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粽葉的多元發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端午將至,除了粽子內餡、南煮北蒸各有千秋,台灣各族群也有用不同葉子包的「粽子」,多是就地取材,顯現各族群的飲食文化~

你喜歡哪些葉包粽?有沒有我不知道的?請補充~

🌿麻竹葉

台灣最常見的粽葉,質地強韌、比較耐水煮,是包南部粽首選。麻竹葉表面摸起來光滑細緻,有一道道平行的葉脈,中央會有一條明顯較粗的主脈。乾燥的麻竹葉是黃褐色,水煮一段時間後,麻竹葉會呈現自然的墨綠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桂竹葉

桂竹葉其實並不是竹葉,而是竹籜(ㄊㄨㄛˋ),就是桂竹筍筍殼。北部粽常使用淡褐色、帶有斑點的桂竹葉,質地較厚,有平行纖維,但沒有明顯主脈。

raw-image


🌿月桃葉

月桃葉葉脈較粗、纖維強韌,以前人會用曬乾的葉鞘做繩索、編成月桃蓆與籃,也會用月桃葉包粽子、墊糕粿。新鮮的月桃葉要先除去硬梗,汆燙、殺青後除苦澀才能用來包粽,用月桃葉包的粽子煮熟後帶有月桃香。


原住民族群也用月桃葉包食物。

「吉拿富」(排灣語cinavu、魯凱語cinabu、卑南語inavu)是用小米、糯米、豬肉、南瓜等食材,以可食且可幫助消化的 #假酸漿葉 包覆,最外層再用月桃葉包起來,以棉線捆綁蒸煮即可上桌。

「阿粨」(排灣語qavai、魯凱語abai、卑南語abay)作法類似,內餡為小米粉、糯米或芋頭粉與豬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香蕉葉

「香蕉飯」(泰雅語yurak innimaw guquh、太魯閣語hlama blbul)是族人上山打獵攜帶的便當,將香蕉葉剪成方形,在滾水裡燙過,再將浸泡過的糯米混入香蕉與糖,揉捏均勻,鋪在香蕉葉上捲成長條,蒸煮後即可食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林投葉

「阿里鳳鳳」(阿美語alifongfong)傳統阿美族,妻子準備給外出耕種丈夫的食物,因此被稱為「情人粽」,先將林投葉去除葉骨與刺,編織成袋狀,再放入糯米、鹹豬肉等內餡,蒸煮後就成了愛心便當。

raw-image


🌿荷葉

有別於3D立體粽,去年我在金山就地取材做荷葉粽,夏天荷葉亭亭挺於水面,取得容易,也可曬乾後汆燙軟化使用。

荷葉粽常見於港式做法,蒸得軟爛的糯米加上雞肉與臘腸,還有一股荷葉清香。

raw-image
raw-image


【工商時間】

非常台夏天的 #採集料理 體驗課程,會使用荷葉或竹筒做菜!歡迎揪團報名,3人成行,請私訊粉專~


#非常台駐金山南勢湖生態基地

#風土飲食 #自然手做 #在地體驗

#預約制

#端午 #粽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草草瞭事
6會員
18內容數
野菜野花草
草草瞭事的其他內容
2024/05/08
#冇骨消 和 #西洋接骨木 最近都在開花,花和葉長很像容易錯認。 冇骨消多長於野外。 我分辨的方法是看繖形花中有沒有 #黃色小蜜杯,如果有,就是冇骨消,這些蜜杯用來招待昆蟲食客,是螞蟻、蝴蝶的最愛,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西洋接骨木在台灣被當做園藝樹,除了觀賞,亦可食用。 花可做製作糖漿
2024/05/08
#冇骨消 和 #西洋接骨木 最近都在開花,花和葉長很像容易錯認。 冇骨消多長於野外。 我分辨的方法是看繖形花中有沒有 #黃色小蜜杯,如果有,就是冇骨消,這些蜜杯用來招待昆蟲食客,是螞蟻、蝴蝶的最愛,是很好的蜜源植物。 西洋接骨木在台灣被當做園藝樹,除了觀賞,亦可食用。 花可做製作糖漿
2024/04/02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2024/04/02
台灣人在生活中運用各種青草保健養生 、趨吉避凶,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治病強身多靠「青草藥」,而且多是就地取材,經由耆老或鄰里間口耳相傳。 他們對青草的應用很極致,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拿來入藥,可外敷、水煮、泡酒、燉製、搗汁、蒸食、浸泡、沐浴和生食。
2023/09/27
白露之後是 #文旦柚 採收季,但中秋前後兩樣情,中秋前文旦搶手,中秋後乏人問津,但其實柚子全果可用,讓我們一起動嘴吃也動手做,從外到裡,吃乾抹盡,一點都不浪費。 《柚子清潔噴霧》 削綠皮時,精油噴發,手裡、空間裡都是柚香,以酒精浸泡萃取,一週後就可以稀釋做成 #柚香清潔噴霧,用來除油,清香又
Thumbnail
2023/09/27
白露之後是 #文旦柚 採收季,但中秋前後兩樣情,中秋前文旦搶手,中秋後乏人問津,但其實柚子全果可用,讓我們一起動嘴吃也動手做,從外到裡,吃乾抹盡,一點都不浪費。 《柚子清潔噴霧》 削綠皮時,精油噴發,手裡、空間裡都是柚香,以酒精浸泡萃取,一週後就可以稀釋做成 #柚香清潔噴霧,用來除油,清香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年一到端午節,便能看到南北粽的擁護者再度掀戰(不累咩?),有時還把湖州粽、客家粄粽、原住民的小米粽等牽扯到這場混戰之中。
Thumbnail
每年一到端午節,便能看到南北粽的擁護者再度掀戰(不累咩?),有時還把湖州粽、客家粄粽、原住民的小米粽等牽扯到這場混戰之中。
Thumbnail
台灣包粽子有分南部和北部的包法,各有各的特色,在影片中展示的是,台灣南部粽子的傳統製法,從處理粽葉、米的處理、炒料、包粽子、煮粽子…等
Thumbnail
台灣包粽子有分南部和北部的包法,各有各的特色,在影片中展示的是,台灣南部粽子的傳統製法,從處理粽葉、米的處理、炒料、包粽子、煮粽子…等
Thumbnail
聽起來這麼厲害,這家百年老店賣的是什麼? 是肉粽。
Thumbnail
聽起來這麼厲害,這家百年老店賣的是什麼? 是肉粽。
Thumbnail
端午將至,除了粽子內餡、南煮北蒸各有千秋,台灣各族群也有用不同葉子包的「粽子」,多是就地取材,顯現各族群的飲食文化~ 你喜歡哪些葉包粽?有沒有我不知道的?請補充~
Thumbnail
端午將至,除了粽子內餡、南煮北蒸各有千秋,台灣各族群也有用不同葉子包的「粽子」,多是就地取材,顯現各族群的飲食文化~ 你喜歡哪些葉包粽?有沒有我不知道的?請補充~
Thumbnail
早期紡織業為了製麻袋、麻布、麻絲、麻繩等黃麻製品,等用品,在中南部鼓勵種植黃麻,後來經濟作用退場,卻在中部留下了黃麻的「麻薏」飲食文化。麻薏(麻芛、麻穎)閩南語是這樣發音,唸起來還要帶有鼻音,果真是中部人(尤其台中)的特產,過了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大概就很少人知曉了。 但何以數十年來每到夏季一來,依
Thumbnail
早期紡織業為了製麻袋、麻布、麻絲、麻繩等黃麻製品,等用品,在中南部鼓勵種植黃麻,後來經濟作用退場,卻在中部留下了黃麻的「麻薏」飲食文化。麻薏(麻芛、麻穎)閩南語是這樣發音,唸起來還要帶有鼻音,果真是中部人(尤其台中)的特產,過了彰化以南,豐原以北,大概就很少人知曉了。 但何以數十年來每到夏季一來,依
Thumbnail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提到山胡椒就讓人想起花椒悶筍的味道是人間一絕,若改成樟科屬的馬告辛激,能夠變化出什麼呢?在此之前,泰雅族人的桂竹筍是以刺蔥來調味,成為傳統食物。而以花椒來提味是出家人的用法,素食無法以肉借味,尼姑偶爾想到人間滋味卻不想辣椒太刺激,用花椒一試驚艷絕倫。
Thumbnail
savusavu ,中文是小米粽,我也一直不清楚他們是用什麼做成的,我實際做才發現也是很需要技巧,然後原來是用芒草(在布農族俗稱巴楠花)
Thumbnail
savusavu ,中文是小米粽,我也一直不清楚他們是用什麼做成的,我實際做才發現也是很需要技巧,然後原來是用芒草(在布農族俗稱巴楠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