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噩夢:骯髒的世界,不如不要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艾瑞艾斯特自從拍了《宿怨》與《仲夏饜》之後就聲名大噪,算近期很受矚目的恐佈片導演,光怪陸離的神經病風格,與小丑瓦昆一起合作是再適合不過。

不過我看完後心裡蠻錯愕,我不知道我要用什麼心態去面對每個段落。整部片的劇情太過複雜,有許多可有可無的段落,甚至可以說他整部片都可有可無,他想拍什麼就拍什麼? 不用任何邏輯。主角從頭到尾都沒有成長曲線,就是一個被媽媽控制的媽寶,到最後也還是個媽寶,世界也擬似媽寶自己幻想出來的頹敗世界,走到哪都有人欺負他,就像被害妄想症一樣,自認為全世界的人都與我為敵。為什麼?因為人性邪惡,只有自己是無辜。所以整部電影的世界,都是很負面的幻想世界,裡面沒有一個人類沒病,除了他自己……也是有病。

而他自己已經中年了卻還像嬰兒一樣無能,一事無成、不會交流、也不會任何技能,越到事情就是叫跟跑,或是找媽媽,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什麼都不學而生長到中年,這種廢物留在這種世界,實在很可憐。導演寫這種主角實在邪門,又想要否定哪些為學日益的價值觀了嗎? 可沒那麼簡單。

這種一事無成的中年嬰兒,就算在現實世界裡,也是被欺負的份,何況是在更爛的世界。看他永遠只能受人指使,自己一點想法也沒有,看似無能,但實際上是世界太過骯髒,讓他不得不處在一個驚嚇的呆滯狀態。很無辜的人,但最後卻自取滅亡,就像自我否定一樣,這種否定掉世界又否定掉自己,讓我錯愕了一下? 是!?

裡面許多橋段,都讓人不知道要用什麼情緒面對,不知要笑還是要覺得驚悚?劇情太過負面到一個不合理,反而顯得很爆笑,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導演故意營造出來的,他想企圖打造更特立獨行的恐佈感,那有很獨特嗎?有~但會感到一頭露水,而其實故事只是簡單的媽寶尋母而已,就把它拍的如此複雜,越是去理性思考劇情,就會越覺得這導演根本是在捉弄人,怎麼想都覺得這劇情很沒必要。媽媽有必要把兒子逼死嗎? 兒子怎麼會弱到根本如嬰兒? 一般媽寶也不會弱成這樣,連個回應都不會。所有事情都沒辦法用正常理性方式去理解,但又或者,它根本沒有打算要我們要用正常理性去理解。

或許媽寶尋母,只是這部電影的表面,而不是真正意義。


raw-image

一般對媽寶理解,是兒女太順從、太乖巧、不獨立,但這電影裡的媽寶,是過度順從乖巧到不自然,乖到像惡魔,像塑膠一樣的無情感。這個媽媽!! 是愛兒子愛到要把他監禁,只要你有一點獨立意識,我就發瘋威脅你生命,完全沒母愛,但表面卻是溺愛兒子。所以整個劇情反而看起來,像在看一個沒有正常媽媽的可憐兒子故事,寧願不要有媽媽還比較好,媽媽還會威脅你生命。一個媽媽好像可憐的養到一個惡魔,但這兒子表面上卻是極度乖巧溫順,完全沒有自己想法,而他唯一一個感覺有自己想法那個時刻,就是掐死媽媽。其他時候就是嬰兒般地逃與哭。唯一有獨立想法的時刻就是弒母,這種兒子是?

表面是媽寶,實際上他是弒母惡魔;媽媽是表面上溺愛兒子,實際上也是毫無母愛的惡魔。所以什麼事情都是與事實相反,兒子太過於不需要媽媽到要親手弒母;母親是太過於不需要兒子到要監禁他甚至拋棄,然而表面上卻是媽寶母子,彼此焦孟不離。那一個正常人看這麼極端的片,反而會覺得,這兒子怎麼不愛媽媽? 媽媽不愛兒子? 不愛到一直再一起。就算是一個獨立成熟的人,絕對不會不需要媽媽到希望媽媽去死;一個會放手的媽媽也不會,不需要兒子到希望他去死,但實際上故事卻是媽寶尋母。

所以我感覺,我不像是在看一個媽寶的故事,我甚至覺得我不是在看一個母子的故事。我覺得我是在看一個驅魔片、惡魔誕生在這世上,要怎麼趕快把牠消滅,這惡魔還是主角,表面上還是純潔媽寶,而得了高潮就會死的病。所以最後主角會死,我覺得可能也是導演是在否定他存在。開始方式與結束方式,都覺得這主角就是個要被趕走惡魔。就宿怨裡的派蒙惡魔一樣,好像這世界對他都是敵視也是應該的。

所以這電影真的很複雜,複雜到原來一個驚世駭俗的惡魔,看起來竟然是一個媽寶,毫無殺傷性,老是一個受害者的表現。但其實不然。


raw-image

我甚至還覺得這部片是變態到,是在否定這整個世界。好像出生就是錯的,就像開場一樣,一個嬰兒的出生是如此悲哀,然後整個人世間的事情,都是毫無意義,也沒有經歷的必要,就像主角自己在森林裡的幻想一樣,把自己的人生從出生幻想到有家庭到老,最後驚醒的方式是發現自己是得了高潮就會死的病,那又這種病怎麼可能有辦法組家庭生小孩? 所以那幻想出來的人生都是沒意義的多餘,他得這種病就已經是存在方面的否定。還有媽媽喪禮,生前的曲線圖整個都在喪禮上呈現,事業多有成就,那又如何? 你就生了一個惡魔,老公也是個惡魔,只敢把牠關在閣樓。外面事業在好,但是家卻是她很想摧毀的地方,喪禮又辦在家,多諷刺。

然後再來就是,那種否定性慾的戲。只要做愛就會死,阿寶的爸爸,更是一個否定性愛存在的本身,那個外型就極為否定。然後其實這樣一整個聯想下來,就是這個世界就是個糞土,出生是這麼骯髒的,性交是骯髒,但又只能用這種方式出生,真是可憐。生前這些努力都是屎一般的無用,乾脆就不要出生最好,死亡是最大的幸福。

其實看完還會有療癒感,因為艾瑞艾斯特的片都負面的徹底,但是他的負面會讓人有療癒感。他都是直接認同負面的東西,什麼自殺? 弒母? 否定性愛? 有病就千萬不要好起來,像仲夏饜那樣,有痛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愛上那個痛,而不是好起來? 仲夏饜就是這樣,所以整個瑞士莊園的人都是神經病,然後每個人都很快樂,永遠不要出離莊園,與世隔絕。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自己的痛而自溺快樂,這樣不是很棒?

寶可惡夢就是更極端,最好是去死,世界更糟,已經不是神經病的世界,而是惡魔住的世界,生來的希望只有一個唯一,就是死。


raw-image

那這種片就是像在鼓勵人,不要好起來,為什麼要在更好? 這世界就注定沒救了為什麼還要更好? 那這樣不是很棒嗎? 如果世界注定沒救其實是很棒,因為就不用努力。那努力就是不好嗎? 努力的確就是不好的阿? 人就是因為努力而天天痛苦,就是怕死嗎? 如果一個期望死亡的人,為什麼會去努力?

我自己認為艾瑞艾斯特的電影會有這種感覺,常常電影都是毀三觀,世間親情、愛情、友情,殺兒子、殺女友、殺朋友,只是他很聰明,他拍這些東西都不容易直接感覺到那個負面,好像又覺得有一點道理,那種出世的道理。一個好的厭世電影,會是哲學性質,會給人出路~會給人安慰。不好的厭世電影,會給人像在抱怨,怨天尤人讓人看了討厭。艾瑞艾斯特我感覺是前者。

所以我才會覺得,看他電影舒壓。其實我看這片我理性是混亂,但真正內心深處是舒壓的。

人生很多壓力與痛苦,很多都是來自於美好想像,覺得會在更好,結果一路上都沒有再更好。甚至不知道終點在哪? 要好到什麼時候? 不如有時候就承認現況,停止不前還會好一點。直接承認痛苦,甚至去喜歡,也是種能力,只是大多數人是選擇努力遠離痛苦,然而這種做法換來的也還是繼續痛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看鬼寫的一堆....
48會員
237內容數
推廣故事跟寫故事的人。創作小說、撰寫影評、書評。我熱愛故事
2024/02/28
一個神祕的墜樓事件,桑德拉被懷疑是殺死丈夫的嫌疑犯,而丈夫的墜樓做了各種科學的解析,鬧上法庭是認定為他殺。桑德拉與11歲眼盲兒子被迫告上法庭,隨著兩個人的口述,還有法官的逼問,夫妻的醜陋紛爭被迫上了媒體的檯面,受盡了大家的檢視。可是真相卻越來越離奇,越來越朦朧,人性邪惡面也越來越顯著。  
Thumbnail
2024/02/28
一個神祕的墜樓事件,桑德拉被懷疑是殺死丈夫的嫌疑犯,而丈夫的墜樓做了各種科學的解析,鬧上法庭是認定為他殺。桑德拉與11歲眼盲兒子被迫告上法庭,隨著兩個人的口述,還有法官的逼問,夫妻的醜陋紛爭被迫上了媒體的檯面,受盡了大家的檢視。可是真相卻越來越離奇,越來越朦朧,人性邪惡面也越來越顯著。  
Thumbnail
2023/11/08
記得當初進擊的巨人第一季,2013年播出時候,就覺得裡面被城牆關住的世界,很像真實社會,每個人都沒自由。主角艾連口中嚷嚷著要自由,要殺巨人,最後到了海邊,發現原來並不是城牆跟巨人困住他們,而是這個世界共業在困住他們。很諷刺,自由是這部作品的命題,可最後卻述說著,這世界毫無自由可言,只有不斷的輪迴
Thumbnail
2023/11/08
記得當初進擊的巨人第一季,2013年播出時候,就覺得裡面被城牆關住的世界,很像真實社會,每個人都沒自由。主角艾連口中嚷嚷著要自由,要殺巨人,最後到了海邊,發現原來並不是城牆跟巨人困住他們,而是這個世界共業在困住他們。很諷刺,自由是這部作品的命題,可最後卻述說著,這世界毫無自由可言,只有不斷的輪迴
Thumbnail
2023/08/30
現象級的網路短篇動畫,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當然我是台灣人,我看完後也很有感觸,這根本不是只有跑山圈子才會有的事,根本是現代人類都會有的事情。   在這個活著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要去做那種夢,似乎是無稽之談,不~~是真的是無稽之談,因為主角最後掛了。在這看似什麼都很便利的時代,其實我們一點都都不便利
Thumbnail
2023/08/30
現象級的網路短篇動畫,貼近台灣人的生活,當然我是台灣人,我看完後也很有感觸,這根本不是只有跑山圈子才會有的事,根本是現代人類都會有的事情。   在這個活著成本越來越高的時代,要去做那種夢,似乎是無稽之談,不~~是真的是無稽之談,因為主角最後掛了。在這看似什麼都很便利的時代,其實我們一點都都不便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三個小時的「史詩」長度,試圖在基本的親子關係中對美國國家的反諷,從開頭的神經病與藥物控制成癮、典型中產階級的虛假,中段影射宗教聖母主角像是耶穌受難,人類的七情六慾其實是母親身為資本家在後面「宏觀調控」,乃至於結尾像是法庭與直播頻道談論罪惡與救贖,嘲諷感的對立面,其實是說教意味十足。
Thumbnail
三個小時的「史詩」長度,試圖在基本的親子關係中對美國國家的反諷,從開頭的神經病與藥物控制成癮、典型中產階級的虛假,中段影射宗教聖母主角像是耶穌受難,人類的七情六慾其實是母親身為資本家在後面「宏觀調控」,乃至於結尾像是法庭與直播頻道談論罪惡與救贖,嘲諷感的對立面,其實是說教意味十足。
Thumbnail
艾瑞艾斯特自從拍了《宿怨》與《仲夏饜》之後就聲名大噪,算近期很受矚目的恐佈片導演,光怪陸離的神經病風格,與小丑瓦昆一起合作是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艾瑞艾斯特自從拍了《宿怨》與《仲夏饜》之後就聲名大噪,算近期很受矚目的恐佈片導演,光怪陸離的神經病風格,與小丑瓦昆一起合作是再適合不過。
Thumbnail
他的作品裡充滿著各種對親密關係的恐懼,無論是兒子對父親的痴迷,或者是母親對兒子的佔有,這些恐懼以最浮誇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試圖讓給觀眾一種安心感,這一切只是夢...... 他是艾瑞艾斯特
Thumbnail
他的作品裡充滿著各種對親密關係的恐懼,無論是兒子對父親的痴迷,或者是母親對兒子的佔有,這些恐懼以最浮誇的方式呈現給觀眾,試圖讓給觀眾一種安心感,這一切只是夢...... 他是艾瑞艾斯特
Thumbnail
你抓「寶」了嗎?今天我去看了《寶可噩夢》,但是內容完全沒有任何一隻寶可夢,甚至跟寶可夢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他到底在說怎麼樣的故事,《寶可噩夢》是由曾經飾演《小丑》的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現代恐怖片大師艾瑞·艾斯特所執導,過去曾執導過《宿怨》與《仲夏魘》兩部讓你從渾身不舒服,從內心而生恐懼的經典恐怖片
Thumbnail
你抓「寶」了嗎?今天我去看了《寶可噩夢》,但是內容完全沒有任何一隻寶可夢,甚至跟寶可夢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他到底在說怎麼樣的故事,《寶可噩夢》是由曾經飾演《小丑》的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現代恐怖片大師艾瑞·艾斯特所執導,過去曾執導過《宿怨》與《仲夏魘》兩部讓你從渾身不舒服,從內心而生恐懼的經典恐怖片
Thumbnail
▍《寶可噩夢》評價兩極,到底好不好看? 好看。 那評價兩極到底是怎麼回事?兩極代表有兩種極端不同意見,先弄清楚是哪兩種,再看自己是偏向哪邊,就可以判別出兩極評價的參考價值。 首先《寶可噩夢》是偏向獨立電影,無論內容還是出品贊助的電影公司都是如此。
Thumbnail
▍《寶可噩夢》評價兩極,到底好不好看? 好看。 那評價兩極到底是怎麼回事?兩極代表有兩種極端不同意見,先弄清楚是哪兩種,再看自己是偏向哪邊,就可以判別出兩極評價的參考價值。 首先《寶可噩夢》是偏向獨立電影,無論內容還是出品贊助的電影公司都是如此。
Thumbnail
《宿怨》與《仲夏魘》導演艾瑞.艾斯特的新作品《寶可噩夢》,預告釋出的那天起我就滿懷期待,在長達三小時(體感時間更久)的電影裡,雖然有許多令人享受之處,但我感受更多的是如夢境般破碎的劇情。很明顯地,這部電影並沒有試圖解釋任何謎團,而是不斷推進阿寶惡夢般的返鄉之旅,每個場景都比上一個更加危險與詭異。
Thumbnail
《宿怨》與《仲夏魘》導演艾瑞.艾斯特的新作品《寶可噩夢》,預告釋出的那天起我就滿懷期待,在長達三小時(體感時間更久)的電影裡,雖然有許多令人享受之處,但我感受更多的是如夢境般破碎的劇情。很明顯地,這部電影並沒有試圖解釋任何謎團,而是不斷推進阿寶惡夢般的返鄉之旅,每個場景都比上一個更加危險與詭異。
Thumbnail
最近耳邊真的越來越常出現這句心得感想,但「A24」這個形容詞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好像只要這部電影夠古怪、夠離奇,以至於讓你看不懂的電影都能以此言蔽之,舉例來說,《寶可噩夢》就是部很A24的作品。
Thumbnail
最近耳邊真的越來越常出現這句心得感想,但「A24」這個形容詞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好像只要這部電影夠古怪、夠離奇,以至於讓你看不懂的電影都能以此言蔽之,舉例來說,《寶可噩夢》就是部很A24的作品。
Thumbnail
《寶可噩夢》究竟在說什麼? 除了破碎家庭、情緒勒索、無盡的荒誕噩夢,它也有強烈的社會批判,在家庭的外衣裡埋下遍布的罪惡。這趟返家的旅程終究不是歡樂勵志的冒險故事,更像是一場尋求解脫的逃亡...
Thumbnail
《寶可噩夢》究竟在說什麼? 除了破碎家庭、情緒勒索、無盡的荒誕噩夢,它也有強烈的社會批判,在家庭的外衣裡埋下遍布的罪惡。這趟返家的旅程終究不是歡樂勵志的冒險故事,更像是一場尋求解脫的逃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