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一杯茶的時間給自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班時間給了工作、下班給了家庭,什麼時候關心自己?】
我是一位安寧居家護理師每天跋山涉水走入遍鄉到居家訪視癌末病人,家屬丟球 我們負責接球,在把接來的球轉換成正能量回傳給家屬。送安心 送祝福 也指導家屬居家照護護理。居家也能安心陪伴。提供24小時接電話服務,不要24小時很輕鬆,無論何時都背負著壓力,很難安心睡覺 去玩。
下班離開醫院回到家,
搖身變成 #妻子 與 #母親
雖然因為工作忙碌沒辦法每天下廚
但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燒幾樣拿手好菜
在兩個孩子眼中,媽媽簡直就是超人
❤️‍🩹工時長、壓力大、還要面對情緒勞動
台灣護理人員和病患的比例遠遠高於國際上理想的1:6,在護理工作中,護理師們要面對病患的痛苦和困難,情感常常被帶走.
護理師時常扮演著安撫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傾聽病患的心聲,給予他們力量和希望
但同時,這也帶來了自己情緒的壓力和負荷
❤️‍🩹工作佔據太多時間,更用力經營家庭關係
下班離開工作,並不代表可以休息
對於有家庭、尤其有小孩的護理師來說
正因為工作佔據了自己太多時間心力
往往 需要更努力的經營家庭和親子關係
結果是工作和家庭兩頭燒
忽略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普通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媽媽也是一位護理師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安寧居家護理師日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留給彼此一個喘息的空間最近因為個人情緒問題留職停薪,在家休養一個月。雖然先生很支持我的決定,而且當初也是他提議我去身心科,但我知道我留職停薪這件事對他來說打擊不小。畢竟家裡突然少一份收入,現在全部家計就落在先生一個人身上。
    avatar
    在日遊子
    2023-06-09
    留些時間給自己你曾經問過自己:「我在世界上扮演什麼角色」嗎? 答案是什麼? 現在,花幾分鐘時間,回頭去看看當時你所回應或寫下的答案,有無任何改變?有無任何要增加的?如果你不曾作答過,那麼找些時間想想並給出你的答案,然後,擱置一段時間,同樣也再回顧看看!
    Thumbnail
    avatar
    Yeshe宥儀
    2022-07-20
    留一個時空膠囊給廿年後的自己時空膠囊,留給未來的訊息,為什麼要留時空膠囊?因為在人生有太多回憶該珍惜,卻無法一一存留,我的時空膠囊是一個鐵盒,我在裡面放置了三樣東西,一個書籤,一本書,一個娃娃。我把鐵盒埋在小學的後山,並靜靜地等待廿年。
    avatar
    Yuki
    2022-06-17
    流動之書|給十年前的自己一封信我猜,人們往往只在有確定結果下才會知道其中的意義。
    Thumbnail
    avatar
    捲|YZ
    2021-09-05
    劉仲敬訪談 083 @ 20200409 論香港借來的時間香港等於是煙臺條約以後的那幾十個條約口岸的總和,它一身集中了從牛莊、天津、上海、漢口、重慶一直到香港的所有城市,這些小型城邦的精華基本上都集中到了香港,所以它代表的並不僅僅是它自身。這確實是一個偶然現象,等於是1860年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在遠東海岸的力量最終全都集中到香港來了。
    avatar
    陳易宏
    2020-04-22
    劉仲敬訪談 032 @ 20190410 論海外流亡團體,論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論拖延時間其實對台灣有利,論女人為何想在教堂結婚,論奴隸勞動九九六,論特殊材料製作的共產黨人。我們要明白,民主國家的政府和檯面上的人只是表面,社區才是根本。社區長大了以後,你掌握了否决政治(Vetocracy),就可以把攤牌的時間推到你自己選擇的任何時間。然後在那時候你再以多數派的資格捲土重來,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反過來,有一批無根的精英知識分子制定的偉大的統戰理論,却失去了好鬥的、能生育的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4-16
    劉仲敬訪談 028 @ 20190313 論現代工會是不是自發秩序?德國戰時經濟模式是現代社會主義真正的起源。如何辨識負組織度?烏魯木齊市公安局故事。論阿姨如何看待自己身在美國。但是德國的集中和組織卻沒有鬥過英國的自由和法國的民主,因為儘管德國組織得更好一些,但是卻抵擋不住英國的海運控制的全世界資源和美國加入以後更大的人力和生產能力。但是德國的組織也確實有它的能力。大致上講,德國人如果是在對方優勢不超過四倍的情況下,德國人至少能打平手。雙方力量相等的情況下,德國人每次都打贏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3-19
    劉珞亦|大法官,那些戒嚴時代的「威權守護者」大法官理論上是「憲法的守護者」,應在國家機器違憲時保護人民避免受國家侵害,但當我們回到戒嚴時候的台灣,這群人恐怕只是威權體制的守護者。透過本文作者想探究:司法的轉型正義在哪?自1945年以來,從二二八事件到一連串白色恐怖冤錯假案,我們有好多好多受害者,可是加害者呢?誰該為這些事情負起最大的責任?
    Thumbnail
    avatar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18-08-20
    劉立耕|毒品面面觀——毒品、人、社會與政府之間的多重關係逮捕毒販是警察的工作,查扣毒品走私是海關的工作,將毒販關進大牢加以處罰則是司法、矯正機關的工作。所以只要「我不碰毒品,毒品就跟我無關」。但真是如此嗎?直觀而言或許沒錯,但毒品對社會影響甚大,而現行政府遏止毒品的手段似乎存有許多缺陷而無效,也未認清「使用毒品是個過程,而非一個結果」的事實。
    Thumbnail
    avatar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18-03-12
    劉珞亦|過勞之島是怎麼煉成的(二) 握在方向盤上才算工時,其他都不算哦<p>政府官員說「手握方向盤才是工時」,這句話到底是對是錯?「待命時間」究竟是不是工作時間?當資方想要為了壓低成本,而鑽進法律漏洞中繼續維持既有的病態結構,勞工成為工作的俘虜,我們又如何拯救這個社會?</p>
    Thumbnail
    avatar
    法律白話文運動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