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三次轉彎處所遇見的老師——章成禪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生命三次轉彎處所遇見的老師|
——章成禪師——
去印度學瑜伽本不在我人生計畫中。在瑪雅埔體驗到三十幾歲重返教室的學生日常,外加聽經、唱歌、跳舞、崇拜神、品嚐祭餘這樣的「靈性生活」。那份記憶裡有形象、有音樂、有梵語、有氣味、有滋味、有觸感;特殊的空間,飄著特殊的香與光,繫著特殊的緣分與感情。或許人名全忘了,但是那些感受至今仍鮮明地長存我心;有因此得到什麼好處嗎?除了出版幾本書,一時也說不上什麼具體的。只是偶然間,那些回憶會跑出來,一次次潤澤我心。
純粹聆聽印度神話故事,會發現都在描述一個個超越現世框架的宇宙現象,或無特殊目的;但若在印度廟裡聽、若講述者別有用心,那就會賦予神話故事多重目的,特別是宗教上諸多實為互有衝突的人為解釋與規範。種種規範或可助人約束心念、行為,但最終能直擊人心、觸動靈魂的,都是那些不經人為解釋的、也老早為人類社會共有、流傳四方的「神話本身」。比起遵循所謂訓示,比起在語言用字上較勁,若能不經語言文字的延伸解讀,或說若能經過卻又能穿透種種媒介與介面,全身心地更直接地領受神話本身,自然化存為感受的記憶,那其實更具力量。畢竟,神話本就儲存於人類共同的意識之中,是與靈魂相通的。
曾想把這些感受記憶落實為文字,也想把曾經擁有的「靈性美意生活」寫下來,現實上卻無能為力,久了就逐漸淡忘。離開了宗教團體之後的生活,是回歸家庭,面對的是家人。生活本身不難,執行基本內務大抵上就能在軌道上運作起來;可以說,生活是很仁慈的。再深一層,若能察覺自身的欲望所在,也願意對自己好,那麼,生活就有快樂。人際之間的話,是難一些。家人之間各有各的立場、欲望、目的、價值觀,衝突無可避免。到了四十幾歲,疑惑還是很多,還是很想「得遇明師」;若想起曾寫出《印度智慧書》會有愧疚感⋯⋯什麼是智慧呢?《薄伽梵歌》有講到智慧嗎?
有一天慎重地找出紙筆,恭敬地寫下:「上天!我需要一個老師,請給我一個能夠帶領我的老師,謝謝你。」
而其實,這樣一位人物,我早在 2012 年就知道有他的存在了,因為我翻閱過《安度 2012:迎接沒有恐懼的未來》這本書。然而,一則是並未細讀,二來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成見障礙自己。又過了幾年,有一次逛書店,一眼瞥見《奉獻》與《回家》,迫不及待抽出前者,邊翻閱,內心邊嘖嘖稱奇。卻還是因為固著的成見繼續障礙自己,最後只帶走《回家》。所幸,還是有去臉書搜尋,就此能固定讀到他最新發文。
他,正是「章成禪師」。他的文章總讓我感受到裡面有「很大的愛」,各種觀點之間很像瑜伽體位法般有種微妙的內在平衡感。大約二零一七年初吧,他有篇文章提到如果讀了之後內心是有感覺的,就要去上課。可是,上他的課要花一筆錢!!
修行要花錢!!這是對我固有認知的第一個挑戰。
一個人若在求學期間得遇賢明師長,能得到他指點一二,或能一生順遂,早早功成名就。可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即使曾受人提攜,但師長終將早一步凋零。真相是,沒有誰能免費陪你、教你一生。曾在心海中一閃而過的疑惑,那些都是「靈魂功課」。若選擇無視,以為繼續埋頭過日子就好,那這些功課會累積成一顆顆未爆彈。若願意正視,自問之下卻又無解,難道要丟回心海,眼不見為淨?若要問人,又有誰能讓我經常性地問個明白清楚?事實上,若要通過難關得以前進,「錢」是個好工具,更遑論錢也需要流動你自己的運才能流動起來。就怕沒好緣份得貴人相助,若能用「錢」去買到難得的智慧,甚至能買到智者的時間,得到他指點,不只能實際體會到從卡關處鬆脫,甚至跳階,你也會看到「智慧」的具體價值。
上課不到十次吧,不再受困於過去家庭種種疑惑,對於生活也能更務實地經營,日日篤定又滿足。曾遲疑:「那這樣,還有必要繼續上嗎?」把錢直接拿去享受人生不是更好?其實,這個疑問源自於大腦的恐懼與算計。最終我只問自己:「大日講堂樸素禪修的課是否總讓我心開意解?」並因此更開心、輕鬆改變固著的腦模式?的確有;而且,可以說每次都有!好,那我就不把花錢的事放在心上了。我生性節儉,所接觸的修行體系一直以來多半強調「不花錢也能辦事」。所以,已經花錢上課滿六年的我自己,就是我人生一大奇蹟。
這一生能遇見有能力「瞭解」我的人,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諸君也有這樣的困擾過嗎?有時花力氣講半天,會錯意的人比比皆是。那是因為「瞭解」這種能力其實就是「智慧」的一部分。有能力在當下瞭解一個人、一群人,這就是「智者」的自然表現。所以,「智慧、通靈、超能力」並非什麼玄奇之事,智者在回答學生的各種困境、各種難題時,他自會因材施教、深入淺出。懂得智者有這一特點的學生,比較不會被特殊外表打扮、姿態聲勢所迷惑,反而能藉著一個老師如何回答提問,去觀察他的言行之中能否自然展示出瑜伽哲學的精神或「結論」,譬如說「平等性」。畢竟,真懂、真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必然會透過生活、言行流露而出。
印度人說《吠陀經典》是「聽得的」(shruti)智慧,而且是聖賢們在深沉冥想中「聽得的」,並非從一般人口中聽來的道理或街頭巷議,也不是從書籍得來的文字堆砌。章成禪師傳遞「大日如來」訊息時即為如此。禪師的課程是一種「浸泡」;「改變」腦模式是從浸泡而來,個人實質的改運會「轉化氣質」。課程內容看似生活小事,其中蘊藏的智慧卻很高超,都是真正幫助學生在地球功課中實戰成功的「智慧」。
對我而言,章成禪師是結合「強大、溫柔、平等對待」這樣一個難得的存在。任一方水土定有滋養其眾生的當地食材;華語地區學習身心靈課程的學生常受西方的、印度的大師或國際組織吸引,然而,寶島台灣就有「天啓的傳承」,有「聽得的智慧」shruti。所以,我深深感謝「宇宙間慈悲的力量」,讓台灣有「章成禪師」這樣的存在,讓語言不再是障礙,讓我可以直接吸收原汁原味的靈訊之餘,還能怡然品嚐台灣在地的風味與妙趣。
——————————————
《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秘密》
即將於 2023年六月出版的這本書,是信慧的最新力作;與上一本著作相隔十四年,可說是人生中再一個意外驚喜,也再一次體會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章成禪師門下的學生多的是十幾年的修練者,個個在其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卓然有成。受禪師啟發而出書者,我也不是第一個。
回首來時路,原本是想為自己求一個「清楚」才進入師門;上課三年多,2020 年十月,M.FAN老師首次主動問我要不要諮詢,因為「大日如來」有訊息要透過章成禪師給我。我才知道要「寫自己的書」與方法等等,對未來也有了較清晰的視野。
諮詢當下的感動是再一次體會這世上確實有智者、有神佛,而且瞭解我至深。可是緊接著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貌似繼續過著原來的日子,做翻譯工作、買菜做飯、打掃洗衣、移動觀察、上課筆記、怡然享受當下生活。如此過了一年,有時想起「咦,好像要寫書呢」,雖常做生活筆記,卻沒個中心思想。2021 年九月份高雄班線上課,禪師回答提問時竟說出「正法」一詞,嚇我一跳。就我所知,這並非他常用的字詞,而我因翻譯案件的空檔,自九月一日起便一直在看《薄伽梵歌》有關「正法」(dharma)的書!
然而,已簽約的翻譯案得完成。到了2022年五月,先是寫了一篇「普丁二分法」的臉書文。那是讀到普丁電視演說全文時,想起《薄伽梵歌》首句「正法之田,俱盧之野」。於是,在確認了四個參考來源後就一路寫,反覆修正。直到年底,經常每日清晨都被清晰的文句喚醒,迫使我非得起身寫下不可。每次翻查資料,經常一翻就是!一找就到!靈感常常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特別的是,那陣子上章成禪師的課時,部分訊息也與我正著手整理的內容相應,帶給我很神奇的感受。
曾以為與《薄伽梵歌》緣分已盡,卻時不時仍意會到某些詩節的吉光片羽。遠古的「梵音關鍵字」會自心底浮現,迴盪不已。自上課後,這些字詞就不再只是傳統解釋,而是展露出很接地氣的嶄新面貌。若無恩師傳遞靈訊,我很可能會帶著對《薄伽梵歌》崩塌的信念了此餘生。若無這幾年學習「心的智慧」,以我當年的脾氣、個性和觀念會把此生活成什麼樣子呢?兩相比較之下,心裡就很清楚其間的天壤之別了。
我感謝自己過去的點滴累積,感謝神佛一路的照看引導,更感謝章成禪師的奉獻與教導,把宗教上、修行上難解又常被誤解的觀念講解得如此生活化,也能有著手練習處。因為禪師與如來的帶領,我完成此書的過程中內心常有「微風輕拂」的感受,完全不同於十幾年前枯坐山洞折磨身心的苦思苦行。自己的生命質地起了根本性的轉變,游刃有餘了就把禪師的教導透過「薄伽梵歌首二章」此一介面傳達出去,希望有緣人得益,也在此敬邀各位先進共霑雨露。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56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信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日是自京都歸來後第14日,終於能寫了點非京都的東西;屈指一算,正是今年旅遊京阪13日後,回台後又加碼神遊 13日呢。下午收到掛號一件。 2023 三月底的京都之旅,行前從臉書社團幾個月的海量訊息中,只大概知道住四條河原町時可以去哪,住京都車站時又可去哪,住大阪時就到了再說
昨日是自京都歸來後第14日,終於能寫了點非京都的東西;屈指一算,正是今年旅遊京阪13日後,回台後又加碼神遊 13日呢。下午收到掛號一件。 2023 三月底的京都之旅,行前從臉書社團幾個月的海量訊息中,只大概知道住四條河原町時可以去哪,住京都車站時又可去哪,住大阪時就到了再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我是一個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接觸佛經的人,三歲會背心經大悲咒跟1/3部金剛經,我的大半人生幾乎都是在佛教體系的長輩周圍長大的。所以對於類靈性的價值觀是已經深植我的內在,但在這個物理世界體驗各種東西之後,我對於理解跟實踐真理的路途上還是有很多障礙。 尤其對於慾望這方面的東西尤其有很多打架的地方,
有位年輕的朋友,好像找到一位生命的導師,每次來的時候,都用傳道解惑的口吻,教育我去認清人生的真相! 突然有段時間,他不再提起這位先生了。我很好奇地問他,大師最近沒有新的開示嗎? 他說那個人翻來覆去就五六條道理而已,沒有什麼新意! 人生不是脫口秀,能悟通五條真理,已經很了不起了!一個人真的懂了是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因為本身是量子催眠執業者的關係,總是有很多機會跟同系統的同學交流,也因此看了自己很多個前世。 從小我就一直覺得自己很有佛緣,當然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徒,也沒有特別修行什麼,就是會感覺到喜愛,但受到佛緣眷顧與庇佑這件事真的神奇,像是我冥冥中就完成了兩個長途旅行:絲路與四國遍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龍山寺與過去的住處收回遺留在某個時期的靈魂碎片的過程,以及與龍山寺觀音結下的因緣。作者在此處度過了整整6年的青春,並因為感情糾葛經歷了感情的洗禮。最終,通過回朔過去,收回靈魂碎片,並與龍山寺觀音的交流,作者走向了陽性力量的旅程。文章充滿感情的轉變和釋放,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Thumbnail
為了要讓道親有一個規律且正常的學道時間,班務組特別懇請張漳銘點傳師慈悲連續三週為大家講解「心經」,果然學弟妹一本學道初衷精進的來上課,真是讓後學感動啊!在「因為你因為我」的帶動唱揭開序幕,又有學弟吉他善歌的課前活動,使得課前活動歡樂不止。   今天點傳師慈悲,以時勢的考驗來反問大家,是否有感受到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週日我陪伴家人到精舍聽師父開示,讓我心靈注入不少正能量。這次的主題是關於人與人為何會相遇,以及該如何面對緣分的開始和結束。我個人覺得這個主題不僅僅限制於宗教範疇,實際上也牽涉到個人的智慧與心態上的調整。 相遇的契機  曾經有一位智者告訴我,今生會和我們相遇的人都是因為靈魂的思念。 若以宗教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很多來皈依,皈依以後說:「上師,我今天來跟你結這佛緣,來皈依做一個佛弟子,我就想未來世,我就可以好好地(好像)在你的加持福蔭之下,我也可以好好修行。」「你胡說什麼!我們來世還來讓你好好修行......」現在到處去皈依,跟這法師皈依、 跟那法師結緣,如果當下不修,你們佛緣都應現在、未來世
Thumbnail
我是一個在出生之前就已經接觸佛經的人,三歲會背心經大悲咒跟1/3部金剛經,我的大半人生幾乎都是在佛教體系的長輩周圍長大的。所以對於類靈性的價值觀是已經深植我的內在,但在這個物理世界體驗各種東西之後,我對於理解跟實踐真理的路途上還是有很多障礙。 尤其對於慾望這方面的東西尤其有很多打架的地方,
有位年輕的朋友,好像找到一位生命的導師,每次來的時候,都用傳道解惑的口吻,教育我去認清人生的真相! 突然有段時間,他不再提起這位先生了。我很好奇地問他,大師最近沒有新的開示嗎? 他說那個人翻來覆去就五六條道理而已,沒有什麼新意! 人生不是脫口秀,能悟通五條真理,已經很了不起了!一個人真的懂了是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因為本身是量子催眠執業者的關係,總是有很多機會跟同系統的同學交流,也因此看了自己很多個前世。 從小我就一直覺得自己很有佛緣,當然我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教徒,也沒有特別修行什麼,就是會感覺到喜愛,但受到佛緣眷顧與庇佑這件事真的神奇,像是我冥冥中就完成了兩個長途旅行:絲路與四國遍路。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龍山寺與過去的住處收回遺留在某個時期的靈魂碎片的過程,以及與龍山寺觀音結下的因緣。作者在此處度過了整整6年的青春,並因為感情糾葛經歷了感情的洗禮。最終,通過回朔過去,收回靈魂碎片,並與龍山寺觀音的交流,作者走向了陽性力量的旅程。文章充滿感情的轉變和釋放,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Thumbnail
為了要讓道親有一個規律且正常的學道時間,班務組特別懇請張漳銘點傳師慈悲連續三週為大家講解「心經」,果然學弟妹一本學道初衷精進的來上課,真是讓後學感動啊!在「因為你因為我」的帶動唱揭開序幕,又有學弟吉他善歌的課前活動,使得課前活動歡樂不止。   今天點傳師慈悲,以時勢的考驗來反問大家,是否有感受到
Thumbnail
若不幸你依止一位沒有智慧、具有私心的上師,以貪瞋來毀壞佛教,僅僅聽聞一些佛法的皮毛便自認為是大修行人或宗派法教之持有者,而生驕慢心。遇事便說:「我已經觀察過,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很多他可能有上師、仁波切的法銜,可能他的學術地位是比較高的,讀過很多書,或者等等的很優勢的條件,他就傲慢了。
Thumbnail
週日我陪伴家人到精舍聽師父開示,讓我心靈注入不少正能量。這次的主題是關於人與人為何會相遇,以及該如何面對緣分的開始和結束。我個人覺得這個主題不僅僅限制於宗教範疇,實際上也牽涉到個人的智慧與心態上的調整。 相遇的契機  曾經有一位智者告訴我,今生會和我們相遇的人都是因為靈魂的思念。 若以宗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