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適合當空服員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不單單有好多事要做,同樣的指令對同事叮嚀「不要潑灑不要碰撞不要送錯(特別)餐」、或是對乘客「請問用雞肉飯還是牛肉麵」、「請問喝茶還是咖啡」之類的台詞重複兩百到三百遍後,我只想躲回機尾廚房大吼:

「讓我喝杯水吧!」

而且阿姨本身就是個閉俗/高敏/宅女/邊緣人……Whatever怎樣講都好,和人交談這件事對我來說其實是個壓力很大的工作。

所以各位俊男美女可能有個疑問:「不是外向活潑又開朗的人、還不善交際,有資格當空服員嗎?」

簡單粗暴的答案是可以。只要不是嚴重社恐到和人對到眼就低下頭一句話都不敢說、或是看到你就覺得我是不是欠你三百萬的厭世臉、然後記得請謝謝對不起不離口,再掌握以下幾個「自動導航系統」,萬一不小心變成宅男宅女還有辦法勝任一般機內服務:


1. 短期記憶力要好

阿姨剛入行時有個現在看來十分變態的磨練:最高的兩個等級的卡客,不論艙等(包含經濟艙),務必尊稱其姓氏。上機後主動提供所有過夜用品、也享有免稅品優(插)先(隊)購買的權利。

因此阿姨剛開始非常害怕執飛短程航班,像是北京、上海的豪華經濟艙。敝司豪華經濟艙約50-60個客人,人力配置兩人。也就是說假設所有旅客都是高卡貴賓的話,一個人就要記住20-30客人的姓氏。記得左邊這個忘掉右邊那個還會被質疑「為什麼只記得他不記得我?你差別待遇啊?我要投訴你!」然後一直往胸口的地方猛盯😤

後來發現北京上海飛時雖然短促,不過把各種航管軍演等原因底累的時間加進來,單趟和乘客相處時間有時候超過三小時都不止。與其坐在椅子上望著窗外發呆數飛機,還不如趕快把艙單拿出來記好自已區域的卡客,其實還有餘裕多記幾個走道另一邊貴賓的姓氏。

另外,貴賓要求雖雜且多,但多數人都有其偏好與慣性。比方說餐前喝橙汁/烏龍茶,很大機率整趟航程都會要喝同樣的飲料。記憶力強的人的好處在短班還不明顯,十幾個小時的越洋航班這個優勢會逐漸被放大。回應服務鈴時,不要等客人開口,只要先說出他之前點的飲料品項,哪怕最後乘客改選熱巧克力,還是會被視作貼心的表現。

那段日子雖然辛苦,卻是有效擴充大腦記憶體的訓練。現在學新東西的速度沒有以前快了,但是從剛入職培養的短時間記憶力,讓我至今不太需要借助紙筆就能記住當趟眾多乘客的喜好。


2. 隨時出現在客艙

Emily空姐報報分享過服務商務艙的經驗:「在商務艙服務鈴連響都不該響。空服員必須常常在客艙裡走動,才能在第一時間掌握貴賓的需求。」

這個概念在經濟艙也適用,只是不需要把自己搞得那麼累。

敝司有個服務原則:餐飲服務後半小時內需提供一次冷飲。除了巡視客艙有沒有可疑狀況、還要觀察客人的身體狀態。雖說乘客來自全世界,但亞裔不善表達需求的群體仍然佔多數。主動提供服務可以免去乘客是否要開口的猶豫,同時觀察年事已高的長者是不是還有呼吸(有關注敝司近期歐洲線新聞的話就可以理解這麼做真的有必要)

越洋航線飛行時間長,但經濟艙椅子小又擠,能睡著的時間並不多。乘客看到空服員頻繁出現在客艙,就算沒有交談也會感到安心。

所以兄弟姐妹們,不要只顧著窩在廚房聊天了!近期敝司舉辦健走活動,一天不用六千步,連續十二天達標就有禮券可以拿喔~

拜託,一趟大阪來回一萬步都不只了!還不趕快出去多走幾趟,看看有沒有人要喝果汁吃點心?


3. 自願擔任廚房工作

這是最直接遠離人群的方法,卻是一般人的最後選項。為什麼呢?

因為責任重大、不能出差錯,還要具備像魔術師一樣變出乘客種種靈光一閃idea的超能力。

經濟艙負責餐點的工作人員要掌握所有特別餐的數量、乘客換座位時得隨時更新座位號碼;大夥兒派餐時一邊把每個燙口的熱食一個個放到餐盤上,還要多隻天眼監督這些特殊餐盤有沒有不該出現的東西,像是麩質不耐症餐盤上不能放餐包之類的瑣事;再不然就是餐車停在最後一排叔叔伯伯哀求著祖訓不得吃牛吃魚只可以甲雞肉飯的時候,小廚娘就得發揮「求姊姊告機長」軟磨硬泡的功夫,把其他艙等甚至是駕駛艙的餐食重新排列組合成貴賓們勉強可以入口的狀態。

好不容易所有餐車都回到廚房,還要把餐車裡不管是乘客疊得比101還高的餐盤拆成一格格低矮平房、還是把組員留的瓶瓶罐罐和垃圾分門別類收好、把黏膩的桌面地板用濕紙巾擦乾淨再用酒精棉片消毒一次。所有清潔工作做完,沒有人還有精力在走道四處張望了吧?

於是乎經濟艙的廚娘只有在飛機還沒起飛時確認哪些人預定特別餐、以及派餐時問你要吃雞肉飯魚排麵還是豬肉馬鈴薯才會出現在客艙。Coffee Tea (and Me🚫) Time連想要和帥哥對到眼的機會都沒有。

如此繁雜的工作一般來說是該艙最資深的同事擔任。近期敝司招募的人力有限,所以待在廚房裡不怎麼接觸人群的都是同一批人。日子久了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阿宅😅

如果你是以當上服務之星、寰宇佳人為終極目標,做到這些當然遠遠不夠。想要平順飛行,就要付出更多體力與耐心贏得乘客的心。

以上,是來自不善交際、長相不甜美可人阿姨的小撇步。祝各位俊男美女飛行愉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offee Tea & Me的沙龍
38會員
134內容數
專門勸退懷有空姐夢的沒良心阿姨練肖維的「飛翔公關室」 期許擔任各位貴賓、現役與未來空服互相了解的橋樑 每週一晚上更新一次
2025/04/21
本文分享作者擔任空服員期間,與日本籍同事相處的經驗,以及公司制度的演變如何影響工作環境。早年制度不完善,導致日本線工作壓力大,部分日本籍同事態度消極,倚賴臺灣籍同事承擔更多工作。隨著科技進步和公司制度改善,工作環境已有改善。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分享作者擔任空服員期間,與日本籍同事相處的經驗,以及公司制度的演變如何影響工作環境。早年制度不完善,導致日本線工作壓力大,部分日本籍同事態度消極,倚賴臺灣籍同事承擔更多工作。隨著科技進步和公司制度改善,工作環境已有改善。
Thumbnail
2025/04/04
與外籍組員共事的經驗分享,說明語言溝通、工作態度、以及文化差異等面向。
2025/04/04
與外籍組員共事的經驗分享,說明語言溝通、工作態度、以及文化差異等面向。
2025/03/22
空服員的職責不僅止於確保乘客安全,更要面對乘客遺忘在機上的手機、藍牙耳機等鋰電池產品,這些物品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讓空服員的工作量倍增,並承受著來自主管和乘客的壓力。本文描述了空服員在處理這些遺忘物品時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們為維護飛機安全所付出的努力。
2025/03/22
空服員的職責不僅止於確保乘客安全,更要面對乘客遺忘在機上的手機、藍牙耳機等鋰電池產品,這些物品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讓空服員的工作量倍增,並承受著來自主管和乘客的壓力。本文描述了空服員在處理這些遺忘物品時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們為維護飛機安全所付出的努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阿姨一向不贊成年輕的你和妳來當空服,但航空業最近和一般服務業一樣實在缺人缺很大。大到每次待命都覺得自己不是來上班,根本就是來公司被抓交替 對,這次招考講白了就是「抓到了換你當鬼」的概念。私心希望自己輕鬆點不要飛得那麼累
Thumbnail
阿姨一向不贊成年輕的你和妳來當空服,但航空業最近和一般服務業一樣實在缺人缺很大。大到每次待命都覺得自己不是來上班,根本就是來公司被抓交替 對,這次招考講白了就是「抓到了換你當鬼」的概念。私心希望自己輕鬆點不要飛得那麼累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Thumbnail
幾天前有網友私訊問阿姨:「空服員在機上會和旅客聊天嗎?」 阿姨當時的回答是:「有時間的話會聊一下,但機會不多。」 以上回答是場面話。真實心聲是「根本不想聊」!?
Thumbnail
因為疫情而退役,決定換人生職涯跑道的我,在當空服員時也是受益許多這個職業在台灣生活中的好處。 例如,房東硬要問職業之後都會特別願意租房子給我們,甚至看房子/車子或是在銀行辦事,且當對方知道我是空服員時,相較於看起來很年輕的我就比較不會被隨意對待。 但還是覺得空服這份工作除了去很多地方,能用勞力換
Thumbnail
因為疫情而退役,決定換人生職涯跑道的我,在當空服員時也是受益許多這個職業在台灣生活中的好處。 例如,房東硬要問職業之後都會特別願意租房子給我們,甚至看房子/車子或是在銀行辦事,且當對方知道我是空服員時,相較於看起來很年輕的我就比較不會被隨意對待。 但還是覺得空服這份工作除了去很多地方,能用勞力換
Thumbnail
真實狀況是:調時差不是這份工最難適應的地方。
Thumbnail
真實狀況是:調時差不是這份工最難適應的地方。
Thumbnail
明明很多人已經知道空姐賺的不過是青春飯、辛苦錢,但日前友航招考怎麼還會吸引千人報考呢?
Thumbnail
明明很多人已經知道空姐賺的不過是青春飯、辛苦錢,但日前友航招考怎麼還會吸引千人報考呢?
Thumbnail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Thumbnail
包含受訓,胡吉永在長榮航空工作已滿三年。移動對她來說,是在機上的工作狀態,是帶領她抵達不同的遠方的媒介,也更像是自然而然存在於生活的一部分。 搭上客運,從新竹到桃園,是空服員胡吉永開啟一趟飛行工作的必經路程。在全然寧靜的通勤路途上,她習慣放空,讓自己歸零,像是蓄積能量,準備面對接下來的工作。 提早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