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藉由寫講義,重新審視了一下矽谷銀行倒閉的過程。後來發現,其實他還蠻冤枉的。
通常銀行倒閉會讓人覺得,是不是這家銀行亂投資還是做一些狗屁倒灶、不務正業的事情。但實情是,矽谷銀行是一家非常保守,且循規蹈矩的銀行。
說他保守,是因為在疫情爆發前,矽谷銀行的獲利來源都是來自他所投資的美國十年期公債。美國公債ㄟ,在美國這個自由資本市場裡,算是相對零風險的投資了ㄅ。
疫情期間,美國開始印鈔救市場;降息的話,債券價格就會上升,殖利率就會降低。靠著之前累積的債券孳息,矽谷銀行還能苟活,但也經營得很辛苦。剛好,趁著疫情,一些從事支援宅經濟的新創科技公司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矽谷銀行便開始承接這些新創公司的業務,包括存錢、借貸,甚至幫忙發薪水,協助這些新創公司省去會計部門的成本開銷。重點是,這些業務還是加州政府請求矽谷銀行協助,他們才去承接呢。看到這我都覺得這家銀行也實在太小心謹慎啦。
於是,矽谷銀行的營運就靠著原本累積的公債孳息,還有對新創公司放貸的利差,同時也向最大加密貨幣 FTX 交易平台提供資金支援,賺取手續費。
一切安好?
不,人生總有意外,但都發生在最關鍵的時刻。
2022下半年,聯準會為了打通膨,開始加大升息力道,導致「利率倒掛」,矽谷銀行開始出現虧損。
這中間的過程,簡單講,就是矽谷銀行的公債獲利來不及支付突然升息的利息:「3.5%殖利率的十年公債獲利無法支應升息後的4.7%利息給新創公司」。
加上,升息後,大家從加密貨幣裡提領現金,一時間矽谷銀行支援的 FTX 交易平台也關閉,導致矽谷銀行無法轉移資金補足升息後造成的利差損失,因此急向市場籌資22.5億美元。消息一出,大家對該家銀行失去儲匯信心,開始瘋狂擠兌,然後,
然後矽谷銀行就死掉了。
爬梳完後,真是替該銀行掬把同情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