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從第一天起就開始懷念腓特烈港(Friedrichshafen)了…
六月,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太陽直到下午十點左右才肯下山。
但為期五天的Eurobike show,在第三天的中午,就可以感到人潮有明顯的減少了。
或許是該談的、該看的都差不多了,因此業內人士便開始撤離。
最後一天沒有跟客戶的飯局,難得可以提早回到飯店。
我也終於有時間在飯店好好消化這幾天沒有回覆的e-mail,並整理一下思緒。
出差後,我有兩份報告要寫。
一份是呈交公司內部交代此行跟客戶開會的內容與待辨事項。
一份就是自已對未來市場的個人看法;寫下來好作日後的回歸,看看自已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確?是否有哪裡是我沒有考慮到的。
我先作個破題來歸納此次歐展個人之所見。
三個關鍵詞。
Micromobility, Sustainability and e-bike system
這些都不是什麼很新的概念,甚至於在疫情爆發前,自行車界就已經在談論這些話題了;部份議題也都能在我之前發表的文章裡找到相關的談論話題。
只是此次我有更深的感受而已。
就讓我一一來分享個人的想法吧。
這次歐展有一區就是Cargo bike 區,其實Cargo/e-cargo的需求成長也早就有跡可循。(這也帶動了ABS的需求)
簡單的說,電動輔助自行車的發展現在就是在走兩個方向。
For fun and for daily life.
e-SUV, e-cargo就是for daily life。
從店面看到愈來愈多的cargo/e-cargo,然後在試騎區,大家都在試騎電動車。
這就證明了,cargo/e-cargo已經不是Potential而已,而是一個Trend。
你不作?
那就是把市場讓給別人而已。
要作的話,就是在搶在汽車大廠進來玩之前,趕快作出自已的產品差異性來建立品牌的價值。
例如:Riese & Müller
(相關延伸閱讀如下,如果你無法看全文,那就麻煩你訂閱囉~)
在店家看到的許多Cargo bike,我認為這個市場勢必會被e-cargo給取代。因為你騎cargo bike不是為了for fun,而是for daily life。人都是好逸惡勞的;不分人種!
Shimano攤位展出的e-cargo bike + ABS系統。
Shimano與blubrake合作的ABS系統。
再過幾年,歐洲都會區就看不到貨運小卡車了,取而代之的就是這種e-cargo bike。順道一提,在法蘭克蘭看到的Food delivery service,也都是騎自行車喔。
許多商品都在強調"Sustainability(可持續性)"。
甚至在產品的展出與攤位的設計方面也都會去強調。
我認為這樣的自我宣告對消費者選擇產品是有影響力的。這個世代的消費者真的會因為這間公司的產品對地球更友善而選擇它的產品。
不信?有報告可以佐證喔~
要講可持續性對吧?車架直接給你用木頭作如何?夠環保了吧?想換車的時候直接拿到生火就好,都不用擔心無法回收。
你能想像八速的Trekking要賣到3,000 euro以上嗎?行的,只要它是搭配"Bosch"的e-bike~
一葉知秋……
一台8速的Trekking bike,放在10年前1,200 ~ 1,500歐左右,規格差不多就到頂了。
現在只要配上Bosch,在其他規格都差不多的情況之下,一台就要賣3,000歐,然後市場還是會買單。
我想再過一陣子,大家就只看馬達了。(現在應該也是了)
裝啥變速器,前叉,煞車,有差嗎?
系統為王,贏者全拿,其他家就等著搶當老二了。
如果馬達系統都一樣,品牌的價值在那???
大哉問……
我估計Bosch在歐國電動輔助自行車的市佔率大概在六成以上。電動輔助自行車發展比較早的國家,如荷蘭、德國在今年的電動輔助自行車銷售佔比已經超過五成了。算上全世界的市場,Bosch的e-bike system一年至少要賣上600萬套上下。在volume discont的策略之下,我只覺得會大者愈大。以後大家買電動輔助自行車,應該只會看它配啥馬達,然後在相同的馬達跟配備情況下,大家會買便宜5%的C牌,而不是買A牌。這樣子真的對市場好嗎?在Bosch封閉式系統的情況下,要怎麼作出除了價格以外的差異化好讓消費者買單呢?
裝有Pinion12速MGU (Motor Gearbox Unit)的ZEG集團底下Bulls Speedpedlec (時速可達45km/h),售價在7,299 euro。我不認為這個價格消費者不會買單。
但是MGU目前只是Potential(潛力),還不成Trend(局勢)。
等到它成局了(Trend),放心,Bosch就會立刻推出了。
我用google查"Bosch gearbox motor",嗯…果不其然,他們集團底下還真的有專門在生產這方面的產品的公司呢~
他們只要動用集團的資源就好~只要用一點點就好。
(嘛...有專利是一回事,要不要量產化又是一回事了)
如果能把這台車的售價降到5,000~7,000 euro的區間,並且控制重量在15公斤左右,我認為這就是很強大並且可以跟Bosch的e-mtb競爭的武器了。
會有更多零件商甚至是變速器大廠加入電動輔助自行車系統的市場,說實話,這真的沒有那麼好作(賺)的。歡迎一起來淌這渾水囉~
相較於e-road,我認為e-gravel還比較有市場的發展性,因為這是要for fun的!
會不會電車發展到最後,大家又不要無線電變了?因為大家只想要充一顆電池就好呢?Who knows? It's all about marketing~
最後談一下市場的情況,拜訪幾間店家後給我的感覺是,騎車的人口是沒有變少的。
在熱門的店家等著上門維修的騎士往往是大排長龍。
補修套件也是熱賣,但是人們就是減少了新車的購買。
以至於成車庫存依品牌產品定位的不同,分別都有8~12個月左右。
現金流對品牌、零售商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中才能慢慢的消化現有的成車庫存,屆時才有機會回過頭來消化組車廠、零件商的庫存,這也至少需要再花上另外的6~8個月左右。
因此,市場何時能夠正常化並迎來復甦?
如果不要過度樂觀,也不要過度悲觀的話。
我認為也是要等到明年第二季以後,也就是第三季甚至年底了。
苦日子還要再過上一陣子,很多供應商也不得不休無薪假跟裁員。
另外,為了有效的拿到店家的訂單,幾間大廠並沒有來參展而是早就辨了House show來拿訂單。
因此在歐展看到的成車規格不一定會是今後的方向。
大家加油吧。
從會場步行約十分鐘的拉麵店,如果你很懷念亞洲的食物然後又沒有帶泡麵來的話。來吃吃吧~價格大概就是台灣的2~3倍左右。
濃厚的豬骨湯頭,連日本人都說讚。但是湯對我來說太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