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些布農族八部合音影音檔...並且寫聽後感受...慢慢補充__Denise__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9bzsHHKSE
布農族八部合音
Denise註:這個手圍在身後的動作我們有做過...拍攝於自然中真美...有詭譎/神聖的聲音呈現...很投入的歌者...聽時有做氣功的感覺...我全部聽完了
上傳者
http://www.youtube.com/user/smbigsu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DvSBbu0Ok
南投信義鄉明德部落據說是現今祈禱小米豐收歌
可以唱得最完整的部落,並且唱這些古調已經不
是老人的權利,有很多的年輕人開始學習這祖先
傳唱下來的歌曲,布農八部合音傳承有望了。
Denise註:排練教室看起來頗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TZxJL4QTA
布農族八部合音
Denise註:同前這個手圍在身後的動作我們有做過
...嗚的轉繞...
也是有做氣功的感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XpSHu2O5E4
布農族耆老八部合音--玉山星空音樂會(2011/3/26羅娜部落)
pasibutbut 祈禱小米豐收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5DiEhp8QSI
布農族百人八部合音表演
Denise註:這首沒唱過沒聽過...我只聽了1分半沒再聽下去.....後來又回頭來聽...(可能一開始心沒有靜下來...)3分鐘時出現熟悉的"嗚"聲...
布農族的(pasibutbut)是一首在傳統布農社會於每年二月播種祭之前,郡社及巒社群人所唱的一首祭歌。由於其演唱的複雜性及禁忌的限制,因此無形中增添了很多外加 的神秘感及不同的解釋法。以小米為主食的布農族人,在每年整地完畢到播種祭之前,就運用一套嚴肅的祭儀,透過pasibutbut的集體演唱,把布農族人的心願及祈求傳達 給天神(dehanin)。
一到了播種祭之前,祭司決定了祭日,此時祭司會慎選族中這一年之內所謂最聖潔的男子六至十名,住於祭屋之內。次日,祭司帶領這些成年男子在屋外圍成圓圈,雙手互相交叉置於 背後,圈內放置種粟一串。此時在祭司的領唱下,先在屋外演唱這首「祈禱小米豐收歌」,然後再慢慢移入屋內,象徵今年播種的小米能豐收,並堆滿穀倉。由於這首祭儀歌曲的演唱 形式之特殊性及其與整個祭儀結合的複雜性,這首pasibutbut早已蜚聲國際,中外皆知。
布農族人自稱pasibutbut為「八部音合唱曲」。但是單從音樂的結構觀之,演唱的聲部最多只有三部形成的複音現象。只是唱這首曲子時,必須要八名成年男子以上分成『 mahOsgnas」、 「manda」、「mabonbon」、「lagnisgnis」等四個聲部,再依一套嚴謹的規則慢慢依次進入合唱。由於每一位歌者的音質迥異,因此八部合音的錯覺現象於 焉產生。無論如何pasibutbut已是一首中外皆知,並且最具特色的布農族傳統歌謠。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qTZxJL4QTA&feature=related
以上需要有精神時再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