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風起》(The Wind Rises),201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從觀眾認識宮崎駿這位導演以來,他便不斷展現了一直以來對於飛行與天空有著高度的執著:在《魔女宅急便》(Kiki's Delivery)中,魔法和科技上的飛行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對比、《天空之城》(Castle in the Sky)則是藉由飛行本身達成尋找虛幻烏托邦的目的;而在《紅豬》(Porco Russo)裡,更是對這個夢想本身注入了更為濃厚的熱忱。這是故事中都不外乎以「飛行」作為驅動影片本身的麥高芬,乃至於到2013年的《風起》(The Wind Rises)則將畫筆下的主人翁換成歷史人物堀越二郎,雖說是取材至真實人物,但《風起》仍是宮崎駿本人對飛行之夢的自我投射。

在《風起》的開場戲中,夢境中的小男孩駕駛著飛機駛向無邊的天際,卻被突如其來的龐然大物使用武器將其摧毀殆盡。僅是這場戲就早已先戳破了宮崎駿的童年嚮往以及過往追求的飛行知能,並回應了宮崎駿自身的童年回憶:即父親曾是「宮崎航空興學」的職員,從小耳濡目染的影響讓他愛上飛行。堀越二郎因身體緣故將飛行之夢轉移到畫布上——比起「駕駛」本身,對於「設計」的熱忱油然而生,再次呼應了宮崎駿因身體狀態不佳而毅然決然當上漫畫家的個人經歷,開啟了堀越二郎/宮崎駿兩個時間跨度極大的理想家的「夢醒」階段。

raw-image

《風起》擺脫了《天空之城》中虛構的拉普達城、《紅豬》中虛構的男主角及《魔女宅急便》中的魔法,幾乎可以說這是宮崎駿唯一一次全然關乎「現實」的故事,但卻又在這層現實上構築出一個宛如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八又二分之一》(8½)中的夢境、一個和童年偶像卡普羅尼男爵共享的夢境。不單是飛行本身,宮崎駿對於夢境的思維更是有別於今敏在《盜夢偵探》(Paprika)肆無忌憚的放飛自我,而是在夢境如此充滿不安定的領域中建立秩序的同時卻透過不安定的潛意識增加可塑性,它成功闡述了藝術家所崇尚的設計之美,並不斷強調對於「設計」本身的追求,即透過「藝術」達成「飛行」。

與此同時,影片將時間點設定為即將面臨二戰的堀越二郎也勢必得面臨自己的「藝術創作」可能被迫徵召成戰爭武器:這即是堀越二郎的第一次的「夢碎」,猶如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奧本海默》(Oppenheimer)中的主人翁為了學術本身被迫參與了一場毀滅性的戰爭,堀越二郎在此處面臨的道德困境相較《奧本海默》而言更多是如何讓自己的藝術更為完美,宮崎駿亦並沒有嘗試美化任何災難或戰爭行為,而是把敘事中心自始至終都擺在堀越二郎身上。

raw-image

堀越二郎的第二次夢碎則是落在愛人菜惠子身上,在災難中偶然遇見的愛人某日突如其來的現身,讓角色本身陷入了兩個不同面向的責任,分別是是他必須同時照顧患上肺結核但同樣熱愛藝術的愛人、亦必須完成自己的創作。但宮崎駿卻將此處堀越二郎的道德困境弱化,進而塑造一個更有自我意識的女性角色(即最終自願離開本身)。在《風起》的一切都必須奠基於現實上的同時,宮崎駿依然將屬於他個人的魔幻時刻放進了電影中,不單單是共享夢境,更多是猶如怪獸侵襲一般駭人的災難場面,透過如此過於誇大的風格同時也體現出了戰爭之殘酷。

而卡普羅尼男爵在夢境中對堀越二郎的一番話:「一個藝術家應該要留給自己十年」更是又再次反映出了現實中的宮崎駿或許當年就不將《風起》視為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而是一個留給自我探尋生命意義的旅程。與此同時,十年這個分水嶺在《風起》中也是堀越二郎的人生轉捩點,夢想的達成/愛人的離去,一一襲來的突發時間都讓堀越二郎塑造出一個更為複雜的藝術性格——而這也正是宮崎駿需要觀者看待的:將堀越二郎視為「藝術家」而非「零式戰機之父」。

raw-image

宮崎駿是如此重視理想本身,甚至遠遠超過了成品的本質究竟如何,而創作本身的態度也逐漸從積極邁向消極。在一個能夠將自我投射進入故事中的人物中,宮崎駿確立了這段歷史、這位人物被重塑的必要性,且從來都並非是洗白歷史或是提供全新的敘事觀點,而是讓世界看見理想家和藝術家的偉大,並回扣了貫穿全片的主旨:「風起、唯有努力試著生存」,在宮崎駿和堀越二郎的身上,生存亦都是為了理想而存在,而理想不滅,藝術就不會死去。

此專題收錄本在2021年的觀影和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一個字字句句說著「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影像世界裏頭,楊德昌之於電影本身的身份依然是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麻將》依然凸顯出了台北強烈的地域性、時代背景之下父權社會主宰的一切所散發出過於濃郁的有毒氣質。劇本上的刻意為之所帶出的批判意味都讓人難以討厭《麻將》中大量的雄性荷爾蒙。
將前作與本作聯映觀看得到最大的結論並非讓前作增加對《穿越新宇宙》的連結性,而是凸顯《新宇宙》的視覺美學是如何拿捏的恰當,在叛逆的套路中看穿了蜘蛛人的英雄旅程,並有效的透過漫畫的翻閱感來達到2D和3D角色在銀幕上的平衡性。當同一群主創獲得了前作的成功後,更能看出續作是如何不知節制的視覺轟炸觀眾。
在舞台劇《Likely Consequence》當中,楊德昌把該劇作當作是《獨立時代》的前導故事並透過劇場的模式讓楊德昌的話癆和機關槍式的對白得以在沒有攝影機的情況下完成,在僅有三個人物的調度之下成功鋪墊了《獨立時代》作為都會喜劇的批判性,進而得以透過電影的形式在台北搭起另一座舞台。
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
理性上認為《正宗哥吉拉》依然是老痞子這一系列的最佳,但最打動我也最浪漫的一部滿意外竟然是完全不熟的《新•假面騎士》。對《假面騎士》不熟的程度完全是只知道這個角色就衝著庵野秀明進場,沒想到很是喜歡被放到最大的特攝風,攝影機運動和構圖上的選擇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也比《新•超人力霸王》好蠻多。
作為盧卡斯影業IP時代的尾聲(我就當作星戰已經死透了),《命運輪盤》若非主角不是印第安納瓊斯這位傳奇人物恐怕一樣會被我嫌棄,但當高齡80歲的Harrison Ford依然出現在大銀幕上堅守著這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之一時又很難不為其動容。
在一個字字句句說著「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影像世界裏頭,楊德昌之於電影本身的身份依然是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麻將》依然凸顯出了台北強烈的地域性、時代背景之下父權社會主宰的一切所散發出過於濃郁的有毒氣質。劇本上的刻意為之所帶出的批判意味都讓人難以討厭《麻將》中大量的雄性荷爾蒙。
將前作與本作聯映觀看得到最大的結論並非讓前作增加對《穿越新宇宙》的連結性,而是凸顯《新宇宙》的視覺美學是如何拿捏的恰當,在叛逆的套路中看穿了蜘蛛人的英雄旅程,並有效的透過漫畫的翻閱感來達到2D和3D角色在銀幕上的平衡性。當同一群主創獲得了前作的成功後,更能看出續作是如何不知節制的視覺轟炸觀眾。
在舞台劇《Likely Consequence》當中,楊德昌把該劇作當作是《獨立時代》的前導故事並透過劇場的模式讓楊德昌的話癆和機關槍式的對白得以在沒有攝影機的情況下完成,在僅有三個人物的調度之下成功鋪墊了《獨立時代》作為都會喜劇的批判性,進而得以透過電影的形式在台北搭起另一座舞台。
在當今越來越趨於臨摹前人的華語新導演中(如《熱帶往事》、《雪雲》等)能看到這股拍電影的熱忱真的是不容易,光是這點就讓我願意給他近年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的頭銜。尤其擺在趨於主旋律/愛國主義為重的中國電影中,《宇宙探索編輯部》真的是極致清流(還可以拿龍標真是不容易)。 雖然是《流浪地球》的主創郭帆掛名監
理性上認為《正宗哥吉拉》依然是老痞子這一系列的最佳,但最打動我也最浪漫的一部滿意外竟然是完全不熟的《新•假面騎士》。對《假面騎士》不熟的程度完全是只知道這個角色就衝著庵野秀明進場,沒想到很是喜歡被放到最大的特攝風,攝影機運動和構圖上的選擇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也比《新•超人力霸王》好蠻多。
作為盧卡斯影業IP時代的尾聲(我就當作星戰已經死透了),《命運輪盤》若非主角不是印第安納瓊斯這位傳奇人物恐怕一樣會被我嫌棄,但當高齡80歲的Harrison Ford依然出現在大銀幕上堅守著這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代表之一時又很難不為其動容。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對我來說這部片對我最深的影響除專業影評提到的之外,更是奧本海默內心的糾結,身為原子彈之父的名聲太重,重到不可承受,歷史上留名的人從來不會是一帆風順,反而是因為他們身負許多糾結,並且因此做成了很多決定,當弱點可以一覽無遺時,人們更會傾向去接受他們的成就。
在台灣,【芭比】是7/20上映,【奧本海默】是7/21日上映,但是在美國,這兩部片是同一天,也就是7/21上映。因為很久沒有兩部大片廠的重點電影一起聯映,網路上也出現了一個叫作「芭比海默 (Barbenheimer)」的新詞,產生了許多迷因梗圖。
《奧本海默》是根據2006年卡伊柏德(Kai Bird)和馬丁J.舒爾文(Martin J. Sherwin)所著作的傳記小說改編;這本書獲得普立茲獎,主要是馬丁J.舒爾文花費25年時間收集奧本海默的相關史料,以及訪談素材所匯集而成的著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貓》當中的雨中等公車橋段,現實中宮﨑駿回想起的是高畑勳五十五年前第一次與他搭話的場景,因而造就出如此經典的作品。宮﨑駿曾形容他的工作如同《天空之城》般飛行石的詛咒,而《神隱少女》中拼命吞食的無臉男,那吃人維生的怪異舉動,對應的是身旁人事物啟發給他的靈感,至於伸手攪亂他腦袋的則如同《魔法公主》野豬
Thumbnail
宮崎駿在他人生的創作裡,他是《魔法公主》裡的乙事主、他是不願活在現實的霍爾、是呼風喚雨的龍貓,然後才是真人——畫過的、散開的分鏡畫稿堆堆疊疊最終竟成了地獄的模樣。他用創作的欲望推開世界的大門,在花紅草綠的世界裡用畫筆讓他能行走於陰陽之間,甚而離開真實的表面。
《風起》雖為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的最後一部作品,故事的主題旋律是堀越二郎夢想有一天能設計出屬於自己的飛機,就讀東京帝國大學時,以優異成績畢業,順利進入航空業的戰績設計部門。 然而故事主軸以堀越二郎的生平而發展,戲情的張力就會顯得單調乏味。《風起》鎔鑄了堀辰雄的兩篇小說《風吹了》和《菜穗子》,兩條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會收看這部影片,是被飛機上的簡介所吸引,說這是一部日本賣座很好的動畫片,應該是第三或第10高票跑吧!? 這部片一開始,從動畫的 細膩來看,非常類似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但是爬網之後,發現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任何的關聯,下面這篇文章有人做了比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部片的背景故事,並沒有做清
Thumbnail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國壇享負盛名,很可惜我個人對他的作品除了天空之城,其他都不甚了了。因為天空之城有機器人。宮崎駿擅長架構神話或童話風格的世界觀,融入二戰後日本社會或說他本人的世界大同意識,打造成動畫電影。然而在世界觀、宇宙觀的宏大與細節建構,人物角色刻劃,個人覺得他及不上徒弟庵野秀明。然而庵野建構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三生有幸再次看到宮崎駿的作品躍上大螢幕,《魔法公主》是吉卜力系列中我記憶較為模糊的一部,因為鮮少看到在電視台播放,因此完全是抱著從未看過的感受進電影院觀看的。 每次說到宮崎駿筆下的男主角,都會有各大粉絲擁護(白龍永遠是我心中的神不可動搖),但《魔法公主》的阿席達卡真的也是帥到不行耶!!身手十分
Thumbnail
引言:《風之谷》的魅力與影響 《風之谷》是宮崎駿於1984年推出的動畫電影,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動畫史上的經典。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主題,在全球範圍內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它不僅是一部動畫,更是一部藝術作品,展現了宮崎駿對於動畫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 角色與故事深度分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龍貓》當中的雨中等公車橋段,現實中宮﨑駿回想起的是高畑勳五十五年前第一次與他搭話的場景,因而造就出如此經典的作品。宮﨑駿曾形容他的工作如同《天空之城》般飛行石的詛咒,而《神隱少女》中拼命吞食的無臉男,那吃人維生的怪異舉動,對應的是身旁人事物啟發給他的靈感,至於伸手攪亂他腦袋的則如同《魔法公主》野豬
Thumbnail
宮崎駿在他人生的創作裡,他是《魔法公主》裡的乙事主、他是不願活在現實的霍爾、是呼風喚雨的龍貓,然後才是真人——畫過的、散開的分鏡畫稿堆堆疊疊最終竟成了地獄的模樣。他用創作的欲望推開世界的大門,在花紅草綠的世界裡用畫筆讓他能行走於陰陽之間,甚而離開真實的表面。
《風起》雖為日本動畫導演宮崎駿的最後一部作品,故事的主題旋律是堀越二郎夢想有一天能設計出屬於自己的飛機,就讀東京帝國大學時,以優異成績畢業,順利進入航空業的戰績設計部門。 然而故事主軸以堀越二郎的生平而發展,戲情的張力就會顯得單調乏味。《風起》鎔鑄了堀辰雄的兩篇小說《風吹了》和《菜穗子》,兩條
Thumbnail
前言 日本國寶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在2013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起》之後宣布引退,不久後又宣布復出,並在2017年公佈新作品片名《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在1937年由日本兒童文學作家、反戰運動家和新聞工作者吉野源三郎所寫的小說,是寫給少年讀者看的,至今依然是被編入日本小學
Thumbnail
會收看這部影片,是被飛機上的簡介所吸引,說這是一部日本賣座很好的動畫片,應該是第三或第10高票跑吧!? 這部片一開始,從動畫的 細膩來看,非常類似宮崎駿老師的作品,但是爬網之後,發現兩者之間似乎沒有任何的關聯,下面這篇文章有人做了比較,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這部片的背景故事,並沒有做清
Thumbnail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在國壇享負盛名,很可惜我個人對他的作品除了天空之城,其他都不甚了了。因為天空之城有機器人。宮崎駿擅長架構神話或童話風格的世界觀,融入二戰後日本社會或說他本人的世界大同意識,打造成動畫電影。然而在世界觀、宇宙觀的宏大與細節建構,人物角色刻劃,個人覺得他及不上徒弟庵野秀明。然而庵野建構
Thumbnail
宮崎駿的最新作《蒼鷺與少年》,是一個關於未來和回憶的情書,儘管敘事雜亂,但影片中充滿宮崎駿經典電影的影子,表達對自然萬物和反戰議題的關懷。宮崎駿希望觀眾能透過本片和他開啟對話,回首過去,思考自己的成長。即使不是完美的收官之作,但《蒼鷺與少年》將是宮崎駿在動畫世界留下的珍貴色彩。
Thumbnail
這是第一次宮崎駿的電影主題曲由男生來演繹。因為母親意外過世而受苦的主角少年牧真人,全心埋首工作的真人父親牧勝一,期待有人可以承繼自己使命的曾舅公,或許都是宮崎駿自己貨真價實的感受,分裂並投射到不同角色身上。本文援引英國精神分析師克萊恩「憂鬱心理位置」的概念,來闡述心理創傷、哀悼工作與修復的過程。
Thumbnail
三生有幸再次看到宮崎駿的作品躍上大螢幕,《魔法公主》是吉卜力系列中我記憶較為模糊的一部,因為鮮少看到在電視台播放,因此完全是抱著從未看過的感受進電影院觀看的。 每次說到宮崎駿筆下的男主角,都會有各大粉絲擁護(白龍永遠是我心中的神不可動搖),但《魔法公主》的阿席達卡真的也是帥到不行耶!!身手十分
Thumbnail
引言:《風之谷》的魅力與影響 《風之谷》是宮崎駿於1984年推出的動畫電影,不僅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動畫史上的經典。這部作品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刻的環保主題,在全球範圍內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它不僅是一部動畫,更是一部藝術作品,展現了宮崎駿對於動畫藝術的深刻理解和創新精神。 角色與故事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