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人_孤獨,不寂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念佛人-孤獨,不寂寞(象山慶’23.5.7)

我這輩子生活的重心(常態),是教書與寫作,大學四年的自我要求是「上台能講、下台能寫」,這兩件事(能力)相輔相成;就我的感覺,教書是與學生交流,寫作是與古人交心,盡可能的調整心態,讓雙方平等的對話。在我心中,沒有教條式真理,也沒有標準化答案,在證據仍不充分,理智未被說服之前,都可以質疑、商量、切磋、批判,因此,我常用「這是我的看法,未必完整(正確),僅供您參考」的口氣,與人討論。退休之後,不須上台了,仍維持每天讀書-研究-寫作的習慣,少了職業的壓力,反而樂在其中,可全心專注於「宗教」相關的議題,為個人的信仰做一個回顧與整理,重新出發,再向前進;過程中的閱讀、思維,等於向祖師大德求教、秉白,有時會意、有時不解,心智上都很享受,最大的收穫是認知的開展、信仰的增上;至於隨手寫下的心得與論文,是副產品,若有人看,就結個法緣,否則任其零落。我不是出家的法師,似無弘法的職責;偶以自學所得,與人分享,隨緣即可。教書一輩子,對上台講課的經驗很豐富、心情也很複雜;如今不在其位,就不執著,換一種草民的身分,與人在法義上自由交談,較無專業感與得失心;就此餘生漸趨老化的所知所行,衡之於往生淨土而自然具足的智慧與功德,「全非比較」也!只能自得其樂,或任人取用,敝帚無可珍也。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至於我,則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本分乎!」我一生內向,不善於社交,只慣一個人孤獨、安靜的讀書-思考-寫作,也確能從中體會「書中自有OOO」「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富足感,友人老來玩3C,驚訝的說:「手機就是全世界,什麼都有!」我在讀書中、信仰中也有類似的同感。尤其年老體衰,更無心力經營人際關係,疲累中不免慨嘆:「人事紛紜懶應對,人情綁架難避嫌;以法為重心識淨,念佛守靜少攀緣!」

讀、寫、念佛的生涯,看似平淡,卻不寂寞,有〈登幽州臺歌〉的蒼茫與悲壯:雖由於娑婆時/空的隔絕,而當下所在的景點,「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但心中確知:之前必有數不盡的古人曾來一覽,之後也將有算不完的來者到此一遊,今天我站在這裡,就串連了古往今來無窮的時空(天地之悠悠)與人物,這是何等的熱鬧、無盡的風采!「與十方三際一切人同在、同觀」的感動,讓我不禁又喜又悲的流下淚來。

近來常看中醫,嘮叨的向醫師訴說了身上各種病苦,只得到一句淡定的回覆:「老化。」再追問,只多了一句譬喻答:「一張桌子用了幾十年,也會老朽。」那,該怎麼辦 ? 終於很專業的說:「吃藥調養!有吃就有效,沒吃就受苦。」我懂了,老來就多病,有病就吃藥,得過且過,不停留於青壯的感受,也不奢想於復原的狀態。還是那一句念佛人的自勉:「人生忽如寄,樂邦歸去來;娑婆假名我,淨土法性身。」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2會員
328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2025/04/01
有人說:「做幾件可驚可喜之事,交幾個有情有義的人」。今天愚人節,我說: 可驚可喜之事,一件就夠了:同一念佛無別道 有情有義的人,您們就是了:遠通法界皆兄弟    我們是愚人,只能念佛往生,的確愚不可及。祖師大德,才學高深,卻懂還愚癡而生極樂;我輩下愚,罪業厚重,只堪守本分而常念佛。聖者「大智若
Thumbnail
2025/03/26
霧中思    火車進入泰安、勝興間的山區,突然飛霧濱漫,蔽野盈空,那片無止無盡的白茫茫,淹沒了天地萬物都。從車窗看出去,分不出遠近。如一堵環罩雙眼的粉牆,縱然搖頭怒目,也閃不開,透不過。是清明四月的節氣,我在回家掃墓的路上,心情肅穆,而這白茫的粉牆,卻移動若飛,風從那裡來?霧又從何處起?只是這般的
Thumbnail
2025/03/26
霧中思    火車進入泰安、勝興間的山區,突然飛霧濱漫,蔽野盈空,那片無止無盡的白茫茫,淹沒了天地萬物都。從車窗看出去,分不出遠近。如一堵環罩雙眼的粉牆,縱然搖頭怒目,也閃不開,透不過。是清明四月的節氣,我在回家掃墓的路上,心情肅穆,而這白茫的粉牆,卻移動若飛,風從那裡來?霧又從何處起?只是這般的
Thumbnail
2025/03/03
思親,就念佛(象山慶25.2.28)         <若想念我時,應稱彌陀佛,我亦住在彼,六字名號中>:若親人因念佛而往生極樂,名號是「因」,往生是「果」,家眷若想念他,也應一樣念佛往生,淨土相聚。     我們都是被彌陀所救,安住在「名號光明」的攝取之中。因此,念佛人以稱念佛名來思念往生的親
Thumbnail
2025/03/03
思親,就念佛(象山慶25.2.28)         <若想念我時,應稱彌陀佛,我亦住在彼,六字名號中>:若親人因念佛而往生極樂,名號是「因」,往生是「果」,家眷若想念他,也應一樣念佛往生,淨土相聚。     我們都是被彌陀所救,安住在「名號光明」的攝取之中。因此,念佛人以稱念佛名來思念往生的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青壯「學禪」老「念佛」(象山慶’23.8.2)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名利的場合就有貪瞋,這是眾生界無法避免的事實,企望建立一個清淨和合名實相符的修行團體,本非短期可成。」oo禪解散至今20年,我也經歷了師兄弟離散,另投師門  而疏遠,甚至反目的種種,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但世間人情,本就無常,我也
Thumbnail
青壯「學禪」老「念佛」(象山慶’23.8.2)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名利的場合就有貪瞋,這是眾生界無法避免的事實,企望建立一個清淨和合名實相符的修行團體,本非短期可成。」oo禪解散至今20年,我也經歷了師兄弟離散,另投師門  而疏遠,甚至反目的種種,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但世間人情,本就無常,我也
Thumbnail
念佛人偶感(象山慶’23.5.7) 我這輩子生活的重心(常態),是教書與寫作,大學四年的自我要求是「上台能講、下台能寫」,這兩件事(能力)相輔相成;就我的感覺,教書是與學生交流,寫作是與古人交心,盡可能的調整心態,讓雙方平等的對話。在我心中,沒有教條式真理,也沒有標準化答案,在證據仍不充分,理智未被
Thumbnail
念佛人偶感(象山慶’23.5.7) 我這輩子生活的重心(常態),是教書與寫作,大學四年的自我要求是「上台能講、下台能寫」,這兩件事(能力)相輔相成;就我的感覺,教書是與學生交流,寫作是與古人交心,盡可能的調整心態,讓雙方平等的對話。在我心中,沒有教條式真理,也沒有標準化答案,在證據仍不充分,理智未被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我修行是為了自度,不想流連俗世,不甘只是凡人。我自詡為佛教徒,此生讀的佛經公案小山也似,卻總是在世間事裡打轉,從未感受到超脫的清新與喜悅。我總覺得哪裡不對稱,卻也說不上來,對於某些佛教的故事或禪門公案偶有領略,那些難得的智慧卻又難以運用於每日發生的瑣事之上。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與多位數年不見的友人相見,彼此互道家常,暢談閒聊。聊到彼此的近況,總見有人興旺、有人衰。回想大家孩提時期,曾經在泥地裡玩紙牌,及至成年投入職場,在人生的道路上上各自奔馳。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人一路綠燈,一馬平川;有人半路翻車,跌跌撞撞。 人與人在不經意之間總愛比來比去,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做人好,但沒有行善,福德還是漸消耗掉,需行善積德,讓好上加好。 古人說:「勿侍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人活著很苦,奶奶年輕不識字,老了想學習也不沒體力,只會唸「阿彌陀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分享一 做人好,但沒有行善,福德還是漸消耗掉,需行善積德,讓好上加好。 古人說:「勿侍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人活著很苦,奶奶年輕不識字,老了想學習也不沒體力,只會唸「阿彌陀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25. 整體而言,我是個幸福的人,沒什麼該計較的,若有任何懊喪或掛慮,必然是我的學養不好,對世事因緣仍有固執的情見,是該懺悔的。對於年華老去,感到一種愉悅,因為不必那麼辛苦的爲前途、爲生活、爲自他的期望而勞累,可以更清閒、更無所求的體會人生的過程與實質。 直心—質直無偽,信任無畏,不違如愚 。
Thumbnail
25. 整體而言,我是個幸福的人,沒什麼該計較的,若有任何懊喪或掛慮,必然是我的學養不好,對世事因緣仍有固執的情見,是該懺悔的。對於年華老去,感到一種愉悅,因為不必那麼辛苦的爲前途、爲生活、爲自他的期望而勞累,可以更清閒、更無所求的體會人生的過程與實質。 直心—質直無偽,信任無畏,不違如愚 。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著精舍修行這幾年,認識佛法、誦經、修行、消業障,慢慢地明白了佛法的真義。「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一切就是自修自行。學佛只是道理,修行貴在實踐,其實學佛不是研究深奧的學問,日常行住坐臥皆是修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跟著精舍修行這幾年,認識佛法、誦經、修行、消業障,慢慢地明白了佛法的真義。「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一切就是自修自行。學佛只是道理,修行貴在實踐,其實學佛不是研究深奧的學問,日常行住坐臥皆是修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