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學校選擇(2024.04.18更新)

2023/04/25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雙語國小與國際學校是不一樣的。雙語國小主要實施台灣學制的課程(108課綱),但是加強英語學習,課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與特殊的內容,就像各公立國小也會有他們的特色課程一樣;國際學校實施的是國際課程,從上至下,學風跟環境都和台灣學校大不相同,國際學校跟外僑學校的校風比較類似。

國際學校難道一定優於雙語國小或是台灣的公立小學嗎?我覺得並不一定。端看每個家庭的教育理念、規劃還有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與特質。所謂的優劣,都是根據自己孩子的狀況而言,就像對他人來說是超優質的老師,對你來說可能並不適當。
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是了解每一種體制優點與限制,然後根據自己孩子的特質,選擇適合他們的教育場所。雙語國小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進可攻退可守,畢竟人生那麼長,怎麼能確定孩子一定要出國接軌國際呢?
公立國小對家裡有人可以帶孩子,並且願意帶孩子的家庭是最棒的選擇。沒有一種教育優於家庭教育,陪伴永遠都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國際學校由上到下都尊重孩子的自由意願與選擇,學生行為管理上非常的鬆散,自律將會是影響他們成功的因素。未來想要回到台灣教育體制,孩子會適應得比較辛苦。
根據我的孩子特質,以及我們的家庭規劃,我們家的優先順序是:國際學校>公立國小>雙語私小。

什麼是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的定義莫衷一是,教育部參事邱玉蟾博士在2022年七月出版了《國際學校解碼》,我也以書中的定義來定義國際學校:學校以提供國際課程為主,能讓學生接軌國際的學校,就是國際學校。外僑學校當然也算是國際學校,然而外僑學校的設立,主要是為了讓母國子民回母國時,接軌教育沒有問題。
目前可知,接受母國協助的外僑學校,美國體系只有台北美國學校、高雄美國學校。(備註)屬於海外的私立學校。台北歐洲學校不論是法國部還是德國,課程都經過當地認證,所以回母國能夠無縫接軌,其中德國部還能從德國調派教師。在台灣的3所日僑學校則是由日本交流協會設立;韓僑學校學校更是韓國教育部在台灣設立的公立學校,所有費用、教職人員選拔等都由韓國政府主導。除了這幾所學校外,其餘的外僑學校都跟外國政府毫無關係。(邱玉蟾,2022)
如果強調提供以國際課程為主的學校才是國際學校,發現台灣的國際學校並不多,台北與桃園目前有幾所公立國高中實施國際課程,他們也有提供台灣學制課程;除了這幾所公立國高中之外,其餘的國際學校不是實驗性質,就是私立學校。
實驗學校與私立學校設定的基準不一樣,他們所要遵守的法令規章也不相同,所以在學校人數與規模、課程、師資等項目,也會有所差異。
有些高中也有提供美國大學的先修課程:AP,但是他們將這個部分視為國際部,例如高雄文山高中、政大實驗中學等,一般來說私立學校的高中國際部,都會開設AP課程。這篇文章中,並沒有將這些「只」提供AP課程的學校當作「國際學校」來討論(例外後面會討論)。

台灣的國際學校學制有哪些?

我粗粗看了一下,發現在台灣,國際課程主要分成兩類,一是英國劍橋體制(A-Level)另一則是IB。國際課程有向下延伸至小學階段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國高中課程為主。
提供劍橋課程(A-Level)的學校有:台南長榮高中國際部、高雄大榮中學、花蓮波斯頓、南投均頭實驗學校、高雄道明中學、台北歐洲學校、雲林維多利亞學校、台南瀛海學校
由上至下為:台南長榮、高雄大榮、花蓮波斯頓、南投均頭、高雄道明、台北歐洲、雲林維多利亞、台南瀛海。資料來源:劍橋國際課程官方網站
IB學校這裏看(圖片太大張,大家親自點進去看吧!)

台灣的IB學校總共有13所(台中星光實驗機構自己就申請了三次PYP,因為都是同一間,我就只算一所)提供劍橋課程的有8所,其中均頭小學國小採用IB,高中則是A-Level,而台北市的國際實驗教育VIS提供AP課程,雖然是學校是實驗性質,但主要重點是國際教育實驗,因此我也將之視為國際學校。也就是說,全台灣有通過國際認證及提供國際課程的國際學校總共23所。全台灣的外僑學校則是如下圖:
全台灣的外僑學校
要額外跟大家說明的是,這篇文章,我沒有把外僑學校算進國際學校,所以分享的選擇國際學校要素,是我個人根據這些學校所列出來的重點,如果大家非外僑學校不可,可以不理會。

把資料列出來給大家看,也讓大家了解一下,除了我前文提到的八所外僑學校外,其實大部分的外僑學校,既沒有國際第三方監督組織介入,也沒有提供接軌國際的課程,它是因為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母國子民,如果大家不是非要回該國,而只是要給孩子國際化的學習環境,在地的國際學校很值得考慮。如果是為了回母國,那麼選擇一個優質的外僑學校,也才對得起我們的荷包。

選擇國際學校的要素

以下我將分享選擇國際學校的要素
1、品質對得起價格
CIS是國際學校聯盟,基本上如果你選擇的國際學校有這個標章認證,那你就可以安下大半的心了。因為這個標章一蓋下去,證明這所學校教學品質、課程規劃、學校行政、教學環境及師資,都是經過他們耗時一年半至兩年訪查才認可的。而且國外的大學針對有CIS認證過的學校,也會給予高度評價。
只要有通過這個認證,通常學校官網一定放。大概就是美食屆米其林的概念。
要通過CIS,花費的資金和學校自身要準備的環境設備與師資以及時間,都非常非常的可觀,所以我覺得實驗學校沒有參加評比也是可以想見的事情。整個評比過程耗時五年,而且有認證跟加入會員又是兩碼子事。目前台灣只有五個學校是會員,其中只有義大國際高中跟台北歐洲學校通過認證。
截至文章發布日期為止,在新一輪中通過CIS授權認證的學校只有義大國際高中以及台北歐洲學校。另外三所學校是會員學校,教學質量也有一定的保證。
就我個人而言,國際學校除了提供國際課程之外,更重要的是整體的學校結構環境。因此,如果有公正的第三方認證、協助確保教學品質以及學校整體環境,我會覺得這個錢花得比較值得。
另一樣國際認證WASC也是同樣的道理,基本上只要通過這兩個認證的學校,推派出去的高中生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認可。台灣的國際學校中,大部分的學校以WASC認證為主,雖然共有18所,但康橋不同校區就佔了3所。台中常春藤和康橋都是7年級到12年級才有參加評比,也就是國中及高中部。
台灣的國際學校其實並不好選擇,除了資訊不透明之外,還很容易把外僑學校跟國際學校混為一談。外僑學校就是外國人的學校,要學英文或國際化環境,當然比一般的私校來的道地,但是教學品質跟環境真的有比較好嗎?其實我也不知道,但是通過認證的狀況,就會覺得有些外僑學校的收費貴了。畢竟台灣教育部管不到他、國外教育部門管不到他,完全靠家長自己監督還有校內老師校長的辦學品質了。
2、國際課程與校風環境
以提供國際課程為主的學校,我就稱之為國際學校,但是,從上面的資料中可以看見,有的學校雖然提供1-12年級的學制,但是卻只有國高中提供國際課程,國小基本上沒有通過認證,也不強調提供國際課程。但是1-12年級卻在同一個校園不同地點上課。
為什麼有些外僑學校的家長不願意選擇國際學校?很多時候是擔心學校還是偏「台式」。我必須很持平的說,外國人主導的學校和台灣人主導的學校,校園風氣真的是大相徑庭。在處理事情上面也會因為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有截然不同的處理模式。但這個部分有好有壞。
放眼世界的國際學校,校園霸凌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看過《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後,你會發現全世界的學校都一樣,但西方學校這一塊更可怕。主要是因為,在西方學校,小霸凌,學校根本不管。什麼叫小霸凌?倒垃圾在同學桌上、關係排擠、不小心撞倒同學......除非孩子上報,否則老師們不會主動介入。

西方人就是這樣處理孩子的人際關係的。那是孩子的課題,他要想辦法解決,無視,否則就是自己強壯起來。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他自主選擇的,包含你是否選擇讓別人介入。東方人還看得下去嗎?所以選擇西方人主導的國際學校,關於同儕人際關係這一塊,你真的要十分注意。
但我認為這就是不同價值觀不同文化下做出來的行為,所以真的無關優劣,家長自己要能夠協助孩子遠離校園霸凌,甚至遇到霸凌時,要能夠陪伴孩子,分析現況,主動出擊或是轉彎面對。
你不能要學校尊重孩子個人意願、培養他們自主自律,但在管教孩子行為上又要他們時時介入,這基本上就是個矛盾的議題。要想中西合併,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困難。不然清末的張之洞的中體西用就不會那麼快宣告失敗了。
在這個部分我只能說,義大很不台式.......。整體學校的狀況,讓很多家長抱怨的點都是因為他們太美式了。

總結

選擇真正的國際學校以及優質的外僑學校,那就是讓孩子在不同文化下學習。家長自己也應該要開闊心胸,用不同角度去思考事情,真的不能拿台灣的標準去要求國際學校或外僑學校。否則就是自己氣到內傷,還會消磨老師的教學熱情。
這不是指遇到問題我們都不要反應,而是應該去思考,我們的要求是不是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自己的方便?我們真的有看到自己孩子的需求與狀況嗎?有考慮到整體的狀況嗎?當學校有自己的困難時,我們能不能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退一步?讓雙方達到共識,而不是只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才叫做學校有做事。
學校的收費比起其他雙語學校或私立學校貴上許多,但那並不是要學校配合你的需求的原因。學校收費貴,是因為留下優質師資要錢、栽培新進教師要錢、環境設備更新要錢、第三方認證要錢、跟國外的國際學校搶顧問要錢......。(所以如果這些都沒有還要跟你多收錢,基本可以掰掰了。)
每一戶家庭、每一個孩子,不見得都適合國際學校,了解自己的需求,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還要了解自己的錢有沒有被坑)ㄇ註:本篇文章關於國際學校定義多整理自:邱玉蟾。《國際學校解碼從概念、現況、省思到未來,最完整的國際學校導覽》。台北市:商周。
註:本篇文章關於國際學校定義整理自:邱玉蟾。《國際學校解碼從概念、現況、省思到未來,最完整的國際學校導覽》。台北市:商周。
註:邱玉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及格,現為教育部教育參事。(取自網路資料)

註:關於原文「外僑學校目前在台灣無法可管,也不受母國管轄,除台北美國學校」此事,經版友SC勘誤發表更動為高雄美國學校、台北美國學校。查詢網址如下:https://www.state.gov/schools-worldwide/schools-worldwide-schools-at-post/east-asia-and-pacific-schools-at-posts/#taiwan


註:其他資料尚未更新,如因寫作完成時程(2023/04)後續未更新完成,將不再修正,請讀者斟酌參考。

註 :2024年4月18更新外僑學校內容。原文「外僑學校目前在台灣無法可管,也不受母國管轄,除台北美國學校」誤用邱博士書中第95頁:「教育部負責外僑學校專門法規之訂定,該校及管理則由地方主管機關執行,報教育部備查。唯一例外為台北美國學校。.........(中略),明定教育部是其法定主管機關。特此更正。


































8會員
13內容數
這是我對國際教育及國際學校的觀察與研究。歡迎勘誤指教。 畢業於台師大課程與教學所,熱愛教育。努力在公立學校現場實踐中,期許自己能在分享知識的路上,有一個小小的容身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