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集《人與類人的n種狀態》Story 1 《一個人的城市》文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個人的城市》小说文案
這篇小說,是COVID19大流行时期的双城记,寫的是幣圈的一個已經不是特別年輕的中國年輕人,2021年八月到2022年九月之間,全球COVID19大流行進程的後一半,在南太平洋島國的生活。他會獨自經歷封城、生病、蕭條、幣市的由牛轉熊。而與此同時,他所愛的人還留在上海,在春天來臨之前,渾然不覺巨大的危機正在逼近。這是一個新移民的故事,一個大疫時代、遠隔萬里的愛情故事,一個靈與肉激烈衝突的故事,也是一個普通中國人自2011年以來觀察預測中國局勢並選擇自己命運的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47內容數
旅居南半球的小說作者,寫奇幻小說和現實主義小說。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3084443974 Amazon 作者中心: https://amazon.com/author/xubai_y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沒想到我們會因為疫情分開這麼久。 當時以為才幾個月,撐一下就過了。一旦那邊工作穩定,我便前去與他會合。無奈病毒變種,傳播速度之快,令人如何也追不上變化…。 幾年前,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工作機會,讓L選擇離鄉背井、遠從台灣移居泰國清邁;而我,也毫不猶豫地再一次以實際行動支持他,準備在最短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你也可以工作在一城,居住在另城 "雙城生活" 偶然看到”雙城生活”,網上查詢才知有兩個主要訊息,其一,那是大陸地區2011年的著名影集,講的是上海小伙子和北京小姑娘熱戀,不顧原生家庭的反對,閃婚後所發生的兩人間以及與原生家庭間的誤會、衝突、和解…的故事。之所稱之為"雙城生活”意味著工作在一城,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輾轉來到一個貌似大都會的城市 看地圖叫香港的鳥島,正要轉機到北京找她 就爆出了一隻叫Covid19的病毒。這下子可好了,被困在這鳥島足足四年。人浮於事,拿出USC Art & Design南加州大學的履歷,在港某生活。有幸在疫情大爆發前就找到一初創微企,成為她們創意組的文案及設計員。 每天待家裡當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沒想到我們會因為疫情分開這麼久。 當時以為才幾個月,撐一下就過了。一旦那邊工作穩定,我便前去與他會合。無奈病毒變種,傳播速度之快,令人如何也追不上變化…。 幾年前,一個可遇不可求的工作機會,讓L選擇離鄉背井、遠從台灣移居泰國清邁;而我,也毫不猶豫地再一次以實際行動支持他,準備在最短
Thumbnail
生病後發現有長新冠 我最近吃吃喝喝,這一年來有嚴重腰傷 常常一個人在台北晚上哭 假日只能躺在租房休息 上班壓力很大 工作、醫院、家 就是我一年多的生活 最近比較能站(主要是休息) 前兩週流感躺一週 目前是「長新冠症狀」 還是咳嗽、沒有食慾、一直睡、疲憊 但比之
在之前的幾集中我曾跟大家分享過有關國共內戰和大陸人遷移到台灣的故事,時間大約在1945年之後。今天我想分享的這部短篇小說,則發生在1945年到1981年之間。故事主要講述了一群國軍空軍及其家眷之間特別的回憶。這篇小說來自於白先勇的作品《臺北人》中的《一把青》。或許己經有很多人看過改編成電視劇的版
你也可以工作在一城,居住在另城 "雙城生活" 偶然看到”雙城生活”,網上查詢才知有兩個主要訊息,其一,那是大陸地區2011年的著名影集,講的是上海小伙子和北京小姑娘熱戀,不顧原生家庭的反對,閃婚後所發生的兩人間以及與原生家庭間的誤會、衝突、和解…的故事。之所稱之為"雙城生活”意味著工作在一城,居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在遭逢Convid-19疫情和媒體質變的時刻,作者回顧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的經歷,以及在2022年末確診的過程,暫時退出寫作後的重出江湖決心。
Thumbnail
輾轉來到一個貌似大都會的城市 看地圖叫香港的鳥島,正要轉機到北京找她 就爆出了一隻叫Covid19的病毒。這下子可好了,被困在這鳥島足足四年。人浮於事,拿出USC Art & Design南加州大學的履歷,在港某生活。有幸在疫情大爆發前就找到一初創微企,成為她們創意組的文案及設計員。 每天待家裡當
Thumbnail
實行了近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措施之後,最大的代價就是中國的經濟如坐溜滑梯一般下落,嚴格的封控政策下,所有一切經濟活動停擺,從製造業上游到出口物流全部戛然而止,不僅嚇走了長居在中國的外國居民,更是嚇走了不少外資,再加上政府打房讓中國「經濟命脈」的房地產業連環「爆雷」,使得中國的各行各業都陷入了混沌,從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