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律變成習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在股票市場中,贏家往往只有一成或更少,

他們到底跟九成的輸家有甚麼不同?

自律絕對是關鍵因素

在我認識的人中

投資做得好的人,有100%都是自律能力很強的

真的是100%,不誇張

因為在這個市場裡比的不是氣盛,是氣長


但如果自律要靠意志力來維持

很快的你就會發現根本堅持不下去

尤其是你要自律的那件事你並沒有高度的興趣

於是很快的就會半途而廢


但如果你讓自律成為一種習慣

你就很容易一直的維持下去

在讓自律轉換成習慣之前

可以設定一些小小的目標

讓自己可以有動力去完成

並享受達成目標的小小成就感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了


5月時我在線上報名了一項"跑步競賽"

而這也是促使我建立持續跑步的動力

對老人家我來說,

運動的目的並非追求速度

所以我挑選的競賽項目剛好有其"限制條件": 配速設定

非常的適合我


因去年的年跑量實績是612公里

故我以提升30%當成今年的新目標

我設定的目標是年跑量800公里(612*1.3)

然後再拆分成每個月跑量目標

就以80公里/月,當成我的小小的目標


而當我報名了,就等於宣告了要完成這個目標

雖然是自己跟自己比較的目標

卻還意外的得到一個特別獎No.1的獎勵

(最符合配速設定7:00分鐘/公里)

距離則排在No.8 / Total 352參賽者

5月也跑超過100公里了,順利達成目標。

raw-image

跑了一陣子,就會漸漸地變成習慣了

肌肉也會有記憶效應

以往跑了幾公里肌肉就會痠痛

隔天就沒法再跑了

現在每天跑5公里以上也不會感到全身疼痛了

雖然每天這樣跑都沒有感覺有甚麼巨大的進步

但回頭來看,已經比之前進步太多了。

雖然不能跟那些瘋馬拉松的跑者們比,

我也沒想要加入他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斯的分享天地
48會員
114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凱斯的分享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2024/11/19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2024/10/20
虛擬資產,如比特幣、或其他的虛擬貨幣,NFT等,在近年來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然而,這種看似虛無的資產為何能擁有如此高的價值,一直是市場上熱議的話題。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其誕生源於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質疑。它具有其獨特特性: 去中心化: 不受任何單一機構控制,交易記錄由全球眾多節點共同維
Thumbnail
2024/10/20
虛擬資產,如比特幣、或其他的虛擬貨幣,NFT等,在近年來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然而,這種看似虛無的資產為何能擁有如此高的價值,一直是市場上熱議的話題。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其誕生源於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質疑。它具有其獨特特性: 去中心化: 不受任何單一機構控制,交易記錄由全球眾多節點共同維
Thumbnail
2024/08/04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2024/08/04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要一昧努力想做一個成功的人 而是要成為有價值的人 思考模式不同,行為模式就會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投資節奏是循序漸進不是拼命在那幾%波動賭人生 慢慢的就會知道"波段投資週期風報比的優勢" 用生活來舉例 體脂肪高 骨骼肌肉比例低的人想要持續穩定瘦身 不是想要發狂去長跑或是騎單車,因為通常
Thumbnail
不要一昧努力想做一個成功的人 而是要成為有價值的人 思考模式不同,行為模式就會不同,結果也會不同 投資節奏是循序漸進不是拼命在那幾%波動賭人生 慢慢的就會知道"波段投資週期風報比的優勢" 用生活來舉例 體脂肪高 骨骼肌肉比例低的人想要持續穩定瘦身 不是想要發狂去長跑或是騎單車,因為通常
Thumbnail
在股票市場中,贏家往往只有一成或更少, 他們到底跟九成的輸家有甚麼不同? 自律絕對是關鍵因素 在我認識的人中 投資做得好的人,有100%都是自律能力很強的 真的是100%,不誇張 因為在這個市場裡比的不是氣盛,是氣長 但如果自律要靠意志力來維持 很快的你就會發現根本堅持不下去 尤其是你要自律的那件事
Thumbnail
在股票市場中,贏家往往只有一成或更少, 他們到底跟九成的輸家有甚麼不同? 自律絕對是關鍵因素 在我認識的人中 投資做得好的人,有100%都是自律能力很強的 真的是100%,不誇張 因為在這個市場裡比的不是氣盛,是氣長 但如果自律要靠意志力來維持 很快的你就會發現根本堅持不下去 尤其是你要自律的那件事
Thumbnail
在投資馬拉松的賽道上,閱讀投資經典書籍是關鍵補給,投資人的好朋友,從各學派的投資哲學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悅讀補給」系列文章內容包括本書重點彙整,再加上阿福的心得解讀,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在投資馬拉松的賽道上,閱讀投資經典書籍是關鍵補給,投資人的好朋友,從各學派的投資哲學中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悅讀補給」系列文章內容包括本書重點彙整,再加上阿福的心得解讀,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前提先說: 這是一篇不害臊的自我廣告文跟隨寫心得。即使費用變動幅度不小,感謝讀者們九成以上持續支持,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能容忍我這次任性的停刊復刊一直予以協助。 由於內容有部份比較直接,所以請慎入。 股市決勝,不論自己苦工研究或直接參考他人看法,貴在自知之明。
Thumbnail
前提先說: 這是一篇不害臊的自我廣告文跟隨寫心得。即使費用變動幅度不小,感謝讀者們九成以上持續支持,也感謝方格子平台能容忍我這次任性的停刊復刊一直予以協助。 由於內容有部份比較直接,所以請慎入。 股市決勝,不論自己苦工研究或直接參考他人看法,貴在自知之明。
Thumbnail
把投資做到頂尖,需要強大的意志力 所有投資大師,都有一個極度明顯的特質,跟在股海沈淪的小韭菜不同,他們都擁有想把投資做到頂尖的意志力。 一般的投資人在面對失敗,虧損時,並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想要從失敗中學習;但頂尖的投資人卻會努力紀錄失敗的原因,並在下一次交易中,避免重蹈覆徹。
Thumbnail
把投資做到頂尖,需要強大的意志力 所有投資大師,都有一個極度明顯的特質,跟在股海沈淪的小韭菜不同,他們都擁有想把投資做到頂尖的意志力。 一般的投資人在面對失敗,虧損時,並沒有堅強的意志力想要從失敗中學習;但頂尖的投資人卻會努力紀錄失敗的原因,並在下一次交易中,避免重蹈覆徹。
Thumbnail
昨天下午盤後去健身房跑步 因為要四點接小孩去看牙醫 所以只有跑了50分鐘 邊看電視 有看到一個節目 有說了理財的三個重點 : 1.先理人生 2.先理債 3.用閒置資金 我覺得先理人生 的確非常必要!! 因為很多人買賣股票似乎是為了心中無法達到滿足的那一塊 一到五 早上一個 (證券營業員)
Thumbnail
昨天下午盤後去健身房跑步 因為要四點接小孩去看牙醫 所以只有跑了50分鐘 邊看電視 有看到一個節目 有說了理財的三個重點 : 1.先理人生 2.先理債 3.用閒置資金 我覺得先理人生 的確非常必要!! 因為很多人買賣股票似乎是為了心中無法達到滿足的那一塊 一到五 早上一個 (證券營業員)
Thumbnail
這運動競賽啊,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是大叔覺得用輸家遊戲來勸主動投資人放棄,應該沒什麼用。該怎麼說呢? 假設今天你的孩子有資格參加某項運動比賽,以你對此賽事強度的瞭解,事先評估出這孩子的實力明顯在32強之外,有機會贏的獎盃的機率遠小於百分之三,你該怎麼鼓勵他呢? 「孩子,你去參加這場是輸家遊戲,所
Thumbnail
這運動競賽啊,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是大叔覺得用輸家遊戲來勸主動投資人放棄,應該沒什麼用。該怎麼說呢? 假設今天你的孩子有資格參加某項運動比賽,以你對此賽事強度的瞭解,事先評估出這孩子的實力明顯在32強之外,有機會贏的獎盃的機率遠小於百分之三,你該怎麼鼓勵他呢? 「孩子,你去參加這場是輸家遊戲,所
Thumbnail
根據研究,百分之九十開車的人,都認為自己的開車能力,贏過百分之五十的人 。投資股票也是這樣,人們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90%的人自認為贏了一半的人,那誰負責當輸掉的那一半人?  
Thumbnail
根據研究,百分之九十開車的人,都認為自己的開車能力,贏過百分之五十的人 。投資股票也是這樣,人們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 90%的人自認為贏了一半的人,那誰負責當輸掉的那一半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