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每個台灣人都知道「行人地獄」何所指,並千方百計想積極改善,事實上最基本的源頭根本就是一個死結,無法解開。

1992年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訪問台灣,她眼光獨到,讚揚台灣在很多方面的成就,唯獨這國家沒有城市規劃。台灣人也很受教,開始研究城市規劃究竟是甚麼一回事。

按理來說,有城市規劃的地方必然顧及行人及車輛雙方的交通權益,但以「情、理、法」傳統的台灣風氣來說,就是最大的羈絆。

台灣的女生是全世界最強、最獨立的女性,男人騎單車在路上,都需要很多獨立性判斷,甚麼時候向前、轉彎、停止與及面對很多突然情況的反應,至少需要一些「膽氣」,而台灣的女生,甚至是老年的、體弱難行的,她們卻可以騎在摩托車上風馳電掣,揮灑自如。

當這些年老的女士,她們走動有點困難,把摩托車靠泊在最方便自已的位置,誰敢開罰單阻攔?為了方便,把摩托車在人行道上稍為安全地行走,誰敢批評?(因為很多行人道上根本行人不多)

又因為「情、理、法」這種順序風氣,有一條法例是從不執行的:

在台灣,自日治時期之1900年起,建築法規、都市計畫法規、縣市之建築自治條例強制規定一定要件下建築物須設騎樓或無遮簷人行道。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並將騎樓列入「道路」以及「人行道」加以管制。因此,騎樓在台灣等同於私有公用之公共人行道,其所有權人不得占用或停放汽車或妨礙他人通行。

筆者估計,台灣百份之九十有騎樓的房屋,是不可能從街頭一直暢順地可以走到街尾,所以行人被迫要走到車道上,百分之九十就代表了絕大絕大多數,如何改善?

城市跟鄉鎮是否適合相同的法例?這也耐人尋味。上面的「建築法規」,不但無法執行,還引申出旁枝細節。騎樓住戶為了預防雨季水淹的情況,把門前行人道全都填高了,又由於仍檔不住水淹,爭相比隔鄰填得更高,於是幾乎沒有一個騎樓下的通道,可容讓嬰兒車或輪椅完全無障礙地通過,只得走在車道上。

就算執法的人明知有法例,普羅大眾,較為基層的居民可不知道你的甚麼鬼法例,更加不管你有甚麼法例,在我家的門前,我便是法例,誰阻撓,我不投票給你。

「情、理、法」這種順序風氣,也有極為可取的一面,我從未見過有一個這麼有人情味、民風純樸可愛的國家。又因為這種風氣,孕育出「最美就是人」這樣的國際美譽。幸好我不是政治家,對我來說,這個議題根本就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



資料參考-維基百科

avatar-img
115會員
520內容數
如果華人界中只有五個人可以舉出十大全球輕音樂團是誰,余就是其中一個。本來專於輕音樂介紹,時代進步,後轉寫一頁過小說,亦試圖以「文創實驗」形式去書寫長篇小說,意圖將長篇拆成每一篇都是獨立小品,無需知道前面的劇情,這種「文創」是方便斷斷續續觀看的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vid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首歌對台灣來說,實在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本來是一首韓國歌,原曲用英文歌詞,在 2023年2月24日 發布,目前還是停留在美國排行榜前三十的位置,風頭依然強勁。之前甚至成功搶奪榜首。只因為它是一首英文歌詞的歌曲。 維基百科對 FIFTY FIFTY《Cupid》有頗詳盡介紹 筆者年初曾寫過台灣
上一首被遺忘的演奏樂(21)北海的浪漫《Romance Of The North Sea》,被稱為又神秘,又出名,動聽而又廣泛流傳的音樂,它之所以神秘,就是來處不明,演奏的樂隊不多。其中較為有名的音樂人去演繹的,只有 Johnny Pearson。 上世紀七十年代,傳媒、廣播、資訊等剛開始發展,可以
口是心非絕對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在愛情裡面可不一定。很多的戲劇劇情,不但向情人下狠手、還補加兇悍無情,背後的目的卻原來是愛得更深,傷痛的會更重,只好毅然痛下決心,為的是想讓對方好。 這種愁情苦緒,自古皆然。古賢司馬光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千古傳頌,其中的悵然與含意,不解自明。 司馬光的《
人的感情很微妙,人的感受也很微妙。 感情微妙有很多文字表達,例如「沒有結局是最好的結局」。例如「剪不斷、理還亂」。又例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眉來眼去」,「欲語還休」,更明顯的「隱晦曖昧」等等,看到的人隱然地就能理解其糾纏不清的微妙。 感受的微妙呢?清涼的氣溫,地上乾燥葉子被風吹刮出的響聲,蕭瑟之情
這首歌對台灣來說,實在有很大的啟發作用。本來是一首韓國歌,原曲用英文歌詞,在 2023年2月24日 發布,目前還是停留在美國排行榜前三十的位置,風頭依然強勁。之前甚至成功搶奪榜首。只因為它是一首英文歌詞的歌曲。 維基百科對 FIFTY FIFTY《Cupid》有頗詳盡介紹 筆者年初曾寫過台灣
上一首被遺忘的演奏樂(21)北海的浪漫《Romance Of The North Sea》,被稱為又神秘,又出名,動聽而又廣泛流傳的音樂,它之所以神秘,就是來處不明,演奏的樂隊不多。其中較為有名的音樂人去演繹的,只有 Johnny Pearson。 上世紀七十年代,傳媒、廣播、資訊等剛開始發展,可以
口是心非絕對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在愛情裡面可不一定。很多的戲劇劇情,不但向情人下狠手、還補加兇悍無情,背後的目的卻原來是愛得更深,傷痛的會更重,只好毅然痛下決心,為的是想讓對方好。 這種愁情苦緒,自古皆然。古賢司馬光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千古傳頌,其中的悵然與含意,不解自明。 司馬光的《
人的感情很微妙,人的感受也很微妙。 感情微妙有很多文字表達,例如「沒有結局是最好的結局」。例如「剪不斷、理還亂」。又例如「問世間情為何物?」「眉來眼去」,「欲語還休」,更明顯的「隱晦曖昧」等等,看到的人隱然地就能理解其糾纏不清的微妙。 感受的微妙呢?清涼的氣溫,地上乾燥葉子被風吹刮出的響聲,蕭瑟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交通狀況的混亂與行人安全問題,並反思了臺灣人的交通文化與社會習慣。作者以個人經歷和觀察為基礎,指出交通法規的執行困難及大眾對於交通條例的漠視,並與其他國家的交通情況做了比較。文章深入探討了臺灣人對於便利的追求與對行人權益的忽視,引發對於改善交通安全的思考。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台北市交通正值上班的尖峰時段,路旁出現一個騎著紅白色單車纖細的身影,她是紊亂中的一幅美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交通狀況的混亂與行人安全問題,並反思了臺灣人的交通文化與社會習慣。作者以個人經歷和觀察為基礎,指出交通法規的執行困難及大眾對於交通條例的漠視,並與其他國家的交通情況做了比較。文章深入探討了臺灣人對於便利的追求與對行人權益的忽視,引發對於改善交通安全的思考。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存在著行人道、騎樓利用和無障礙環境等多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驗,更是我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我們應該為他人、為家人、為整個家庭多考慮一下。不僅要關注自己的便利,還要顧及他人的需求。開慢一點,給予他人讓步的空間,不僅是交通上的禮讓,更是一種社會共融的表現。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交通環境面臨嚴重問題,包括行人被車輛不尊重、環境不友善,交通事故數字令人震驚。這篇文章分析了「行人地獄」、「機車族地獄」和「汽車族地獄」等問題,並詳細描述臺灣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文章提供了現實的數據和觀察,呼籲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解決這一問題。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
臺灣最近被批評成行人地獄,引起了許多抗議。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觀念錯誤。他強調人在道路上是最重要、最大的,並呼籲各種交通工具都必須禮讓行人。最後,他支持最近的交通法規修改,強調行人路權優先。
Thumbnail
台北市交通正值上班的尖峰時段,路旁出現一個騎著紅白色單車纖細的身影,她是紊亂中的一幅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