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我對愛的定義跟要求,有了一個全新轉變的思維,及更貼近我的詮釋方式。
# 創傷負累 vs 愛自己出發的愛觀點
一直以來,很長的時間,我看待自己想要的愛以及自己在愛裡的位置,仍然都站在一個受到過去童年愛的創傷影響的負面角度理解。我常常習慣不自覺說著,因為過往童年被重度忽略情緒和愛的需要,我最想要得到的,莫過於一份愛與情感,和有這麼一個真心愛我的人,真實無條件的接受原本的我,那個不帶矯飾且離完美總還有段距離的我。
一早醒來,儘管睡眼惺忪,心裡面卻涌出一股新生的、久違的,對愛的憧憬及好奇;好奇自己怎麼透過這些年每天練習及接受愛自己的療癒過程,突然開始產生不一樣的念頭來思索愛與情感?
我想著,愛的模式不再也不該是由於找到或遇見那個人,才終於得到想要的愛,或才值得被愛,甚或誇飾著他/她完整了生命。若如此,不過是日後妥妥必然「相互依賴症」(codependency )的前奏,在愛和關係之中,無限反覆刺激和重製情緒勒索。而在這樣的情感裡,我們也沒有真正踏實立足之地,才會一再主動或被動放棄話語權。
現在,我以為:愛,首先必然是真誠徹頭徹尾地,接受自己四下無人的原貌,樂於珍惜、善用獨處時光來真正了解自己,感謝並享受在今天/此刻獨特擁有的。自然而然,就能吸引及邀請同樣身心靈層次相似/同的人進入生命,一起創造和豐富彼此各自與共同交集的生命。
我也進一步明白:因為足夠愛自己,我不再24小時自我嚴厲批評或苛求事事完美,到幾番放棄最大的夢想實現,更不再食言詆毀允諾自己「將成為更好、更快樂的自己」, 一天天鍛鍊養成好習慣與澄清的意識力。
最重要地,在各種情感關係中,我開始一次次挑戰克服「好女孩制約」(good giel conditioning),勇敢開啟令雙方不舒服的艱難對話,客觀溝通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受和立場,解決棘手議題和惡化積習。即便有衝突或害怕被討厭,罪惡感一時也難除,我都選擇不再背棄自己,不再慣用討好習慣誘發下的犧牲心態,再次壓抑或委屈。
#愛自己 所以清楚懂得愛
不管單身或已經在情感或婚姻關係之中,愛自己都仍是很好的警醒,也能用以改善或檢視愛裡的膠著困境,進一步探究彼此的生命旅程是否還能繼續協調與契合?
我真心渴望的愛的模式,終於能重新自主、充滿新期待地,去誠實勾勒更清晰、親密的樣貌: 不再僅僅為對應彌補過去遺憾, 而一味太勉強寄望從「那個人」身上,來單一獲取愛的保證, 及對自我生命價值的肯定。
尤其當明白過去未能從家庭得到必需溫柔供給&涵養的愛與包容,自己其實在成年後最有能力、也最該負起責任,去回溯及療癒創傷,慢慢耐心給內在小孩傾聽-同理-安撫-鼓舞-支持,實際付出且持續不間斷現身。
如此,對自己無條件的愛與信任,才能漸次累積。
關於愛與情感的真實進展及有效蛻變,都從懂得並力行愛自己開始。有了對自己的愛和信任,相信自己可以,認定自己值得所有在前方等待嶄新的、未知的美好,我們會願意主動積極,隨時視現況與身心靈狀態,因應調整替未來作出一系列更適合、更滿足自我期許的生命選擇!
結語
最後,想分享昨天新讀到一段馬克吐溫談及「想像力」的話,來作結語:
「當你的想像力已經失焦,就無法只依賴眼睛所及。」"You can't depend on your eyes when your imagination is off focus."
簡單直截的意思,就是想像及籌劃未來的專注力若聚焦,自然容易理解與掌控現實生活裡的各種機會與方向,大膽且清晰計畫和行動,達成目標之外,並能激勵生出更多創造和新發現,推動人生與世界進步。
不論面對愛及生活其他重要面向,視現及瞻望未來,需要儲備勇氣跨出熟悉,更需要不受拘束的想像力做基礎打底; 去想像、去夢想可能最棒、最好的生命收穫,且始終深信自己值得。因為愛自己,想賦予自己更好的選擇與出路,從現在出發,不斷拓展視野及提昇自我信念,掌握先機與手邊資源,去經驗、挑戰與改變。
當我們的眼光和心思之於愛,只能依賴一種線性方向前進,又或者說,我們從過去家庭中學得的愛的模式和愛的制約,以及關於愛與被愛在思考與行為上的重重匱乏與限制,依舊持續影響著我們,我們就沒有辦法去想像出、也很難去學習到新的方式或更寬廣自由的角度,來看待愛、希望與生活。xo
p.s. 圖文不符; 照片為去年底重遊阿姆斯特丹的夜晚特色街頭即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