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皇居外苑時,大約13:30,已算熟門熟路,所以先往二重橋、櫻田門方向走去,打算在進入
東御苑前,也去拍拍它們與上回不同的光影。清晨所見藍空,彷彿已屬於另外一個世界,即使
明治神宮雨後的天青雲白也不復見,東京又陷入這些天慣見的慘澹鬱悶。
更教人氣結的是,當一路從櫻田門沿著城濠走到大手門時,才發現東御苑星期一不開放,只能怪自己太過粗疏,否則可及早安排另一景點,也罷,就到本也欲重訪的和田倉噴水公園淹留一陣,再到皇居對面的日比谷公園晃蕩晃蕩吧!
【皇居和東京車站間的「行幸通り」,上回望向皇居,這次向東京車站。】
【皇居外苑的黑松大草坪之一部份,大路是「內堀通り」,遠遠可見東京鐵塔。】
【昔日王公貴族徜徉,今日流浪漢盤据。】
【對了!還有烏鴉!】
【楠木正成(1294-1336)銅像,他是鎌倉末期至南北朝時的名將,力主推翻幕府、復興皇權,並為此奮戰,立下大功。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為鞏固天皇制度,對他的事蹟大加宣揚,追贈「正一位」,並尊為「軍神」,建湊川神社奉祠,弄得家喻戶曉。】
【楠木正成銅像2】
【加上倒影,真的像「眼鏡橋」了!前次來光線方向不對,拍不出這樣的效果。】
【碰到皇居正門前守衛換班】
【櫻田門,難得天空一抹淡藍】
【環伺皇居的高樓大廈】
【巽櫓 (櫻田二重櫓)與桔梗濠,已接近東御苑入口之一的大手門,然後我知道今天不開放。】
和田倉噴水公園是昭和36年(1961)為慶祝當時為明仁親王的「今上」成婚而建,平成7年(1995)6月再以成婚紀念的理由重新整備,因為最終福利歸於全體國民,用什麼名義都無所謂吧!擴建完成後,「皇太子殿下御結婚記念噴水公園建設委員會」鐫石記其事,說公園結合了現代技術與傳統造形之美,動靜相間、表情豐富,國民樂於親近云云,水源則取自城濠過濾循環使用。方方正正,佔地約1萬5千平方公尺的噴水公園,初看頗為單調,需當眾泉齊噴時,借用三面行道樹及一面高樓大廈的背景,才能顯出一種繁麗的氣象吧!但不知是我停留得不夠久,或來的不是時候,並沒有碰到「全部大噴出」。建在公園南側的和田倉休憩所,想是為與水的溫柔通透搭配,屋頂設計計成弧形,並有大片落地窗面對水景,可供遊客在內賞心悅目的享受輕食、飲料,我自也要進去體驗一下。
【和田倉噴水公園】
【和田倉噴水公園2,橋欄與休憩所屋頂的弧形,遙相呼應。】
【和田倉噴水公園3,主噴泉三口,此方向借行道樹與高樓為背景。】
【和田倉噴水公園4,沒等到全部大噴發,欠缺明艷陽光,讓我打不起勁兒鵠候吧!】
【有著弧形屋頂的和田倉休憩所內部,我在自動販賣機投幣買了罐運動飲料進來享受一下。】
與皇居外苑隔著日比谷濠相對,成立於明治36年(1903)的日比谷公園是日本第1座「德國式洋風近代公園」,佔地約16公頃,原為江戶幕末時期貴族的住家,明治4年~28年時亦曾為陸軍近衛師團的練兵場。其設計雖以德國的公園為範本,但在細部上亦摻入日本因子,故風格上是和洋融會的。
相較於
新宿御苑,日比谷公園的大樹少得多,它以花卉聞名,據說 4月有超過萬株鬱金香盛開,5月、11月則有不同品種的玫瑰綻放,因此若來得恰如其時,當能見識到它較為風姿綽約的一面,但7月底似乎不是那樣的日子,只在網球場邊遇到一小片向日葵,規模遠不如
6月的中港路,玫瑰雖也開著些,但零星寥落,逛完一圈,見某些細微處,竟露出日本公共設施少見的破敗與髒亂,帶給我像一個沒落貴族的感覺!
【日比谷公園開設時即有的「飲水機」,極為典雅。看說明猜是給牛、馬喝的,當年牠們是主要的交通動力。】
【網球場邊的一小片向日葵】
【第一花壇,玫瑰葉盛花稀。】
【心字池】
【大噴水與小音樂堂】
【另種造型的飲水機?現在變成菸灰缸了。】
【雲形池與鶴の噴水】
【坐在雲形池畔籐架下的遊人們】
【野外大音樂堂,這裡真的還有在舉行音樂會嗎?】
【松本樓,是間餐廳。照片中的巨木名為「臬首銀杏」,樹齡已超過400年,它原生於目前的日比谷交叉點,1899年,日比谷公園的設計者本多靜六博士聽說它將因道路拓寬而被砍除,大為驚訝,乃向當時的東京市參事會議長星亨進言,要求移植到公園內,雖獲得同意,然而世人均認為不可能成功,但博士說就算把我「臬首示眾」(…enen if my head id put on a stake.)也要移植,這便是它存活後得名的由來。】(以上為看日、英對照解說牌亂猜亂譯的,待識者指正。)
【由近而遠依序為にれのき広場、第二花壇、大噴水、小音樂堂】
【南部亭,法國南部料理館。】
【市政會館‧日比谷公會堂,落成於昭和4年(1929),其設計係經全國競圖後,由佐滕功一勝出,現為「東京都選定歷史的建造物」。】
【市攻會館,它與日比谷公會堂是相連的。】
【出日比谷公園後,慢慢晃到JR新橋駅,這兒有位老兄不知在大聲疾呼著什麼,不過看他的佈置,好像是要復辟軍國主義似的。】
回返東橫INN不到17:30,雖是此番在日的最後一夜,因知潘節儉,便也無隆重吃它一頓的念頭,二人就在旅館附近小食堂「博多長浜」吃拉麵,那滋味倒真令我想起4月的
福岡之旅,可是這家小店入門即一股濃重餿味撲鼻,明知應是某種醬料而非腐物發出的,聞起來畢竟不太舒服。飯後,我們又到超市去買了啤酒和枝豆,預備當宵夜,也是看潘花錢謹慎,所以後來若一起用餐,我也避免再點餐館裡相對較貴的啤酒了。
走回東橫INN途中,近19:00,雖天色漸昏,然雲霞燦爛,便請潘先走,我把握短暫時光搶獵些鏡頭,直至日頭全隱,進得房間,打開電視,看新聞才知道鳳凰颱風正侵襲台灣,剛才的「異象」,竟是故鄉受苦受難換來的!
【晚餐後走回東橫INN碰到的「異象」】
【晚餐後的「異象」2,後來才知道鳳凰颱風正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