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書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封面中下破裂近半,一直想補卻一直忘記,突然發現被平整地補好了!】
一段在FB訊息的對話:
4/8 22:23 JB:「感動中,突然發現一直想補卻一直忘記的破裂的《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封面已經被補好了!」
4/9 12:06 女兒:「蛤?」
4/9 16:37 老婆:「不客氣!我很喜歡補補縫縫!」「女兒當然不知道這是爸媽的甜蜜互動,想當年(未婚)我為男朋友(爸爸)用黑髮夾穿腰帶,他還寫了一首詩回謝哪!」
4/9 17:02 女兒:「…………」
這是在演哪齣?且聽我道來!
帶著歡喜與新鮮感從「腹藏萬卷」的智慧手機閱讀了一年多後,警覺眼睛越來越容易疲勞,甚至刺痛、流淚,飛蚊症也加重了,決定「復古」重讀實體書,但若在高鐵、捷運或其他公共場所中環顧週遭低頭族,倒反覺「復古其實是創新」呢!1/26出差澎湖,臨出門前瀏覽書架,心血來潮取下《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大概因為它輕薄短小卻份量十足吧!「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多的事,一個逝去時代的特徵!」隨手翻了幾頁,不禁想著:「現在已經没有人這樣密密麻麻地印書了!」它477頁的篇幅,若在今天,恐怕要超過1,000頁。定睛瞧瞧頁面,字還看得清,便塞進背包。
【現在已經没有人這樣密密麻麻地印書了!】
自來有註記買書、讀書時間甚至地點的習慣,所以確知這本書購於民國68年10月20日,時當大二,35年餘來讀過2遍,第一次在69年,第二次93年,曾有做筆記寫心得的念頭,但實在卷帙浩繁,没決心花那麼大功夫,其結果就是每次讀都像頭一遭,除了不知為什麼記憶鮮明的「大宗教裁判官」和「腐味」!此番再讀,才發現奇怪都和宗教、信仰有關,要無厘頭胡亂牽拖的話,初次讀,老媽還没信佛,連狗肉都很能料理,當然,老婆還不知在哪裡?二次讀時,老媽已吃齋唸佛,老婆則正起始著信仰的尋覓與追求,但仍嗜燒酒雞之味;如今,則已成為純素的奉愛瑜珈奉獻者。這些「巧合」是否在「指引」我至少寫寫前述兩節的閱讀心得呢?再說吧!
【68年10月20日購於台北市南陽街華欣書局】
【這裡有3次開始閱讀日期的註記,有時還寫上地點。】
【書末有讀畢日期的註記】
隨身放在背包的筆電夾層没幾天,發現書的封面竟自下中裂近半,居然如古董文物般嬌貴易脆了!找了只塑膠袋,不讀時放進去才收入背包,取閱時則小心翼翼拿著,防止裂痕擴大,並直想著有機會要用膠帶貼補,但這個年齡的特徵就是永遠記不住。4月8日晚,在小粗坑宿舍習慣性謹慎壓讀了好半晌後,突然察覺裂處已經被平整地補好了,先是大吃一驚,以為自己連什麼時候補好都忘了?繼而「頓悟」必是在家老婆看著受不了動的手,當下高興又感動,感動像漣漪擴散,想到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事,根本不用說,妻就不動聲色的為我做好了。遂即在FB小群組裡留下本文開頭的那則訊息。
至於妻回訊時提到的那首詩,我可完全没印象了!莫非她竟如絳珠仙草用一生眼淚回報神瑛侍者的甘露般,用大半輩子的溫柔體貼回報我年輕時寫給她的那些詩?呵!呵!再愛扯也得有個限度吧?不過,婚前妻確曾買了本厚厚的剪貼簿,將我寫給她的詩一首首抄錄進去,只是還没完成我們就都「長大」,不好意思再搞這些青春鳥事了!但既然舊事重提,上週末回家,還是從書櫃翻出妻的抄本,看能不能重讀那首詩也好「笑虧」一下,結果没找到,大概還藏附在某封我當年寫給她的情書中吧!
【買來超過35年的書,已如古董文物般嬌貴易脆,但我與妻的相遇,實在比它更早,感情卻久而彌堅!】
13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