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分析:銀行壓力加劇下的硬著陸預警

2023/05/13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放款標準與經濟軟硬著陸關係

自1967年起,放款標準與經濟是否軟著陸或硬著陸間的正相關性顯著,這點在我先前的文章中已有所提及。在影響經濟軟硬著陸的諸多因素之中,金融中介的穩定性尤其關鍵。例如,若銀行無法正常放款或甚至倒閉,將直接衝擊企業融資的可能性,提高放款標準則可能導致企業融資困難,甚至影響到正常營運的公司。
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當放款標準大幅收緊後,經濟100%會硬著陸。後續的論述將為此觀點提供更多證據支持。

SLOOS調查

調查的受訪者是美國銀行業的負責貸款業務的高級人員,內容包括他們對貸款政策、信貸需求、金融市場和宏觀經濟因素等方面的看法及判斷。
放款標準收緊的程度排序如下:商業地產放款最高,其次是小型企業放款,再來是中大型企業放款,最後是信用卡放款。這種收緊的程度與風險密切相關,風險越大的領域,銀行更會積極回收放款。然而,一旦採取這種策略,就可能出現雨天收傘的情況,甚至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導致一連串的問題。

商業地產的風險有可能蔓延到銀行業

近20%的商業辦公室已無租金收入,其閒置率之高令人震驚。眾所周知,不動產放款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之一。實際上,近70%的商業不動產債權由小型銀行持有,可見小型銀行的風險曝露程度相當高。然而,即便如此,大型銀行也並非能完全避免風險。

大型銀行於商業不動產中的曝險

【彭博】-- 圍繞美國地區銀行股的新一輪拋盤再次衝擊美股市場,金融行業的脆弱讓投資者焦躁不安。Western Alliance Bancorp一度重挫53%,此前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該行正在探索戰略方案,包括將自身業務全部或部分出售。
銀行在雨天收傘的情況下,如果引發市場恐慌,可能出現矽谷銀行倒閉的翻版。目前,銀行業風聲鶴唳,只要有任何稍微不穩定的跡象,投資人與存款戶寧願過度反應以確保自身資產安全。另一方面,銀行業對於自身的放款情況越來越擔憂,紛紛提高對企業的放款利率,導致存放款利差進一步擴大。

銀行提高存放款利差

當前的銀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流動性危機。為了保持更多的現金,銀行正在加快回收放款的步伐。有58.3%的小型銀行和62.3%的中大型銀行提高了存放款利差,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這過高的融資成本可能使企業運營困難,間接導致企業對於貸款的需求降低,對未來的前景感到不太樂觀。

經理人對前景感到悲觀

從PMI(製造業購買經理人指數)與NMI(非製造業購買經理人指數)來看,經理人對於前景的信心顯然嚴重不足。再加上銀行收緊放款標準,提高存放款利差,進一步導致企業信心持續下滑。

小型企業樂觀指數持續探底

小型企業的樂觀指數持續處於低位,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衰退將是必然的結果,甚至可能與衰退同步出現。此外,小型企業樂觀指數的走向與PMI與NMI指數呈現一致,進一步證實了PMI和NMI指數的真實性與可靠性。

商業貸款需求驟降

在2000年和2008年,美國分別經歷了網路泡沫破滅和金融海嘯,那時小型與中大型企業的融資需求驟降至歷史低點,聯準會隨即透過降息來刺激融資需求。然而現在,儘管尚未出現全面的經濟或金融危機,企業的融資需求已經降至歷史低點,聯準會此時會透過降息來刺激融資需求嗎?我認為不太可能,因為目前的通膨情況尚未回落到預期範圍。此外,可以看出,在升息週期結束後,為了防止通膨再度升溫,聯準會通常會維持一段時間的高利率,並在確認通膨不會死灰復燃後才會進行降息。換言之,除非突然出現經濟或金融危機,否則聯準會不太可能提前降息。這意味著,企業的融資需求可能會持續處於低位,對經濟造成的破壞將更為嚴重,直到出現全面的經濟或金融危機,聯準會才可能降息。但到那時,通膨問題是否已經解決?又或者,是否能透過這種危機提前將通膨壓回預期範圍內呢?

不良企業債務飆高

在我先前的文章中,我提到當銀行提高放款利率時,企業債券的殖利率會大幅上升。如果公司不能透過銀行融資,那麼就必須發行企業債。然而,為了對市場具有吸引力,企業債的殖利率必須高於存款利率,甚至在與其他企業債競爭的情況下,風險較高的企業所發行的企業債殖利率會更高。另一方面,PMI和NMI指數顯示出企業對前景的悲觀情緒,這使得高殖利率企業債的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不足,認為有更高的違約風險。因此,他們可能進一步出售企業債,導致債券價格大跌,殖利率上升,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進場投資。

殭屍企業持續增加

利息覆蓋比率=稅前息前盈餘/利息費用
殭屍企業寬鬆定義為利息覆蓋比率曾於某年小於1的企業,嚴格定義則為利息覆蓋比率連續3年小於1的企業。
在先前的低利率時期,企業的融資成本較低,間接刺激了企業大規模進行融資經營。然而,隨著聯準會的持續升息,企業融資的利息成本相應上升,對企業經營帶來顯著壓力。當利息覆蓋比率低於1時,這意味著企業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已超越其稅前息前盈餘,換句話說,企業實際上虧損運營。由於盈餘無法覆蓋利息開支,企業只能以新的借款來支付舊的負債,這種情形可能會增加其倒閉的風險。

放款標準領先於公司破產約6-9個月

不良企業債務的飆高,也意味著更高的倒閉可能,而放款標準與公司破產間存在著強烈的相關性,放款標準更是公司破產的領先指標,通常領先約6至9個月。換言之,如果聯準會在今年年中停止升息,那麼最快大約半年後,公司破產的高峰期就可能到來。

信用卡利率飆高

各年齡層信用卡嚴重拖欠狀況

儘管目前嚴重的信用卡拖欠情況尚未達到高峰,但在信用卡利率持續上升的環境下,拖欠問題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從上圖可以看出,嚴重拖欠的情況在各個年齡層中都有出現,而且18-29歲年輕人占比較大。如果公司破產的情況持續惡化,信用卡的嚴重拖欠情況可能會進一步加劇。

結論

將視野拓展至商業不動產、企業與個人消費放款的領域,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銀行業正面臨越來越重的壓力。市場正關注著美國經濟能否達成軟著陸,但我個人認為這個挑戰極度艱巨。上述的各項指標持續顯示不樂觀的狀況,金融中介的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首當其衝。銀行業將繼續受到恐慌氣氛的籠罩,且隨著企業破產潮的來臨,房地產市場與就業數據將進一步下滑。假如通膨能透過就業數據的惡化而快速回落至預期範圍,聯準會將能以最迅速的方式挽救金融中介的穩定性。然而,如果聯準會選擇同時處理通膨問題與搶救金融中介穩定性,可能導致一場完美風暴的形成,如同1970至1980年間的通膨與衰退反覆發生的情況。
如果聯準會選擇優先解決通膨問題,而讓經濟實質上進行硬著陸,是否可能在後續引發通縮問題呢?目前我尚未有想法。現在有量化寬鬆這項強大的工具可以對抗通縮,一旦聯準會預見到通縮可能發生,就能立即實行量化寬鬆。然而,民眾可能對於量化寬鬆的運用感到反感,聯準會未來是否能不顧民眾感受,自由地運用量化寬鬆將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此系列將會專注在2023年整年的美國經濟觀察,並且不時提供聯準會最新動向解讀,偶爾會穿插分析各國央行的動態,企盼能夠勾勒出整體經濟樣貌提供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