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錯了—外來的和尚的觀點是不是比較厲害?(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對於台灣的佛教或佛法的印象是這樣的,就是由一些各大山頭的領導人,各自帶領著他們的徒子徒孫一同修行。需要遵守戒律,吃齋念佛,每日有嚴格的作息。而這位從瑞典遠道而來到泰國成為一位僧人的作者,到底在出家的十七年間看到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繼續的這樣修行著?這是一開始這本書帶給月光的疑問,而在書中,作者提到了一個故事,敘述完畢後可以歸納為一句話,那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個故事來自於東方,所以大家耳熟能詳。但對於一位瑞典人來說,因為從來沒有聽過,可說是受到不少啟發。

可以這樣來看,有道理的故事不只是影響到所謂的本地人,就算是對於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也是會感到有道理的。在某種程度上,這或許可稱之為真理。但再換個角度來看,外來的和尚比較會念經嗎?一樣有遭遇到種種挑戰,就像我們去國外留學,學習歐美文化一樣,都會因為很難得所以比較珍惜吧!作者從這個故事體會到無常的概念,什麼一定是好的呢?馬跑掉了一定是壞事嗎?然後馬帶回了其他的野馬就一定是好事嗎?結果都是不一定的,更不會是旁邊的人說了就算。旁人有可能說對,也有可能說錯,又何必去太過在意?

佛法是共通的,也會吸引外國人前來修行。或許按照作者前半段的描述,他的修行困難點就是一直在冥想時很容易打瞌睡,然後想辦法克服的過程。這樣看起來很平凡,似乎沒有因為透過修行而增加了什麼神力,悟性看來也不高,但那又如何呢?雖說是乍看之下沒什麼了不起,但他也是在堅持每日只有一餐,不碰觸金錢及住在簡陋的棚屋裡這樣的日子。換言之,就算所謂的悟性不高,但他所過的卻是貨真價實的森林僧人修行生活,而且持續這麼多年,其中必定有其堅持下去的原因。

在尋找自我內心的過程中,只要自己想做,就沒人可以阻止得了。這是這本書帶給月光的啟發。面對別人可能的質疑又如何呢?只要自己堅持下去就好了。去看一位森林智者的書,並不代表就想要為一位僧人,而是想去了解他所思考的重要問題是什麼?為何可以堅持那麼久呢?】如果一切可拋,那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大部分的眾生都是被一堆物品所包圍著,有著處理不完的責任與義務,看似動彈不得。然後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著,如果心情上調適的過來沒有因此生病,就可以邁入老年,如此而已。而如果調適不過來,就會感到不開心,比不過別人,自己命很苦等等。因此,在這樣想之前,是不是可以看看別人是如何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可能錯了,是作者想要一再強調的觀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築夢人-avatar-img
2023/07/14
我可能錯了,或是對於自己看待世界人事物的認知有了質疑。修行及質疑並不衝突,就是因為質疑,才會更想了解或追尋真理,堅定修行的意念。可能是個疑問詞,有著大量模糊地帶,可能錯,可能對。那麼,對與錯就該由自己負問尋出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答案。即使答案不是唯一的。
深邃月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築夢人 對所謂的真理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或許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又或許其實是對方錯了,但ㄉㄨ時間內還看不出來,都有可能的。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1.9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5/02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身處其中一員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在此篇文章強調的重點在於說謝謝的數量,這當然不是說品質就不重要了,相信這兩者可以取得平衡。又舉例成為財務自由的人,也就要每天多多看著那些已經是這種狀態的人,謝謝他們並感謝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所以有著同樣的思考模式。都是想著如何繼續維
Thumbnail
2025/05/02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身處其中一員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在此篇文章強調的重點在於說謝謝的數量,這當然不是說品質就不重要了,相信這兩者可以取得平衡。又舉例成為財務自由的人,也就要每天多多看著那些已經是這種狀態的人,謝謝他們並感謝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所以有著同樣的思考模式。都是想著如何繼續維
Thumbnail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5/01
     說到道謝這件事,一般會定義為對方做了什麼對自己有利的事情後,向對方表示感謝之意。不過,也沒有規定一定要受有利益才能説謝謝的。完全沒有理由的說謝,這也是當然可以的。如果可以看一個路人不順眼就唱衰對方;那一樣可以看對眼就祝福對方。更可以毫無理由就向對方說謝。即使這個世界有所謂的主流規則,要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Thumbnail
看到這本書是一位在日本朋友的臉書大力推薦!如果也想聽分享,可以聽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我買了後,看完手邊書,之後在清單中找出這本書。 作者在成為森林僧人之前是一位經濟學家,在企業服務。,但內心一直有個聲音要他不要這樣繼續下去了,成為了僧人後17年,這個聲音又出現了,但這次是要他還俗! 也許
Thumbnail
我必須承認,若不是看到很多人給這本書的好評(諸如「療癒好書」、「人生必看」、人生聖經」…等等),光看到書名,我想我應該完全不會想翻開。 在這個要「大家都必需相信自己」的正能量流行世代裡,「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是多麼地違和、逆耳?(至少我最初有些許這種感受) 而當閱讀此書後,我才明白,這本書重點不
Thumbnail
我必須承認,若不是看到很多人給這本書的好評(諸如「療癒好書」、「人生必看」、人生聖經」…等等),光看到書名,我想我應該完全不會想翻開。 在這個要「大家都必需相信自己」的正能量流行世代裡,「我可能錯了」這句話,是多麼地違和、逆耳?(至少我最初有些許這種感受) 而當閱讀此書後,我才明白,這本書重點不
Thumbnail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Thumbnail
書名一開始就將作者在泰國森林寺院學到的神奇咒語告訴讀者了。非常神奇而有力量的簡短咒語。 我們生活中有多少的紛爭,是來自於人們對於自己念頭的執著,認爲自己才是對的?這讓彼此相爭不休,積累不滿的情緒,甚且變成宿怨世仇。 如有一方或雙方能有餘裕往後退一步,去質疑自己的想法:「我可能錯了。」也許僵局就能
Thumbnail
或許,總會有那一刻。你感受到一種召喚,你所期盼的,突然與自己契合,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並感受到能量的湧出。 📗《我可能錯了》 雖然是個好書名,意味人不要太堅信自己才是對的。但它絕不只是講吾日三省吾身的故事;而是講述了覺察、念頭、呼吸、寧靜、衝突、困境,還有最重要的──愛。以自身經歷
Thumbnail
或許,總會有那一刻。你感受到一種召喚,你所期盼的,突然與自己契合,你全心全意地專注在當下,並感受到能量的湧出。 📗《我可能錯了》 雖然是個好書名,意味人不要太堅信自己才是對的。但它絕不只是講吾日三省吾身的故事;而是講述了覺察、念頭、呼吸、寧靜、衝突、困境,還有最重要的──愛。以自身經歷
Thumbnail
在閱讀:我可能錯了這本書的過程裡,發現時間流經的速度變慢了。很容易就陷入不斷的催促自己趕快學習!不然就趕不上別人的迷思,認為別人時時刻刻都在進步,自己的看書及吸收知識的速度卻是慢到不行,這樣是不是很快就要被時代潮流所淘汰了?總是抱著許多的不安,來閱讀著書籍,就是想要讓自己更強,更快跟上時代腳步。但是
Thumbnail
在閱讀:我可能錯了這本書的過程裡,發現時間流經的速度變慢了。很容易就陷入不斷的催促自己趕快學習!不然就趕不上別人的迷思,認為別人時時刻刻都在進步,自己的看書及吸收知識的速度卻是慢到不行,這樣是不是很快就要被時代潮流所淘汰了?總是抱著許多的不安,來閱讀著書籍,就是想要讓自己更強,更快跟上時代腳步。但是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他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在懸崖邊抓住樹幹就要掉下去的旅人,求助於上帝時,上帝給他的解方是:鬆手!而這樣的解方是旅人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相信只要鬆手就必定是死亡,這是千真萬確而不可質疑的。但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旅人需要鬆手才能接受祂的後續安排。例如下方可能是一片柔軟的草皮和鬆軟的土,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他舉了一個例子,當一個在懸崖邊抓住樹幹就要掉下去的旅人,求助於上帝時,上帝給他的解方是:鬆手!而這樣的解方是旅人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相信只要鬆手就必定是死亡,這是千真萬確而不可質疑的。但是,站在上帝的角度來看,旅人需要鬆手才能接受祂的後續安排。例如下方可能是一片柔軟的草皮和鬆軟的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 作者比約恩在26歲辭掉高階主管工作,到泰國成為森林僧人,17年後還俗回到瑞典 這本書是作者的人生流水帳,忠實地記錄著生活中的體悟和故事, 作者人生的巨大轉折不會有過多解釋,基本上就是「直覺」,對想要解開人生謎底的讀者,可能感到失落 ,但這本書想說的並不是「找到解答」,而是「放下信念」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佛教或佛法的印象是這樣的,就是由一些各大山頭的領導人,各自帶領著他們的徒子徒孫一同修行。需要遵守戒律,吃齋念佛,每日有嚴格的作息。而這位從瑞典遠道而來到泰國成為一位僧人的作者,到底在出家的十七年間看到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繼續的這樣修行著?這是一開始這本書帶給月光的疑問,而在書中,作者提
Thumbnail
對於台灣的佛教或佛法的印象是這樣的,就是由一些各大山頭的領導人,各自帶領著他們的徒子徒孫一同修行。需要遵守戒律,吃齋念佛,每日有嚴格的作息。而這位從瑞典遠道而來到泰國成為一位僧人的作者,到底在出家的十七年間看到了什麼?又是什麼原因讓他繼續的這樣修行著?這是一開始這本書帶給月光的疑問,而在書中,作者提
Thumbnail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
Thumbnail
某一天,在車上聽著Podcast的同時,廣志推薦了某一集曾寶儀的節目。 他說聽完好感動,想再聽一次,我想說哪來的那麼厲害要用好好聽來形容?結果只能說:我錯了,真的好感動! 來自〈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EP66,她分享了一本書《我可能錯了》,在節目中曾寶儀評論作者在書中及其可能的「真誠」,曾經是一位出家
Thumbnail
猜錯了,這本不是關於宗教的書, 更像是成為僧人的田野筆記
Thumbnail
猜錯了,這本不是關於宗教的書, 更像是成為僧人的田野筆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