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命案》(Mad Fate),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一書中,作者大衛博維爾(David Bordwell)曾引用《紐約時報》影評人的一句「盡皆過火、盡是癲狂」形容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作品。然而,從韋家輝的《一個字頭的誕生》所開啟的「銀河映像」則替港產片開闢了另一個高峰,香港電影在經歷了合拍片熱潮中創作者外流中國、中國抵制金馬獎後更多獨立製作/新銳導演崛起和反送中事件後,創作自由受到侷限的情形下,幾乎就難以看到《命案》如此純正血統,承繼著完好的銀河血脈並叩問銀河的「命運」母題的香港電影。

雖說韋家輝的《神探大戰》、翁子光的《風再起時》等片都嘗試用最粗暴甚至浪漫的手法盡可能地透過港產片的「警匪」或「四大探長」進行復甦,但仍敗於中資那雙「看不見的手」大刀闊斧。有別於鄭保瑞的前作《智齒》有著中國的博納影業參與製作,《命案》的製片方不單單是銀河映像、更是香港當地娛樂公司MakerVille所參與製作的首部電影長片。因此,當杜琪峰帶著《命案》到今年初的柏林影展首映的那刻,杜sir暢談著創作自由的可貴的同時,鄭保瑞和游乃海打造的《命案》就讓銀河映像徹底回魂。然而,這部片的誕生雖然並不能代表整個香港電影產業的復甦——但銀河鐵三角喚醒了老港片的靈魂,盡可能地和命運奮力一搏。

raw-image

《命案》沿襲了鄭保瑞多年以來在故事上比起杜琪峰而言更為狂躁的特質,在同為銀河出品的《意外》中,鄭保瑞極其善用香港地形上的局限與優勢畫出故事的脈絡,在敘事機關上的配置也讓所謂「命運」成了潛在的麥高芬;一個選擇、一個念頭都彷彿是上天的一個玩笑。在鄭保瑞的《狗咬狗》和《智齒》中,緊咬彼此的正反兩方在宿命中搏鬥,彷彿命運是只去不回的單行道,但在《命案》中,鄭保瑞真正跳脫了過往對命運的思維邏輯向觀眾詢問:我們能否改變自己的命運?

《命案》彷彿一張相互不干涉的樹狀圖:一個算命師、一個嗜血至極的少主、一個斯文敗類、一個警察和一個性工作者,當任何一條命運彼此觸碰就會產生非常態性的混亂,產生隨機感更強烈的宿命論,而《命案》就在如何解脫糾纏中展開它飛快的敘事節奏;同時,鄭保瑞也極度善用影像符碼作為引導觀者的工具,在高樓林立的香港街區擦身而過的偶然性都成了編織命運的藍圖。大至天候、小至利刃,在鄭保瑞的掌控之中,任何事物都能夠「改命」。

raw-image

猶如《意外》中的「意外製造者」自認可以玩弄命運於掌心,林家棟飾演的算命師不過是如此,他必須看透命運的本質才能改變它,但楊樂文飾演的少主則必須被命運的符碼所遊說才得以改命——在一次次的命懸一線中,鄭保瑞削弱了符碼的力量,把命運的按鍵交還給人心,讓《命案》從外在行為/事物的衝突轉換成了人心的掙扎。所謂「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鄭保瑞先是灌輸了命運的不可逆轉,再次次演示命運的存在,體現命運的本質,最終任其操控並驅動人物意志本身。

雖然悲劇性的死亡卻處處存在於鄭保瑞過往的作品中,但《命案》一改過往對死亡之路的糾結,讓代表著正面的一方都盡可能奇蹟似的存活,在一番癲狂後換來的微薄希望不單單是《智齒》中的贖罪展現,而是創作者心態的改變,《命案》在一連串的血案中把持住過火和癲狂的本質,卻在結局之處溫柔了下來,有別於近年的新銳導演們(如李駿碩的《濁水漂流》/林森的《窄路微塵》皆聚焦於社會底層人物)在作品中展現的苦難(即電影所述「對抗命運是人類最大的悲劇」),自九零年代即深耕華語影壇的鄭保瑞藉本片達成了「寫下自己命運」的訴求,在近年香港類型電影中走出了不同的路數。

raw-image

從政治/族群上的認同性來看,都不難看出為何銀河映像二十幾年以來都在和命運奮鬥,但它同時也告訴了觀眾「我們可以揮別過往」,鄭保瑞的電影總是在無盡可能性中探出自我,《命案》同時也闡述了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那微小但足以撼動的力量,因此轉身面對太陽的少主就彷彿深知自己命運捨身飛向太陽的伊卡洛斯,但此時不單單是少主,更是鄭保瑞、杜琪峰等人,面對命運的態度:即使艱困,也要死命對抗。

此專題收錄本在2021年的觀影和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世界上最瞭解這個系列的人應該非Michael B. Jordan莫屬,將第三部續作的導筒交給他亦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金牌拳手》是崛起、《金牌拳手2:父仇》是《洛基》系列殘存的餘溫所誕生的續集,到了《金牌拳手3》才真正讓《金牌拳手》系列成為一個全新的電影系列。
從首部長片《帶我去遠方》當中的生澀感到《本日公休》如此更為私人的個人印記的傅天余導演將生命瑣事刻劃的有其出彩之處:草根性的人物、新舊價值觀衝突、具匠人精神的職人展現,這都讓《本日公休》即使格局如此之小、甚至是一個台灣各個角落都在發生中的故事如此刻骨銘心。
似乎可以視作是《破天荒》+《探訪》等片的概念之下的重塑,《敲敲門》一貫的維持了奈沙馬蘭的高概念操作,揉入了容易落入濫情套路的親情支線,相較前作《詭老》而言收斂了不少視覺上的獵奇成分,也讓《敲敲門》在人物塑造上更有血有肉。
對《日麗》最為精確的稱讚大概就是Queens的Under Pressure這首歌就彷彿是為這部電影而生般地完美契合著這對父女,這是個多麼私人到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共情的回憶,Charlotte Wells也只需重構出她回憶中的父親,然而那台DV卻彷彿也代表著所有靈魂之窗探進了導演的腦海回憶。
這世界上最瞭解這個系列的人應該非Michael B. Jordan莫屬,將第三部續作的導筒交給他亦是再正確不過的選擇,《金牌拳手》是崛起、《金牌拳手2:父仇》是《洛基》系列殘存的餘溫所誕生的續集,到了《金牌拳手3》才真正讓《金牌拳手》系列成為一個全新的電影系列。
從首部長片《帶我去遠方》當中的生澀感到《本日公休》如此更為私人的個人印記的傅天余導演將生命瑣事刻劃的有其出彩之處:草根性的人物、新舊價值觀衝突、具匠人精神的職人展現,這都讓《本日公休》即使格局如此之小、甚至是一個台灣各個角落都在發生中的故事如此刻骨銘心。
似乎可以視作是《破天荒》+《探訪》等片的概念之下的重塑,《敲敲門》一貫的維持了奈沙馬蘭的高概念操作,揉入了容易落入濫情套路的親情支線,相較前作《詭老》而言收斂了不少視覺上的獵奇成分,也讓《敲敲門》在人物塑造上更有血有肉。
對《日麗》最為精確的稱讚大概就是Queens的Under Pressure這首歌就彷彿是為這部電影而生般地完美契合著這對父女,這是個多麼私人到或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共情的回憶,Charlotte Wells也只需重構出她回憶中的父親,然而那台DV卻彷彿也代表著所有靈魂之窗探進了導演的腦海回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鄭保瑞在這裡完成以他版本的風格,能對銀河映像宿命命題做出的回應。宿命(必然性)的構成,來自於千瘡百孔的都市惡業,每個細小的分子各自為生存掙扎,最後將彼此推上邊緣,其中纏繞的前因無法再被梳理,最後刺出的一刀卻無比真實且不可回逆。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香港曾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尤其盛產動作片,所以武打動作之於這部電影就像寶萊塢的歌舞場面,浩浩蕩蕩給懷舊的重溫,給初見的新眼界......導演鄭保瑞和動作指導谷垣健治讓每一個主要演員都打,而且盡可能將過往武俠作品中的兵器重現。如同金庸世界裡每個角色都起碼有一招半式......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鄭保瑞在這裡完成以他版本的風格,能對銀河映像宿命命題做出的回應。宿命(必然性)的構成,來自於千瘡百孔的都市惡業,每個細小的分子各自為生存掙扎,最後將彼此推上邊緣,其中纏繞的前因無法再被梳理,最後刺出的一刀卻無比真實且不可回逆。
Thumbnail
《樹大招風》是一部值得深思的犯罪電影,它通過真實事件和人物的描寫,展示了90年代香港的社會現實和人性複雜。電影的緊張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使其成為一部不僅僅是娛樂觀眾,更是讓人反思的佳作。對於喜愛犯罪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Thumbnail
台灣大哥和紐約大哥 前一陣子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介紹「周處除三害」。 查了一下,因為對電影中的主角原型人物產生興趣所以就看了這部電影。香港導演導的戲果然在武打動作部分很精湛,另外這是我第一次看阮經天的戲(好落伍我😅),才發現他的演技真好。 電影中的原型人物曾是台灣十大通緝要犯之一。看了他
Thumbnail
香港曾被稱作「東方好萊塢」尤其盛產動作片,所以武打動作之於這部電影就像寶萊塢的歌舞場面,浩浩蕩蕩給懷舊的重溫,給初見的新眼界......導演鄭保瑞和動作指導谷垣健治讓每一個主要演員都打,而且盡可能將過往武俠作品中的兵器重現。如同金庸世界裡每個角色都起碼有一招半式......
Thumbnail
本片在九龍城寨這片混亂、擁擠的鋼筋水泥中打造了一個如同現代武俠的故事。人與人之間的情義、各種利益間的爭奪與計算,套一句老話,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千百年來彷彿都是如此。但總能在這片江湖之中找到能讓自己留下的理由。
Thumbnail
鄭保瑞繼《智齒》之後,再次讓我這名觀眾死個痛快。何以致死?《九龍城寨之圍城》講述兩代黑社會之間無法斬斷的仇恨鎖鏈,他們試圖打破「天注定」的命運,甘願為城寨、為所愛而亡。全片重現經典港片的熱血激情,如同端上招牌叉燒飯能夠一再品嚐其滋味,城寨美學更是讓我看得目不轉睛,美術總監麥國強創造出一場真正的奇觀,
Thumbnail
終於都解決掉繁重的學業,來到稍為輕鬆一點的五月。五月的第一套戲,是這套香港久違的精彩動作打鬥片——九龍城寨之圍城。
Thumbnail
懸疑錯亂感十足,但收尾卻為結尾而結尾的一齣電影。 關於幸,與不幸。
Thumbnail
電影《周處除三害》,2023犯罪劇情片。動作與劇情比例上均等。開場告別式的警匪打鬥相當精彩,一直到主角陳桂林追殺並了結香港仔後初嘗成名滋味來到本劇中點,拍攝手法精煉、影像風格大膽,節奏鮮明,可說毫無冷場;下半場場景來到澎湖靈修道場追查林祿和,節奏變緩,以人物張力為主,刻劃直指內心,更顯人物性格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