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Running man的情緒中,理解自己的觀點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我決定將主軸放在闡述自己觀點的同時,還能繼續探索自己的角度。
因此引起我情緒的事件會優先於我單純作為讀者觀眾因喜好而閱讀的項目。
【我所產生觀點的地方,就是我靈魂在意的地方】
為了能夠有完整的脈絡,
寫這個專題的時候,我會盡量選擇我有完全看完的內容進行個人的觀點詮釋。
Running man官方網站介紹圖
第一篇我想談談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會先從這個節目開始,除了較為熟悉以外,主要是最近收看時,我有種很奇怪的感覺,並不只是策畫創意低潮,是有種氛圍的奇怪感,我想這幾週又突然興起的各種批判也是因為同樣感受到了這種奇怪。像是一種不明卻無法忽略的東西,由於沒有被提出,很難確認原因,但這種奇怪的感覺卻一直戳著戳著,讓人煩躁又不知從何改正。
起初我想找人討論這種奇怪的感覺,但打開官方的社群,卻有許多關於節目、主持人、製作組的惡意評論,人們抱怨無聊、煩躁、太吵了、太安靜了、太沒創意了、太粗魯、太沒動力、看了就尷尬、沒有用心.....關於這些種種「個人感受」,評論們給出的建議則是要求成員離開、要求製作組離開、要求節目結束。(這裡先不討論評論裡互相攻擊的內容)
這是一種焦慮的呈現。事實上,當我們不喜歡某種東西,我們完全有權利離開這個東西,但當我們要求對方離開,其實真正表達的是「我喜歡這個東西,我想要留下來,可是我不喜歡你(雖然我不確定是什麼讓我不喜歡),所以你走。」,因此與其說是不喜歡這個東西,這種焦慮反而是因為很喜歡、不希望心中的美好想像被打破,希望在被打破之前將可能的危險因子剔除以維持自己的想像。也是這種焦慮讓許多人開始尋找戰犯,試圖將原因歸咎於某個地方,以解決這種說不出來哪裡奇怪,但總之很不和諧的感受。
其實在許多宣洩情緒的留言中,還是有一些對於節目的真心建議在裡面的,但在鋪天蓋地的抱怨中,我不確定這些聲音能不能真實地傳達出去,希望大家都可以使用比較能闡述自己觀點立場。(也有很多過度概括的論述,像是"都是"、"一直都"、"從以前就"、"從來沒有"、"完全"這類的用字,不過這是溝通技巧也先不討論)
總之我先處理我感覺到的奇怪感開始一層層分析吧!
讓我覺得奇怪的東西是什麼?

區別自身期待與客觀事實

我需要先確定自己的角度與立場。
哪些是我想要的?
【關於我心中的最美好的想像,是什麼?】
回顧Running man,這個節目於2010年7月首播,每週一期,目前已有660集。
一開始我接觸時,這是一個在韓國各個地標玩遊戲、比賽,輸的人有些類似大冒險丟臉的懲罰的節目;後來加入了劇情式的間諜角色、歷史故事、超能力種種設定,以及幾乎是代表標誌的撕掉名牌即淘汰的生存對抗戰。對於喜歡大地遊戲的我來說,曾經是一個我參考並拿來辦各種活動的創意來源。
(撕名牌是很有趣的項目,再溫和的人都會不知不覺燃起勝負欲!也可以從中看到各隊伍單打獨鬥、組隊偷襲,評估自身條件的策略選擇)

節目形式

節目形式陸陸續續改了幾次,大略有以下幾種不同進行方式
  • 以運氣為決勝點:成員們進行許多小遊戲,經由小遊戲累積有利點數,增加自己在最後抽獎勝利的機率,Running ball、桶叔叔、轉盤多屬於這類。(很類似我們團康時的大地遊戲,簡單好玩可複製XDD)
透過前期任務得到最終抽獎的有利條件
  • 以運用增益道具的能力為決勝點:同樣是經由許多小遊戲累積有利條件,不過點數改成線索或增益,可在最後大任務中使用。(通常有一些劇情,各個小遊戲與最終遊戲間常有連結性)
整期都在收集焦糖作為最終賭桌的籌碼
  • 意想不到的個人風格:成員、嘉賓、觀眾們自行設計的企劃,製作組輔助改良。(這種形式中製作組只是輔助改良,所以通常別具個人風格)
由崔民秀設計的狩獵蚱蜢系列
  • 大企劃模式:將一整期的勝負作為集點式,在最終篇抽取最終勝利與失敗者進行獎勵與懲罰。連續幾期都使用同一套規則、勝利條件進行。(通常使用在海外計畫、全球計畫)
連續幾期任務決定最後的懲罰者
  • 與粉絲見面會的連動:由成員們進行任務的方式決定粉絲見面會自己的表演內容,類似將幕後過程放到節目中。(這一段滿有新意的不過應該不會常見,模式也是類似超大企劃模式的形式,屬於每期的勝負是for大目標的類型。)
準備粉絲見面會舞蹈的練習室
  • 給予角色設定,讓成員完成劇情:有點像是Larp,成員依照其任務有人物設定,在某個條件下會觸動劇情。(通常是解謎類型)
設定失去記憶要找回自己身分的一集
  • 追擊戰:除了最熟悉的撕名牌外,使用GPS定位追擊也出現過一段時間。
使用GPS追蹤偷走禮物的小偷
以上以前兩種最常見,算是這個節目的主要基本形式。無論幕後製作組換了多少人,仍然以前兩者設計居多。

剪輯風格


開播以來幕後製作組人員有過多次變動,依照不同時期的主負責人的風格,剪輯方式/著重點也有不同的偏好:
  • 滿足現實想像(多少有點中二)的風格:大量後製特效(光、火、閃電)、動作效果音、OS的配音、慢動作、電影情境配樂、不同人物有不同主題音樂,主持人們在這時期也會因為有後製特效很沉迷突然演情境劇。
召喚的超能力
  • 呈現團隊精神與個人主義的對抗:給予對團隊有利、對個人失利與對團隊失利、對個人有利的誘惑項目,不過隨著對於獎懲的麻痺,主持人選擇時就沒什麼掙扎了,背叛團隊不會有罪惡感、被背叛的人也沒什麼意外憤怒的感覺。
電梯義氣遊戲
  • 逆境向上、從規則中找突破點的創意:設定有難度的任務,主持人即使自身能力不足,但在符合規則的情況下,從中找到鑽漏洞的天外飛來一筆。越是難的任務,這種意外想法越多,是當初最吸引我留下來看的原因,這些創意非常靈活,可以激發我突破遇到難題時的思考框架。
策略代號:AZ887
  • 渲染快樂:這是一個我比較能明確感到不同製作人偏好的地方。這種風格是透過留下成員們在完成任務時歡呼、互相鼓勵的畫面來向觀眾渲染同感的喜悅。
任務成功的開心擁抱
  • 表演情緒張力:在節目中透過強化情緒表演,大概或多或少都有,不過這一點想說的風格不是強化,而是表演出的情緒,像是本來沒有覺得好笑可是更加用力地大笑;本來沒有覺得生氣但是更加用力的生氣;誇張的動作表情、更多的裝傻與吐槽,比較類似表演喜劇或是相聲小品的風格,是透過表演講段子娛樂觀眾的類型。
強化憤怒的怒吼
  • 滑稽表演:裝笨拙傻氣、醜化、故意任務失敗、搞笑、找麻煩、找碴,讓任務不順利,藉由增加意外點增加笑點。無論是節目組指示或是成員自主營造都有,有時會藉由故意放走敵人、故意忘記任務、故意放錯材料、肢體搞笑表現。
特殊化妝也是一種滑稽表演的表現
  • 塑造成員特色個性:即人物設定,通常會針對成員表現出的個性加強力道,然後整個後製、互動、甚至是來賓的對待方式也會順著設定走,是一種比較容易製造梗、對話,如果來賓來參與,也會比較能盡快的理解氛圍。
例如:
池錫辰:最弱體、Race Start、在錫的向日葵、黑斑羚、蜂蜜拳頭、老頑固、臭手。
劉在錫:儒教BOY、愛惡作劇的不懂事哥哥、蚱蜢、嘮叨、臭手。
金鍾國:老虎、能力者、一哄就好金鍾國、球類愛好者、話多、我哥哥、當教練成癮(連自己也不放過)、LA愛好者。
Gary:狗、偶爾能力者、吟遊詩人、直行Gary、魷魚。
Haha:情景劇愛好者、花花公子、我弟弟、膽小、背叛者、離間煽動很強、魷魚二號、漆黑哥、選擇障礙、家人是軟肋會變得特別勇猛。
宋智孝:ACE、金手、不良智孝、懵智、北極狐、很多名字不談私生活的神祕主義者、牆智孝、年輕智孝。
李光洙:背叛者、長頸鹿、容限愛、只活一天李光洙、金鍾國狙擊者、臭手、被綜藝之神眷顧的人。
全昭旻:磁鐵人、最弱體2號、瘋昭旻、青蛙、飛蛾、愛情詩人、鐵鐵、想跟哥哥親近的人、臭手。
梁世燦:小滑頭、管家、小不點、鐵鐵、鯰魚。
宋仲基:積極仲基、花美男。
Lizzy:不知道是不是太短了我沒什麼印象....
很容易會選擇背叛的光洙
  • 強化各成員特色的互動:藉由成員在節目中展現的個性,形成各式各樣的聯盟、陣線,展現多元的面向與故事。像是監獄三巨頭、背叛者聯盟、週一情侶、能力者與孩子們、鐵鐵三人組、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飛蛾,各種組合在任務中會因為湊在一起展現特色。
成為監獄定期成員後,還能抱怨對方遲到
  • 使用來賓:一種是以來賓的作品作為主題設計,遊戲與劇情會以來賓的特色相關;另一種是將來賓當作客人,也許可能是因為遊戲人數平衡邀請的,單純參與已準備好的主題;還有一種是由於與主持人的互動默契、邀請容易,三不五時會被叫來(使用叫來這個詞是因為感覺真的很像是突然被叫來的XD)。
配合來賓設定的武打遊戲
誘拐相燁一起去對馬島

自我分析

我收看節目、劇集、頻道、圖文漫畫很取決第一印象是否吸引我,如果引起好奇,我便會看個兩三集,覺得有趣就會繼續追蹤成為習慣;途中如果出現我很不能接受的情節或觀念,如同停留的步驟,我同樣會多看個幾集認為真的不是同路人,便會選擇離開尋找新的習慣。
這長達13年的節目歷經多次調整與變動,各時期風格、節目形式的比重各不相同,如果我一開始點開時,剛好是我不喜歡的內容,我也許就不會選擇停留了,這是我的情況。
我個人偏好的的節目形式是有劇情設定>追擊戰>任務能力決勝>運氣決勝
喜好的編輯風格是滿足現實想像(有點中二)、突破規則的創意、團體精神、渲染快樂的類型。另外是比較不喜歡滑稽表演式。
對於人物設定,我會有熟悉感,會因為覺得有趣喜歡,但有時也會覺得主持人會太過聚焦於表現人物設定、容易猜到結果,這時候又不太喜歡。
在個人情懷上,也許是因為人生許多歡樂失落的階段都陪伴我度過,也認真參考了遊戲設定拿來玩,我對於目前的主持人或多或少有看了很多年的親近感,不可否認比起單純的節目觀眾,我的觀點會更傾向在如何解決這個奇怪。
接著回頭來看,我為什麼感覺很奇怪?
Running man其實從Gary下車前開始,這幾年一直都會瀰漫著一種「我們好像快不行了」的感覺,在節目中也提過幾次「以後究竟該何去何從?」的問題,在這樣的氛圍下挺過了疫情不能室外錄製、成員們各自確診再聚首、接連缺人、製作組換人、光洙又離開的情況,成員們節目外的生活其實也陸續遇到一些問題,各自都不輕鬆,但這段時間我都沒有特別覺得奇怪,只是覺得真的是很沮喪啊,其實回過神來看,我發現自己從那時候起,就一直抱持著「沒事的,他們會找到方向的」的心情在等待的感覺。中間也有悲傷、驚嚇、生氣種種負面情緒,因此我認為應該不是自己共感了成員的心情。

我感到奇怪的時間點大約是從去年年底開始,我突然有種「好像已經到頭了、好像已經沒有希望了、想要放棄了、話題中斷、沒有默契」這類的感覺出現,這是很疑惑的部分。(疑惑到四月我無法忽略的程度還抽了牌XDDDD),總之是這個時間段的節目我感到疑惑,除了畫面看起來很散漫、總是有看起來很亂的廣角以外,整個RM看起來很混亂,每個人好像都在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但由於沒有拉近特寫,像是有一堆事情同時發生,但所有事情都不是重點的感覺,也可能是隨便我自己決定哪件事是重點自己看的意思。這散發著一種全體不同心、不和諧的氛圍,我回頭去看了再更之前的集數,我發現以往成員本來就會各做各事,只是剪輯會將各自的行動分別剪出,讓我知道他們分別在幹麼,形成合作無間、每個人各司其職的情況。但若使用廣角直接看,就會顯得被收音的人在表演,其他人完全不關心還在後面聊天的畫面。這樣的氛圍讓我有種「到底現在在幹麼?」的奇怪感。
在完形心理學中,人的注意力會自動集中在自身認為重要的故事,然後其不關心的部分會成為背景,如果畫面中沒有明顯的主與客,那麼人就會很難去決定此時自己要注意的點,要嘛會被我們視為沒有意義、或者因為資訊瑣碎感到煩躁。
後製與剪輯在節目中很大的功能便是幫觀眾選擇這一個場景中要注意的地方。因此我認為畫面的主客混亂、沒有特別明顯的主題、缺少配樂配音推動情緒是我感到奇怪的原因:「我搞不清楚這一段,我應該把重點放在哪裡?」
從我首選喜歡劇情向可以得知,主題、聚焦、有脈絡,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環,就算節目形式不走完整情節,目前更偏向短片段吸睛的方式,我仍然會期待「告訴我這段要幹麼。」,回想起來,生活中我也比較習於與能直接講重點的朋友相處,我想我最近的煩躁是源於不明確的敘事主軸,讓我難以選擇應該對什麼反應。
這個製作組剛接時做過有劇情的鬼王特輯,我不認為這是能力的問題,我想是目前他們選擇了我不偏好的方向。當我開始注意剪輯手法後,有趣的是,從我發現每一集的敘事方式都有微妙的差異,還沒有真的完全的固定下來,也許他們也還沒有確定哪一種更適合,只是廣角的那一段被我特別注意到了而已。
最近每週的收看,我會注意製作組在什麼地方做了變動,後製配樂、過場畫面、特寫收攏等等(發現這些小小的改變對我來說有另外一種樂趣XDDD),可以感覺到參考了各式各樣的方式,不可否認離我心中最美好的畫面目前還是有段距離啦(目前我還是覺得缺少故事種類的豐富度),但蒐集變化也滿好玩的。
我另外申請了RM官網的會員,每週回饋製作組一些自己更喜歡和還不喜歡的地方,雖然不知道會不會閱讀,只希望自己能做點什麼讓節目更符合自己的喜好~希望大家在回饋節目組時,也能著重表達自己更喜歡及認為還能改善的地方,畢竟情緒性發言只會將對方推開,沒有辦法達到真正的目的。
***
另外,其實在注意到畫面之前,感覺混亂不同心、沒有默契這個點是更引起我注意的地方,我想這也跟我對這個節目的認知有關,早期製作的方向塑造了濃厚團體精神的形象,因此我一直留有這些人就是一個團體的認知。因此當畫面看起來混亂、沒有默契,明明強調成員關係但畫面看起來卻生疏又充滿表演性質,這樣的落差因為與我認知不一致而產生奇怪的矛盾。我想過我是否真的在意成員表現團結,但我發現比起團結我更介意這種不一致。
一步步釐清下來,我發現了我真的很在意主軸不明確以及不一致,而不一致也會是我與人互動時第一個會注意到的地方,其發言與舉動是否一致、是否有象徵偽裝的過度反應等等。我通常會遠離不一致的人,不一致會讓我感到不安全、無法信任。或許是刻意欺瞞、或許是其對自己不瞭解、或許是抗拒展現真實的自己,無論是哪一種,與之相處對我來說都是不容易的,這大概是我自己的警報系統。因此突然在熟悉的節目裡突然出現這個感覺讓我感到很困惑,但由於我不是他們身邊的人無法確認每個人的立場,只能從節目的呈現方式尋找可能產生不一致的原因,由於分析到這一步,我的心情已經回歸平靜,那麼我的探索就結束在此~

運用於生活

網路上有些評論會過度臆測他人心情與人身攻擊,這是我感到很悲傷的事情。隨口一句話其實很能造成一生的創傷,即使是中性拒絕的話語都可能讓人耿耿於懷,更何況是帶有攻擊的人云亦云。在諮商室中,有許多人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走不出來、貶低自己的價值、背負沒有必要的責任、受困幾十年沒辦法為自己而活。明明他們有很多閃閃發光的地方,卻因為一句話一生都很委屈不甘心、覺得自己怎麼樣都不夠、不值得,這些都是很難過的故事。
請大家更謹慎看待自己的言行,記得我們都是他人的光。我們所說的、所做的都在對世界造成影響。
-----------------------------------------------
不只是網路評論,這更與我們生活的人際關係相關。
我們在生活中更需要學習釐清自身立場再發言。


有一次我去飲料店買飲料,看到了新來的店員。
她是一個帶著孩子的媽媽,
那個孩子看起來大概四、五歲,一直在飲料吧台、櫃台邊走來走去,
他看著另一個店員把飲料放在封口機上擦一擦、放在櫃台上。
然後第二杯的時候,孩子就很快的拿抹布要擦、要把飲料拿出來放在櫃台上,
但因為身材矮小,其實各種卡位、佔位置。
他媽媽很著急地在學點單,對孩子的卡位分身乏術,
只是不斷的叫孩子走開、不要擋路。

我看著孩子退了幾步,走到了櫃檯外面,
然後他想到了新的方法,他把吸管放在做好的飲料杯上,
每一杯上面都有一根吸管。
然後媽媽就越來越生氣,叫孩子不要煩她。
後來有沒有更大的衝突我就不清楚了。
-------------------------------------------------
作為旁觀者,對於媽媽跟孩子,我能理解他們各自的行動與情緒,但各自的焦燥、想幫忙,引起了更麻煩的後續事件。我想起小時候自己想要幫忙的時候,也被長輩吼過「不要跟東跟西的找麻煩、閃邊去」,當時我覺得很委屈,就不太敢靠近那個長輩了。我也能理解在新職場壓力山大,又擔心自己帶來的人妨礙同事的焦慮,希望一切干擾盡量減少。人有情緒是很自然的,情緒告訴我們自己現在有不滿意的事情,但僅僅如此,我們需要學會停止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
如果這時候媽媽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孩子安分的、不做任何事,那麼其實使用「好好站在這裡幫我加油會幫我很大的忙,謝謝你~」的句型,給予更清晰的行動指示,即使與「不在擋路、不要站在這裡」同樣都是指示,但更能有效讓孩子停在某個不卡位的定點,還能讓孩子感到自己提供了協助安定下來。彼此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比起只是生氣、焦慮著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為什麼什麼都不做!說出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更能讓彼此雙贏。

    22會員
    92內容數
    就算在人生的路上, 所有人都徬徨漂泊,但只要互相分享自己走過的那部分旅途, 我們就可以慢慢完整地圖。 那麼,就不會怕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關係交往,若開始討論到未來規劃,甚至婚姻,免不了需要認識對方的父母親與其他親友。 通常在尚未見面前最初步的認識都是來自伴侶生活大了事中的提及,我們得到一種「間接性的敘事故事」探索。
    Thumbnail
    對談是瞭解與互信的開始,也是傳遞思想的方式,遠溯至柏拉圖的對話錄,是西方哲學的濫觴;在東方,佛陀與弟子的對話記錄下來的佛經也形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Thumbnail
    昨天與朋友聊到夫妻在育兒上合作的話題 憶起我剛當媽不久後,曾與國中好姐妹開玩笑: 「直到生了孩子妳才會知道妳嫁的是豬還是人」 這篇我來為老公們平反一下 親愛的老婆們,若您期待老公成為神隊友 請學習信任他、也給他練習的機會 回想起4年前剛在家庭端執行正向教養時 我自己也曾是個豬隊友 哇靠!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 我想因為你也想要別人尊重阿。 如果你能尊重那些原本不尊重你的人, 相信在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反過來尊重你。
    Thumbnail
    這兩天藝人 Ella 陳嘉樺在記者會中失言,在臉書上鄭重道歉。除了公眾人物,一般人在面對多元共融的課題時,也經常在生活中、職場上犯錯。當我們面臨指責時,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是不是面對所有人的責怪,我們都應該無條件低頭道歉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膛手傑克;香港鳳姐連環劫殺案;日本東電OL殺人事件;美國綠河殺手;以及英國伊普斯威奇連環殺人案,他們的共通點都是針對婦女的謀殺案--而且是針對性工作者的謀殺案。直到現在,全球數以萬計的性工作者,仍然無時無刻在各種紅燈區以及社會的角落遭到無情的謀殺,這對支持性產業合法化的Liberal
    Thumbnail
    <p>真正到了告別的時候,再濃烈的情感也不能讓時光逆流,這時候最後能夠說出的,不外謝謝你三字。</p>
    Thumbnail
    這篇希望儘量短一點,雖然越短可能越沒辦法達成解釋的效果。主要是因為日本對於其非戰憲法的解釋,由於修憲的困難,而改變成內政上的擴大解釋,大體上來說就是,從前日本因為非戰憲法,除非被攻擊以外不得反擊。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關係交往,若開始討論到未來規劃,甚至婚姻,免不了需要認識對方的父母親與其他親友。 通常在尚未見面前最初步的認識都是來自伴侶生活大了事中的提及,我們得到一種「間接性的敘事故事」探索。
    Thumbnail
    對談是瞭解與互信的開始,也是傳遞思想的方式,遠溯至柏拉圖的對話錄,是西方哲學的濫觴;在東方,佛陀與弟子的對話記錄下來的佛經也形成了東方文明的基礎。印度人一向認為凡是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我想,思想的交會也是神聖的。
    Thumbnail
    昨天與朋友聊到夫妻在育兒上合作的話題 憶起我剛當媽不久後,曾與國中好姐妹開玩笑: 「直到生了孩子妳才會知道妳嫁的是豬還是人」 這篇我來為老公們平反一下 親愛的老婆們,若您期待老公成為神隊友 請學習信任他、也給他練習的機會 回想起4年前剛在家庭端執行正向教養時 我自己也曾是個豬隊友 哇靠!
    Thumbnail
    透過這系列文章,我想與各位分享2021年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裡的觀察與實踐。東京裏物語在clubhouse經營著一個封閉式的社群實驗,除了練習講話、聽話,重新編輯我原生人脈與裏物語讀者間的關係以外,也試著連結在台灣與日本的兩群人。
    Thumbnail
    為什麼要尊重別人? 我想因為你也想要別人尊重阿。 如果你能尊重那些原本不尊重你的人, 相信在不久之後他們也會反過來尊重你。
    Thumbnail
    這兩天藝人 Ella 陳嘉樺在記者會中失言,在臉書上鄭重道歉。除了公眾人物,一般人在面對多元共融的課題時,也經常在生活中、職場上犯錯。當我們面臨指責時,究竟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是不是面對所有人的責怪,我們都應該無條件低頭道歉呢?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開膛手傑克;香港鳳姐連環劫殺案;日本東電OL殺人事件;美國綠河殺手;以及英國伊普斯威奇連環殺人案,他們的共通點都是針對婦女的謀殺案--而且是針對性工作者的謀殺案。直到現在,全球數以萬計的性工作者,仍然無時無刻在各種紅燈區以及社會的角落遭到無情的謀殺,這對支持性產業合法化的Liberal
    Thumbnail
    <p>真正到了告別的時候,再濃烈的情感也不能讓時光逆流,這時候最後能夠說出的,不外謝謝你三字。</p>
    Thumbnail
    這篇希望儘量短一點,雖然越短可能越沒辦法達成解釋的效果。主要是因為日本對於其非戰憲法的解釋,由於修憲的困難,而改變成內政上的擴大解釋,大體上來說就是,從前日本因為非戰憲法,除非被攻擊以外不得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