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故善攻者不以兵革,善守者不以城郭。是以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堅甲鋭兵,不足以為強。」
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他的弱點。
善於防守的人,敵人不會知道他的下一步。
首先要明白,所謂的善攻,不是兵士器械比人強;所謂的善守,也不是因為城比人高,池比人深。
「敵欲固守,攻其無備;敵欲興陣,出其不意;我往敵來,謹設所居;我起敵止,攻其左右;量其合敵,先擊其實。不知守地,不知戰日,可備者眾,則專備者寡,以慮相備。」
敵人要防守,我們就要打他沒有準備的地方。
這樣翻味道比較對,因為防守不只是城池陣地的問題:無備的,也許是糧食,也許是人事,也許是士氣。
敵人要進攻,我們就要出乎他的意料。
雙方都發起進攻,要特別謹慎考慮駐紮地。
我們動了敵人卻停了?那就避開正面,從側面進擊。審慎評估之後,先往敵人最堅實的部位進攻。
那麼,敵人的全貌才會顯露出來。
不知道陣地,不知道交戰的時間,需要做的準備就很多。所以減少變數來考慮是必要的。
「強弱相攻,勇怯相助,前後相赴,左右相趨,如常山之蛇,首尾俱到,此救兵之道也。故勝者全威,謀之於身,知地形勢,不可豫言。」
試探跟準備的過程,不是傻傻的送兵送頭。
能夠獲得勝利,是因為自軍的規劃訓練充足,對地形與敵我雙方的形勢清楚,不是講講幹話就可以的。
「議之知其得失,詐之知其安危,計之知其多寡,形之知其生死,慮之知其苦樂,謀之知其善備。」
反過來看,這段句子會更容易了解。
議論是因為你明白得失。
使用詐術要先懂得安危。
不知道多寡,不能夠計算。
了解生死,才能看通形勢。
理解苦樂,於是會煩惱。
能做好戰前準備,那麼,你才能謀算戰爭。
「故兵從生擊死,避實擊虛,山陵之戰,不仰其高,水上之戰,不逆其流,草上之戰,不涉其深,平地之戰, 不逆其虛,道上之戰,不逆其孤;此五者,兵之利,地之所助也 。」
地助兵利之五者,在序章我們就講過了。這邊就提一件事:這個《兵法二十四篇》跟諸葛亮的原文,是有那麼一點出入的。
「夫軍成於用勢,敗於謀漏,飢於遠輸,渴於躬井,勞於煩擾,佚於安靜,疑於不戰,惑於見利,退於刑罰,進於賞賜。」
懂得用勢,軍可成。
謀算洩漏則兵敗,遠距輸糧則兵飢。
挖井掘水,就表示你已被「渴」所困。
命令煩擾,則士兵疲於奔命。
安靜是因為出現逃兵,無法作戰是因為軍士心中有疑慮。
優勢出現,反而會看不清局勢。
這樣的情況下,要讓士兵後退,必須根基於平時的刑罰。
向前進取,則是要靠戰功賞賜的誘惑。
「弱於見逼,強於用勢,困於見圍,懼於先至,驚於夜呼,亂於闇昧,迷於失道,窮於絕地,失於暴卒,得於豫計。」
敵人過於逼近,部隊中就會產生軟弱。
用勢操控,才能堅強起來。
被敵人包圍,士兵就會感到艱苦。
先鋒衝在前面,就會產生恐懼。
夜晚聽見呼叫,士兵就會驚惶。
情報來源被遮蔽,就會開始混亂。
找不到路,士兵就會困惑。
進到絕地,極限就會暴露出來。
當士兵失去控制,你的軍隊就敗了。
想要成功,就必須依靠事前的完善規劃。
因為要翻譯的內容很多……簡單講,不要忘記這篇是《治軍》。上篇在大理論之中,論述「成軍」,這跟政治管理的區別不大。
中篇的重點則是「用勢」,在戰場上的「用」,依靠的不是你的臨場反應,而是事前的訓練與規劃。
下篇來到了「出兵實例」,你的敵人不只是對面的部隊:你的部隊,本身會在各種情況下,產生內在的敵。
克敵制勝,要剋的是外敵,也是內敵。
「故立旌旗以視其目,擊金鼓以鳴其耳,設斧鉞以齊其心,陳教令以同其道,興賞賜以勸其功,行誅伐以防其偽。」
立起旌旗,讓士兵的眼睛有所依循。
敲鑼打鼓,則是聽覺上的道標。
以刀斧手來執行刑罰,為的是統管士兵的心。
與士兵立下明白的契約,保障站在身邊的,都是自己人。
提供賞賜鼓勵他們求取功勳。
該殺的也不能手軟,避免陽奉陰違的情事。
這裡就是事前的規劃。針對「士兵的心魔」的部份。
「晝戰不相聞,旌旗為之舉,夜戰不相見,火鼓為之起,教令有不從,斧鉞為之使。不知九地之使,則不知九變之道。」
白天打仗,戰場喧鬧聽不見聲音的時候,旌旗將會以視覺角度引導他們。
晚上打仗,看不見旌旗,鼓聲跟火把一樣抓緊著士兵。
一旦士兵違反契約,那麼懲罰的施行,就是維繫部隊之所以為部隊的最後一道防線。
補充說明前面的部分而已。
如果不明白這些基本的情況,就不會知道戰場上該如何應變。
「天之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敵,不知其士,則不知其敵,不知其敵,每戰必殆,故軍之所擊,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了解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才能獲得成功。
天之陰陽,包含了天氣氣候,天心大義,前面的課程上過了。
地之形名值得一說:正所謂山南水北為陽,沒有GOOGLE地圖的年代,你身為統帥看地名就要對地形地勢產生基本的概念。
還沒完,對將軍來說,高地對戰鬥有何利益,山南水北有何弊端?應當如何謀劃布局?這才叫「知地之形名」。
人,同樣有表裡之分。
當諸葛亮的兵法有這個部分,某方面來說,過去關於「李嚴運糧失職是諸葛亮要拔他的權」的考據想法,其實就得以成立了。
不過意思不是諸葛亮拿北伐成敗設局弄李嚴,正確來說是,李嚴的糧草不會到,這件事在諸葛亮的估算之中。
沒有發生,李嚴對於諸葛亮來說就不是「必須除掉的人」。
後半段就是「知己知彼」的展開來說。
「五間之道,軍之所親,將之所厚,非聖智不能用,非仁賢不能使。五間得其情,則民可用,國可長保。」
五間之道是什麼?
《孫子兵法》有「用間有五」的說法,想要達到完美的「知己知彼」,孫武的結論就是:「用間」。
諸葛亮這邊寫的,也是孫子五間的前提。但不論是細節,還是五間的重點,他都沒寫,甚至沒有使用論文引述的方式。
五間的最終重點,孫子提到兩個方向。
第一是:「五間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間,故反間不可不厚也。」
在這個《給阿斗的兵法教程》中,關於「間計」,不用說明,因為阿斗已經知道了。也只能讓阿斗知道,因為必須「反間」。
「故兵求生則備,不得已則鬥,靜以理安,動以理威,無恃敵之不至,恃吾之不可擊。」
百姓會願意從軍備戰,是為了保障他們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遠征戰鬥,實是不得已為之。
要控制部隊,全憑這個「理」。
不要想說敵人不會來進攻,而是要讓我軍準備完善,令敵人不敢打來。這跟孫武的原句也是有點落差,不過意思應該是一樣的。
順便說一下,《治軍》篇提到的兵勢,九地,九變,地形,五間……真的一堆都是《孫子兵法》的名詞,請恕我無法一一列舉。
「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飢,以賞待虛,以生待死,以眾待寡,以旺待衰,以伏待來。」
就是因為後面有這「八待」,所以你知道諸葛亮前面是把「恃吾有以待」省略掉而已。這多少也是教程……總要阿斗知道怎麼待準備什麼,才有得「恃」吧。
「整整之旌,堂堂之鼓,當順其前,而覆其後,固其險阻,而營其表,委之以利,柔之以害,以治軍之道全矣。」
《治軍》篇到此結束。
最後這裡,與其去翻譯意思,我更想試著去帶入情境。
「整整之旌,堂堂之鼓」,是軍備,也是指揮,更重要的是訓練。
也就是說,蜀漢後方的軍備整治跟紮實訓練,是首先要做好的事情。
「當順其前,而覆其後」,我就解釋成讓魏軍前鋒順利推進,從後方截斷消滅他們。
諸葛亮在第三第四次北伐,其實都用過這樣的戰術。
「固其險阻,而營其表」,是加強前線的險要駐守與防禦工事。
在第三次北伐後,諸葛亮把丞相府營移動到「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委之以利,柔之以害」,則看成「用間」。
孫武在《用間》篇最後說的是:「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故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軍之所恃而動也。」
關鍵在:「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
或許,就在第一次北伐,街亭之戰後,在曹魏的陣營中,便有那麼一個「上智間者」,正在準備著配合諸葛亮的策略也說不定。
那一年,歷史上的趙雲過世。
而火鳳燎原的一刻,尚未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