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命三次轉彎處所遇見的老師——章成禪師

2023/05/2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生命三次轉彎處所遇見的老師|
——章成禪師——
去印度學瑜伽本不在我人生計畫中。在瑪雅埔體驗到三十幾歲重返教室的學生日常,外加聽經、唱歌、跳舞、崇拜神、品嚐祭餘這樣的「靈性生活」。那份記憶裡有形象、有音樂、有梵語、有氣味、有滋味、有觸感;特殊的空間,飄著特殊的香與光,繫著特殊的緣分與感情。或許人名全忘了,但是那些感受至今仍鮮明地長存我心;有因此得到什麼好處嗎?除了出版幾本書,一時也說不上什麼具體的。只是偶然間,那些回憶會跑出來,一次次潤澤我心。
純粹聆聽印度神話故事,會發現都在描述一個個超越現世框架的宇宙現象,或無特殊目的;但若在印度廟裡聽、若講述者別有用心,那就會賦予神話故事多重目的,特別是宗教上諸多實為互有衝突的人為解釋與規範。種種規範或可助人約束心念、行為,但最終能直擊人心、觸動靈魂的,都是那些不經人為解釋的、也老早為人類社會共有、流傳四方的「神話本身」。比起遵循所謂訓示,比起在語言用字上較勁,若能不經語言文字的延伸解讀,或說若能經過卻又能穿透種種媒介與介面,全身心地更直接地領受神話本身,自然化存為感受的記憶,那其實更具力量。畢竟,神話本就儲存於人類共同的意識之中,是與靈魂相通的。
曾想把這些感受記憶落實為文字,也想把曾經擁有的「靈性美意生活」寫下來,現實上卻無能為力,久了就逐漸淡忘。離開了宗教團體之後的生活,是回歸家庭,面對的是家人。生活本身不難,執行基本內務大抵上就能在軌道上運作起來;可以說,生活是很仁慈的。再深一層,若能察覺自身的欲望所在,也願意對自己好,那麼,生活就有快樂。人際之間的話,是難一些。家人之間各有各的立場、欲望、目的、價值觀,衝突無可避免。到了四十幾歲,疑惑還是很多,還是很想「得遇明師」;若想起曾寫出《印度智慧書》會有愧疚感⋯⋯什麼是智慧呢?《薄伽梵歌》有講到智慧嗎?
有一天慎重地找出紙筆,恭敬地寫下:「上天!我需要一個老師,請給我一個能夠帶領我的老師,謝謝你。」
而其實,這樣一位人物,我早在 2012 年就知道有他的存在了,因為我翻閱過《安度 2012:迎接沒有恐懼的未來》這本書。然而,一則是並未細讀,二來是很容易被自己的成見障礙自己。又過了幾年,有一次逛書店,一眼瞥見《奉獻》與《回家》,迫不及待抽出前者,邊翻閱,內心邊嘖嘖稱奇。卻還是因為固著的成見繼續障礙自己,最後只帶走《回家》。所幸,還是有去臉書搜尋,就此能固定讀到他最新發文。
他,正是「章成禪師」。他的文章總讓我感受到裡面有「很大的愛」,各種觀點之間很像瑜伽體位法般有種微妙的內在平衡感。大約二零一七年初吧,他有篇文章提到如果讀了之後內心是有感覺的,就要去上課。可是,上他的課要花一筆錢!!
修行要花錢!!這是對我固有認知的第一個挑戰。
一個人若在求學期間得遇賢明師長,能得到他指點一二,或能一生順遂,早早功成名就。可是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人即使曾受人提攜,但師長終將早一步凋零。真相是,沒有誰能免費陪你、教你一生。曾在心海中一閃而過的疑惑,那些都是「靈魂功課」。若選擇無視,以為繼續埋頭過日子就好,那這些功課會累積成一顆顆未爆彈。若願意正視,自問之下卻又無解,難道要丟回心海,眼不見為淨?若要問人,又有誰能讓我經常性地問個明白清楚?事實上,若要通過難關得以前進,「錢」是個好工具,更遑論錢也需要流動你自己的運才能流動起來。就怕沒好緣份得貴人相助,若能用「錢」去買到難得的智慧,甚至能買到智者的時間,得到他指點,不只能實際體會到從卡關處鬆脫,甚至跳階,你也會看到「智慧」的具體價值。
上課不到十次吧,不再受困於過去家庭種種疑惑,對於生活也能更務實地經營,日日篤定又滿足。曾遲疑:「那這樣,還有必要繼續上嗎?」把錢直接拿去享受人生不是更好?其實,這個疑問源自於大腦的恐懼與算計。最終我只問自己:「大日講堂樸素禪修的課是否總讓我心開意解?」並因此更開心、輕鬆改變固著的腦模式?的確有;而且,可以說每次都有!好,那我就不把花錢的事放在心上了。我生性節儉,所接觸的修行體系一直以來多半強調「不花錢也能辦事」。所以,已經花錢上課滿六年的我自己,就是我人生一大奇蹟。
這一生能遇見有能力「瞭解」我的人,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諸君也有這樣的困擾過嗎?有時花力氣講半天,會錯意的人比比皆是。那是因為「瞭解」這種能力其實就是「智慧」的一部分。有能力在當下瞭解一個人、一群人,這就是「智者」的自然表現。所以,「智慧、通靈、超能力」並非什麼玄奇之事,智者在回答學生的各種困境、各種難題時,他自會因材施教、深入淺出。懂得智者有這一特點的學生,比較不會被特殊外表打扮、姿態聲勢所迷惑,反而能藉著一個老師如何回答提問,去觀察他的言行之中能否自然展示出瑜伽哲學的精神或「結論」,譬如說「平等性」。畢竟,真懂、真有智慧的人,他的智慧必然會透過生活、言行流露而出。
印度人說《吠陀經典》是「聽得的」(shruti)智慧,而且是聖賢們在深沉冥想中「聽得的」,並非從一般人口中聽來的道理或街頭巷議,也不是從書籍得來的文字堆砌。章成禪師傳遞「大日如來」訊息時即為如此。禪師的課程是一種「浸泡」;「改變」腦模式是從浸泡而來,個人實質的改運會「轉化氣質」。課程內容看似生活小事,其中蘊藏的智慧卻很高超,都是真正幫助學生在地球功課中實戰成功的「智慧」。
對我而言,章成禪師是結合「強大、溫柔、平等對待」這樣一個難得的存在。任一方水土定有滋養其眾生的當地食材;華語地區學習身心靈課程的學生常受西方的、印度的大師或國際組織吸引,然而,寶島台灣就有「天啓的傳承」,有「聽得的智慧」shruti。所以,我深深感謝「宇宙間慈悲的力量」,讓台灣有「章成禪師」這樣的存在,讓語言不再是障礙,讓我可以直接吸收原汁原味的靈訊之餘,還能怡然品嚐台灣在地的風味與妙趣。
——————————————
《智慧瑜伽——薄伽梵歌首二章的身心靈秘密》
即將於 2023年六月出版的這本書,是信慧的最新力作;與上一本著作相隔十四年,可說是人生中再一個意外驚喜,也再一次體會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章成禪師門下的學生多的是十幾年的修練者,個個在其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卓然有成。受禪師啟發而出書者,我也不是第一個。
回首來時路,原本是想為自己求一個「清楚」才進入師門;上課三年多,2020 年十月,M.FAN老師首次主動問我要不要諮詢,因為「大日如來」有訊息要透過章成禪師給我。我才知道要「寫自己的書」與方法等等,對未來也有了較清晰的視野。
諮詢當下的感動是再一次體會這世上確實有智者、有神佛,而且瞭解我至深。可是緊接著也沒發生什麼特別的,貌似繼續過著原來的日子,做翻譯工作、買菜做飯、打掃洗衣、移動觀察、上課筆記、怡然享受當下生活。如此過了一年,有時想起「咦,好像要寫書呢」,雖常做生活筆記,卻沒個中心思想。2021 年九月份高雄班線上課,禪師回答提問時竟說出「正法」一詞,嚇我一跳。就我所知,這並非他常用的字詞,而我因翻譯案件的空檔,自九月一日起便一直在看《薄伽梵歌》有關「正法」(dharma)的書!
然而,已簽約的翻譯案得完成。到了2022年五月,先是寫了一篇「普丁二分法」的臉書文。那是讀到普丁電視演說全文時,想起《薄伽梵歌》首句「正法之田,俱盧之野」。於是,在確認了四個參考來源後就一路寫,反覆修正。直到年底,經常每日清晨都被清晰的文句喚醒,迫使我非得起身寫下不可。每次翻查資料,經常一翻就是!一找就到!靈感常常是得來全不費功夫。特別的是,那陣子上章成禪師的課時,部分訊息也與我正著手整理的內容相應,帶給我很神奇的感受。
曾以為與《薄伽梵歌》緣分已盡,卻時不時仍意會到某些詩節的吉光片羽。遠古的「梵音關鍵字」會自心底浮現,迴盪不已。自上課後,這些字詞就不再只是傳統解釋,而是展露出很接地氣的嶄新面貌。若無恩師傳遞靈訊,我很可能會帶著對《薄伽梵歌》崩塌的信念了此餘生。若無這幾年學習「心的智慧」,以我當年的脾氣、個性和觀念會把此生活成什麼樣子呢?兩相比較之下,心裡就很清楚其間的天壤之別了。
我感謝自己過去的點滴累積,感謝神佛一路的照看引導,更感謝章成禪師的奉獻與教導,把宗教上、修行上難解又常被誤解的觀念講解得如此生活化,也能有著手練習處。因為禪師與如來的帶領,我完成此書的過程中內心常有「微風輕拂」的感受,完全不同於十幾年前枯坐山洞折磨身心的苦思苦行。自己的生命質地起了根本性的轉變,游刃有餘了就把禪師的教導透過「薄伽梵歌首二章」此一介面傳達出去,希望有緣人得益,也在此敬邀各位先進共霑雨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36內容數
如果你正為飲食所苦;如果你正為體質所苦;如果你正為疾病所苦;請試試這套瑜伽飲食療法。不管你是不是正在練瑜伽,這套來自古文明印度的飲食,均適用於任何人。 運用印度韋達養生飲食,你可以調整體質,免受不平衡之苦。認識自己的體型,你會知道如何預防疾病,對付疾病,甚至可以預知自己容易得什麼疾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