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推薦] 模仿犯 — 在灰色地帶與黑白分明間徘徊

2023/05/0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相不相信,所有人都有可能成為殺人兇手?
模仿犯是部因為改編自宮部美幸的同名小說而擁有極高討論度的台劇,我也因為這個原因久違的回歸台劇的懷抱。雖然我本身沒有看過宮部美幸的這部作品,無法對這兩部作品做出比較,但也因為沒有看過原作,對於這個改編的看法會更純粹,將焦點更集中於台劇本身上。

故事內容

郭曉其是個黑白分明,剛正不阿而且不懂變通的檢察官,因其性格也得罪了不少同為檢察官的同事。某天,在一個稀鬆平常的公園裡面,被路人發現了一個紅色禮盒,裡面放著一隻塗著鮮豔指甲油的手掌。隨著深入調查,郭曉其發現這是一宗連續殺人案件,於是他與嫌犯之間展開了一段鬥智的人性考驗。

觀後感

懸疑的氛圍

不得不說,台灣的懸疑劇一直都是做得還不錯的類型。從之前的愛殺、後來的天黑請閉眼、目擊者,到這部模仿犯,那懸疑的氛圍總是會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以這部模仿犯來說,從被發現斷掌開始,劇情都處於一種隨時隨地都有人受害的氛圍中。他不會因為這是主角群而不發便當,覺得這個角色時候到了,那劇情就會結束他的生命。這種氛圍會讓人不禁提升自己的腎上腺素,擔心會不會犯人就這樣不小心跳出螢幕把自己也殺了。可能也是因為我比較膽小的緣故,裡面甚至有幾幕劇情是有嚇到我的。

緊湊停不下來的劇情

這部除了第一集基本上是在交代人物背景以及描寫郭曉其的個性相較之下稍微比較無聊一點以外,接下來幾乎每一集都會處於一種欲罷不能想要馬上打開下一集獲得解答的氛圍。
會這樣的原因除了每集最後剛好停在一個想要讓人打開下一集的劇情以外,還有隨著劇情揭露越來越多的線索,自己也下意識的去推論所謂的犯人是誰,那個想要趕快得到解答的心情也會讓自己不知不覺的打開下一集。
其實在中間左右犯人就隨著劇情被揭露出來了,但這完全不影響這種想要打開下一集的氛圍。才剛覺得劇情才到中間怎麼就快結束了,就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轉折。突然的神來一筆就是會讓人想像不到。

人性的探討

因為郭曉其是一個黑白分明,不懂變通的人,劇組也順著這個優勢探討了所謂的灰色邊界。一直以來我都贊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黑與白,大多都是處於一個灰色地帶。郭曉其在一開始逮捕另一位檢察官的時候,那位檢察官也對郭曉其說過:「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黑與白,總有一天你會吃虧的。」
隨著劇情的進展,郭曉其也被迫面對了所謂的人性,當自己最親近的人也被殺害、他對於犯人又束手無策時,他會做出甚麼決定?他會就這樣按下殺人的按鈕嗎?還是會遵守他的原則,找出抓到犯人的證據並繩之以法?
犯人的故事也有與這個主題做到銜接,中後段講到犯人的故事時,也會忍不住感到同情:如果他不是身在這樣的家庭、如果他沒有這樣的家人、如果他沒有遇到錯誤的人讓他誤入歧途,或許這個案件就根本不會發生了。因為知道了犯人的故事,所以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更沒辦法果斷地說這個人就是該死。
我同意有法律的存在才會有現在的秩序,也同意如果每個人都施以私刑的話天下會大亂,但這個社會真的是太複雜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錯的情況下也會有人成為受害者。人類是群居動物,每個人做了一點點極小的錯誤,環環相扣下也會促成一個想像不到的悲劇。

影射社會

雖然有人覺得這部劇情主要還是找出犯人,其實只是一部偵探劇,但在我眼裡,其實他也花了不少篇幅去影射台灣社會。
模仿犯這部劇情充分的運用了媒體,媒體的大肆宣傳激起了觀眾想要一探究竟的慾望,觀眾一探究竟的慾望滿足了犯人想炫耀的心態,因此做出更多出格的行為,在這個癥結點上,每個人觀看新聞的人都是加害者。但這真的要說是觀眾的錯嗎?了解自己身邊發生甚麼事,讓自己更能確保自己的安全錯了嗎?
台灣媒體亂象也是整起事件的加害者,因為媒體的加油添醋與捕風捉影激起觀看者害怕——或是崇拜——的心情,整個事件才會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犯人說過:「重點不是真相,而是怎麼說故事。」因為只要說好故事就會有人觀賞、有人記得,而沒有人記得的事件只能沉至海底,沒人在意的事情就沒有意義。
但說真的,如果媒體沒有這樣加油添醋增加劇情張力,有人願意每天點開電視花費自己寶貴的時間了解社會時事嗎?說白了,真實世界就是沒有劇、動漫或是小說這麼有趣,沉迷在遊戲裡當個萬能的主人公可能才是大家想要花時間專注的事情。從這方面來說,是不是等於大家都是加害者?
在劇情裡面,有段劇情是受害者家屬受邀上節目訪談卻被洗臉的故事。知道家屬被洗臉的時候,邀請家屬上節目的人非常生氣,但剛進媒體業不久單純的他沒有想到,如果這位家屬沒有成為觀眾謾罵的對象、沒有讓觀眾發洩他們自己的情緒,那這段訪談可能根本不會有人記得,說不定還會罵媒體包庇家屬。
對觀眾來說,事實是基於他的生長背景,而不是基於案件劇情。在他們的經驗裡,長這樣的人會被那樣根本活該、出入這種場合就是不檢點……。如果社會安全網更完善、大家能溫柔的包容所有與自己不同的人,讓他們不是孤單一人的話,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就會更小,有人成為犯人的比例就會更低。
當然這個問題不只台灣會出現,可以說全世界的國家都面臨過這種問題。曾經,美國的媒體也是捕風捉影加油添醋、日本中的大多數人到現在也是先入為主地認為同志是有病的、是不健康的,進而去排擠許多同性戀。
這個社會安全網要怎樣才能更加完善?要怎麼做才可以繼續降低台灣的犯罪率?台灣媒體要怎麼做才能成為能公正報導事實,又能養活記者的產業?這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問題,也是現今台灣人仍需繼續努力的事情。

與惡的銜接

最後,雖然我也還沒有看過我們與惡的距離,但是可能是因為演員也是吳慷仁的關係吧,我一直有種他是與惡前傳的感覺。從最一開始犯人的引言,到最後的結局,我都覺得主旨跟與惡非常相似,而且劇情可以完全與與惡銜接。當然我不知到這個是不是我的錯覺,可能真的要等我把與惡也補完才能得到解答了XD。
(所以我下部觀看的台劇沒意外的話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了吧哈哈哈。)

結語

雖然有人覺得這部沒有改編完全,沒有完整的表達出宮部美幸想要表達的主軸;但我覺得他有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因為有宮部美幸的完美劇情架構,讓這部劇可以有讓人滿意的收尾,在地化的背景也讓人——至少讓我——能好好地融入劇情裡,成為裡面的路人甲。
如果還在猶豫要不要看這部劇,強烈建議你觀看一次體驗裡面的劇情張力;但不要覺得他的劇情會跟原著小說一模一樣。或許,把這部當成是一個你沒見過的故事下去切入,你能有更好的觀看體驗。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讓我能分享更多的故事給你。
  • 也歡迎用行動支持我,給我更多分享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Swallow - 生活在故事中的燕子
Swallow - 生活在故事中的燕子
自己是個健忘的孩紙,為了不要遺忘自己覺得好看的故事,希望把觀看的第一感想記錄下來,因此創立了這個帳號。 範圍不限(小說、動漫、劇、電影的心得都有可能出現在這個帳號裡) 也歡迎推薦我你自己覺得好看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