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必答的回聲】自淨己意,盡漏不取,淨身出戶出三界

2023/07/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現在明白並且接受了,我是帶著無明,以及隨著無明接連升起的行、識、名色、六處、觸等等不清淨的種子而來,用來組合成這個『我』的成分複雜,當然生活不會清心明淨。
透過修行,一步一步地放下了那個曾經執著的『我』,慢慢鬆開與五蘊的繫結,觀照到這個世間,確實是一切『此有故彼有』,也因此『此滅故彼滅』。
以往非常珍惜的各種『創意』和『想法』,都是觸緣境界或業果成熟所生,全都不是『我』能掌控。而若『我』無法掌控一直都有對自己有利、可愛等等的創意和想法,那麼,就不能說有『我』。
無明眾生皆執著認為『五蘊』與我有關,造就一切盤根錯結的煩惱
如果這個『我』的想法、感受、分辨也會因為各種情境而改變,那麼,就不存在永遠不變的我,因此『我即無常』。
若無法接受『沒有一個不變且對一切有掌控力的我』,那麼,對於不變和控制的渴望,就會使我感受『無常即苦』
但若可以接受無常、無我,就會逐漸領受到『如涅槃般的寂靜』。

在北傳佛教中很重要的經典《妙法蓮華經》中,紀錄釋迦牟尼佛以『火宅』來比喻『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而不管是生而為半樂半苦的人,或是享福的天人,或是淪為受苦的惡趣眾生,都還是在三界中輪迴翻轉,而只要是翻轉,就彷彿在著火的宅院中,生不得安寧。
無常就是變化,變化就是不得安住,在不得安住之所追求永恆,造就了苦。
只不過,脫離這棟永不得安生的宅子的唯一方法,並不像比喻中所形容的那麼簡單,以一些玩具或是漂亮的車子,就能把在屋內貪玩不出來的孩子們帶出火宅。
各種因緣下促使眾生因無明而著迷於這宅子的某一境處或某一角落,不管外表看上去是快樂或是痛苦,都是自願留下。只有少數真正聽聞或受不了不安之苦的,才會開始轉移焦點,才有可能聽見慈父在宅外的聲聲呼喚。
在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則中,那些執著來自於過往未漏盡或曾造就的『(身/口/意)行』,是個結果,無法改變。
所以,人只要出生,就必然帶著苦。
即使一生過得富貴榮華,最終仍必須面臨『老死』之苦。
但是,我卻可以選擇不將這個『苦』的感受認定為『我』『我所』『相在』或『異我』,進而不再製造因果的種子。
倘若不再製造新的種子,且放下漏盡帶來的種子,不使它們滋生成長,那麼就有機會做到『淨身出戶』,以清淨明覺的狀態,真正地做到『出(三界之)家』,不再妄念造作,以體驗『寂靜涅槃』。
『接觸世間法,心毫不動搖,寧靜無煩惱,此為最吉祥』
以有六根和五蘊的狀態體驗無上的寂靜涅槃,則是最後一關。
測驗我是否真正地明白了悟『無我』的真諦,不貪戀涅槃的感受、亦不因貪戀而造意行,起了一念無明後,又再來一遍。
帝賢
帝賢
一個目前仍在世間修行的凡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