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孤獨,會讓我們彼此吸引_谷川俊太郎《二十億光年的孤獨》

2023/05/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萬有引力,是相互吸引孤獨的力。
推薦指數:★★★★☆
易讀指數:★★★★☆
趣味指數:★★★☆☆
新鮮指數:★★★☆☆

作者:谷川俊太郎 
出版社:合作社出版
出版日期:2021/12
作者:谷川俊太郎(圖片來源

前言

我很少讀詩,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為不懂,二是因為沒有時間讀懂。
過去在讀研究所時,一直都蠻佩服會以「詩」作為論文題目的同學,因為詩對我來說,真的太難,精簡的文字卻有難以估算的解讀方式,每一種都會帶我們通往不同的出口。
不過有的時候仔細想想,或許我不是不懂詩,而是我不懂慢下腳步來好好讀懂它。
詩不像小說,人物情感、故事情節一目瞭然,誰誰誰扮演了什麼角色,這段描繪作者要強調哪種意涵,閱讀小說時,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答案。
但詩,卻沒有標準答案。你可以正著讀、反著讀,也可以帶上作者的創作意圖讀,也可以的帶上自己的解讀去讀,都可以。
而這種解讀的開放性,隨著時間推移漸漸成為一種吸引人的魔力。我開始試圖靠近詩作,而這本書,正是我打開詩的第一道大門。

充滿少年感的詩作

這本詩作絕大多數的作品都是寫於作者年少時期,約莫20多歲上下。所以讀起來會有些許稚氣與少年感,無論是感傷的事物或是對情感的思索,都是用最青澀的語言編織而成。
像是他形容「生長」,是從三歲講到十八歲,因為對他來說,對生長的體驗並不豐富,但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變化,像是三歲之前,是沒有過去的。而到了年輕的十八歲,我們對時間依舊沒有概念。
他形容:「十八歲 我對時間一無所知」
當然一無所知,因為時間對十八歲階段的自己,無關痛癢。時間並不重要,相反地,那個時間的自己,有太多時間需要浪費與消耗。
對應回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階段,也都是如此。只有當人生成長到一定階段時,才會開始意識到時間的可貴性,因為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揮霍。
但年輕的時候,誰會想到那麼多,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只覺得好想快點長大,因為長大可以做的事情比較多。但後來當我們長大之後,才發現,其實「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XDDD。

陰天、灰色、悲傷:誰的青春不迷網?

在谷川俊太郎的詩作中,時常會出現許多經典意象,像是「氣候」、「時間感」和「空間」。他會幻想著自己和火星裡的人成為朋友,也會想像陶俑過往的人生,還會想像醫院就是一個沒有秘密的現代城市。
這些意象多少帶有點奇幻的色彩,我把它看作好發於年輕時期的想像。
不得不承認,我們對世界或是週遭事物的想像力,其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漸漸喪失。畢竟,成為大人或是出社會後的我們,早已透過經驗明白認清現實的重要性。而閱讀谷川俊太郎施作的過程,卻是讓我一點一點復原了自己的想像力。
我開始學會觀察身邊每一個渺小的事物,就像作者那樣,只是一張桌子,也可以將每個物件寫作一首短詩。即便是去到無法讓人開心的場所,像是醫院,他也是可以通過觀察,把場景轉換成想像的樂園。
這些想像都含有青春的色彩,這色彩裡又含有了年輕人常見的陰鬱與憂傷。雖然這些憂傷在許多大人的眼裡,多少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嫌,但誰的青春不曾迷惘過?任何時期的情緒都值得我們紀錄與重視。

結語

雖然整本詩作我還是沒有全然讀懂,但總感覺我已經和詩靠近了不少。
至少,我已經開始理解,讀詩需要慢下腳步,需要時間去思考,需要想像和詩同步遊走。
谷川俊太郎的詩作,每一篇幾乎都像一幅畫,你幾乎可以通過一首詩看見具體的意象。像是醫院、車站和手術刀,每一首詩既現實又浪漫。
我也是在讀詩的過程中,了解到一種閱讀詩的新方法,叫做「還原」。詩人將他所見與所想,轉化為語言與詩句,而我們身為讀者,則是通過讀詩,才能將這些語言與詩句「還原」回詩人當時的所見與所想。
所以說讀詩,其實是一個讀者與作者相互創作的過程。
作為一個初入詩作世界的小白,這樣的詩集難度剛剛好。足以讓我可以將它作為台階,一步步通往更深層的詩作世界。
好,以上就是我讀完這本書的心得,期待你也可以在讀完這本書後,和我交流你的感想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3會員
145內容數
讓閱讀與寫作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在漫長的時間裡,做個聰明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