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心聲:麻煩、壓力與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下班回家後將老媽從日照中心帶回來的髒衣服清洗、處理晚餐、吃完給她服藥、處理家務、陪看電視,然後幫她量血壓血氧耳溫,再服一次中藥或保健品,再來是擦乳液、換尿褲、整理她的床墊,這已經是我的日常。

這其中還不包括她還有一些需求,例如身體不適、看醫生、大小便失禁,或是情緒的困擾,當然還包括陪伴其他家人,還有自己的一些庶務,忙完時通常已經至少深夜11:30 ,等到老媽上床,才是真正屬於我的一點點時間。

獨自照顧老媽本來就是一個宿命,身為獨生女完全沒有享受到被寵愛、呵護的感覺,倒是有無人可分攤的責任。回想大學畢業時,得到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而且是自己喜歡的,但老媽卻因為買了一間要自住的破房子,負債了2百萬,我成了負擔家計者。

要養老爸老媽、要付當時15%的貸款利息還要還債,我被迫選擇了一份有固定月收的工作,但還不足以支撐,所以下班後得要兼差,年輕的歲月就是在東奔西跑的賺錢養家中度過。

等到結婚後搬離家,卻沒太多喘息的機會,周間還是要處理爸媽的交辦和跑腿,假日要陪他們出去或做一些非常沒時間幫他們的雜活,直到繼父過世了,老媽到我家住,我成為「家庭照顧者」,一晃眼十四年過去了。

老媽的難相處和情緒困擾已經是稀鬆平常,但可怕的是她越來越失能,各種狀況不斷,常需要陪同就醫就診,也因為不願意動而肌耐力不夠,常常摔倒,晚上又要起床上廁所好幾次,我的睡眠一直被中斷,隔天還是要上班。

白天的照顧更是麻煩,長照2.0的各種選項都考慮過,但送安養機構不可能,老媽會尋死尋活;找外籍看護無法跟老媽溝通,我們家也住不下;原本上班前要幫她準備早中餐,直到她也無法端盤子加熱,終於說服她願意接受居服員到家裡,但兩個小時只是陪著她看電視,其他時間單獨在家都是風險。

幸好住家附近新開了日間照顧中心,好說歹說勸說她是去「上學」,還帶她先去參觀,拜託工作人員甜言蜜語,把她當公主般款待,用各種方式增強鼓勵她,終於上班天有了安頓的地方。


就像《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書中提到,長輩退化的狀況、照顧技巧、經濟問題、性格或心理疾病,或來自親戚其他家人的「好意」,種種問題都會成為照顧者的壓力,使用 #長照資源 及適時運用 #喘息服務,讓照顧安排和心理都得到支持,也能更有餘裕安排自己的時間。


要有轉念力

身為照顧者會面臨到許多困境,除了跟被照顧者間的愛恨情仇, 家庭經濟也會產生沉重負擔, 只能說關關難過關關過。

心境上的調適,照顧自己的心情非常重要,尤其是唯一照顧者將責任扛在肩上,就會有時間,情緒、人際上的剝奪,這時候要告訴自己,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所以要盡可能節省每一份心力。

但因為照顧,我知道了善用每一分時間,也懂得運用可能的資源,也會把握每一個當下的小確幸,很多人會說是還上輩子的債,我告訴自己,這輩子是來報恩,完成了就是圓滿。


內心強大變成一種習慣

很多挫折,很多的無奈,很多的無能為力,我們看到的是被照顧者一天一天的衰弱,還有看不見希望的未來,因為「老嬰兒」不會長大。

我們要正視自己的情緒 ,不要任由不愉快的情緒累積,也要懂得照顧自己,唯有健康的照顧者,才能付出良好的照顧。有時要適時離開照顧工作,重拾過去熱愛的喜好,不要是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

參加照顧者支持團體或是加入社群也是一個尋找同溫層「同理」的方式,就像 愛長照臉書社團的核心理念是「與照顧者站在一起」,也希望透過彼此連結方式,提供照顧者疑難雜症、心情抒發及照顧經驗的互動平台。


被照顧者是人生教材

被照顧者有各種容易讓我們疲憊,或是激怒我們的行為,這些都很正常,因為他們「生病」了,如果把照顧是犧牲,就會心生怨恨,有時候稍微抽離一些,把自己當志工,將他們當作需要幫助的人,距離比較容易產生美感。

我們不需要急著讓自己很「正能量」而是先靜下來,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因為當我們在專注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自己是很有力量的。

不追求滿分是必須的心態,照顧不是工作、不是考試,是生活和學習。生活就是有好有壞、有苦有樂,專家的建議只是參考,要依據自己家裡的情況,找到適合家人的照顧模式,建立自己照顧的SOP。

與其他照顧者一起討論,彼此互助,讓我們在照顧的路上不再是一個人承擔,就能亂中有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勤愛自己的沙龍
43會員
77內容數
學會衡量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命秤重。 成就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答, 活得好、活出價值,才得到人生真味。 真情人生不是成為鉅富, 而是用圓融自在的方式生活, 用心記錄萬事萬「悟」。 撰寫幸福人生的劇本,系統化描繪夢想的願景, 打造兼顧事業、健康、有愛的生活藍圖, 體驗完整的每天,過好有味人生。
勤愛自己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3/05
在家庭照顧與工作壓力下,如何保有自我空間與時間?作者分享透過短時間的公園散步與觀察,進行自由書寫,將生活瑣事轉化為創作靈感的過程,體現一種自我療癒與滿足的方式。文章也提及觀察公園內不同的人事物,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可能與美好。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2025/02/03
很多人在新的一年都喜歡做年度計畫或規劃一年目標,據說會實現的不到一成,主要原因是過度追求完美,產生的拖延或合理化無效的行為,而無法持續行動就放棄。 我反其道而行,會在年初先做前一年的檢視,為什麼不是在年底?除了一年還沒完整結束,加上年底要結案的事情太多,身心無法抽離下,比較無法客觀地看見自己。
Thumbnail
2025/01/23
從洛桑加參醫師的理念中,學習如何轉念、培養正念,提升免疫力,並藉由心胸寬大來改善身心健康。文章探討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以及透過改變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最終達到身心平衡與健康的祕訣。
Thumbnail
2025/01/23
從洛桑加參醫師的理念中,學習如何轉念、培養正念,提升免疫力,並藉由心胸寬大來改善身心健康。文章探討了負面情緒的影響,以及透過改變心態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最終達到身心平衡與健康的祕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在社區大廳放空喝咖啡時,我遇到一位關心人的長輩,我們談起了照顧家人的話題。我分享了我對照顧家人的看法,認為照顧人是出自內心的想法,並不是相欠債的行為。這篇文章探討了照顧家人的心情和情感,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照顧的重新思考,不要再用相欠債的說法來劃分關係。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Thumbnail
父母有義務扶養我們長大,讓我們接受教育,協助我們進入社會工作。那是父母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在父母年老體衰的時候扶養他們直到生命告終。父母給我們生命,我們用生命養護他們。 有一位老太太跟兒子媳婦同住,無奈婆媳不合,老太太住得不順心,女兒得知母親過得不開心,心中不捨,於是把母親接回家照顧。老太太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