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ble聲音課程《The Art of Storytelling》聽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寫於2022年9月18日)
作為產品觀察,這次聽的是Audible的Plus裡面的一門課程《The Art of Storytelling: From Parents to Professionals》。查了一下,這門課程是線上課程平臺The Great Courses開發的課程,在他們自己的平臺上可以付費收看完整影音。但是,這門課,我在Audible用聽的,也幾乎沒有任何阻礙(的確曾經有過一兩個阻礙,但真的就那麼一兩個),而且講師在講課時,使用了「如果你正在收聽有聲書」這樣的說法,可見在課程開發初期,製作團隊就同時把這門課設計成「可以賣影音課,也可以賣聲音課」的一個產品。這種一魚二吃的模式必定對課程平臺是利多、對出版公司是利空「嗎」?還要再想想。
Audible的商品頁面
也因為講師是對著攝影機講話,麥克風不可能湊到講師的面前,那麼製作團隊的收音方式就令我好奇。看了課程平臺的宣傳影片,發現他們是利用舞臺劇或電影劇組經常使用的隱藏式麥克風,掛在講師的耳朵上收音。這的確也符合我收聽的感覺。在Audible上聽起來,這門課的音質有一點空間殘響,彷彿坐在一個stand-up comedy的現場聽他演說。一開始我還一度以為是對外開放的講課現場直接收音呢。整體錄音與後製都還不錯,有殘響反而帶出一種聆聽講座的氣氛。(有些國內同業,真的就把講師的現場演講錄下來賣。但拜託,注重一下錄音工程。我連試聽都聽得很痛苦,根本不想聽完好幾小時這種音質的東西。)
講師使用的是舞臺與影視作品常用的隱藏式麥克風
再來進到內容的層次。曾聽聞有前輩批評:明明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但現在的新人創作者卻不直接去讀故事,只想聽人家告訴你該怎麼說故事。我個人認為這個批評不是完全沒有道理,但The Art of Storytelling這門課的規劃,或許可以抵消一部份這樣的質疑。講師本身的博士學位就是在研究storytelling;他在講解某個觀念或技巧時,自己就會講一段故事,或是引用一段影音素材來示範。所以在這門課中,聽者確實是「透過聽故事來學習怎麼講故事」。當然,12小時的課程,連一門大學通識課的上課時數都不到,不可能真的講到多透徹,不過我認為講師與企畫團隊還是相當有誠意的。他們確實提供了一些框架、概念與工具,讓我以後在聽/看別人的故事時,更有一些分析的架構可以使用。
然而我也想針對課程全長碎唸一下。我必須強調,這個團隊已經是非常有誠意,講師本身也是非常有料,但是12個小時的課,用聽的真的太累了。我每天上班通勤時間聽完1堂到1.5堂lecture(一堂差不多是半小時),前面幾天可能還沒什麼感覺,也覺得很有收穫;但到了第5、第6個小時(大概是收聽的第二週),就覺得好累,已經迷失了,到底還有多久,好想趕快聽到這禮拜的呱吉podcast。我初步整理一下我的感受:課程畢竟是課程,它是有料的、是紮實的、是需要心神去吸收的。課程很難像是小說一樣有什麼爆點、超展開。雖然app很方便,可以讓聽者分段收聽,但同樣一個主題聽久了還是會累。不曉得如果將課程全長設定在6到8小時,會不會對聽者來說更為友善。12小時真的是略累了一點。
最後,講師在課程結語中所提及的語言哲學倒是非常值得玩味:口語能傳達的訊息比文字多得太多了!這門課是一門關於orality的課,所以講師推崇口語多於文字,自然是可以理解。人類史上,也確實是先有口語而後才有文字;有口語而無文字的情況通常更多。不過這是否代表口語的價值絕對高於文字?我認為兩者的價值還是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文字極度容易被記錄、複製與傳播,因此我們可以用不高的成本寫文章、寫書、寫動態,而你也可以用不高的成本就讀完我的這則分享。但口語卻不是!正因為口語可以承載比文字還要更多的資訊,因此記錄口語(錄音)與聆聽口語(播放)的成本,才會比起記錄文字還要高得那麼多。若要講求有品質的記錄與播放,就更是不容易了。這或許也反映在有聲書的發展上。有聲書的成本與定價一直都不比文字書sexy;導致明明口語的發展在歷史上比文字還要更早,但有聲書的發展與普及程度卻硬是比文字書落後不知道多久(不管是「塑膠載具有聲書」還是「數位串流有聲書」都是如此)。
avatar-img
3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余孟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種題材在口語上的演繹風格並不需要太過繁複、花俏;沉穩但偶有起伏的說話方式就已經非常適合。我認為在口語表現上,這已經是一部成熟的作品;然而在編排上,這部作品還有很大的精步空間。閱聽者也需要自己用大腦過濾掉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傳。
當代的臺灣華語,已經是融合了各種語言特色、有別於「普通話」的一種華語了,兒化韻已經弱化到幾乎不見。因此,當我聽到在給兒童的有聲書中,仍然充滿著「等會兒(hu-r)」、「小孩兒(ha-r)」、「這件事兒(sh-r)」這種表演方式,就不免感到不合時宜。
關於《偶然與想像》,很多人已經針對劇本發表感想與分析了。但《偶然與想像》在聲音的設計上,也是極其日式精細的。我想來記錄一下三個深深鐫印在我心中的聲音時刻。盡量不劇透,但還是難免有一點點透。
這種題材在口語上的演繹風格並不需要太過繁複、花俏;沉穩但偶有起伏的說話方式就已經非常適合。我認為在口語表現上,這已經是一部成熟的作品;然而在編排上,這部作品還有很大的精步空間。閱聽者也需要自己用大腦過濾掉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宣傳。
當代的臺灣華語,已經是融合了各種語言特色、有別於「普通話」的一種華語了,兒化韻已經弱化到幾乎不見。因此,當我聽到在給兒童的有聲書中,仍然充滿著「等會兒(hu-r)」、「小孩兒(ha-r)」、「這件事兒(sh-r)」這種表演方式,就不免感到不合時宜。
關於《偶然與想像》,很多人已經針對劇本發表感想與分析了。但《偶然與想像》在聲音的設計上,也是極其日式精細的。我想來記錄一下三個深深鐫印在我心中的聲音時刻。盡量不劇透,但還是難免有一點點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發聲課程一開始很單純,就是做對了姿態調整,像健身一樣,就會改變聲音的音質,同時拓展了音域,也使音量有更大、更小的調整空間。另外,就是搭配了自己在投資理財業算是小有聲望的講師經驗,在節奏斷句與音量音高的組合上,教大家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使用合宜的聲音,而有專業的好感度。 那怎麼會教著教著,產生了"聲
Thumbnail
2022年暑假後就都是視訊課程的方式在教課了,一方面疫情對實體課程有一定的影響,清涼音文化協助開辦的一日工作坊,那時開課狀態並不佳,人數常不足;另一方面我的聲音課程比較適合做帶狀,一次性的講座、工作坊對聲音改變的效果有限,也就耕耘好視訊課程這一畝田。 所以,昨天(7/7)的聲音講座算是兩年來的第一
我常學習得到上面的課程。 得到的每門課程, 一講原則上是10分鐘錄音的長度。 而這10分鐘錄音的逐字稿, 我會將其切割成6-8塊資訊塊, 每一個資訊塊大約是3-4個段落, 以完整討論一個觀點的長度為主。 我會根據每個資訊塊的內容, 打上關鍵字的標籤,
我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於是我試著去聽聽老師英文的課程,一樣也有五天版本的課程,我當作是複習,然而到了第三天,我看到了一樣的銷售手法,不死心的我,試著肉搜老師的背景,很奇怪,沒有什麼資訊,只有一個美國youtuber的影片,還有一個是影音內容但用文字呈現,看完後,我才知道有人因此買了很多課程,負債買課程
Thumbnail
上週三,這個月報名的第二堂課程開課了,是Podcast課程,其實這是自我挑戰的課程,因為我非常不習慣錄音檔或影片中自己的聲音,甚至到有點抗拒聽見的程度,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現在才知道原來與我不相信自己聲音有力量相關,無疑又是個不相信自己的課題。
Thumbnail
在Amazing Talker的多媒體設計和影片剪輯教學經驗中,遇到了各種不同需求的學生,並分享了對於短影片經營的看法。除了教學範圍內的技能外,也樂於處理超出範圍的問題,如如何創立Podcast等議題。如果你有經營Podcast的夢想,歡迎來學習如何開展你的聲音故事與觀眾療癒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說故事的七個步驟,並探討了說故事的藝術神祕面紗和通用架構。閱讀這本書前可以先看第四章的概念,這樣會更好理解其他作者的故事。說故事的藝術自古以來一直流傳至今,是一門技藝,而如何說好故事是關鍵。書中透過口述方式輸出故事到聽者腦海中的方式,並探討通用故事架構和如何生成圖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一個免費的40分鐘線上課程,透過講師的故事,幫助聽眾改變照顧的思維。課程結束後還有回家作業和問卷,提供課程重點簡報和訂閱通訊。文章結尾提供了報名連結。
Thumbnail
說故事和行銷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需要學會說故事?以本書作者為例,運用故事行銷技巧,讓他短短一天賣出兩萬本書!有人說,未來一切產業都是媒體產業,各種職場與商業領域,人人都需要會說故事。學會說故事行銷,你可以三分鐘內打動面試官,五分鐘內與人達成合作共識。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發聲課程一開始很單純,就是做對了姿態調整,像健身一樣,就會改變聲音的音質,同時拓展了音域,也使音量有更大、更小的調整空間。另外,就是搭配了自己在投資理財業算是小有聲望的講師經驗,在節奏斷句與音量音高的組合上,教大家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使用合宜的聲音,而有專業的好感度。 那怎麼會教著教著,產生了"聲
Thumbnail
2022年暑假後就都是視訊課程的方式在教課了,一方面疫情對實體課程有一定的影響,清涼音文化協助開辦的一日工作坊,那時開課狀態並不佳,人數常不足;另一方面我的聲音課程比較適合做帶狀,一次性的講座、工作坊對聲音改變的效果有限,也就耕耘好視訊課程這一畝田。 所以,昨天(7/7)的聲音講座算是兩年來的第一
我常學習得到上面的課程。 得到的每門課程, 一講原則上是10分鐘錄音的長度。 而這10分鐘錄音的逐字稿, 我會將其切割成6-8塊資訊塊, 每一個資訊塊大約是3-4個段落, 以完整討論一個觀點的長度為主。 我會根據每個資訊塊的內容, 打上關鍵字的標籤,
我開始覺得不太對勁,於是我試著去聽聽老師英文的課程,一樣也有五天版本的課程,我當作是複習,然而到了第三天,我看到了一樣的銷售手法,不死心的我,試著肉搜老師的背景,很奇怪,沒有什麼資訊,只有一個美國youtuber的影片,還有一個是影音內容但用文字呈現,看完後,我才知道有人因此買了很多課程,負債買課程
Thumbnail
上週三,這個月報名的第二堂課程開課了,是Podcast課程,其實這是自我挑戰的課程,因為我非常不習慣錄音檔或影片中自己的聲音,甚至到有點抗拒聽見的程度,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現在才知道原來與我不相信自己聲音有力量相關,無疑又是個不相信自己的課題。
Thumbnail
在Amazing Talker的多媒體設計和影片剪輯教學經驗中,遇到了各種不同需求的學生,並分享了對於短影片經營的看法。除了教學範圍內的技能外,也樂於處理超出範圍的問題,如如何創立Podcast等議題。如果你有經營Podcast的夢想,歡迎來學習如何開展你的聲音故事與觀眾療癒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說故事的七個步驟,並探討了說故事的藝術神祕面紗和通用架構。閱讀這本書前可以先看第四章的概念,這樣會更好理解其他作者的故事。說故事的藝術自古以來一直流傳至今,是一門技藝,而如何說好故事是關鍵。書中透過口述方式輸出故事到聽者腦海中的方式,並探討通用故事架構和如何生成圖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一個免費的40分鐘線上課程,透過講師的故事,幫助聽眾改變照顧的思維。課程結束後還有回家作業和問卷,提供課程重點簡報和訂閱通訊。文章結尾提供了報名連結。
Thumbnail
說故事和行銷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需要學會說故事?以本書作者為例,運用故事行銷技巧,讓他短短一天賣出兩萬本書!有人說,未來一切產業都是媒體產業,各種職場與商業領域,人人都需要會說故事。學會說故事行銷,你可以三分鐘內打動面試官,五分鐘內與人達成合作共識。
Thumbnail
想要製作線上課程嗎?很多人對製作課程充滿疑慮,其實對課程生產持有固有印象,以及沒有嘗試過用課程形式做輸出。本文將介紹職場人可以拿來作為課程資料的知識資產包括三個層次,以及具備做一門課程的能力。值得沉澱下來做成課程的知識資產對於有需要的學員都將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