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或偏鄉需要什麼樣的觀光建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家直覺的想像,首先要有便捷的交通把觀光客帶進來,所以寬闊的馬路、大大的港口當然是少不了的,再來就是吸引目光,又炫又時髦的觀光設施成為亮點。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看到原本古樸的寺廟因為重新裝潢而塗上大紅俗氣的油漆,或是豐富動人的天然野溪被糊上三面水泥成了水溝,或者美麗潔淨的海灘卻矗立著醜陋的消波塊……我就會想起天方夜譚裏阿拉丁神燈的故事,我們是否不斷犯著把舊神燈換成新油燈的錯誤?

這種情況,台灣本島固然屢見不鮮,但是在台灣離島更是嚴重。

許多朋友休假常常會到珀琉或夏威夷、菲律賓的小島渡假,但是大家或許忘了台灣也有美如海上珍珠般的離島,不管是東邊的蘭嶼綠島,西邊的澎湖群島,西北邊的金門馬祖列島,原本都是非常漂亮且具有特色的地方。

可是,這些年在大量建設投入之下,往往因為沒有全盤規劃只求快速消化預算的作法下,總是不斷有著傖俗平凡的新油燈換走了神奇珍貴的舊油燈的遺憾!

偏鄉或離島真正吸引外國人或國際觀光客的不是那些在任何地方可以輕易複製的設備或硬體建築,而是富含特色的生態與人文景觀,同時,要注意到底想吸引的是低消費快去快回的大眾旅遊還是深度的生態人文之旅?

當台灣各地偏鄉都競逐蓋出突兀的景觀教堂,美麗的高山深谷架上一座座醜陋巨大的繩索吊橋或透明的景觀步道,或許一時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與民眾嘗鮮到此一遊拍照打卡的景觀點,當風潮過後,這些建設就變成不知該如何處理的巨型垃圾,就像台灣各鄉鎮都少不了的蚊子館一樣。

台灣是個生態與人文都非常豐富的地方,能讓國內外遊客看到美麗的寶島,基本上是好事,但是,我們也很担心,若是以「大眾旅遊」的操作方式與心態去面對生態敏感的地區,尤其遊客數量的「績效」與生態旅遊地必須有的「承戴量」限制,這兩個要求恰恰好是相反的。

尤其若是在國人一窩蜂的習慣下,以及所謂觀光客增加的政策績效下,對這些的生態景點會不會是一場不可逆的浩劫?

交通便捷快速抵達的思維,也讓我想起當年荒野保護協會為了反對興建蘇花高速公路,邀請名小說家黃春明先生發表看法時,他所說的:「車子從一個城鎮上高速公路,或進入隧道,然後鑽出隧道,下了高架的道路後就抵達另一個城市,只有點與點的接觸,完全無法感受到人類文化演進隨著地理環境與條件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樣貌。」的確,追求快速就只能以點對點的方式而不是沿線隨時可停、可看,甚至可以在精神上感受到各種起伏變化的豐富。

而且旅遊景點需要太多人為或人工的設施嗎?這些五光十色的吸睛設施是否能帶給我們更高的旅遊品質與生命的體會?

假若有一天,高山纜車可以讓我們輕易到達玉山頂峰,那麼攀登玉山,還會是一件令我們感到神聖的憧憬嗎?

我們的生命中已經充滿太多輕易的進出。享受山林之美,就必須走段路,流點汗,喘喘氣,甚至會受傷,然後去接近它,並崇敬它,那麼我們才會有真正的體驗及深刻的收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8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2025/04/27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我是觀光局長,我認為讓臺灣人了解自己腳下的土地是當務之急,使人民將眼光放在自己平常生活的環境中,開發城鎮的特色與美;將特有的生物或地形以法律保護,禁止人為開發的破壞,並以此作為當地特色;教育或宣傳使人文歷史為人民所熟悉,以此培養人民的在地認同,進而學會在意和珍惜在地特色,避免破壞環境或漠視、遺忘
Thumbnail
如果我是觀光局長,我認為讓臺灣人了解自己腳下的土地是當務之急,使人民將眼光放在自己平常生活的環境中,開發城鎮的特色與美;將特有的生物或地形以法律保護,禁止人為開發的破壞,並以此作為當地特色;教育或宣傳使人文歷史為人民所熟悉,以此培養人民的在地認同,進而學會在意和珍惜在地特色,避免破壞環境或漠視、遺忘
Thumbnail
原來離島的小離島也有鮮少人知道的繁華曾經! 一起開箱重光媽祖像最美的角度和時刻! 在夢幻顏色的天空下騎車兜風、夜晚時在氣氛浪漫的海港散步......原來澎湖也可以這樣旅遊。 提供讓旅行更加分的小方法之外,也誠摯歡迎您一起討論旅行加分小方法!
Thumbnail
原來離島的小離島也有鮮少人知道的繁華曾經! 一起開箱重光媽祖像最美的角度和時刻! 在夢幻顏色的天空下騎車兜風、夜晚時在氣氛浪漫的海港散步......原來澎湖也可以這樣旅遊。 提供讓旅行更加分的小方法之外,也誠摯歡迎您一起討論旅行加分小方法!
Thumbnail
大家直覺的想像,首先要有便捷的交通把觀光客帶進來,所以寬闊的馬路、大大的港口當然是少不了的,再來就是吸引目光,又炫又時髦的觀光設施成為亮點。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看到原本古樸的寺廟因為重新裝潢而塗上大紅俗氣的油漆,或是豐富動人的天然野溪被糊上三面水泥成了水溝,或者美麗潔淨的海灘卻矗立著醜陋的消波
Thumbnail
大家直覺的想像,首先要有便捷的交通把觀光客帶進來,所以寬闊的馬路、大大的港口當然是少不了的,再來就是吸引目光,又炫又時髦的觀光設施成為亮點。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每當看到原本古樸的寺廟因為重新裝潢而塗上大紅俗氣的油漆,或是豐富動人的天然野溪被糊上三面水泥成了水溝,或者美麗潔淨的海灘卻矗立著醜陋的消波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7月15日提早上路的國旅每房每晚1,300的補助,就像豔陽一樣各地均滿房,一掃疫情期間的空虛寂寞。不過隨著人潮擠滿各地,相對應的問題也開始出現,比如: 7/23「太熱遊客湧入小琉球 萬人登島遊客租無機車苦等2hrs」 7/24「遊客湧進致送水量不足 小琉球首次執行分區供水」 = = =
Thumbnail
去年六月出版的《風土創業學》,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從商業分析的角度來思考深度旅遊這件事情,或許讓我從理想更往現實拉近了些,也讓我有機會綜合整理之前接觸到的文化路徑、人類學觀點以及對於觀光亂象的想法。
Thumbnail
去年六月出版的《風土創業學》,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從商業分析的角度來思考深度旅遊這件事情,或許讓我從理想更往現實拉近了些,也讓我有機會綜合整理之前接觸到的文化路徑、人類學觀點以及對於觀光亂象的想法。
Thumbnail
在台灣,離島觀光會聯想到金門、澎湖、綠島。事實上,我國擁有的小島卻遠超乎你的想像,只是因為地處偏僻而曝光不足。這次我選擇打工換宿的島嶼非常特別,它與望安相望,卻沒有南方四島有名;有300餘人的小漁港的繁榮,也有豐富珊瑚礁群的原始;它常被觀光客忽略,卻又受潛客簇擁。究竟是個什麼奇葩的地方呢?
Thumbnail
在台灣,離島觀光會聯想到金門、澎湖、綠島。事實上,我國擁有的小島卻遠超乎你的想像,只是因為地處偏僻而曝光不足。這次我選擇打工換宿的島嶼非常特別,它與望安相望,卻沒有南方四島有名;有300餘人的小漁港的繁榮,也有豐富珊瑚礁群的原始;它常被觀光客忽略,卻又受潛客簇擁。究竟是個什麼奇葩的地方呢?
Thumbnail
利用在台灣的時間,開始探索一下被遺漏而錯過的城市角落,或是新興開發的一些山林景點,不是那種付費門票進去的大型遊樂區,而是更偏向於屬於當地居民可能才會知道的一些點。可能設施不那麼的完善齊備,可能指標也沒有盡善盡美的設置,可能有那麼一點難找,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小挑戰性。但卻在每次造訪後,都不禁心裡默
Thumbnail
利用在台灣的時間,開始探索一下被遺漏而錯過的城市角落,或是新興開發的一些山林景點,不是那種付費門票進去的大型遊樂區,而是更偏向於屬於當地居民可能才會知道的一些點。可能設施不那麼的完善齊備,可能指標也沒有盡善盡美的設置,可能有那麼一點難找,或許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小挑戰性。但卻在每次造訪後,都不禁心裡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