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與客觀的狗屎現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大意:對我而言,沒有客觀,只有主觀。

什麼叫主觀?什麼叫客觀?

我查了一下教育部的解釋如下↓

主觀:1.根據自己的認知判斷事物,不求符合實際狀況。2.屬於認識的主體。相對於「客觀」而言。

客觀:1.外觀。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3.獨立於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於主觀而言。

看完上述的解釋,各位有沒有瞬間覺得自己所學的中文好像當機了?

是的,很狗屎。看了跟沒看一樣。

在生活當中人們時常使用到「主觀」、「客觀」兩個名詞,但是當說出來的時候,我們真的知道這兩個名詞的意義跟用途嗎?

首先,主觀與客觀都是外來詞彙,分別是:subjective、objective。這是西方哲學中使用的詞彙。

按照大眾對於這兩個名詞的想法,我認為如下↓

主觀: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

客觀: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

(若看官們覺得真是膚淺,我也不反對就是了。)

主觀的部分,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因為我就是一個極其主觀的人。但客觀的部分,我覺得「非常有問題」!

請問我要如何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我真的不明白啊!

假設隨機挑選A、B兩人,讓他們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欣賞同一幅畫,然後讓他們寫下「對方看完畫作之後的感想」,注意喔!是寫下對方的感想,他們能得出「一模一樣」心得的機率有多少?

我們真的很難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為A永遠不是B、B也永遠不會變成A,就算是雙胞胎也不會一樣!(除非他們跟柳安娜一樣能找到陳明凡醫生)

我們能做的是什麼?「盡量地」去了解對方的需求,而不是天方夜譚地去要求他人做換位思考。(幹林良的換位思考)

因為在我看來,只有主觀、沒有客觀,所謂客觀就是一種既定事實,一個外力無法干預的現象或是狀態。

例1:今天發生了「好可怕」的地震→這叫主觀陳述,因為加入了個人的感覺與情緒。

例2:今天發生了地震→這叫既定事實,沒有任何他人的感受干預。

當既定事實出現的時候,我們也會做出相對的反應或決定,那麼這些因既定事實而產生的行為,能稱之為客觀嗎?

簡單地說就是,當地震來臨,你不會看到別人跑才知道要跑。人類所有的行為都來自於「主觀意識」,因此要求人去客觀看待,是一件品德高尚,但十分愚蠢的事。

到此,我只能推論出這兩個名詞的關聯,「客觀」就是為了對應「主觀」而產生的詞彙,我認為根本不存在「客觀」這件事。

挑明了說,現代人說的客觀就是集合了「多數且相同」的主觀,然後霸凌少數堅持己見的主觀意識者。

接下來,我就要講現代人的文字濫用與狗屎文法。

相信許多人都曾經遇到下述狀況。

當我們在職場或是聚會當中,時常會有人詢問自己的想法意見,屆時當我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是意見的時候,有兩種回應真的讓人很火大。

例1:你這麼說太主觀了!

例2:看待事情我們應該要客觀一點。

哩西勒靠邀啊!今天他人要我們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注意喔!是自己的意見,說完後又被指責太主觀,不具備客觀思維,幹林良。(對不起,我激動了)

你們他媽的在要求別人客觀一點的時候,心裡只有一句話啦!

「聽我的就對了,別扯那麼多。」


最後補充一下,通篇我都在傳遞一個訊息:只有主觀、沒有客觀。

再者,我們在生活中其實經常身陷文字陷阱和語言陷阱之中,當他人說我們「不夠客觀」、「太主觀」。我們往往容易將自己帶入負面思考中。

因為進入了負面思考,導致我們對自己產生懷疑,進而順服他人,這他媽的就是在PUA啊!

大家自己冷靜想想,「不夠客觀」、「太主觀」這兩件事真的很嚴重嗎?嚴重到我們必須得退讓?NO。

我認為─真正的客觀,就是閉嘴!

因為當我們說他人不夠客觀的時候,就是自己的主觀!

我猜想,這兩個哲學名詞根本就是為了辯論而產生的!

在充滿辯論的哲學世界裡,誰的立足點夠穩誰就能贏,還好哥不喜歡辯論。

我只喜歡看見別人無地自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ex Lin的沙龍
3會員
63內容數
你是否曾經想過,自己生活中所有的理所應當,其實都來自於你的主觀意識。
Alex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大意:我們都不曾理解時間。   本來是要討論一個在農曆年想出的想法,叫做「易經的秘密」,但其中牽扯到時間的概念,我認為還是先談談我自己對時間的看法,下一篇再討論關於我對易經的看法。   什麼叫時間?這裡我們不談論光速不變、不談論時間膨脹、更不用說狹義相對論中的同時性。   在大多數人的腦
2025/03/29
大意:我們都不曾理解時間。   本來是要討論一個在農曆年想出的想法,叫做「易經的秘密」,但其中牽扯到時間的概念,我認為還是先談談我自己對時間的看法,下一篇再討論關於我對易經的看法。   什麼叫時間?這裡我們不談論光速不變、不談論時間膨脹、更不用說狹義相對論中的同時性。   在大多數人的腦
2025/03/04
大意:這兩者必須兼容並存。   這個題目是我看電影《奧本海默》時想到的。劇中當美國得知德國科學家發現核裂變時,奧本海默堅稱不可能,但同事立刻在隔壁實驗室搞出核裂變,讓奧本海默徹底傻眼。   身為實驗物理學家的同事,勞倫斯笑道:「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
2025/03/04
大意:這兩者必須兼容並存。   這個題目是我看電影《奧本海默》時想到的。劇中當美國得知德國科學家發現核裂變時,奧本海默堅稱不可能,但同事立刻在隔壁實驗室搞出核裂變,讓奧本海默徹底傻眼。   身為實驗物理學家的同事,勞倫斯笑道:「Theory will take you only so far
2024/09/13
大意:唯有自私,才能獲得專注;唯有專注,才能理解自私。
2024/09/13
大意:唯有自私,才能獲得專注;唯有專注,才能理解自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意:對我而言,沒有客觀,只有主觀。 ※ 什麼叫主觀?什麼叫客觀? 我查了一下教育部的解釋如下↓ 主觀:1.根據自己的認知判斷事物,不求符合實際狀況。2.屬於認識的主體。相對於「客觀」而言。 客觀:1.外觀。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3.獨立於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於主觀而言。 看完上
Thumbnail
大意:對我而言,沒有客觀,只有主觀。 ※ 什麼叫主觀?什麼叫客觀? 我查了一下教育部的解釋如下↓ 主觀:1.根據自己的認知判斷事物,不求符合實際狀況。2.屬於認識的主體。相對於「客觀」而言。 客觀:1.外觀。2.觀察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加上個人意見。3.獨立於意識或精神而存在。相對於主觀而言。 看完上
Thumbnail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我建議,我們在認為他人有任何的行為(包括認為他們以為)前,必須知道,他人的行為概念原因與意義,還有他們的認知感受,是來自於我們的以為 我必須承認,我也會犯這種錯誤,我認為所有人都必須知道,我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永遠有誤會的可能」,才能避免我們的誤以為 我們的人主要的問題是,我們的人「沒有建構嚴謹的認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些事情,讓我開始再度思考「人際關係」這個議題,我們一輩子跟人的連結度非常高,始終常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是男女之間、親子、同事等等,相信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會思考的重大問題之一吧。 當我看著架上的書籍,有關於溝通、談判、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卻是這本「哲學書」雖然還沒看完,但
Thumbnail
最近家裡發生些事情,讓我開始再度思考「人際關係」這個議題,我們一輩子跟人的連結度非常高,始終常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也許是男女之間、親子、同事等等,相信這應該也是很多人會思考的重大問題之一吧。 當我看著架上的書籍,有關於溝通、談判、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卻是這本「哲學書」雖然還沒看完,但
Thumbnail
如果你主張討論道德沒意義,你會對道德爭論不執一詞,但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你沒發表意見就停止運行和爭論各種道德規則。如果不表態,大致上你對道德世界的影響就是默認現有的道德規範,就像不投票的人是默認支持現有多數人的選擇。當你覺得討論道德無意義而不表態,你並不是沒表態,而是把自己的話語權讓渡給特定的人。
Thumbnail
如果你主張討論道德沒意義,你會對道德爭論不執一詞,但這個世界並不會因為你沒發表意見就停止運行和爭論各種道德規則。如果不表態,大致上你對道德世界的影響就是默認現有的道德規範,就像不投票的人是默認支持現有多數人的選擇。當你覺得討論道德無意義而不表態,你並不是沒表態,而是把自己的話語權讓渡給特定的人。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一直覺得世俗對於言語的價值都帶著馬虎的態度去應對,因此造成了很多受害者的陰影和不堪的後果出現。多數人普遍犯的錯就是覺得自己隨便的一句話,別人是不會放在心上的,所以才毫無避諱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雖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面對言語攻擊都會正面反擊,但還是希望能藉由一點力量來鼓勵你適量地反擊!
Thumbnail
昨日我在臉書稍微與人唇槍舌戰一下。大抵是一名母親認為補習開銷過大,是捨棄英文還是音樂先。 我先不談我的觀點。底下的留言倒是有趣的很。說是「英文與國際接軌息息相關」,又說「音樂建議有興致再學」。當然也有英文或音樂「無用論」參雜一起;所有喜惡確實地透過「客觀」這項包裝傳遞出來。不論何種建言那都是「別人的
Thumbnail
昨日我在臉書稍微與人唇槍舌戰一下。大抵是一名母親認為補習開銷過大,是捨棄英文還是音樂先。 我先不談我的觀點。底下的留言倒是有趣的很。說是「英文與國際接軌息息相關」,又說「音樂建議有興致再學」。當然也有英文或音樂「無用論」參雜一起;所有喜惡確實地透過「客觀」這項包裝傳遞出來。不論何種建言那都是「別人的
Thumbnail
有沒有感覺很弔詭過:愈是再三強調自己很客觀的人,往往最是主觀。
Thumbnail
有沒有感覺很弔詭過:愈是再三強調自己很客觀的人,往往最是主觀。
Thumbnail
  還在研究所的時候常聽到「主觀現實」這個詞,意思是說個案會有自己認定的世界觀、現實感,其實我當時一知半解,現實不就這樣,不然是可以主觀到哪裡去?
Thumbnail
  還在研究所的時候常聽到「主觀現實」這個詞,意思是說個案會有自己認定的世界觀、現實感,其實我當時一知半解,現實不就這樣,不然是可以主觀到哪裡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