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九一:「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白虎湯方
石膏10、知母5、梗米2、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浮滑」,浮脈就是有表證,表熱脈就浮起來了,滑脈代表熱在筋、熱在血脈中,血液中的水太少,血裡面太熱了,滑脈好像摸到急流的水一樣,速度很快,這時候是白虎湯證。這裏要注意的是,外感的表熱,不是用白虎湯來去掉,白虎湯是去掉血脈過熱,陽明經絡的壯熱,白虎湯是一個生津去熱的方子,熱除了發炎以外,還有高溫的壯熱,像腦膜炎的壯熱,肺炎的高熱,這些裡熱都可以去掉。
此與第一八五條辨:「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看似有所衝突,實則不然,唯獨裡熱甚於表寒者可用之,如果表寒甚而裡熱(經熱)微者,仍要以麻、桂解表為主,比如越婢湯、麻杏甘石湯、大青龍湯等為主,就不能妄用石膏知母,誤用會讓胃冷掉,不但沒有足夠的免疫力將表邪推送出去,且會造成表裡俱寒。正如第一八四條辨所述:「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當病傳經陽明,表熱退裡熱熾盛時,才可以使用,千萬不可以把白虎湯當成退燒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1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八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4、炮附子5、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
一九〇: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桂枝4、白朮2、炮附子2、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黃連湯方 黃連3、炙甘草3、乾薑2、桂枝3、人參3、半夏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二兩、桂枝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旦三服,夜二服。
黃芩湯方 黃芩3、芍藥2、炙甘草2、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前面介紹如果太陽證,病在表的時候,被誤下或自己吃壞肚子
「太陽少陽並病」,病在太陽與少陽之際,千萬不可以攻下也不可以發汗,因為此時腸胃的津液很少,這時候應該用「小柴胡湯」來和解,正如第一六五條辨中所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攻下會造成結胸,心中的地方會硬硬的,那沒有攻下時,心下也會硬硬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胃中燥,膽火上逆的關係
白虎湯有退熱的功能,但退的是裡熱、陽明熱,不是表熱,所以平常有太陽表證的發熱現象,不可以給白虎湯退燒。陽明證是但熱不寒,有傷到胃的津液造成燥渴的時候(嘴唇乾燥),就加減人參來補足胃的津液。當然病退的時候會再次退回太陽證,吃了白虎湯以後,高燒退了,但仍有發熱、頭痛、惡風、脈浮,胃口差的現象時,再給桂枝
一八九:「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大便鞭,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4、炮附子5、生薑三片、大棗12枚、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
一九〇: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桂枝4、白朮2、炮附子2、炙甘草2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黃連湯方 黃連3、炙甘草3、乾薑2、桂枝3、人參3、半夏3、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乾薑二兩、桂枝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旦三服,夜二服。
黃芩湯方 黃芩3、芍藥2、炙甘草2、大棗12枚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炙、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前面介紹如果太陽證,病在表的時候,被誤下或自己吃壞肚子
「太陽少陽並病」,病在太陽與少陽之際,千萬不可以攻下也不可以發汗,因為此時腸胃的津液很少,這時候應該用「小柴胡湯」來和解,正如第一六五條辨中所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鞕」,攻下會造成結胸,心中的地方會硬硬的,那沒有攻下時,心下也會硬硬的原因是什麼呢?這是胃中燥,膽火上逆的關係
白虎湯有退熱的功能,但退的是裡熱、陽明熱,不是表熱,所以平常有太陽表證的發熱現象,不可以給白虎湯退燒。陽明證是但熱不寒,有傷到胃的津液造成燥渴的時候(嘴唇乾燥),就加減人參來補足胃的津液。當然病退的時候會再次退回太陽證,吃了白虎湯以後,高燒退了,但仍有發熱、頭痛、惡風、脈浮,胃口差的現象時,再給桂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紫雲膏療效應用相當廣,可以作為家庭必備簡易藥品,堪稱「居家常備良藥」。 紫雲膏為純中藥製成,溫和不刺激,沒有什麼副作用,塗抹次數不限。紫雲膏內部有添加黃蠟作為賦形劑,受熱容易融化,平日建議存放在陰涼處,也能避免高溫變質的問題。
Thumbnail
發冷彈冷脆之勁有誤。冷則肌肉韌帶收縮,拘急,僵直。 冷則氣血阻滯不通。冷不通如何發勁? 故僅有熱彈之勁,熱則肌肉韌帶有彈性。溫熱而勁發。 習古醫者應知。 另種解釋為明師以冷不防發勁快速破敵以暗示徒兒。 延伸武功: 彈脆彈抖勁力是天水鶴拳獨門技法。他種武術無?明清以後卻影響他種武術甚深。 交流融合
Thumbnail
小青龍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如消炎、排痰、舒緩氣管平順肌的痙攣,增強肺的換氣功能,並可用於治療感冒、流感、氣喘等疾病。然而使用時也需注意禁忌人群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拾。ten其實也蠻愛喝湯的,每餐都會有一碗湯品,當然,只有在假日才有機會煮,煮湯不難,但是,湯很多時候都是要靠時間來燉煮跟煲,這點香港人就很厲害了。 山藥玉米排骨湯 食材:山藥、玉米、排骨、紅蘿蔔、雞湯塊、蒜頭、米酒 作法: 1.山藥、玉米、紅蘿蔔、切塊洗淨備用;蒜頭剝皮拍扁備用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
奇經八脈到底有沒有用? 在醫學院學習階段,每個中醫學生都背過八脈交會穴歌 公孫沖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但是這些穴位到底如何應用,在處理甚麼層次的問題完全沒有涉略 甚至對於奇經八脈的描述也僅止於.
紫雲膏療效應用相當廣,可以作為家庭必備簡易藥品,堪稱「居家常備良藥」。 紫雲膏為純中藥製成,溫和不刺激,沒有什麼副作用,塗抹次數不限。紫雲膏內部有添加黃蠟作為賦形劑,受熱容易融化,平日建議存放在陰涼處,也能避免高溫變質的問題。
Thumbnail
發冷彈冷脆之勁有誤。冷則肌肉韌帶收縮,拘急,僵直。 冷則氣血阻滯不通。冷不通如何發勁? 故僅有熱彈之勁,熱則肌肉韌帶有彈性。溫熱而勁發。 習古醫者應知。 另種解釋為明師以冷不防發勁快速破敵以暗示徒兒。 延伸武功: 彈脆彈抖勁力是天水鶴拳獨門技法。他種武術無?明清以後卻影響他種武術甚深。 交流融合
Thumbnail
小青龍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如消炎、排痰、舒緩氣管平順肌的痙攣,增強肺的換氣功能,並可用於治療感冒、流感、氣喘等疾病。然而使用時也需注意禁忌人群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本文探討了人參的使用時機,特別是在體液大量流失和正氣虛津液虧的情況下的應用。藉著介紹了白虎加參湯、桂枝人參湯、小柴胡湯系列和四逆湯系列的適用情況,以及一些實際使用上的建議。本文也提到了高麗參和北五加的特性和應注意的事項。
Thumbnail
拾。ten其實也蠻愛喝湯的,每餐都會有一碗湯品,當然,只有在假日才有機會煮,煮湯不難,但是,湯很多時候都是要靠時間來燉煮跟煲,這點香港人就很厲害了。 山藥玉米排骨湯 食材:山藥、玉米、排骨、紅蘿蔔、雞湯塊、蒜頭、米酒 作法: 1.山藥、玉米、紅蘿蔔、切塊洗淨備用;蒜頭剝皮拍扁備用
Thumbnail
【這些冬季病,吃藥不如試試它】 紅糖姜茶姜 專治風寒感冒 做法: 姜5片+紅糖200克 生姜切成5片,也可以把片切成絲,鍋中加2碗水,倒入姜片和紅糖,煮沸後冷到合適溫度,趁熱喝。 功效 連續喝2-3次,風寒感冒就好的差不多,比吃藥強多了,還沒有副作用,晚上喝效果最好。
Thumbnail
我們基於食藥同源的理論、傳統文化及民情,常將藥膳保健養生觀念,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衛生福利部對於藥膳調理包及以雞、鴨、魚或肉等食材為主體之藥膳食品,不以中藥管理,諸如四神湯、薑母鴨、麻油雞或藥膳排骨等,不論是在小吃攤,或是大賣場都是進補時的熱門選擇,特別在冬季。   然而,藥膳內有中藥材,儘管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