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食團在大家努力的經營之下,如百花盛開的春天那麼繽紛美麗,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在伙食團上演,也是一幕幕歡笑與淚水交織的動人畫面,更是菩薩行誼的大愛示現在人間。
伙食團的活動持續的推出,如法輪常轉將有緣學子轉進伙食團,而那一點點的不捨,是學長姐不斷的用深情的呼喚與行動,希望能夠把學弟妹留在伙食團學習,就在一次次的凝眸企盼之中,一句句的法音勸化裏,學長姐想盡了腦汁、用盡了任何方法,就是為了讓有緣的學子「留有伙食團」啊!
五光十色的紅塵中,牽引著無數學子的心,徘徊前途茫茫的生死苦海中,是多少的無奈與煩惱,然而一群白陽小天使們,不忍學子辜負此大道普渡的佳辰良期,因此他們殷勤的勸化,就是為了讓學子一次次來到伙食團,或是參加活動,或是用餐,或是個別的成全,希望在黑暗中點燃一盞燭光,吸引迷戀紅塵的學子來到伙食團。
如何讓學弟妹留在伙食團中學習呢?我曾經提出經營伙食團的三種感覺。於是有了「家的歸屬感」,就在學長姐用心的關心照顧下,讓你不自覺的想要來到伙食團;有了「舞台的成就感」,就在伙食團五組分工的組織運作下,讓你禁不住的喜歡來到伙食團;有了「幹部的使命感」,就在付出的感動下,讓你深入悟道的法喜,使你流露出使命感而不斷的經營伙食團。千萬的心與千萬的行動,就是為了讓學子「留在伙食團」啊!於是在那裏耕耘,就會在那裏的收穫,而留在伙食團的學子也將越來越多。
伙食團如良田,而學子就如種子,將「種子」種在肥沃的「良田」,顯而易見的是種子會生長的非常好,這也是為什麼要將學子引進伙食團學習的原因,況且伙食團中有「陽光」,就在佛光普照中淨化業力的塵埃;又有「水」的灌溉,就在「法雨」滋潤中改變想法而變化氣質,還有「功德水」的滋養中消除業力而身心自在,更有「智慧水」的流露中淹蓋煩惱而法喜充滿。
最重要的有殷勤努力的「耕耘者」,就在學長姐細心引導關懷照顧中,將道的種子引進伙食團,從大一的道苗,慢慢的發芽到大二的小樹,經歷大三幹部的段練成長,一步一步長成大四的大樹。
更不可思議的,有仙佛慈悲的護持與無形中因緣的撥轉,讓學子在伙食團一天天的茁壯,直到不畏風吹雨打。
伙食團的修辦道,是天人共辦的一大事因緣,何期有幸你我皆能共沾恩典,一切就從伙食團開始吧!點亮你我的心燈,開啟你我的生命之光,就讓我們在伙食團修辦道中,展現自我的風采。
不只是要讓學子留在伙食團而已,更要讓學子在伙食團中,有正確的成長,因此我們要如何營造出一個「有道氣」的伙食團呢?伙食團不是只有社團的功能,辦理社團是為了有廣結善緣及培訓乾部的平台,最重要的是伙食團是修辦道的園地,是一個進德修業的地方,那麼如何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就是非常重要的。
孔子來到了武城,突然聽聞城中的人彈奏琴瑟與詩歌的樂聲,不覺莞爾微笑,脫口而出:「治理這個小地方,竟然如此大張旗鼓推行禮樂教化,真是殺雞焉用牛刀啊!」
子游聽到後趕快的請教老師說:「從前老師教導我們,君子學道則須涵養仁心,愛恤百姓;小民學道則須性情和順,才容易治理。弟子現在正是推行老師宣揚禮樂教化之道啊!」
孔子馬上回答:「各位同學,大家聽好,子游言之有理,真是得到老師的真傳,我剛才消遣他殺雞用牛刀不過是玩笑罷了!」
由以上的故事中我們知道「禮樂教化」才能治理好一個伙食團,一方面涵養學子的慈悲心,將大愛推己及人;另一方面透過禮樂的陶冶,使學子心性和順,在為人處世得宜,經營多元化能力的培養。
唱善歌是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第一部曲,仙樂飄飄傳達上天的福音,一曲清泓樂章洗滌憂愁的煩惱,時代的演變中歌曲也為之不同,然而歌詞中是真理的宣化,而吟唱的人心中有一股浩然正氣充塞人間,聞之者陶然忘懷紅塵俗世,疑是天堂在眼前。
「善歌」本是伙食團中的精神食糧,曾幾何時仙樂不再隨處聽聞,只有研究班課前活動才聽到,憶前往,用完餐後大家和樂共唱之風,早已如風消失。噫!這是伙食團之風氣嗎?因此道氣營造的首部曲就是要恢復唱善歌的風氣,盼望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吃完飯後要唱善歌」,再者各幹部當以身帶動,積極的帶動學弟妹一起唱善歌,誠望仙樂仍繞樑三月不絕於耳,仙佛的慈音一絲絲注入佛子心海。
推動「生活的禮節」是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的第三部曲,子曰:「不學禮,無以立。」由此可知「禮節」本是伙食團的精神內涵,為人處世的道理不在於言論之中,而是在如何將生活的禮節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在伙食團中要不斷的提醒與演練,直到養成習慣為止。
生活禮節就是「問喉、送往迎來、接待、用餐」等禮節,其中以「問喉」之禮首要努力推動的,盼望大家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我們對人稱呼要有道氣,在正式的場合要「稱兄道姊」,平日要「稱學長姐及學弟妹」,最好不要取綽號或稱小名。所以從今以後我們遇人當問好,不要視而不見,如「陳兄好!」、「某某學長好」,就在我們習慣養成後,一句句問好之聲迴盪伙食團中,那麼道氣的營造就初步成功了。
「送往迎來」是第二個要學習的,當學弟妹來到伙食團時,要問好,然後端一杯水給他喝,並且噓寒問暖,問一問近來的狀況如何,以及課業學習的問題等等,離開時要送到門口,請學弟妹常回伙食團,伙食團是我們的家。
「接待」是第三個要學習的,分為點傳師、講師、道親、非道親的接待。點傳師及講師的接待著重在「接送」及「人員介紹」,將所有人介紹給點傳師及講師認識,請點傳師多多慈悲及講師多多勉勵。道親的接待著重在「三多及三寶」的推動,關心學道的歷程,進修班上課的狀況,及渡人的目標等等,還要關心要三寶的心得,請他務必每天用三寶。
非道親的接待著重在「歸屬感」,首先要介紹他給伙食團的每一個人認識,而大家都要說:「歡迎你來伙食團,有你的感覺真好」,那麼他會感覺大家都歡迎他來伙食團,也有被重視的感覺,其次介紹伙食團及社團的活動,分享參加的感想,最後要了解他的背景,如姓名、系級、興趣等等,總之熱情的接待,讓他充滿溫暖的感覺。
用餐的禮節,首先唱謝餐歌及分享舉眉齊的意義,感恩的人有福了。其次在用餐中,學長姐要引導話題,避免談論政治、娛樂,及私人話題,多多分享伙食團的活動及參與的感想,或者彼此自我介紹認識,著重在「新來用餐者」的認識,大家一起來關心他,讓他感受到他是今天最重要的人,所有的話題圍繞著新來用餐者為主,我們的想法是「歡迎下一次再來用餐,最重要的要參加伙食團的活動」,餐後大家可以一起唱善歌,這是伙食團用餐的經營。
「修道三內涵」是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的第三部曲,此三內涵須身心合一,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修道三內涵就是「感恩、謙卑、讚美」,將此內涵表現出來,方見個人修道之成效。如果有人問我在伙食團可以學習什麼?我會說:「當你四年畢業後,你學會了感恩、謙卑、讚美的習慣,這是伙食團送給你最重要的畢業禮物。」
感恩則常把「感謝天恩之德」在口中,心中常感恩,快樂跟上來,上帝說:「感恩的人有福了!」時時感恩則時時快樂,因為感恩的人最知足,知足則常樂。
謙卑則常把「後學學習」在口中,事本無大小,當有人請我幫忙時,就要說「後學學習」,當有人讚美你時,就要說「後學學習」,當有人指點我過錯時,就說「後學學習」,處處用心體會,道在其中。子曰:「君子不器!」修道人當學習一切事物,所謂:「人一能之,幾百之;人十能之,幾千之。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因此修道人無論學習任何事情,都要說:「後學學習」。
讚美則常把「了愿快樂」在口中,看到前賢快樂的學習了愿,我們當稱讚「了愿快樂!陳兄真是精進學道啊!」讚美就是把別人的優點稱讚他,可以先從外表,如頭髮、衣服、鞋子、精神等,其次是「做事」的讚美,如跳帶動唱、學習孝道課後、學習帶活動、整理廚房、學習買菜、關心學弟妹等等,都可以稱讚「了愿快樂,看到你學習…,感覺你是最優秀的。」
所謂「修道修心」,就是把不好的變成好的,把不好的習慣變成好的習慣,感恩的人不會抱怨,謙卑的人精進學習,讚美的人不會批評別人,這三種良好的習慣就是修道三內涵,也是伙食團共同要推動的。
當然我們也可以是修道五內涵,除了前三個習慣之外,還可以加上「佈德」、「隱惡揚善」等,只是我喜歡用三,易記,易了解,易推動,總之就是要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
經營有道氣的伙食團可以讓更多人「留在伙食團」!此三部曲即將展開生命的旅程,「善歌」、「禮節」、「修道三內涵」之河流,將流進伙食團之中,百花盛開、鳥語花香的景象也將再次出現世間,期待總是讓人興奮,有希望的未來是最美麗的,親愛的學弟妹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雲上仙樂飄飄送
水下禮節緩緩應
夢有修道三內涵
客說道氣留佳賓
9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