
Thumbnail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神話》 姑婆芋在清晨捧著一滴 淚 我反芻著書中一行詩到 黃昏 蝴蝶活著只為了生存 不曾妄想飛到莊子的夢裡  海也從不過問 魚兒快樂不快樂 它只是孕育 生命 生只是偶然 死後幻化成天上的一顆流星 墜落 名字 隨人們的記憶 斑斕褪色到 失真 僅有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Thumbnail
人類是一種雞巴的生物 埃及的太陽神拉,用了眼淚與話語創造出人類後,在統治這個大地, 後來因為衰老年邁,加上地上的事務越來越複雜, 於是他把這個世界交給他的兒子舒,回到了了天上過著半退休的生活, 結果人類又開始不乖乖聽話了, 有一天,一個白目的人類帶著弓箭,朝遙遠的太陽射出去, 就是像是死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Puu親自設計了島上的神靈角色,曾就神話故事中是否有描述神靈外貌向她詢問。她回答說:「其實神話中對神靈外表的描寫並不多,但透過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在西方世界的文化,睡蓮是文學藝術家相當熱衷的創作題材。這與古希臘神話中睡蓮祟人的傳說故事息息相關。本文分享了古希臘神話、德國文學家施篤姆、當代詩人余光中、特別是印象派畫家莫內持續三十年的睡蓮創作,最後以自身種睡蓮的經驗,而領悟了睡蓮的蠱惑之謎。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幅黑白紋路的風景畫,並以詩意的語言描繪出山峰與線條之間的起伏,呈現出靈魂的尋找與寧靜。文章中描繪了時間、故事和心緒交織的情感,給予讀者心靈的觸動。
Thumbnail
以阿育吠陀生命之樹來作譬喻,人的意識層面如同是「樹根」、心理層面是「樹幹」、身體層面是「樹冠」,樹根是整棵植物的根基,負責支撐、貯藏、吸收、運輸水分及養分,在地底下固持並默默滋養著整體,給予樹幹與樹冠穩定支持,樹根、樹幹、樹冠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神話》 姑婆芋在清晨捧著一滴 淚 我反芻著書中一行詩到 黃昏 蝴蝶活著只為了生存 不曾妄想飛到莊子的夢裡  海也從不過問 魚兒快樂不快樂 它只是孕育 生命 生只是偶然 死後幻化成天上的一顆流星 墜落 名字 隨人們的記憶 斑斕褪色到 失真 僅有
Thumbnail
前陣子在電視上看到有人用構樹皮製作燈罩,天然的纖維透出光的樣子看起來非常漂亮。後來查網路,發現這似乎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工藝文化。在紡織技術還沒被發明之前,熱帶地區將樹皮當作布料使用,而樹皮布文化也是南島語族相當重要的文化特質。(資料來源:原住民族文獻)
Thumbnail
人類是一種雞巴的生物 埃及的太陽神拉,用了眼淚與話語創造出人類後,在統治這個大地, 後來因為衰老年邁,加上地上的事務越來越複雜, 於是他把這個世界交給他的兒子舒,回到了了天上過著半退休的生活, 結果人類又開始不乖乖聽話了, 有一天,一個白目的人類帶著弓箭,朝遙遠的太陽射出去, 就是像是死
Thumbnail
您好!來到這邊的各位們!神話之島系列是與【在山裡畫圖的人】合作的一個令人振奮的專案,這次的合作以鄒族神靈為主題,將神話與鄒族的生活文化融合成一系列迷人的小方塊島嶼插圖。 Puu親自設計了島上的神靈角色,曾就神話故事中是否有描述神靈外貌向她詢問。她回答說:「其實神話中對神靈外表的描寫並不多,但透過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在西方世界的文化,睡蓮是文學藝術家相當熱衷的創作題材。這與古希臘神話中睡蓮祟人的傳說故事息息相關。本文分享了古希臘神話、德國文學家施篤姆、當代詩人余光中、特別是印象派畫家莫內持續三十年的睡蓮創作,最後以自身種睡蓮的經驗,而領悟了睡蓮的蠱惑之謎。
Thumbnail
濃密的森林環繞著溪頭,樹木參天,遮蔽了陽光,讓人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的秘境。在樹間漫步,聆聽著鳥兒的歌唱,感受著樹葉的沙沙聲,彷彿與自然融為一體。這裡的生態豐富多樣,各種植物與動物在這片自然的樂園中和諧共生,展現了大自然最美的模樣。 遊走在溪頭,彷彿穿越了時空的隧道,來到世外桃源。這裡不僅是追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