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佐野洋子得了癌症之後所寫的作品,而書名是兒子所發想的,因為他眼中的母親是一個得知自己生病後還充滿生命力的人,不僅沒有怨天尤人或傷心絕望,反而還展現開朗豁達的人生態度,把人類對「死亡」的恐懼淡化,反而增添了許多樂趣與幽默。
或許是時代背景的關係,生於戰前時代的佐野洋子於北京出生,之後日本戰敗而舉家搬回日本,顛沛流離又陸續失去三位手足的童年,早已讓佐野洋子習慣面對「死亡」這件事,她在多本著作中都曾提到心心念念十歲便離開人世的哥哥,回想過往每個夜裡都手牽手睡覺的哥哥就此消失,佐野洋子早就嚐到了心痛與離別的滋味,反而在往後的人生道路上更能看透生死,也能不避諱地與醫生及家人談論這個議題。
書中提到佐野洋子剛開始獲知自己得到癌症時,大家都對他無比溫柔且充滿關懷,她也把衣服連同衣櫃送給了朋友,不料身體狀況比想像中恢復得更好,當把這個消息告知朋友時,朋友只淡淡地說:「那我把衣服還給你。」
朋友的反應令佐野洋子大感失望,她從來不曾想過要朋友歸還衣服,卻也沒料到朋友聽聞自己能多活幾年竟然反應如此冷漠,原來最能感受到家人朋友的溫暖竟只在初聞她罹患癌症之時!佐野洋子描寫這一段往事的時候,沒有語帶哀怨,反而有種黑色幽默的味道,看了不知道該哭還是笑呀!
本書的後半段則是收錄佐野洋子與平井達夫醫師的對談,彼此針對死亡議題交換意見,透過醫師專業的視角,除了解說關於病情的部分,也以輕鬆的態度來談彼此對告別式的安排與佛教輪迴理論,雖然佐野洋子始終表明不信神也不信佛,但也親眼所見某些人真切地被神佛眷顧。
很喜歡佐野洋子的原因除了是她展現了身而為「人」的坦率,也能從她的文字思想中感受到對生命的熱情與感激,總說自己很懶的佐野洋子,其實精神上一直充滿著朝氣,只可惜現在只能從她過往的作品一一去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