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書寫的看法五、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註:

這是書寫課時要說的話,先寫出來,請已經報名的人來看,以節省上課時說這些話的時間。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寫誰,問是不是我寫的時候?我要承認或否認呢?(1. 看我和他的交情決定要承認或否認。2. 準備好一種回答:「是喔!跟XX的故事一樣,好巧。」)

用本名的話

熟人看到了會有什麼想法呢?被我寫到的人看到的話,他的感覺如何?當熟人跟我說,他看到我的文章時,我要怎麼對應?用什麼表情和心情回應他呢?……在心中編了許多劇本,上演了許多小劇場。

網路

我出版小說時,使用網路開始普遍,還沒有臉書,有email、瀏覽器和部落格,還有各種網站,偶而會看到讀者對我的作品的讀後感或評論(還好沒有說不好的),心中會有波動。總之,經過了一段時間才習慣。
現在如果發表在網路上的話,隨時會收到回應,我們都希望看到人家說我的作品好的地方,如果有批評指教,或是提出不同的意見時,我要怎麼看待呢?如果學員在這些地方擔心的話,可以在課堂中提出來,說一說,討論一下。

有人寫完了,只想自己看

不想被別人看,所有的作品都這麼做,為什麼呢?

要避免的

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經驗過的,還有想法,避免以下這些:

一、 說些「通論」

如:現在的年輕人都怎樣,台北人都怎樣,年紀大的人都如何……,這麼說是要有證據的,需要調查、研究之後,才能說的,才能說服人。就是調查出來了,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怎樣,正在看你文章的人就是那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五,那這個說法對他有什麼意義呢?

二、 讀者搞不清楚是誰在講話、行動?

是「誰」(哪個角色)要寫清楚,如果沒寫的話,通通算作者(主角)你在說的喔!還有,只有你自己明白這是誰說的(只放在心裏,沒有寫出來),讀者通篇看下來,還是會覺得怪怪的,搞不清楚。(註)

三、 對於某人的特性也不要以「定論」處理

常見的是:「XX如何」,「YY是什麼樣的人」,看起來這個特性是他的定論,只是是誰蓋印(印證)的呢?不明。
如果是你(作者,第一人稱者)的看法,就要加上「我覺得」,像:「我覺得XX如何」,平時說話也可以這樣,清楚標明出這是誰的看法或感覺,這樣比較沒有糾紛,也比較不會被否定或反駁,因為誰都不能否定人家的「覺得」啊!
如果是引用某人的說法的話,最好加上:「A說B是個什麼樣的人……」而不是直接說:「B是個什麼樣的人……」那變成是(作者)對B的定論了,其實只是A的看法而已。

註:

如果沒有寫是誰說的,但讀者看得出來是誰的話,就是小說、戲劇的寫法,有比較好的寫作能力。就是不是一定要寫明是誰說的、做的,但作者需要有比較高的寫作功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672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寫得不好 是哪一種不好呢? 以前,有學員一直說她不會寫,寫不出來,但跟我通信都順暢,沒問題,原來是寫不出「作文比賽」冠軍(得獎者)那種文章,或是有名的大師寫的樣子,我說,我們不是作文比賽,只要將你的意思寫清楚就好了;也不是大師,不用寫成萬人崇拜的文章。 個人書寫是將自己的意思寫清楚,讓人接收到,不
書寫是一種溝通 書寫寫出字(作品)來,不管是自己看、自己留著,或是分享給讀者看,都是一種「溝通。」 一、 跟讀者的溝通 不管是給特定幾個人看,或是公開貼出來,對方就有了「閱讀」的動作,然後讀者得到的意思和我想表達的一樣嗎?一樣的話,很好;如果不一樣的話,是什麼原因呢?是我表達的不準確,或是閱讀者的經
昨天,提議出去走走,找個地方「走路」。 正在找一個景點。開著開著,好像超過了, 嗯!終於看到指標,真的超過了。 掉頭往回開,要在哪裏右轉呢? 我說:有個指標被遮住了, 司機:它寫右轉嗎? 我:我沒看到啊! 司機:它上面寫什麼呢? 我:剛剛上頭有個指標,它被樹葉遮住了,不知道寫什麼? 什麼跟什麼啊!
我寫得不好 是哪一種不好呢? 以前,有學員一直說她不會寫,寫不出來,但跟我通信都順暢,沒問題,原來是寫不出「作文比賽」冠軍(得獎者)那種文章,或是有名的大師寫的樣子,我說,我們不是作文比賽,只要將你的意思寫清楚就好了;也不是大師,不用寫成萬人崇拜的文章。 個人書寫是將自己的意思寫清楚,讓人接收到,不
書寫是一種溝通 書寫寫出字(作品)來,不管是自己看、自己留著,或是分享給讀者看,都是一種「溝通。」 一、 跟讀者的溝通 不管是給特定幾個人看,或是公開貼出來,對方就有了「閱讀」的動作,然後讀者得到的意思和我想表達的一樣嗎?一樣的話,很好;如果不一樣的話,是什麼原因呢?是我表達的不準確,或是閱讀者的經
昨天,提議出去走走,找個地方「走路」。 正在找一個景點。開著開著,好像超過了, 嗯!終於看到指標,真的超過了。 掉頭往回開,要在哪裏右轉呢? 我說:有個指標被遮住了, 司機:它寫右轉嗎? 我:我沒看到啊! 司機:它上面寫什麼呢? 我:剛剛上頭有個指標,它被樹葉遮住了,不知道寫什麼? 什麼跟什麼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得知有人居然受到我的影響才開始寫作,實在是令我受寵若驚。但我也是從這時察覺到:啊,原來我是有讀者的。 寫作真的能讓我們學到很多事,也讓我們明白自己真的有能力影響他人、改變他人。 心懷讀者、為讀者而寫,後來成了我寫作時的本能意識。
Thumbnail
當我的英文老師得知我想要寫作之後,第一個反應並不是質疑寫作的用處與未來的艱辛,而是問我: 「你是為了自己而寫,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我沒有思考多久便回答:「為了自己。」 他只是點點頭,那不是認可也不是敷衍,而是單純地瞭解了我的想法。 「那麼,就寫你自己想要的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在寫小說時不免會有焦慮和迷茫,到底該如何進步呢?這樣寫下去,是否真的會進步?因為收到留言想要聊聊這一方面,所以就有了這篇心得。 先說明一下這只是我的經驗,並不是唯一的正解。寫作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是否找到合適的方法。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其實作家這個名稱…一直是別人賦予我的,我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自信,也就欣然接受了這個稱號。 至於我是如何“成為”人人口中的作家,我想…這裡有幾點可以供大家參考~ 1.練習寫出自己想要表達、散播出去的東西。這不一定是一本小說、一個故事、或是一篇遊記、美食紀錄…等。 完全不拘,都可以試試看! 然後從
我喜歡寫書評,每當閱讀完一本書,我就會忍不住想要抓著每個遇見的人跟他們分享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心得,但是我身邊的人不多,喜歡這樣被我轟炸的人更少,所以我才會決定寫下來丟在網路上,想像很多人可以看見我的感受,就算真的沒人閱讀也沒關係,至少我能把我的炙熱轉化成文字,一段時間後回頭看雖然偶爾會害羞,但從沒有
在講內容前... 這是我個人的方式!! 如果覺得我講的不夠專業啥的? (請去找專業老師) 第一、如何起頭? (需要有靈感!!)或是(一個事件或是各種可能觸發故事的內容)。 靈感的部分...(應該不用多解釋) 後面講的事件或是可能觸發的部分,通常需要自我體悟。 例如:今天出門,
Thumbnail
  不少人知道我在寫小說,哪怕一個人跟我不是特別熟,連一句話都沒有講過,可能都會因為課堂上的自我介紹和上台分享,碰巧知道縱光這個人喜歡寫小說。再早點認識我的人,甚至還會知道我曾經非常想成為職業作家(不將全職作家納入生涯規劃又是另一段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