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輕量化 | 如何開出方便又輕量的菜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20 小鬼湖的午後
有幸能走完 10 天的行程,拜訪大小鬼湖,就來分享一下菜單規劃。
"食材全部烘乾"
這是本次當大廚收到的終極目標,沒想到效果還不錯,最後 9 天早餐加晚餐每人重量約 3 公斤,讚嘆烘乾機 !!
文章會分為兩部分,這部分會先分享如何做事前的菜單規劃,第二部分會分享食材要如何烘乾處理。

先看成果:這是一人分配到 9 日食材公裝
這次開菜單的想法是 :
不想重裝走了 10 個小時後,還要等 1,2 小時才能開飯,能偷懶的機會一刻也不放過,菜單都開簡單又快速,只需要一鍋配菜一鍋飯就能吃飽吃好。以前煮三菜一湯簡直是可以開餐廳了!
餵飽大家的肚子也需要做點功課,考量每日行走時常、紮營取水方便性、料理的可行性(尤其只有兩個鋁鍋)、飽足感、每日熱量、食物重量,通常菜單開久了就會熟能生巧(並沒有)

事前準備|考量因素

以這次出隊行程做個簡單示範,開菜單之前會先把每一天的營地狀況列出來,以下是前 4 天的預計行程 :
02/20 D1 (10.5 hr 有水)
隘寮北溪河床(06:00) → 哈尤溪匯口附近(16:30)→ 來布安溪岔(9:00) → 巴巴那班溪匯口(11:30) → 溪底登山口(16:30)
02/22 D2 (10 hr 有水)
溪底登山口(6:00) → 遙拜池鞍部(12:30) → 大鬼湖(16:00)
02/23 D3 (輕裝來回)
大鬼湖(7:00) → 綠池(9:30) → 大操場(10:30) → 藍湖(11:30)↗↙大鬼湖(4:30)
02/24 D4 (7 hr 無水 2288 南鞍取水)
大鬼湖(8:00) → 遙拜山三角點(9:00) → 2288 峰(12:30) → 2300 峰 (14:00) → 南遙拜南鞍營地(15:00)
好,看完就覺得好累 🐶
個人習慣拿到行程表和出隊資料整理出幾個訊息 :
  1. 一天行程總時數&困難程度 :
    若一天走超過 9 hr,到營地早就累癱了,因此菜單會設計成快速又方便料理,最好是躺著也能端出晚餐 XD 況且大家的肚子已經叫了一整路,如果乾燥食材還要泡上半天才能煮,咕嚕聲大概都能組成八部合音了。
  2. 營地是否有水源 :
    要取水的時候,你不會想背一大堆水,或是煮一些需要大量水的料理。沒有用之不竭的水,就不會開麵食,煮飯也不會配一大鍋的湯。
  3. 食材保存 :
    如果蔬菜都事先烘乾,肉品也都做過處理,那大概可以放很久,但今天就是任性想吃鮭魚,在前一兩天把海鮮類的解決掉比較保險。
  4. 男女人數 :
    通常女生的食量都比男生少,在主食部分會少估約 10~20g
  5. 隊員飲食習慣 :
    開到別人不吃的食物會被討厭,但也有看過有隊員不吃牛肉、羊肉、豬肉、雞肉,到底想要怎樣 XD
    有時候會看到很多有趣的食物地雷,在考驗大廚的創意。
  6. 當天是行程的第幾天:
    越後面的天數,會更需要熱量,通常到行程後半段 5-6 天後,會開始增加 10-20 克主食的量

食材 | 晚餐初估

整理完以上資訊後,開始簡單把晚餐要吃的主食 麵 / 飯,穿插在天數之中,有水的天數喝湯喝到爽,喝完湯還能再煮上一大杯的桂圓紅棗茶。
再填上份量的預估 :
  1. 米飯 : 男生 110g | 女生 90g
    * 若有誰的食量特別大,也會多估一點
    * 越長天數的隊伍,在後面幾天會特別有飢餓感,可以將主食增量
  2. 麵食 : 男生 100g, 女生 80g
    * 麵吸水後體積會比米飯大,因此比飯少估 10g
    * 主食少掉的熱量可用其他配菜補充
    * 義大利麵圈起來一個 10 元硬幣大小為一人份量
  3. 主菜(肉類) : 80g / 人 (可增減)
    * 在山上能吃到肉類,幸福感跟能量都滿滿
    (下篇文章會分享肉類處理方式)
  4. 配菜 : 烘乾完的菜類會輕到幾乎沒重量,我都靠感覺分 XD
    * 通常一鍋丟半顆乾燥高麗菜(約 150g)
    * 洋蔥 1~2 顆
    * 其他菜取決於煮什麼
    (下篇文章後會列舉幾種乾燥後還原度很高的蔬果)
  5. 湯 : 150g / 人
    * 若當天在有水的營地就可以多喝一點!

食材 | 早餐初估

結束晚餐的部分後,還有隔天的早餐要想,早餐才是會讓人江郎才盡的部分,過去有人有做鬆餅、蛋餅、Pizza 的經驗,但都是在有閒情逸致的時候才會出現的食物,你不會想在比其他人都早 1 個多小時起床,伴著微微爐火忍著寒冷和孤獨感,還要幫可能會燒焦的煎餅翻面吧!
如果每天的早餐是大家輪流起來煮的,在做菜品質不一的情況下,要確保起床後能吃到一份好吃的早餐,當然菜單要開得越簡單越好,最好是平常沒做菜的人都能完成的類型。因此,這次的早餐 不是燕麥 就是 肉骨茶麵,輕鬆愜意,但怕燕麥太單調,我還是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口味的麥片粥。
早餐不一定要吃到非常飽,通常走一兩個小時後,肚子就開始餓,此時便可以拿出行進糧充飢。
以下列出幾個速成重點:
  1. 燕麥 : 45g / 人
    * 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吃燕麥粥,再加上早上食慾未開,可少估一點
  2. 燕麥口味 :
    * 玉米蛋燕麥粥 : 蛋粉、玉米粒、康寶濃湯包
    * 水果燕麥粥 : 果乾、蔓越莓、堅果粉、奶粉
    * 味噌豆腐粥 : 味噌醬、乾燥海帶芽
  3. 烹煮技巧 :
    就像煮粥一樣,水不能太少,煮久一點直到沒有燕麥本人的原型。
  4. 事前準備 :
    可以先把需要泡水的食材放入鍋內,再幫負責起床煮早餐的人倒入估好的水量。
  5. 泡麵 : 70 g /人
    可以用超商買的泡麵,但這次買了一箱的五木拉麵,再自己加入肉骨茶湯包跟高麗菜,肉骨茶的中藥材還能燒掉,方便又美味!
    * 通常麵會把湯汁吸乾,可以先把麵煮熟撈起,再煮湯汁。
  6. 奶茶配蛋黃派/方塊酥 :
    營地缺水的時候,會煮 2 大杯的奶茶輪流傳遞,再配蛋黃派、方塊酥、餅乾、太陽餅等,盡量把肚子撐飽。
💡 吃完早餐後,大概 2,3 小時就會餓,在用行進糧來補充熱量
💡 缺水的早餐建議不要開太乾的食物 (吐司)

輕量菜單範例

以上的背景知識都了解後,大概也累了(就可以來開菜單了)
懶的煮湯的晚餐就配黑糖薑茶和桂圓紅棗茶,看到包裝上面寫可以 1:2 一起泡,就把兩種 mix ,沒想到超好喝!
第一版菜單,後來有稍微修改
Day 1 | 味噌鮭魚拌飯
因為要走 10.5 小時,又想吃鮭魚,把鮭魚在山下先處理好裝袋,在山上把飯煮熟,鮭魚和料到進去拌一拌就可以開動了,前後大概 30 min,連湯都懶得煮了 XD (有夠懶!)
Day2 | 綠咖哩雞
以往都用雞胸肉,但肉質很柴、口感不佳,就改成用雞腿肉,果然肉質很Q、口感很好! 但因為水煮的容易出水、臭掉,就排在第二天先煮調,其實綠咖哩醬才是最臭的 😢
* 長豆忘記要先煮熟再烘乾,後來泡不開又煮不爛
Day3 | 紅醬義大利麵
由於在同一個營地,食材可以愛泡多久泡多久,不爛的都能爛了,就能把小番茄跟馬鈴薯泡開了。
* 煮義大利麵我都會配玉米濃湯,因為煮麵的水都稠稠糊糊的,就用來煮稠稠糊糊的湯吧 XD
* 這有點太豪華了,其實用番茄泥就可以不用小番茄了
Day4 (無水) | 咖哩雞
以往的咖哩飯都用咖哩塊(230g),這次改用咖哩粉(50g)+椰漿粉(50g),還跟隊友學到:雞胸肉切很薄就不會覺得很柴!!
* 因為營地無水,早餐就開奶茶配蛋黃派
其實目前為止開菜單還是按照心情開,經驗和功力不足,未來還是要系統化的把熱量重量考慮進去。

後續優化

  1. 調味方面:
    帶醬油其實有點太奢侈了,後來發現使用膏狀味噌,有時甚至可以使用味噌粉包來作調味,就能達到醬油的效果了。
  2. 泥狀烘乾:
    番茄泥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烘乾再磨成粉狀,或是直接購買番茄粉作調味也是個省時又輕鬆攜帶的方法
致力於分享登山、探勘經驗,提供有關登山路線規劃、山岳探勘以及輕量化登山相關知識的分享。無論是初次踏足登山世界還是有經驗的登山愛好者,都希望專欄能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實用的技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週末要帶小孩去梧棲住宿,主要是屁孩動不動就吵著要住飯店,剛好那邊的旅館有壽星優惠,於是老公安排了這個小小的旅行。
Thumbnail
20240518 雞籠山/九龍山/大凍山合稱雞九凍, 是台南白河知名的登山路線, 光是名字聽起來就很好吃,所以我們也來嚐嚐它的滋味。 雞籠山 887m 展望佳 九龍山 1180m 無展望 大凍山 1241m 台南第一高峰 🚗 停車處: 紫雲殿外兩側道路 大
Thumbnail
今天也是整天行程滿滿,早上要去部門辦的淨山活動,下午跟媽媽友吃飯。
10/01/2021 晴天霹靂   開始登山以來讓我學會對食物的要求向來直觀, 行程中可迅速轉換能量的行動糧, 抵達營地後優閒用餐的快樂時光, 簡單說,對食物我沒什麼特別要求。 可用餐的時間及氛圍才是重點。 這理論,即使轉換到帶團,仍然可以套上去使用。 只是判定點在於用餐時間長,或
12/05/2011 11/21日南二段第二日   今天三點起床,四點出發,身上背了26減掉昨天吃的糧食。由向陽山屋出發走到下午五點。拉庫音溪山屋。 縱走和登山真的不一樣,雖然路程上一直到嘉明湖,都是我所熟悉的路線。 但這個不一樣的地方,一出發我就感覺到了。   喝水的頻率,糧食的
01/04/2009  總算找到三天的假期,去嘉明湖,只是元旦假期不在家. 去嘉明湖的喜悅和離開孩子們的愧疚相互抵消.讓這次的嘉明湖之行.五味雜陳.   這次是當壓隊的嚮導,心理上輕鬆很多.只是這次上山也蠻累的.不過登山不累. 而是幫忙切菜,在零下兩度的溫度,坐在石頭上,四十人的晚餐,切了
12/01/2008 在登山補給站看到這篇文章.非常認同這位山友的看法. 當我們在登山準備時,每一餐的衡量,請以八分飽的方式去估算 例如四個人原訂準備了2碗米,我們將之減少為 1.6碗菜色、肉類、湯,通通都比照辦理,讓吃的多、吃的少的人互相互補平衡這樣一餐吃下來,我相信大多的菜尾,一定是所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
Thumbnail
Bikepacking是一種利用自行車來移動的露營方式,需要注意裝備輕量化和考慮爽度。在臺灣,喜歡戶外活動但從事Bikepacking的人並不多,因此在裝備的選擇上需要特別注意。本篇分享了作者的Bikepacking之旅,整體里程50公里,並強調了生火煮飯的樂趣。文章中也提到未來將會再次開團的打算。
Thumbnail
這次打算全部野營、住香客大樓或是露宿警局驛站,吃的部分則是想要嘗試自炊,雖然兜不吃當地美食好像怪怪的,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要騎,沒有家人要吃的話我自己倒是很快就可以打發吃的問題,所以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就不用太擔心。路線:逆時針從台南出發,屏東、台東花蓮宜蘭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週末要帶小孩去梧棲住宿,主要是屁孩動不動就吵著要住飯店,剛好那邊的旅館有壽星優惠,於是老公安排了這個小小的旅行。
Thumbnail
20240518 雞籠山/九龍山/大凍山合稱雞九凍, 是台南白河知名的登山路線, 光是名字聽起來就很好吃,所以我們也來嚐嚐它的滋味。 雞籠山 887m 展望佳 九龍山 1180m 無展望 大凍山 1241m 台南第一高峰 🚗 停車處: 紫雲殿外兩側道路 大
Thumbnail
今天也是整天行程滿滿,早上要去部門辦的淨山活動,下午跟媽媽友吃飯。
10/01/2021 晴天霹靂   開始登山以來讓我學會對食物的要求向來直觀, 行程中可迅速轉換能量的行動糧, 抵達營地後優閒用餐的快樂時光, 簡單說,對食物我沒什麼特別要求。 可用餐的時間及氛圍才是重點。 這理論,即使轉換到帶團,仍然可以套上去使用。 只是判定點在於用餐時間長,或
12/05/2011 11/21日南二段第二日   今天三點起床,四點出發,身上背了26減掉昨天吃的糧食。由向陽山屋出發走到下午五點。拉庫音溪山屋。 縱走和登山真的不一樣,雖然路程上一直到嘉明湖,都是我所熟悉的路線。 但這個不一樣的地方,一出發我就感覺到了。   喝水的頻率,糧食的
01/04/2009  總算找到三天的假期,去嘉明湖,只是元旦假期不在家. 去嘉明湖的喜悅和離開孩子們的愧疚相互抵消.讓這次的嘉明湖之行.五味雜陳.   這次是當壓隊的嚮導,心理上輕鬆很多.只是這次上山也蠻累的.不過登山不累. 而是幫忙切菜,在零下兩度的溫度,坐在石頭上,四十人的晚餐,切了
12/01/2008 在登山補給站看到這篇文章.非常認同這位山友的看法. 當我們在登山準備時,每一餐的衡量,請以八分飽的方式去估算 例如四個人原訂準備了2碗米,我們將之減少為 1.6碗菜色、肉類、湯,通通都比照辦理,讓吃的多、吃的少的人互相互補平衡這樣一餐吃下來,我相信大多的菜尾,一定是所
Thumbnail
目前已經準備了六天的行程,預計要自己煮至少六個早餐、五頓午餐與晚餐,行動糧也預備了頗多,希望能順利地把這趟長程旅途完成。
Thumbnail
Bikepacking是一種利用自行車來移動的露營方式,需要注意裝備輕量化和考慮爽度。在臺灣,喜歡戶外活動但從事Bikepacking的人並不多,因此在裝備的選擇上需要特別注意。本篇分享了作者的Bikepacking之旅,整體里程50公里,並強調了生火煮飯的樂趣。文章中也提到未來將會再次開團的打算。
Thumbnail
這次打算全部野營、住香客大樓或是露宿警局驛站,吃的部分則是想要嘗試自炊,雖然兜不吃當地美食好像怪怪的,但因為只有我一個人要騎,沒有家人要吃的話我自己倒是很快就可以打發吃的問題,所以先把準備工作做好就不用太擔心。路線:逆時針從台南出發,屏東、台東花蓮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