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寫> 夢境 - 02

<生活隨寫> 夢境 - 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下著綿綿細雨,我和伴侶手牽著手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氣中瀰漫著浪漫的氛圍,我們迫不急待的想回家享受兩個人的時光,結果一走進公寓,發現整個房間開始漏水,我們的沙發、床鋪、地毯全部都被浸濕了,於是我們匆忙的把重要物品收一收,準備先去找個旅館暫住,隔天再來找租屋公司處理。

到了車上,不知道為什麼我是坐在駕駛座後方,車裡還有許多我在現實生活中不認識的人們,伴侶在雨中開著車,我則是和身邊的人交談著,聊到一半的時候,旁邊的人突然把一個小嬰兒交給我讓我抱著。在夢中,那個小嬰兒好像是我的小孩,他的身體軟綿綿的,臉圓滾滾的,整個身體都在發光,對我微笑,好像在告訴我 :「一切都會沒事的」。看著他,我的眼淚突然流了下來,我忍不住把小嬰兒抱得更緊,但此時他突然開始說話:「媽媽、爸爸、叔叔、阿姨」,我驚訝的看著他,因為他明明才幾個月大而已,為什麼會開始說話呢?

正當我疑問著,時間突然在一瞬間快轉了十幾年,眼前的畫面也從車裡轉換到遊樂園的入口。在那個畫面中,我和伴侶都老了很多,家人也同行著,而原本的小嬰兒也長成一個青少年,他蹦蹦跳跳的準備要進入遊樂園,我耳提面命的要他不要走這麼快,他轉頭對我笑了笑,一隻手勾著我說:「媽媽,快一點,快一點」,當我正想要回話,耳邊突然傳來鬧鐘的聲響,而原本的夢境也一點一點的轉淡。

「啊!原本還想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每次在快醒的時候,我都會感覺自己的意識慢慢的回到身體,總會想要多睡個幾分鐘來延續夢中的場景和劇情,好像一個意猶未盡的觀眾,戲還未演完就必須散場。

後來再回想起這個夢,感覺比較像是生活中的一個個時刻和如碎片般的想法和感受所拼湊出來的,生活是因,夢是果,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麼,如果想刻意做什麼特別的夢,是否也能刻意在白天構築呢?但,如果是個好夢,那又如何呢?不如隨緣吧,讓心靈和意識自由的創造、揮灑。

我們的人生,或許也是如此。這個輪迴大夢,不需做得多好,也不須刻意而為,而只是去明白:原來,我們都在夢中。醒了,就好了。

待續。



avatar-img
珊卓拉的心療室的沙龍
22會員
58內容數
正職心理師,其餘時間喜歡寫作跟記錄生活,最近開始挑戰寫旅行日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常常做很多鮮明的夢。 有天,我夢到龍捲風的成形,夢到有好多棟房屋受龍捲風摧毀,但卻沒有任何死傷,我也沒有任何害怕的感受,而只是驚訝於自己能看見龍捲風是如何成形的。醒來之後,這個夢境仍不斷地在我腦中迴盪,讓我忍不住好奇這個夢境的意思,在網路上看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卻沒有一個解釋讓我覺
如果你所感受並非真實,那麼我所經歷也未必虛假。 - 個案L,四十歲,躁鬱症及焦慮症病史,過去幾年斷斷續續在區政府的幾個小單位做文書處理的工作,雖說並不是太難, L 卻總是做不久。過去幾次晤談被問起原因,L 總含混地回答過去,說是跟同事不合或環境太差; 然而今天卻出乎意料的談起細節 …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會遇到那些讓人無法釋懷的時刻或人事物,可能某個人做了一些事、說了一些話,讓彼此的關係陷入僵局或破碎。很多時候想起來,心裡仍感到糾結或憤怒,想放下卻過不了自己情緒的那一關,尤其是在還很年輕的時候,總是意氣用事,無法輕易原諒別人,更無法輕易放過自己。 然而,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我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個案Q,53歲,越南裔移民; 6歲那年,本該如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他,某天在外頭玩耍時卻誤踩地雷,造成他全身重度灼傷,右臂被截肢,左手雖然還在,但只剩下三根手指頭能動。那一年,Q的人生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童年不復存在,然而年幼的他什麼都不懂,只覺得自己和許多孩子不同,連父母都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他
「我很愛他,但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繼續走下去」莫莉嘆了口氣,眼帶淚光的對我說。 其實,我和莫莉一直都不是太要好的關係,稱不上是朋友,但也不算敵人。對於她,我總是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安全距離,不過度親近,但疏遠的剛剛好,所以我從來沒想過有天莫莉會如此掏心掏肺的對我說出這些話,但或許也不意外,畢竟身為一個
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常常做很多鮮明的夢。 有天,我夢到龍捲風的成形,夢到有好多棟房屋受龍捲風摧毀,但卻沒有任何死傷,我也沒有任何害怕的感受,而只是驚訝於自己能看見龍捲風是如何成形的。醒來之後,這個夢境仍不斷地在我腦中迴盪,讓我忍不住好奇這個夢境的意思,在網路上看了許許多多的可能性,卻沒有一個解釋讓我覺
如果你所感受並非真實,那麼我所經歷也未必虛假。 - 個案L,四十歲,躁鬱症及焦慮症病史,過去幾年斷斷續續在區政府的幾個小單位做文書處理的工作,雖說並不是太難, L 卻總是做不久。過去幾次晤談被問起原因,L 總含混地回答過去,說是跟同事不合或環境太差; 然而今天卻出乎意料的談起細節 …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會遇到那些讓人無法釋懷的時刻或人事物,可能某個人做了一些事、說了一些話,讓彼此的關係陷入僵局或破碎。很多時候想起來,心裡仍感到糾結或憤怒,想放下卻過不了自己情緒的那一關,尤其是在還很年輕的時候,總是意氣用事,無法輕易原諒別人,更無法輕易放過自己。 然而,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我
「我怎麼可以在工作的時候失控生氣呢」 「哭是懦弱的表現,我怎麼可以哭呢」 「你是個媽媽,就要有媽媽的樣子」 相信有許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時刻 — 當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失落的時候,腦中會出現千百萬種的想法、自我評價和情緒,有的時候這些評價只是短暫的,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其他時候我們卻會困在這些評斷之中,
個案Q,53歲,越南裔移民; 6歲那年,本該如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無憂無慮的他,某天在外頭玩耍時卻誤踩地雷,造成他全身重度灼傷,右臂被截肢,左手雖然還在,但只剩下三根手指頭能動。那一年,Q的人生如同被判了無期徒刑,童年不復存在,然而年幼的他什麼都不懂,只覺得自己和許多孩子不同,連父母都用不一樣的眼光看他
「我很愛他,但我不知道我們該如何繼續走下去」莫莉嘆了口氣,眼帶淚光的對我說。 其實,我和莫莉一直都不是太要好的關係,稱不上是朋友,但也不算敵人。對於她,我總是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安全距離,不過度親近,但疏遠的剛剛好,所以我從來沒想過有天莫莉會如此掏心掏肺的對我說出這些話,但或許也不意外,畢竟身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