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台灣人都聽過瘋女十八年這個詞,不過比較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它的起源是一部電影,是由白克導演拍攝,於1957年上映的台語片。可惜該版本的電影膠卷已散佚,目前還能找到的都是1979年徐天榮導演的華語版本,但內容與角色大改。
這是一部狂灑狗血的電影,劇情敘述生長於日本時代的女主角阿蓮被養父賣入酒家,青年周添成為她贖身從良。婚嫁後,丈夫生意失敗,離家投靠叔父、在外經商,阿蓮慘遭婆婆和添成表妹虐待,婆婆又聽信算命者之言,把她送進廟裡,終於被逼發瘋,直到十八年後台灣光復,添成返家得知此事,才將她救出、全家團圓。
如果用一句話描述,就是媳婦被婆家虐待,送進寺廟終至發瘋,丈夫得知後緊急救回的故事(根本就是日本時代的即刻救援,只是他不是電影最主要呈現的要角),如果全信戲裡的故事,這樣就可以End了,而且是Happy ending。有時戲是戲,真實歸真實,可是就像某些史實改編的影劇,歷史控如我,總會在觀影後找出真實歷史,不見得要比對,但就是好奇。
人生往往就是被好奇所帶到另一個方向,有歪沒歪我就不知道了。此影上映時的廣告(見第一張圖),打的就是根據台灣南部真人事實故事改編,左下角還標榜「故事悲淒是人間慘劇」。
從事服務精神疾病相關工作逾十年,心理系畢業逾二十年,從沒想過此片可以和精神疾病連結。開啟我對故事由來感興趣,且啟發我日後借用在演講分享,甚至此一心理社會回望系列文章的,就是林奎章《台語片的魔力》書中〈瘋女十八年〉此文。
與其說這部電影將「瘋人」的形象定型,更像是藉由電影的傳播,台灣社會大眾談論到「瘋」或「瘋人」,只要沒親身接觸過的,就會以此具體的形象來認知。尤其此劇日後還有其他版本,甚至延伸至電視劇《驚世媳婦》系列。如果說《我們與惡的距離》拉出一個看待與理解思覺失調症病人的空間,那從瘋女十八年電影作為回望世人如何看待瘋、瘋人到精神病、精神病人的切點,或許有其時代的重要性。若從性別的眼光來看,也可以說這類電影都在呈現女性發瘋的故事(但如林奎章言此片仍刻畫童養媳舊習對女性的壓迫),那男性都不會發瘋,不會患精神疾病嗎,我們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我根據上述該文章資訊,在網路上找到該原始報導,也許是讀過碩班的後遺症,總想親眼讀到該篇報導才准算(台語)。後來發現只剩成大圖書館有典藏,前些年趁受邀至成大演講,下午才開始,午前匆匆趕到圖書館,順利借到微縮膠卷。
此報導是中華日報,1956年5月4日星期五,第四版。該篇報導是專訪,佔版面約三分之二。網路上找的報導原文是簡述主角黃藏的生長背景,以及何以被關在信和寺,我認為跟電影最大的差異在於丈夫。電影中阿蓮的丈夫是恩客,也是即刻救援的白臉角色,但在原始報導,黃藏的丈夫就是個讓小三堂而皇之,乞丐趕廟公的渣男。我讀到的原始報導,在主文前面,用一則「長期禁囚虐待,慘狀非人想像」的報導,呈現記者看到黃藏時,她的瘦弱身形以及被關在狹小竹棚的景況,就是先告訴讀者,她的模樣及居住空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