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快要從電影系畢業的左坤跟阿芝,買了一台才2萬塊的破舊吉普車,說要開去內蒙,去大草原奔放。課也不認真上、快畢業了正式工作也沒著落,靠著電影錄音來勉強維生。面對剛出社會沒工作的經濟壓力,電影系出路不大,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甚至被女朋友嫌棄不務正業。整天開著吉普車,跟著一個沒有錢的電影導演,他嘴上嚷嚷洪常秀、王家衛,卻沒錢發工資,就這樣一天過一天,像野馬在草原上,不知道奔向哪裡?
導演首次拍電影,就拍了一個年輕世代的迷茫,看似不努力,實際上是在尋找到底什麼事情是值得努力? 在一個自我利益為重的中國社會裡,被凹錢、被騙錢、被騙買到一台爛車、被女友嫌棄不努力工作? 一個被社會重視的毛筆大師,把墨水波到觀眾身上也要完成自己表演? 這中國社會被塑造的人人自私、利益主義。這種環境下看著主角左坤不想努力,實在是會很自然地就想站在他那邊,他的不努力像種原始主義,女友請他去迪士尼玩,也不願意,說要去內蒙草原。最後車被凹便宜賣,也不在乎,反正基本能活就好。活一天快樂一天? 何必努力?
電影系的沒落,出來當導演沒有錢,教課老師也沒有工作經驗、劇組人員也不專業、導演口中嚷嚷洪常秀、王家衛,看起來名不副實,似乎是沒有錢,所以只能學洪常秀與王家衛的電影。好像藝術電影都很簡單,都是不用劇本再拍片,直接靠感覺,常常很多人拍這種片東施效顰,替自己的不專業而找藉口,是一種電影系的壞習慣、沒能力有沒錢,只能說自己是王家衛。但是導演的視角,似乎不是種批評,反到是感歎? 感嘆電影創作者的辛酸,老師都不專業了? 又沒錢? 還能怎麼辦? 只能學別人電影裝逼一下。像是我常覺得,藝術是最容易被誤會的領域,看起來沒什麼用?就算在上面努力做點什麼了,看起來也是很好做到的事情。
雖然這兩位消極的主角,看似不努力,但是他們很努力在體驗人生,單純像草原上的野馬在奔馳,他們開著一台車到處流浪,就像《游牧人生》,沒有為了什麼再努力? 就在草原上奔馳快快樂樂就好,幹嗎還要去特別做什麼? 在自然界裡活動,萬物天生都能? 偏偏要去走那種不能的來自我痛苦,還要漸漸失去在自然界生存的能力,人類不就是這樣的生物嗎?
這種消極的主角,導演拍得不消極,還挺幽默,玩世不恭的兩位主角,像個孩子,大四畢業這一年,即將要被社會給汙染,看似像不努力? 實際上是找不到為什麼要努力的理由。而且這兩位還是沒錢窮鬼,一個窮人體驗窮苦,還能嚷嚷不想努力,看到同學都賺到錢能去香港迪士尼樂園玩了,自己還在魯?還在窮? 卻一點羨慕的眼光都沒有? 一定要到那種程度才能快樂嗎? 可是最後終究要同流合汙,被迫長大。
這是一個大四畢業生步入社會的苦惱,要被迫成熟? 積極? 被迫要去追求一些目標? 主角愛玩被關進看所守一天,出來後說:「我們要重新出發對嗎? 做時間的主人,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對嗎?」這並不是一個肯定句,而是問句? 如果這些正是大部分的人努力理由,那? 實在是一個大哉問? 不~~~是一種大疑問?這樣的人生,永遠值得被問為什麼?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努力? 又被迫捲入利益社會裡,這種感嘆! 不勝唏噓。
自己個人覺得,就算是大人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在為何而活? 只是不得不活罷了。更爛一點,就是損人利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