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肯特.內伯恩》《譯者:実瑠茜》
〔推薦理由〕
在自媒體當道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創作者,這條道路看似光鮮亮麗,甚至獲得金錢與名聲,但其背後的心理壓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支持你繼續完成的動力,正是那無法用任何言語與價格衡量的成就感,而這本書,作者用真摯的文字,告訴你,每位藝術家,都面臨過相同的懷疑,但走過之後,絕對不後悔。
〔適合誰〕
身為創作者正感到迷惘、需要有意義的心靈雞湯者
〔困難度〕★★
大綱
身為創作者,想必皆認同創作的過程,有時很順利,可以妙筆生花;有時卻只能盯著空白資料發呆許久,只為等待繆斯女神的降臨,但不論過程如何,我們用自己的標準與堅持,並承受著高壓和完美主義,不容許一絲的錯誤發生,只為完成讓自己真心滿意的作品。
不斷的輸出與現實的拉扯,難免身心俱疲,這本書,就像一個理解你的朋友,傾聽你的煩惱,告訴你真誠的建言,陪伴你走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第一〉失敗的勇氣
有一本暢銷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探討我們在人際關係的相處上,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那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否具備「失敗的勇氣」呢?你怕失敗嗎?如果失敗,你如何評價自己?是認為自己注定是個失敗者,然後從此一蹶不振嗎?
我想,多數人都與我相同,害怕失敗的標籤貼在自己身上,因為失敗,不只讓自己的信心抹滅,更容易成為別人嘲笑的對象,但作者用他的文字,重新定義「失敗」。
每個作品,都是創作者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當下,嘔心瀝血的作品,卻因我們習慣以高標準的角度,來衡量自己的作品,這其實就像在否定自己的孩子,完全忽視我們的才能與創造力,強迫它成為別人家的孩子,這對它多不公平,我們都討厭被比較或成為比較的對象,那為何我們卻如此對待自己的作品?
你可能會說:「但有人說我的作品很糟糕!」冷靜下來思考,對方的評斷是依據何種原則?是主觀的感受?還是有事實支持?
筆者自身,經常認為自己的作品,實在無法登大雅之堂,優秀的人比比皆是,又有誰願意將寶貴的時間,花在我的作品上?但與其花時間思考這些無法控制的狀況,不如專注在內容本身。
雖然自己是佛系經營XD,很感謝與這些作品相遇的格友,不論是短暫瀏覽或是完整閱讀,甚至按下愛心的鼓勵,都讓我開心不已😀,或許在他人的標準下,確實可以認定為失敗,但我知道,每部作品都是我用心的結果,就已足夠😊。
〈第二〉被否定的痛苦與挑戰
當你費勁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作品時,你滿腦子充滿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有些是友善的、有些是批評的、有些是鼓勵的,但不論是哪一種,成就感已在你心中萌芽,你滿懷希望的將作品,上傳到你苦心經營的平台,也忍不住編織起被眾人肯定的美夢,你抱著希望進入夢鄉,期待明日的到來。
隔日,留言區裡,卻是許多毫無根據的謾罵與否定,你很受傷也很氣憤,那些人又不是我,怎麼可以隨便評論我的作品?上述的情況,身為創作者的你,多少心有戚戚焉。
「請記得,被否定不等於失敗,只代表對方沒有發現你作品的價值」
我們無需被否定的情緒所牽引,甚至影響下次創作的動力,這是如此可惜!創作的過程像生產,作品是順利誕生的孩子,當它被莫名攻擊時,心疼與保護的本性,讓你捨不得,但請相信,一定會遇到欣賞它的伯樂,成為對方珍貴的存在。
有些否定出於嫉妒,見不得別人好,這時你更該挺直腰桿,代表你的作品如此出色,對方在怎麼努力,也無法迎頭趕上你們之間的差距,只能藉由自以為是的評價,貶低你的作品,好讓自己不被自卑感所淹沒。
「選擇進行創作的你已經鼓足了勇氣,而這樣的勇氣很罕見。」「你平凡且微不足道的作品,讓這個世界多了點精彩與溫暖。」 「無論其他人對你的作品有何指教,你無需感到羞愧與抱歉。」
結論
創作的過程,是孤單的,一個人辛苦且緩慢的前進,必須與無時無刻冒出的自我懷疑、自我否定對抗,完成之後,還要面臨不懂你作品理念的人,在鍵盤上的攻擊,這一切的苦楚,只有自己最清楚。
本書作者用溫暖的文字,療癒身為創作者的孤獨、失落與徬徨,很喜歡書中前半段,針對許多在創作時會遇到的掙扎,作者陪你撫平不安,讓你獲得勇氣,後半段則探討藝術的本質,讓你理解如果生活缺少藝術,將會如此無趣與黯淡。
如果你還不知道該如何與心中的不適共處,或是缺乏一位懂你的人,這本書推薦給你,讓你的創作之路,更有信心。
看完之後,記得回來與我分享你的心得。
感謝你的閱讀,我們下一本書見。
以上圖片來源出處:【pexels、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