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性空間「假」設 - 畢設週記(開學前三周)

2020/08/30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基地在哪裡?機能有甚麼?
前面三篇算是面對自己想討論的議題做一些提問及整合,這週調閱了一些以往畢業設計、畢業論文來討論確切我能做甚麼,今天從交大建研所105年的一篇論文做開始,「時間的紀念性」,作者是胡文謙。
這份論文在說明紀念性在時間維度上的變化及如何捕捉,透過一種考古的研究精神,尋索紀念性構造物的「時間徵象」。並且將時間徵象分成三種,「物質」、「形式」、「文化」。
  • 物質 - 物質在經歷時間維度後發生的變化(ex.生鏽的欄杆)
  • 形式 - 因表面的形式形成象徵意義,時間累積而產生集體記憶(ex.土墩→墳墓)
  • 文化 - 是一種地區性的生活方式,是三者之中最接近大眾經驗的元素(ex.游牧)
就之前的分析,關於紀念性的輪迴其實最大的變因也是在於時間維度,所以很認同他的觀點,以現象學的方式討論紀念性,我覺得此篇的作品在轉譯紀念性的過程都很微妙,我大概題它兩個我覺得很棒的設計,「住吉長屋旁的家屋」、「城市之牆」。
安藤設計的長屋,分成三等份,中央為天井,讓下小細長的空間進住了自然,讓人與自然關係變的緊密。然而建築也會因為自然的介入,讓某些物質上的時間徵象變的明顯,便是混凝土上的雨痕、材料接縫間的綠色,都在為不同的時間點做記錄。
基地位置緊臨住吉長屋,透過通道空間將長屋類型的建築面,朝向了住吉的長屋,最精彩的就是它立面的面向正是著住吉長屋的側牆,這是一棟住宅,在這裡雖然是新的構造物,卻更像是住吉長屋的陪襯品,面對著一堵隨著時間不斷變更樣貌的牆,完整的表達紀念性的「透明性」及「暫時性」。
台南鐵路地下化後遺留地表的真空帶空間(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概念),這個軌道空間有趣的是在這幾十年中,週遭的建築及都市空間不斷的變幻,唯有這條鐵路像是「時間真空」般的存在,既然有看似時間真空的所在,那更能凸顯周遭環境的時間徵象。於是在這個軟邊界中劃出一道硬邊界 - 「」,邊 界上因工程需拆遷的民房都留下了一堵牆,切割下來形成不同時間維度的結構體,在演變成不同空間型態讓機能進駐,還蠻有意思的。
這些牆的形成是「減法」,這個概念很有趣,我以往對於紀念物的想像都是「造」或著「留」,這也算是一大收穫。
以上是關於碩士論文的一些啟發,有興趣可以點連結看看

以下為畢業設計案例及我想做的是甚麼
  1. 彌補-復建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成大,許毓琳,2017)
  2. 愴憶的再現(東海,尹運威,2017)
  3. 延遲-觸發(淡江,潘東俠,2017)
  4. 當死亡做為一種日常(成大,莊雅涵,2018)
  • 彌補-復建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這個案子是以復建為切入點,介入2016年台南的美濃地震後的災區,受災200戶中有30戶願意搬回,於是設計了一個得以療傷與具警示意義的場所,通過五感定義場所連結,通過就有建物的結構,加諸新的空間,每一戶住戶都如同療養診間,去面對傷口,才痊癒的快,所以富件發生於日常,沒有特殊的形式,但在每個秩序的房間下,充斥著每個人心中不同的記憶與疙瘩。
紀念物是紀念性的載體,不需要華麗的形式,卻可以承載集體記憶下不同的紀念性
365°奇幻攝影 圖片來源https://www.google.com/search?q=365%E6%94%9D%E5%BD%B1%E5%B1%95&hl=zh-TW&sxsrf=ALeKk02QUrSW3RY751V0qNcRkXyi7-bTog:1598427801174&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inv6bKr7jrAhWLLqYKHfVmBR0Q_AUoAXoECAwQAw&biw=1366&bih=618
這是(Eugenio Recuenco)在台灣的攝影展,每一幅作品都在同一個小房間內,做出了365件諷刺、致敬經典事件及不同紀念性意義的畫面安排,畫面中透過色溫、服裝、符號、物件來表達不同的故事。如果一個重複出現的房間,能夠承載紀念性意義,那每個房間或許都可以是一個紀念物,而重覆性正是可以讓紀念物更具有力道的方法之一。
《我的設計想像》
社區教室
學習,是意識到紀念性很快的方法,如果城市中發生的事件、具紀念性意義的空間、特殊文化的場所,都有一個「教室」,這個教室就是紀念物,紀念同一個時間下,不同場域的故事,教室可以做為一種儲存日常紀念性的一種方式。可能的範圍會是金門山外,可能的空間或許包含「市場教室」、「醫院教室」、「公園教室」、「旅館教室」......

  • 愴憶的再現
基地為新竹寡婦樓,國民政府來台初期,沒有居住空間的移民,曾在這座日本留下的工廠內居住。之後這些生活的軌跡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點,卻在2015年,這座工廠遭開發集團的拆除。在重建的聲浪中,設計者試圖將記憶召回,將其改建為一棟公共住宅。
在原先的結構上增加小單元組構,讓生活的軌跡可以再次被拼湊起來,以參與式設計的手法,達到不同的紀念性由不同族群定義出空間,也算是在呼應當時居住於工廠內的移民生活的風景。
《我的設計想像》
都市倉庫
一個隱藏的紀念性,一間雜貨店通過地道來到了沒有入口的倉庫,倉庫的外觀像是巨大的裝置藝術,或別人所誤解的紀念碑。城市中有許多倉庫,或許形式上像是法西斯的構造物,但表皮的背後龐大的資訊量,承載著造倉庫者想儲存的紀念性。基地的假設位於山外,從完整的街廓中抽取線索,機能為「倉庫或住宅

  • 延遲-觸發
紀念不同時代下的基隆海岸線地景,透過海岸的工業遺址(和協發電廠)找到時間徵象,藉由被動創造的場域看到自然,操作不同時期情景感受多層的紀念性(透明性)。
多視點的紀念物,也是我有興趣的操作手法之一,這個案子的視點在時間軸線上,舵許多視點可以從族群以及觀點出發。
《我的設計想像》
漆彈競技場
對於歷史事實與觀點多視點的方式,討論古寧頭戰役,是光榮、是辛酸,抑或是對歷史的真實性沒有感覺,都可以做為設計概念的一部分,大屠殺紀念碑透過連結歷史事件及場景,讓空間體驗還原歷史真實又抽象的感受,但或許我們可以用連結機能的置換,比方說在戰爭遺跡蓋一個樂園,雖然娛樂化歷史很容易遭受質疑,但面對漸漸淡去的記憶,或許越諷刺空間,越能激盪起現在與過去的漣漪。基地位置想像在古寧頭,機能可能有「漆彈競技場」、「網咖」、「戰史館」。
暗黑觀光民宿
暗黑觀光包含古戰場、防空洞、忠烈祠等等景點旅遊,民宿是一個旅行者停留的空間,不同的民宿可以給予不同的歷史觀點,我們無法透過這些建築看到過去的全貌,卻能對歷史觀點增加敘事性及辯證,這些辯證都在為過去發生的事件做紀念,因此不同觀點的民宿,形式與機能上也會有所變化,形成特殊的都市景觀。基地位置想像在古寧頭,機能可能為「青年旅館」、「民宿」、「酒店」。

  • 當死亡作為一種日常
基地在台南的衛服部醫院,以「無限遠」定義臨終空間氛圍,建立生與死的介面關係,概念是讓無常變成日常,機構位於都市中,日常的死亡活動讓生者更能意識到生命的重量,空間操作許多臨終的空間設計及生者對亡者的追思空間。
《聚落的100個教誨》第29篇-死亡 此篇提及印地安的聚落,與亡者同住,也算是將死亡做為一種日常,在原廣司的描述是凝視「個人時鐘」,講述生命的消逝正是一種倒數。
《我的設計想像》
可溝通的場景
一段生命的最後,最怕來不及說想說的話,遺憾與無力總在一段生命結束後才被無限放大,如何讓生命將盡的時刻以最期望的方式離開,或在最後一段時間,該怎麼樣與世告別。基地假設在金門聚落中,機能可能有「公園」、「住宅」等等。
反射紀念碑
這個紀念碑並沒有為了一段重要事件記錄,只是將日常記錄下來,每一片反射面都代表著具有故事的畫面、指向性,煞有其事的紀念碑,只有在當某個畫面經歷了改變,他才成為紀念性意義。若某天發現屋頂上經常出現的貓,從畫面上消失了,它或許就成為了一段記憶,而紀念碑才真的存在。這大概是對物理上的反射性想像,其實要紀念的事情一直都存在於日常。
目前針對古寧頭戰役查閱了資料,關於《暗黑觀光民宿》《漆彈競技場》,接下來會更深入找資料
至於《社區教室》《都市倉庫》《可溝通的場景》《反射紀念碑》會藉由實際回金門後確定基地與機能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