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人生旅程當中,不時會出現由某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交替時期,通常我們會說是「過渡期」。

過渡期很常發生,年齡的增長、心境的改變、健康狀況、職場變化、感情方面等,都會產生所謂的過渡期。當事人在過渡期,內心可能是徬徨不安、沒有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才好,抱持對的心態,可能是跨過這段期間的關鍵所在。

有句俗語來形容小嬰兒的發展,「七坐八爬十站一歲走路」。說正格的,嬰兒剛學會站,走起來也是左晃右晃的,還得扶著桌子或椅子才能走個幾步,中途不時還會坐下、甚至退回爬行狀態,要真能完全不靠大人攙扶、放開手走,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從坐到走路的這段過渡期,小寶寶迫不及待的要探索這個世界,每個人發展狀況不一,活動力十足的寶寶,爸媽得多留意避免小孩受傷,平安順利的走出過渡期。


寶寶學走路、空檔年都會經歷過渡期

寶寶真正學會走路前要經過爬行或半爬半走的過渡期。這幾年也蠻流行的「壯遊」,利用從一個階段跨到另個人生階段間的空檔,透過旅遊的過程沈澱思緒、思考未來之路,就是過渡期的最佳範例。而在歐美國家流行多年的「壯遊」,源自於17世紀的「Grand Tour」一詞,原本是用在歐洲貴族階級身上,他們利用年輕時,進行幾個月或是幾年之久的長途旅行。時至今日,歐美國家有些高中生畢業後,會結伴來趟長期旅遊,有點像是成年儀式,路途上充滿挑戰、冒險、驚喜、未知,也能藉機體驗世界之大、人生之美。

而壯遊的概念在歐美演變成為Gap Year,就是所謂的「空檔年」或「間隔年」。在進入大學之前,空出一年的時間來實踐或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體驗,例如到澳洲住宿打工、到義大利酒莊學釀酒、參與無國界醫生志工團等等。有去歐洲旅遊過的話,路上不時會看到年輕背包客,或許三兩成群,甚至可能是隻身一人,都可能是利用Gap Year出來見見世面,增廣見聞,或許能來個不打不相識、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點像是以前看過的武俠小說般,在山上練了幾年劍法,總盼著有朝一日能下山闖蕩江湖,畢竟,世界這麼大,在舒適圈裡待久了(或悶久了),能出去走走、行俠仗義一下,也不是件壞事。


人生壯遊需要勇氣

至於一般人呢,求學期結束後,緊接著就進入職場,有些人會利用就職前的過渡期,來趟小小的壯遊,有些人也可能選擇工作了幾年,等存了一些錢,再以各種形式來完成人生的壯遊。職場畢竟是殘酷現實的,可能與志向不合、工作上勾心鬥角、成天委屈只為五斗米折腰,甚至有人放棄努力、渾渾噩噩過日子;但是,桌上擺的照片、筆電設定的桌布、年輕時曾有的那份悸動,心裡有股聲音,不時就會爬上心頭。壯遊不見得是辭去工作,請了長假來個30天自行車環島、遠赴印度學習冥想,抑或是到寮國偏鄉教小朋友英文,這樣的壯遊,時間長一點,有更多的餘裕可以跳脫羈絆、讓身心都喘口氣,休息之餘,還能完成一件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這個人生過程中的頓點,或許能發展出一段斜槓人生的機會也說不定。

年輕時我很羨慕書裡或是媒體上那些完成人生壯遊的人,可能是到西藏、南北極、或是在非洲某個我們連地圖都找不到位置的國家,默默的從事有意義的事。這樣子的人生頓點,讓過渡期有了意義。

男女之間的感情,走過一開始你濃我濃的暈船期後,爭吵、不滿、個性差異、生活習慣、金錢觀點等,都會在過渡期一一浮現。你或許想要在星期天在家追劇,但男朋友卻堅持要去露營;你想要趕緊結婚生孩子,但他的存款連十萬都不到。每段感情都不可避免會來到過渡期,雙方冷靜下來,把話講清楚,妥協、讓步、放手、掙扎,有的人順利跨過這個關卡的挑戰,順利往下階段邁進,有的則是黯然分手。

raw-image

至於我,現在來到半退休,不,接近退休的階段。我仍在摸索各種可能性,畢竟人生下半場的路還很長,不急於一時就匆匆做出決定。眼前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就是過渡期,雖然沒有固定收入,我不是說錢不重要,錢還是很重要,不過我看得很開,賺少就省一點就行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得開心比較重要。

過渡期還要多久?我沒有設定什麼期限,就隨緣吧,看看生命會把我帶往何處。

面對人生各種過渡期,當你的小孩、伴侶、朋友、同事找你求助時,建議閉嘴多傾聽、默默支持不干預;這是你的人生,不管決定如何,都是你的決定。至於小嬰兒學會走路,除了用手機開心記錄下那一刻之餘,家中擺設還是要留意,免得活動力太過旺盛的小朋友不小心因此受傷,在過渡期留下疤痕紀念,那就不太妙了。


歡迎追蹤本專題或到臉書粉專《JC Talks》,一同精彩活出人生下半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裡丨心裡
147會員
661內容數
人生50才開始,進入人生下半場,用輕鬆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期待人生下半場能活得精彩。
這裡丨心裡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曾經有人形容咖啡的味道,苦苦的,像極了每個人長大後、遭遇到的各種考驗,大人的世界,並不像小時候所想的那樣。一點也不好玩,成天被帳單、被工作追著跑,有好多責任要擔,大人味嘗起來是十足的苦。
Thumbnail
2025/03/16
曾經有人形容咖啡的味道,苦苦的,像極了每個人長大後、遭遇到的各種考驗,大人的世界,並不像小時候所想的那樣。一點也不好玩,成天被帳單、被工作追著跑,有好多責任要擔,大人味嘗起來是十足的苦。
Thumbnail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11/28
多年前一部名為《億萬未婚夫》(The Bachelor)的電影,男主角向交往三年的女友求婚,因為一句爛透的求婚詞「你贏了(You Win)」而遭拒,不巧祖父在此時去世,留給他1億美金的遺產,但前提是他得在30歲生日的隔天晚上6:05前完成終生大事,男主角只剩下不到24小時之內要找到新娘。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2024/02/17
三國劉備在逝世前對兒子告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用意是鼓勵人多做好事,那怕是看來微不足道、甚至是舉手之勞,都應該去做;相反的,別以為是小惡就覺得無所謂,小惡積習成性,有一天可能犯下眾人撻伐的大惡。這句話,想必所有人從小都學過。多做好事,少做壞事,簡單明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成長,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的旅程,在行走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酸甜苦辣,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它是一段需要用小小代價去換取的旅程,在過程中,必須狠心的捨棄路途中的小阻礙,也會撿到感到動心的小禮物。 成長,成為了我的困頓。 成長的路途如同曲線圖,在某個交叉點,總是起起伏伏,有時一帆風順,有時一落千
Thumbnail
成長,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的旅程,在行走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酸甜苦辣,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它是一段需要用小小代價去換取的旅程,在過程中,必須狠心的捨棄路途中的小阻礙,也會撿到感到動心的小禮物。 成長,成為了我的困頓。 成長的路途如同曲線圖,在某個交叉點,總是起起伏伏,有時一帆風順,有時一落千
Thumbnail
人生旅程當中,不時會出現由某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交替時期,通常我們會說是「過渡期」。 過渡期很常發生,年齡的增長、心境的改變、健康狀況、職場變化、感情方面等,都會產生所謂的過渡期。當事人在過渡期,內心可能是徬徨不安、沒有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才好,抱持對的心態,可能是跨過這段期間的關鍵所在。
Thumbnail
人生旅程當中,不時會出現由某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的交替時期,通常我們會說是「過渡期」。 過渡期很常發生,年齡的增長、心境的改變、健康狀況、職場變化、感情方面等,都會產生所謂的過渡期。當事人在過渡期,內心可能是徬徨不安、沒有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才好,抱持對的心態,可能是跨過這段期間的關鍵所在。
Thumbnail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從爬到站到走到跑,他們也在一歲後漸漸有了自己的喜好,相較於0到1歲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的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開始有自己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從爬到站到走到跑,他們也在一歲後漸漸有了自己的喜好,相較於0到1歲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的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開始有自己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成長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從小屁孩到知道夢想,是一百八十度轉變。在亞洲,有兩座多文化融合的現代城市,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個時代的“後生”到底會對未來有甚麼看法呢? 看着逐漸發達的家鄉,不知為何卻是感到迷惘,所有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個充滿電子化的社會,人人都低頭的今天,何處能再次
Thumbnail
成長是人生必經的階段,從小屁孩到知道夢想,是一百八十度轉變。在亞洲,有兩座多文化融合的現代城市,歷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個時代的“後生”到底會對未來有甚麼看法呢? 看着逐漸發達的家鄉,不知為何卻是感到迷惘,所有一切都不再一樣了,人與人的距離越來越遠,這個充滿電子化的社會,人人都低頭的今天,何處能再次
Thumbnail
因應先生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悲欣交集-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遠流出版),我把本篇文章下標題為「哀樂壯年」。既是哀樂壯年,就代表有哀有樂,以下這篇先記錄一下壯年生活的「哀」,下篇再來記錄壯年生活的「樂」,也不失為開展往後人生的沉澱、反思與指引。
Thumbnail
因應先生最近看了一本書叫做「悲欣交集-人生溫柔安靜的力量」(遠流出版),我把本篇文章下標題為「哀樂壯年」。既是哀樂壯年,就代表有哀有樂,以下這篇先記錄一下壯年生活的「哀」,下篇再來記錄壯年生活的「樂」,也不失為開展往後人生的沉澱、反思與指引。
Thumbnail
原本以為每一次的假期待(呆)在室內是唯一的選擇 因為懶得走、擔心汗流浹背、不知道去哪、去的地方好玩嗎? 然而曾幾何時開始喜歡走出戶外? 那時候好像算不上年輕了 但在踏出那一步之後 才發現年齡可以因此再年輕好幾歲 才驚覺可以挑戰的事情更多 不管陽光有多晒 不管是不是突然下了一場西北雨 即便是臨時起意
Thumbnail
原本以為每一次的假期待(呆)在室內是唯一的選擇 因為懶得走、擔心汗流浹背、不知道去哪、去的地方好玩嗎? 然而曾幾何時開始喜歡走出戶外? 那時候好像算不上年輕了 但在踏出那一步之後 才發現年齡可以因此再年輕好幾歲 才驚覺可以挑戰的事情更多 不管陽光有多晒 不管是不是突然下了一場西北雨 即便是臨時起意
Thumbnail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Thumbnail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Thumbnail
人生的階段就是層層的體驗賽
Thumbnail
人生的階段就是層層的體驗賽
Thumbnail
人生也許有兩段時間,感覺上過得特別的快。之一是寶寶嬰兒成長的階段,所以,有”一暝大一寸”的說詞。之二,就是進入衰老期的時候,就有”一天一天老”的說法。  2020走了兩位親人,卻也來了一對雙胞胎外孫女。寶寶的成長每一個月都不一樣的有趣,而進入老年階梯的我也感受到”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層面一步又一步
Thumbnail
人生也許有兩段時間,感覺上過得特別的快。之一是寶寶嬰兒成長的階段,所以,有”一暝大一寸”的說詞。之二,就是進入衰老期的時候,就有”一天一天老”的說法。  2020走了兩位親人,卻也來了一對雙胞胎外孫女。寶寶的成長每一個月都不一樣的有趣,而進入老年階梯的我也感受到”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層面一步又一步
Thumbnail
身為後青春期,半隻腳已經踏入3字頭年紀的男人,偶爾會掙扎,企圖想藉著對人生一絲尚存的熱情,掙脫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這個年紀的我們,大多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狀態,下班回家總得面對家人關心,催促著自己趕緊搭上結婚生子的列車,進入人生下個階段;另一方面....
Thumbnail
身為後青春期,半隻腳已經踏入3字頭年紀的男人,偶爾會掙扎,企圖想藉著對人生一絲尚存的熱情,掙脫這個不上不下的年紀。這個年紀的我們,大多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尷尬狀態,下班回家總得面對家人關心,催促著自己趕緊搭上結婚生子的列車,進入人生下個階段;另一方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