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奧修-深遠的無知與困惑之間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深遠的無知與困惑之間的旅程
我努力的目的是在你內部創造一種深遠的無知狀態。我並非試圖說服你接受任何事情,也不是要灌輸你一套被接受的教條。我所做的是從你身上剝離所有的支撐,因為只有這樣,生命才能在你內在展開。我不是要給你一個生活的依據,而是將所有的支撐和拐杖都從你身上拿走。
心智是非常聰明的,當你說放下金錢時,心智會回應說好的,我能透過冥想來獲得依附嗎?當你告訴心智放棄世界時,它也會說好的,我現在可以透過購買靈性體驗來滿足自己嗎?你說放棄世界,心智回應說我可以放棄世界,但現在我會執著於上帝的觀念,這反而成為一個更大的障礙。詞語「上帝」已經成為一道巨大的障礙,對上帝的信仰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障礙。如果你想要接近上帝,你必須放下對上帝的所有觀念和信仰,不論是印度教、基督教還是其他宗教的信仰。你必須絕對保持寂靜、無執著、無所知,只有在這種深遠的無知中,你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存在意義。
我的努力與你所做的完全不同,你所做的是與我背道而馳的。我努力的目的是在你內部創造一種深遠的無知。當我看到有人在積累知識時,我立即介入並將其排除。逐漸地,當你接近我,你將開始喜歡這種狀態,這樣積累一切就變得毫無意義。如果你對某事物著迷,這個人將無法讓你平靜;如果你執著於某事,他將把它帶走。那麼,這一切還有什麼意義呢?
你將只是聆聽我,無執著、無信念地聆聽,不創造任何哲學或神學,只是純粹地聆聽,就像聆聽詩歌、聽松樹間風的聲音、聽河流湧向大海、聽海浪咆哮的野性聲音。你不需要創造哲學,只需純粹地聆聽。讓我成為在你面前怒吼的狂野海洋,讓證據通過樹木的聲音,通過鳥兒在清晨歌唱中表達,我不是一個哲學家,我不是來傳授知識給你的,我試圖指出超越知識的東西,所以一旦我看到你點頭稱是,一旦我看到你在積累某些東西,我立即反駁它,讓你困惑,因為困惑對我而言是一種信息,我一直這樣做。
除非你放下一切努力,放棄完全滿足的努力,除非你開始以無心的喜悅來聆聽我,就像聆聽音樂一樣,當你以這種方式聆聽我時,你將永遠不會感到困惑。你感到困惑是因為首先你執著於某事,然後在下一步中我摧毀它,你感到困惑,你正在建造一個房子,然後我再次來到那裡並摧毀它。實際上,你的困惑是由你自己創造的,不要去建造那個房子,那麼我就無法排除它。如果你創造了它,我就會摧毀它;如果你停止創造房子,你說這個人會來摧毀它,所以你只需要等待和聆聽,不需要建造任何房子來居住,那麼我就無法困惑你。
當我不能困惑你時,那將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日子,因為在那個時刻,你將能夠通過你的存在理解我,而不是透過你的智力,那將是一種交流而不是溝通,一種能量的傳遞而不是文字的傳遞,你將進入我的家。我不會讓你建造任何房子,因為那將成為一個障礙,然後你將開始住在那個房子裡,而我正試圖將你帶入我的家。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也對你們說,我正在帶你們進入一個等待著你們的偉大宮殿,但是我看到你在路邊建造房子,我不得不摧毀它們,否則你的旅程將被破壞,你永遠不會到達目標。如果你崇拜任何東西,如此急切、如此不耐煩,無論我告訴你什麼,你都會立即抓住它,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所以要保持警覺。如果你保持警覺,就不需要我困惑你。事實上,只要你活著,無論我做什麼,我都不能困惑你。有一天,你將能夠說「現在我不能讓你困惑,無論你說什麼,我都聽著,我為此歡欣鼓舞,但我不會形成任何概念,那麼我怎麼能困惑你呢?」直到那一刻,我將一次又一次地困惑你。
奧修教導分享
avatar-img
69會員
141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倫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欲望與正念:超越評判,純然無偏見 像剛睜開眼的嬰兒一般,毫無觀念地存在著 --奧修 當我們擁有欲望時,焦慮往往會伴隨而來。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實現欲望,是否可能達到目標。欲望帶給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同時也將焦慮滲入我們的生活中。然而,一旦我們擁有了欲望,我們與當下的連結便逐漸失去。 正確的正念並非
摧毀心靈,追求純真生命 摧毀舊心靈,讓新生命湧現 簡單來說,我試圖摧毀我所想要消滅的心靈,而不是實現它。因為只有當舊的心靈完全被摧毀時,新的心靈才能誕生。正是在毀滅中,創造力湧現;在死亡中,生命流轉。我的工作就是要摧毀心靈,因為它對你有著巨大的束縛。那些聰明、狡猾和計算的人們,這些迷戀理論、將理論看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欲望與正念:超越評判,純然無偏見 像剛睜開眼的嬰兒一般,毫無觀念地存在著 --奧修 當我們擁有欲望時,焦慮往往會伴隨而來。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實現欲望,是否可能達到目標。欲望帶給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同時也將焦慮滲入我們的生活中。然而,一旦我們擁有了欲望,我們與當下的連結便逐漸失去。 正確的正念並非
摧毀心靈,追求純真生命 摧毀舊心靈,讓新生命湧現 簡單來說,我試圖摧毀我所想要消滅的心靈,而不是實現它。因為只有當舊的心靈完全被摧毀時,新的心靈才能誕生。正是在毀滅中,創造力湧現;在死亡中,生命流轉。我的工作就是要摧毀心靈,因為它對你有著巨大的束縛。那些聰明、狡猾和計算的人們,這些迷戀理論、將理論看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要尋找佛道,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本性。這個本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且無所作為的人。如果我們無法看清這個本性,我們將整天茫然不知所措,一直向外追求,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到佛的存在。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
聆聽內在的呼喚:回應真實本性的重要性 無論我們以何種方式或何種名稱來稱呼我們的真實本質,無論我們稱之為真實本性、靈性、靈魂、道、佛性、基督、虛無,或如我稍後引用的禪師王波所稱的「一心」,無論我們如何稱呼它,我們都知道這個深層的存在真理,即我們的本質,是非常嚴肅的。然而,這種真理在靈性或一般生活中並未
休憩之旅(Journey of Rest) 在你踏上這趟休憩之旅之前,先讓我們停下腳步,感受一下當下的氣息。閉上眼睛,深深呼吸,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你可以感受到呼吸的節奏,感受到身體的輕盈感。此刻,你已經開始踏上一段探索內在觀照的旅程。 這是一段旅程,一個遠離外在干擾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更是
放下自我,以意識休息──認識存在狀態 意識並非真正的旁觀者,也非真正的見證者。這兩者都是自我所行的活動。自我可以在成為見證者或旁觀者方面變得熟練或存在於當下之中。這些都是自我或許擅長或不擅長的領域,若自我真的努力嘗試。然而,這並非我所談及的「在意識中休息」。在意識中休息並非一種活動狀態,而是一種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無知而跌倒的傷真的很痛,但也請別追尋大徹大悟,因為活在當下讓很榮「幸」可以這樣「運」用自己的能力,而經由犧牲付出形成的給予,持續地讓榮耀生生不息時,「施比受有福」就會持續地以自己為核心凝聚幸福,而又再給予。 在貫徹使命中,一以貫之的人人平等裡,「大徹大悟」只是自然的產物,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與目的地
Thumbnail
從 enlightment 啟蒙 到 祛魅化disenchantment 所謂的知識障,指的不是知識會使你障礙自己,而是如果你擁有知識擁有思辨能力,對那些想要控制你的人是障礙,同時,如果你能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有思考辨認的能力,你會得到隨時能跨越、能推倒那些精神吸血鬼擺到你面前針對你的障礙的力量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他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引導人們走向他,而是引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 蘊藏在他身上的力量非常神奇,因為除了他本人,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麼神通。 善於充分地表達自我,我們應當勇敢地認為,這種源於我們自身的觀念是非常適當的,而且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一種命中注定的和諧。 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無知而跌倒的傷真的很痛,但也請別追尋大徹大悟,因為活在當下讓很榮「幸」可以這樣「運」用自己的能力,而經由犧牲付出形成的給予,持續地讓榮耀生生不息時,「施比受有福」就會持續地以自己為核心凝聚幸福,而又再給予。 在貫徹使命中,一以貫之的人人平等裡,「大徹大悟」只是自然的產物,不應該是人生的追求與目的地
Thumbnail
從 enlightment 啟蒙 到 祛魅化disenchantment 所謂的知識障,指的不是知識會使你障礙自己,而是如果你擁有知識擁有思辨能力,對那些想要控制你的人是障礙,同時,如果你能有學習知識的能力、有思考辨認的能力,你會得到隨時能跨越、能推倒那些精神吸血鬼擺到你面前針對你的障礙的力量
Thumbnail
你購買保險以保障你的財富而非身體的健康,就像螃蟹挖洞堆砌牠的巢穴。你更深明大義地了解健康無法購買,所以你用病癥證明健康的不在,用房地產建設王國,你銀行裏的數字總是少個零,你施捨慈善賺回更多的名聲,甚至你將孩子灌輸符合你期待的願望。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透過訴說自己冥想之後的經歷,試著闡述旅程看見的體驗與景色,又再次驗證冥想只是途徑。
Thumbnail
很多人對修道人的認知,覺得那些既然自稱是修行者、或是身心靈老師,怎麼會有情緒呢? 這是相當錯誤的認知,他們只是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問題,並且以較有效的方式,快速的解決情緒上的問題,進而快速轉念與善解,如此而已~ 修行絕對是一輩子的課題,不是一出家就會了,也不是變成修行者,情緒就自動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他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引導人們走向他,而是引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 蘊藏在他身上的力量非常神奇,因為除了他本人,誰也不知道他有什麼神通。 善於充分地表達自我,我們應當勇敢地認為,這種源於我們自身的觀念是非常適當的,而且一定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一種命中注定的和諧。 孩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覺醒之旅上的探索過程,提出了一些思考的問題,並分享了作者在朋友身上的一些觀察和體悟。文章強調了在自我成長過程中敞開心靈,接納內在的靈魂轉化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從來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活在自己的天地之中 孤獨的生活早已經習慣 為了理想我必須學會關懷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叫它為菩薩行誼   我依然不知道別人的想法 因為我不想瞭解別人的想法 單純的生活努力的營造 為了使命我必須學會成全別人 在不斷的付出與關心之中 我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