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兵法09-治軍(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工非魯般之目,無以見其工巧;戰非孫武之謀,無以出其計運。」

繼續治軍的部分,先說,我沒有讀過《孫子兵法》,所以如果諸葛亮有引用或呼應的地方,我不一定會知道。

這回的開章說,如果不是像魯班那樣的工藝大師,無法看出工藝品真正的精巧。

不是像孫武那樣的謀略大師,無法想明白戰爭計略真正的運作。

我們都是凡人,其實沒有辦法從事物的表象中,看穿真理的意思。

還亂科學一把。

前面,諸葛亮大多可以把各種政道都剖開來說,不過這裡他就是表示:沒辦法一一為你分析戰爭。

這提供了我們許多思路,先看下去比較好。

凡人,應該如何戰鬥。

「夫計謀欲密,攻敵欲疾,獲若鷹擊,戰若河決,則兵未勞而敵自散,此用兵之勢也。」

計謀越多越好,進攻越快越好。

瞄準目標,要像老鷹撲擊,中與不中,一招即走。走不了非戰不可,就要像黃河決堤那樣的兇猛,那樣的無所不至。

能夠做到這樣,那麼在你的士兵失去作戰能力之前,敵人就會退散了。

這就是用兵的「勢」。

「故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是以智者先勝而後求戰,暗者先戰而後求勝;勝者隨道而途修,敗者斜行而失路,此順逆之計也。」

白話翻譯很簡單,就算看不懂,丟GOOGLE找不到,餵給AI也可以得到翻譯。

善戰者不怒,不被情緒牽著走。能夠獲勝的人,則是不會害怕的人。

這個意思,其實答案在最後:「順逆之計」。

因為我們凡人的智慧啊,不可能一切盡在掌握中。

即使準備很多計謀,迅速準確的進攻,兇猛的作戰,事情也未必如你所願。

這時候,不要動怒。你才能掌握戰鬥中的勝機。

即使屈於劣勢,也不要害怕。因為在戰鬥開始前,聰明的人就已經知道該如何取得勝利。

我不是要你在戰鬥中等待敵人犯錯,而是要你一步步引導整場戰鬥,讓局面有利於己。

勝利的路,有很多條。我們只要順著路線就能抵達。

在戰鬥中才開始盲目尋找獲勝方式,到頭來終究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將服其威、士專其力,勢不虛動,運如圓石,從高墜下,所向者碎,不可救止,是以無敵於前,無敵於後,此用兵之勢也。」

將領服從你的領導,士官專注在自己的本分工作上。不作無謂的操作,那麼部隊就會像雕圓的石頭,只要輕輕一推,就會順著你的意思行動。

但是注意了,這樣的部隊要「從高墜下」才能「所向者碎」。

也就是我們仍然在「順逆之計」中:戰爭,順勢者勝。

比較奇妙的是,這裡重複用了第二次的「用兵之勢」。

第一次是,兵勢要如何能勝;這次則是,如何打造你可以控制的兵勢。

但老實說,都同樣是大塊理論範疇。

「故軍以奇計為謀,以絕智為主,能柔能剛,能弱能強,能存能亡,疾如風雨,舒如江海。」
「不動如泰山,難測如陰陽,無窮如地,充實如天,不竭如江河,始終如三光,生死如四時,衰旺如五行,奇正相生,而不可窮。」

亮子說,用兵之道,不是一個奇字。

而是「奇正相生」。

對應回來,正就是「絕智」。這不能翻譯成「絕頂的智慧」,反而應該是「斷絕智慧」。

有點像是我們說,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想好各種方案各種可能,這是奇計。

但開始做了,就什麼也不要想了,這是絕智。

拳擊比賽是個不錯的例子,甚至你如果看過《破壞王》更好。

所有的奇計,應對的策略,其實都在平時的訓練中。上場時,就是面對眼前的敵人。當局面符合訓練時,你的身體自然而然會做出反應,實踐奇計,贏得勝利。

士兵訓練不外如是,相對你訓練的對應情況越多越熟,在戰場上就越能「順勢取勝」。

更重要的是,前面說的:「計謀欲密」。

簡單翻就是多,其中的含意在這裡更凸顯出來:漏洞少。一個又一個的計謀,戰況預測,是互相補不足之處的。

列舉那麼多虛無縹緲又很炫炮的比喻,一方面也是在說,你所要織成的「計謀之網」,從A點到B點,C點到D點,A點到C點,所要包含的跨度有多麼巨大。

「故軍以糧食為本,兵以奇正為始,器械為用,委積為備。故國困於貴買,貧於遠輸,攻不可再,戰不可三,量力而用,用多則費。」

以「孔明給阿斗書」來說,終於要說到點子上了。

這一段很簡單的文字,提到了蜀漢的貧弱……經常要長途輸送資材糧食,導致北伐無法持久,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

但很少人會提到「貴買」。

雖然當時只是西元兩百多年,但交易行為跟隨人類文明成長,至少也有千多年的歷史。蜀漢不是靠自己生產的資源在作戰而已。

武器可以買,糧食可以買,傭兵也可以買。

對於土地人口在三國中最少的蜀漢來說,甚至可以說用買的會更好。

但高頻率大數量的需求,就算不是奸商,也知道跟蜀漢的交易要抬高價格。

講比較簡單的,東吳跟蜀漢的同盟,不一定要建立在共同作戰或派兵支援:開放軍備採購,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Welcome to United states & have a nice day.

同時,這也是蜀漢不可避免的弱點。

那麼就要針對弱點,更進一步「治軍」。

「罷去無益,則國可寧也,罷去無能,則國可利也。」

捨棄沒有益處的,國家才會安寧。

廢去沒有幫助的,國家才會成長。

政治上的去蕪存菁,治軍之前的篇章都提過了。

經濟上我們很少的講一下。

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很有名,但從此不復叛是神話。其實在諸葛亮還活著的時候,南中就再次叛亂了。

國土之內的叛賊,也可以納入這個「去蕪存菁」的思想。

蜀漢這次採取的方式,就是派兵進入南中,大殺四方,把豪族跟他們的財產,都轉移回成都。

過去這是曹操常用的招數了。

「鉏盡惡類,徙其豪帥于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三國志李恢傳》

諸葛亮說過,推著國家往戰爭前進的,不是好人。

他的目標,從來就不是當個好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82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14
2023/07/14
2023/07/09
將苑,有不同版本留存於世。 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由《便宜十六策》的後十四篇,加上六篇將苑合成。 對,總共只有二十篇。 而被稱為《便宜十六策》的部分,其實十六篇都是齊備的。 將苑,也有一個單獨版,共五十篇。前六篇也是跟《兵法二十四篇》的末六篇相同。我這邊就是基於《兵法二十四篇》的版本來做。
Thumbnail
2023/07/09
將苑,有不同版本留存於世。 諸葛亮的《兵法二十四篇》,由《便宜十六策》的後十四篇,加上六篇將苑合成。 對,總共只有二十篇。 而被稱為《便宜十六策》的部分,其實十六篇都是齊備的。 將苑,也有一個單獨版,共五十篇。前六篇也是跟《兵法二十四篇》的末六篇相同。我這邊就是基於《兵法二十四篇》的版本來做。
Thumbnail
2023/07/03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2023/07/03
「陰察之政,譬喻物類,以覺悟其意也。」 什麼是「陰察」? 我們來到《便宜十六策》的最後一篇,而諸葛亮的開場白是:這個沒有辦法說明。 過去種種,諸葛亮都會先簡單的解說名詞,然後進行內容的深掘。這裡他卻說,「陰察」只能用譬喻的方式,讓你從事物中了解它的道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始計第一 原文:【始計第一】 1.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Thumbnail
始計第一 原文:【始計第一】 1.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計,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Thumbnail
美國亞馬遜網站說:「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讀一本書的話,那就應該是《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總結我國春秋以前的戰爭經驗,策略高明、好計連篇,充滿了兵學智慧。其價值超越時間、跨越空間,從兩千六百多年前的上古到高科技的今日,從東方到西方,仍然顯得深刻犀利,毫不落伍,是一部非常讓人驚豔、歷久不衰的傑出經典
Thumbnail
美國亞馬遜網站說:「如果人的一生只能讀一本書的話,那就應該是《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總結我國春秋以前的戰爭經驗,策略高明、好計連篇,充滿了兵學智慧。其價值超越時間、跨越空間,從兩千六百多年前的上古到高科技的今日,從東方到西方,仍然顯得深刻犀利,毫不落伍,是一部非常讓人驚豔、歷久不衰的傑出經典
Thumbnail
不是斷開魂結,斷開鎖鍊。 而是次元刀。 「斬斷之政,謂不從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 斬斷,就是不服從教令的「法」。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必須的。 治軍七件事,輕慢盜欺背亂誤。這是必須禁絕的。
Thumbnail
不是斷開魂結,斷開鎖鍊。 而是次元刀。 「斬斷之政,謂不從教令之法也。其法有七。」 斬斷,就是不服從教令的「法」。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是必須的。 治軍七件事,輕慢盜欺背亂誤。這是必須禁絕的。
Thumbnail
「喜怒之政,謂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喜怒之間,必明其類。」 喜怒,君王的情緒管理。事實上,喜怒跟賞罰是連動的。 馬雲有句名言,還有人記得他是誰嗎? 員工辭職的理由百百種,其實不外乎兩大類:「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Thumbnail
「喜怒之政,謂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喜怒之間,必明其類。」 喜怒,君王的情緒管理。事實上,喜怒跟賞罰是連動的。 馬雲有句名言,還有人記得他是誰嗎? 員工辭職的理由百百種,其實不外乎兩大類:「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Thumbnail
「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堅甲鋭兵,不足以為強。」 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他的弱點。 善於防守的人,敵人不會知道他的下一步。 首先要明白,所謂的善攻,不是兵士器械比人強;所謂的善守,也不是因為城比人高,池比人深。
Thumbnail
「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堅甲鋭兵,不足以為強。」 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他的弱點。 善於防守的人,敵人不會知道他的下一步。 首先要明白,所謂的善攻,不是兵士器械比人強;所謂的善守,也不是因為城比人高,池比人深。
Thumbnail
繼續治軍的部分,先說,我沒有讀過《孫子兵法》,所以如果諸葛亮有引用或呼應的地方,我不一定會知道。 這回的開章說,如果不是像魯班那樣的工藝大師,無法看出工藝品真正的精巧。 不是像孫武那樣的謀略大師,無法想明白戰爭計略真正的運作。 我們都是凡人,其實沒有辦法從事物的表象中,看穿真理。
Thumbnail
繼續治軍的部分,先說,我沒有讀過《孫子兵法》,所以如果諸葛亮有引用或呼應的地方,我不一定會知道。 這回的開章說,如果不是像魯班那樣的工藝大師,無法看出工藝品真正的精巧。 不是像孫武那樣的謀略大師,無法想明白戰爭計略真正的運作。 我們都是凡人,其實沒有辦法從事物的表象中,看穿真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