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點「她們的藍調時光」(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英玉將秘密深埋,英希也埋了半個。英希在社區家園常偷作畫,卻不讓老師看到其作品,每當她說會畫畫時,英玉都會否定她,一如他人不相信她父母是畫家一樣。

  被隱藏的,在劇裡終究會炸開。英希在濟洲島現身,揭開了英玉之謎,除了每天準時來電者的身份,也解開為何她要冒著生命危險及寧可被誤解,也要多抓一隻海膽賺錢,這一切都是為了姊姊。謎底揭開,最受衝擊的與其說是定俊,倒不如說是這對戀人的關係。

英玉一再強調不用太認真交往的背後,藏著兩個擔憂,一是擔心定俊對姊姊的排斥,二是她扛著照顧姊姊一生的責任,即便對方剛開始都能接受,但時間一長,最終仍會對英希厭煩。她絕望了,不想也不敢輕易的託付感情,才極力將姊姊隱藏起來。她想談有趣、開心的戀愛,不要涉及婚姻,也不要讓男友知道姊姊的存在。

做為曾在身心障礙教養院工作,及常接觸精神病人家屬的工作者來說,觀看這兩集時,相當有共鳴。劇裡細緻地刻畫身障/精障照顧者的負荷與幽微心境,尤以徘徊在離開(由機構照顧)與留下(親自照顧)之間。工作上常看到不同位置的照顧者,像父母、手足、子女,各有處境上的差異。對子女或手足來說,除了照顧的壓力外,令人不捨的還有對未來的各種想望與規劃,都無法省略生病的家人。求學、工作、戀愛、結婚等尋常不過的人生站點,一旦坐上照顧者的位置,都有可能誤點、過站不停或難以抵達。

《藍調》一劇走生活化,平凡而真實的人物路線,不忘在各種常見或罕見的苦難中,給予溫暖光火,與療癒芳香。相信您也會感受到英希被妹妹周圍的濟州人溫柔地接納,更別說她後來跟定俊的互動也充滿各種暖心。尤其劇末,定俊帶她去海邊,巴士改裝的個人空間喝啤酒時,英希將她的畫作首次與人分享。而在送英希到機場後返回海邊巴士,定俊故意讓英玉先進去。

不相信英希會畫畫的英玉,視線看到第一張畫、第二張畫……前面都是英希畫的濟州島人物素描。接著她看到「英玉,十二歲」、「英玉,十四歲」、「英玉,十八歲」……一直到「英玉,三十八歲」,她開始啜泣。接著是水彩畫,一張是小時候四人的全家福,最後幾張是英玉跟英希,及定俊兩兩一對在海灘拍照的畫作。看到這裡,她不能自己地蹲下哭泣。她後來問了姊姊:「妳怎麼這麼會畫畫?」英希說:「當我覺得孤單、想念英玉的時候就會畫畫。」英玉自問要怎麼樣的孤單,才會讓她如此的會畫畫,她不敢去想答案。正因如此,英玉比她以為的更善良,如同她無比善良的父母,及善良的定俊。

劇情最後的姐妹情感令人動容,讓人也跟著掉淚與思考,我們能體會身心障礙者的孤單嗎?或許,我們可以借一點她們的藍調時光,借一點濟州島人的善良,當我們遇到身心/精神障礙者與家屬的時刻,友善而真誠地陪伴他們一段時光,讓他們不再那麼孤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飯糰配咖啡
3會員
9內容數
暫定亂亂聊沙龍,還是會跟心理學有關,或廣義的心理學有關
飯糰配咖啡的其他內容
2024/05/14
「三月痟(瘋)媽祖」,大家今年有參加三月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或是四月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嗎? 我今年有幸參加一天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天其實不值得說嘴,不過作為體驗,親眼見證粉紅超跑的魅力,也近距離感受香燈腳[1]的虔敬,以及沿途都有信眾發送礦泉水、舒跑、餅乾、食物⋯⋯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5/14
「三月痟(瘋)媽祖」,大家今年有參加三月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或是四月的「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嗎? 我今年有幸參加一天的白沙屯媽祖進香,一天其實不值得說嘴,不過作為體驗,親眼見證粉紅超跑的魅力,也近距離感受香燈腳[1]的虔敬,以及沿途都有信眾發送礦泉水、舒跑、餅乾、食物⋯⋯的熱情。
Thumbnail
2024/03/12
大家看過202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超難搞先生》嗎?電影的第一幕直接破梗,老先生奧托(湯姆漢克主演)在客廳上吊自殺,在他心愛的妻子過世後⋯⋯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憂鬱症或自殺是需要高度重視的議題。這邊根據工作經驗及整理的資料,分享幾點老人憂鬱症的特徵以及家人可協助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4/03/12
大家看過202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超難搞先生》嗎?電影的第一幕直接破梗,老先生奧托(湯姆漢克主演)在客廳上吊自殺,在他心愛的妻子過世後⋯⋯ 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憂鬱症或自殺是需要高度重視的議題。這邊根據工作經驗及整理的資料,分享幾點老人憂鬱症的特徵以及家人可協助的途徑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4/02/07
很多臺灣人都聽過瘋女十八年這個詞,不過比較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它的起源是一部電影,是由白克導演拍攝,於1957年上映的臺語片。但由電影的傳播,臺灣社會大眾談論到「瘋」或「瘋人」,只要沒親身接觸過的,就會以此具體的形象來認知。
Thumbnail
2024/02/07
很多臺灣人都聽過瘋女十八年這個詞,不過比較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它的起源是一部電影,是由白克導演拍攝,於1957年上映的臺語片。但由電影的傳播,臺灣社會大眾談論到「瘋」或「瘋人」,只要沒親身接觸過的,就會以此具體的形象來認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被隱藏的,在劇裡終究會炸開。英希在濟洲島現身,揭開了英玉之謎,除了每天準時來電者的身份,也解開為何她要冒著生命危險及寧可被誤解,也要多抓一隻海膽賺錢,這一切都是為了姊姊。謎底揭開,最受衝擊的與其說是定俊,倒不如說是這對戀人的關係。
Thumbnail
被隱藏的,在劇裡終究會炸開。英希在濟洲島現身,揭開了英玉之謎,除了每天準時來電者的身份,也解開為何她要冒著生命危險及寧可被誤解,也要多抓一隻海膽賺錢,這一切都是為了姊姊。謎底揭開,最受衝擊的與其說是定俊,倒不如說是這對戀人的關係。
Thumbnail
「藍調」某兩集的主角為海女英玉與船長定俊,兩人在接送的漁船上認識而交往。與英玉一起工作的海女,聽聞許多關於她的謠言,如英玉在韓國本島有男友、小孩,甚至認為她謊稱父母是畫家。 定俊不理會這些謠言,初交往時也未主動過問。惟對於每天當英玉下潛,海面浮球隨身物品中的手機總會在固定時間響起,仍不免疑惑。
Thumbnail
「藍調」某兩集的主角為海女英玉與船長定俊,兩人在接送的漁船上認識而交往。與英玉一起工作的海女,聽聞許多關於她的謠言,如英玉在韓國本島有男友、小孩,甚至認為她謊稱父母是畫家。 定俊不理會這些謠言,初交往時也未主動過問。惟對於每天當英玉下潛,海面浮球隨身物品中的手機總會在固定時間響起,仍不免疑惑。
Thumbnail
前陣子話題不斷的《我們的藍調時光》,是當時我相當有感的影劇之一。 透過群像劇,演繹了一群在濟州島努力生活下去的人們之間各式關係的議題與張力;影劇內容就不詳述,這篇想稍微談論的,是關於我眼中的英玉與英希,這對令人喜愛的姐妹。 你也已經足夠好,以你所是的姿態過活下去。
Thumbnail
前陣子話題不斷的《我們的藍調時光》,是當時我相當有感的影劇之一。 透過群像劇,演繹了一群在濟州島努力生活下去的人們之間各式關係的議題與張力;影劇內容就不詳述,這篇想稍微談論的,是關於我眼中的英玉與英希,這對令人喜愛的姐妹。 你也已經足夠好,以你所是的姿態過活下去。
Thumbnail
每個故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在「非常律師禹英禑」戲劇中,最令我震撼的畫面是,不知道對方是自己女兒的太守美,和英禑在泰山律師事務所中的一段對話。 接著,太守美從英禑的口中得知,原來面前的人,就是被自己遺棄,20多年來未曾謀面的女兒。 在社交障礙、表達困難的外表下,仍保有細緻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情感!
Thumbnail
每個故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在「非常律師禹英禑」戲劇中,最令我震撼的畫面是,不知道對方是自己女兒的太守美,和英禑在泰山律師事務所中的一段對話。 接著,太守美從英禑的口中得知,原來面前的人,就是被自己遺棄,20多年來未曾謀面的女兒。 在社交障礙、表達困難的外表下,仍保有細緻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情感!
Thumbnail
另外還有小情侶先懷孕後,女孩跟最愛她的爸爸講,爸爸心碎的樣子
Thumbnail
另外還有小情侶先懷孕後,女孩跟最愛她的爸爸講,爸爸心碎的樣子
Thumbnail
到了《非常律師禹英禑》第四集,講述的是英禑過去因為自閉症譜系障礙而被霸凌的成長經歷,以及離職之後,與自己內心和解的過程。而華爾滋CP這集在夕陽下的高光對白,更讓本集增添了不少溫暖顏色。當英禑看著會議室的鯨魚閃閃動人的淚光,也讓人喚醒了——好久不見對未來以及生活的熱忱!
Thumbnail
到了《非常律師禹英禑》第四集,講述的是英禑過去因為自閉症譜系障礙而被霸凌的成長經歷,以及離職之後,與自己內心和解的過程。而華爾滋CP這集在夕陽下的高光對白,更讓本集增添了不少溫暖顏色。當英禑看著會議室的鯨魚閃閃動人的淚光,也讓人喚醒了——好久不見對未來以及生活的熱忱!
Thumbnail
《藍調》丟出一些不常見且相當難抉擇的情境,但又同時可以認同這不是編劇想來騙人熱淚的浮誇故事,而是人生的無常就是如此。被丟出這麼多難題的人生,要繼續走下去比放棄還更需要勇氣,而「和解」將會是可以繼續前進的關鍵。
Thumbnail
《藍調》丟出一些不常見且相當難抉擇的情境,但又同時可以認同這不是編劇想來騙人熱淚的浮誇故事,而是人生的無常就是如此。被丟出這麼多難題的人生,要繼續走下去比放棄還更需要勇氣,而「和解」將會是可以繼續前進的關鍵。
Thumbnail
│英玉和英希 │英玉的愛情 │英希的思念 │畫家鄭恩惠(정은혜) │被丟下的曾經 │給曾丟下他人的你 │給曾被丟下的你
Thumbnail
│英玉和英希 │英玉的愛情 │英希的思念 │畫家鄭恩惠(정은혜) │被丟下的曾經 │給曾丟下他人的你 │給曾被丟下的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