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臺灣看這本啦:《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帶你日治臺灣走透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日本時代前的臺灣,一般民眾尚未有旅遊習慣。主要是因為當時臺灣並沒有連串各城市的道路,路程中也可能有土匪或「生蕃」[1]攻擊的風險,如果要離開家鄉,可以說是賭命的冒險,更遑論進行休閒活動了。

直到 1908 年,由基隆至打狗的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臺灣人才開始接觸、並展開旅行活動。而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發行的旅遊書《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系列,是日本時代肩負推廣旅遊的代表性媒體之一,同時讓我們認識臺灣觀光產業的誕生與發展。


一本旅遊指南,帶來旅行的概念

根據日本時代的文獻,臺灣的旅行根本是「很困難的事」,僅有桃園或新竹的少數民眾參拜雲林北港朝天宮的紀錄。事實上,鐵路通車前,由臺北前往臺南需要徒步 5 天以上,有錢人在部分路段還會搭乘轎子,不過,當時市區巷弄狹小,且也需要在山林原野顛簸甚至渡河,轎子實用性不高,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依然是雙腳。

早期的臺灣基本上是少有人想前往旅行的,而當時的人們也沒有旅行的需求。然而,這一切在縱貫鐵路通車後就徹底翻轉了,這條興建在西半部的鐵路,從此擴大了臺灣人的生活範圍,也是在這時,人們才開始善用快速便捷的鐵路展開旅行。

為了觀光產業的發展,除了改善交通,還必須打造適合旅行的環境。當我們現在規劃旅行時,通常會事先安排旅遊計畫,比如決定目的地、住宿和飲食等地點,換言之,如果沒有值得拜訪的觀光景點或能夠安全旅遊的環境,我們就不會去那個地方旅行。如此一來,更凸顯安排旅行計劃的重要性,然而要規劃一份適當的旅行計畫,便需要依賴各種媒體來蒐集資料,現代人有多種選擇,例如電視、報章雜誌、網路新聞或類似 Instagram 的網路社群。

而《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便是尚未有網路的日本時代,為民眾提供旅遊資訊的重要媒體。

raw-image
raw-image

拓展臺灣旅行的限制與邊界

日文的漢字「案內」指的是導覽、引導的意思。《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系列共有 14 個版本。最初 1908 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時,以「臺灣鐵道名所案內」之名發行。

明治至大正年間,日本鐵路營運單位發行旅遊書的情形十分常見,無論是國營鐵道、私鐵(民營鐵路)都曾發行過類似書刊,以便招攬乘客帶動沿線經濟。《臺灣鐵道名所案內》為讀者提供臺灣鐵道的基本資訊、火車時刻表、營業規則、各火車站與附近的景點介紹。其名稱在 1912 年改名為《臺灣鐵道案內》, 1916 年再度更名為《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自此發行至 1942 年。

不管哪個版本,其主要內容結構並無大幅改變,然而如果仔細觀察書中介紹的景點變化,也許可看出臺灣的近代化和旅遊產業的發展,甚至也可從中了解,以臺灣總督府的視角,想讓民眾認識的臺灣形象為何。

舉例來說, 1908 年的《臺灣鐵道名所案內》內容中,常見漁獵場或狩獵場的介紹,光是基隆至臺北段,就有基隆、七堵、南港與錫口(松山)等 4 處設立漁獵場和狩獵場。由此可推測,日本時代的娛樂場所較少,漁獵和狩獵或許是當時較盛行的休閒活動。

然而到了 1934 年《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全臺的狩獵場驟減至 1 處,反而有關製造業、礦業、糖業等的介紹增加不少,此外也新增不少關於山岳、溪谷與瀑布的篇幅。在在顯示昭和時期的臺灣社會,已有一定水準的經濟發展、且治安穩定,促使臺灣各地誕生了許多觀光景點,也出現讓旅行者能夠放心遊山玩水的環境。

raw-image

另一方面,有關象徵日本統治臺灣的景點也增加不少,包括臺北站的「乃木將軍遺髮碑」、明石總督目的所在地「三橋町墓地」等地。根據日本學者曾山毅研究,與統治臺灣有關的景點介紹,在 1935 年有 41 處,1936 年為 53 處,1939 年則來到了 89 處。由此可知,日本時代末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內容仍不斷進行調整與更新,並藉著旅行的名義,試圖提升臺灣民眾的「祖國意識」,也忠實反映臺灣總督府的治臺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基隆站周邊的景點項目,早期就曾出現金包里溫泉,即現在金山溫泉的記載,但離基隆站近處的野柳地區一直沒有被提起。而社寮島(和平島)的介紹中寫道:「有山有谷還有千疊敷的岩盤,鬱蔥茂密的樹林中有小部落的景觀宛如一幅畫。」其中特別提到獨特的地形,由此可知,即使相近的野柳同樣以奇特景觀為特徵,然而該地因尚未開發,所以沒有被重視,反而社寮島才是較主流的景點。

raw-image

見證日本時代臺灣的旅行樣貌

自 1935 年開始,《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為讀者,特別針對日本(內地)人提供建議行程。以 1942 年的版本為例,分別介紹 17 天、10 天與 7 天等,以基隆為起訖點的環島行程,以及 6 天以臺北為起訖點的太魯閣行程。而 17 天行程景點包含基隆、臺北、板橋、淡水、北投、草山、士林、臺中、日月潭、嘉義、阿里山或新高山(二選一)、臺南、高雄、屏東、恆春、鵝鑾鼻、四重溪、臺東、花蓮港、太魯閣、蘇澳及礁溪等地。

探訪該地區時,除了造訪歷史性景點、自然景觀以外,還有臺中的香蕉檢查所、嘉義的農業試驗所、屏東的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工場等象徵近代化的設施。雖然各景點的停留時間非常短暫,整體行程緊湊,幾乎是走馬看花的狀態。

然而,相對於現今日本訪臺遊客多只停留在臺北、且停留時間大都不到一週的情形,日本時代的建議行程幾乎要環島,甚至多半具有教育性質,內容非常豐富,可見當時日本人的訪臺行程和習性與現在有非常大的不同。

raw-image

事實上,日本時代的季節活動種類繁多,臺灣民眾多搭火車前往。根據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蔡龍保教授的研究,鐵道部配合《臺灣日日新報》於 1913 年在北投地區舉辦夏日「納涼活動」,為了因應北投站的大批旅客而加派人員;1930 年則針對前往基隆、淡水及蘇澳的海水浴場旅客提供乘車優惠票;1932 年的花蓮港地區還安排賞月列車,約有 6000 人搭乘。這些紀錄皆顯示,對日本時代的民眾而言,搭火車已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日本時代縱貫鐵路的建設,不僅對臺灣的經濟發展具有良好貢獻,也同時改變了臺灣民眾的生活模式,甚至培養了一般人的旅行習慣。作為縱貫鐵路副產物的《鐵道旅行案內》則讓大眾進一步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也達到了引導旅行的目的。

雖然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中介紹的部分景點已消失,但其內容仍能讓現代人重新認識日本時代臺灣的樣貌,甚至還能了解從未知道的事物。或許,我們也能透過瀏覽當時的旅遊書,在腦海中進行一趟時空旅遊!

延伸閱讀:來去阿里山看神木:日治時期的校外教學去哪玩?必去景點大解密!

[1]文中的「生蕃」是日本時代的歷史名詞,現已不符合當代意義,文中僅用於歷史敘述中,附加引號表現其特殊脈絡,並無汙衊之意,尚請見諒。


觀臺灣第 57 期(2023.04):鐵道旅行

《觀・臺灣》第 57 期《鐵道旅行》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發行之季刊,全臺各地實體書店均有販售,線上購買點也將持續更新!

購買連結 博客來

購買連結 三民書局

購買連結 讀冊生活

購買連結 聚珍臺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109會員
64內容數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豐田村讓移民在裡頭扮演著生活居住於日本的日本人,營造《楚門的世界》般的理想假象。然而,要完全複製一個「日本」何其困難,哪怕街道、建物等人為建築都能完全重現,臺灣的氣候還是將移民們召喚回現實。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9/20
伏特加總是勾起世人對俄羅斯的負面印象:嚴重的酗酒問題、相對短的預期壽命、荒腔走板的俄式幽默。但除此之外,它也是數百年來俄羅斯政治中的要角,沙皇用它斂財剝削、極權統治者用它分化屬下。伏特加,俄羅斯人的毒藥,同時也是獨裁者的統治妙術。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2023/07/24
〈望春風〉這首歌自創作發表以來,陪伴臺灣人足足 90 年了。跨越三個世代、各個族群的傳唱與熱愛,〈望春風〉的版本、面貌也不計其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日本為何不來台灣旅行的問題,許多論點大家各有支持或反對,我自己也是有些認同,有些不敢苟同,不過二十年來,身為一個台灣與日本旅行的愛好者,對台灣與日本各地都算有點了解,兩個國家都去了不少地方,也出了幾本相關的書,因此也有些看法和觀察。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日本為何不來台灣旅行的問題,許多論點大家各有支持或反對,我自己也是有些認同,有些不敢苟同,不過二十年來,身為一個台灣與日本旅行的愛好者,對台灣與日本各地都算有點了解,兩個國家都去了不少地方,也出了幾本相關的書,因此也有些看法和觀察。
Thumbnail
早期的臺灣由於外出危險,出門旅行休閒根本是在拿性命開玩笑。直到日本人來了之後,鐵道在全臺灣鋪設,旅行才慢慢進入臺灣人腦海中。可是,從來沒旅遊過的臺灣人,怎會知道要怎麼玩呢?這時就要靠《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來幫你導遊囉!
Thumbnail
早期的臺灣由於外出危險,出門旅行休閒根本是在拿性命開玩笑。直到日本人來了之後,鐵道在全臺灣鋪設,旅行才慢慢進入臺灣人腦海中。可是,從來沒旅遊過的臺灣人,怎會知道要怎麼玩呢?這時就要靠《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來幫你導遊囉!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阿里山林業鐵道被稱作是台灣的國寶級鐵道,除了從平地到高山72公里的盤山展線之外,還有美國以外仍可動態運轉的Shay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的木材運輸歷史中,以鐵道作為運輸主力,甚至分岔出多條支線,可說是相當有趣的地方。因此這次趁著追火車的空檔,場長我就跑去踏查了一段當年的林內鐵道。
Thumbnail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以為聽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會讓你聯想到,那種令人枯燥乏味的靜態展覽嗎? 錯了!那理可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一同藉由互動式軟體來了解臺灣歷史,甚至還會讓你看見熟悉的年代,不禁一聲驚呼。 就讓我為你介紹一下,位在府城台南安南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用互動認識臺灣歷史的地方吧!
Thumbnail
以為聽到「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會讓你聯想到,那種令人枯燥乏味的靜態展覽嗎? 錯了!那理可是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一同藉由互動式軟體來了解臺灣歷史,甚至還會讓你看見熟悉的年代,不禁一聲驚呼。 就讓我為你介紹一下,位在府城台南安南區,「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用互動認識臺灣歷史的地方吧!
Thumbnail
除了阿里山鐵道與太平山蹦蹦車,在台灣各地也有許多曾經使用過,但如今已經廢棄的林業鐵道,靜靜地埋身山林間,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與旅途的驚喜。 本次《敘事圈》Podcast節目,邀請到熱門的旅行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主持人Jerome,由他詳盡的歷史背景介紹與冷門路線分享,帶給我們那些我們所
Thumbnail
除了阿里山鐵道與太平山蹦蹦車,在台灣各地也有許多曾經使用過,但如今已經廢棄的林業鐵道,靜靜地埋身山林間,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與旅途的驚喜。 本次《敘事圈》Podcast節目,邀請到熱門的旅行Podcast節目《旅行熱炒店》主持人Jerome,由他詳盡的歷史背景介紹與冷門路線分享,帶給我們那些我們所
Thumbnail
熱病蔓延的盛夏裡想起兩年前買的書,因為標題應景的吸引人,以為翻開後能暫且忘卻現實,不曾想看見的是另一種更加荒誕的過去。穿越時空跟隨導覽書摸索那條通往自由的小鹿,由在往回走,沒想到、竟也要一路砍除荒草。
Thumbnail
熱病蔓延的盛夏裡想起兩年前買的書,因為標題應景的吸引人,以為翻開後能暫且忘卻現實,不曾想看見的是另一種更加荒誕的過去。穿越時空跟隨導覽書摸索那條通往自由的小鹿,由在往回走,沒想到、竟也要一路砍除荒草。
Thumbnail
​ 如果你是個鐵道迷那麼近日在七月七 日剛開幕不久的,國立台灣博館鐵道園區(日治時期稱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的這一個國定古蹟,來這走一趟彷彿進入台灣鐵道百餘年的歷史,鐵道文獻與資料栩栩如生的展示,是鐵道迷必定參觀的一個專業級的鐵道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相關資訊:: ​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
Thumbnail
​ 如果你是個鐵道迷那麼近日在七月七 日剛開幕不久的,國立台灣博館鐵道園區(日治時期稱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的這一個國定古蹟,來這走一趟彷彿進入台灣鐵道百餘年的歷史,鐵道文獻與資料栩栩如生的展示,是鐵道迷必定參觀的一個專業級的鐵道博物館。 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相關資訊:: ​ 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
Thumbnail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Thumbnail
日旅曾是大家心心念念的生活日常。正值海外旅行尚未解封,恢復說走就走的自由仍須一段時間。或許這本書,能在這個談到日旅仍然使人為之色變的當下,扮演臥遊、談資的角色,提供另一扇了解往昔日旅史的窗口,聊慰暫時無法赴日爽玩爽吃爽買的旅人。不過,比起買書來看,還不如看我寫還比較有趣,真心不騙。
Thumbnail
透過本書閱讀前人的旅行史與旅行生活,有助於更了解旅行在現代社會之所以成為一種日常,經歷了哪些遞變的過程才成為現在你我所熟知的樣子。
Thumbnail
透過本書閱讀前人的旅行史與旅行生活,有助於更了解旅行在現代社會之所以成為一種日常,經歷了哪些遞變的過程才成為現在你我所熟知的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