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絕對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在愛情裡面可不一定。很多的戲劇劇情,不但向情人下狠手、還補加兇悍無情,背後的目的卻原來是愛得更深,傷痛的會更重,只好毅然痛下決心,為的是想讓對方好。
這種愁情苦緒,自古皆然。古賢司馬光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千古傳頌,其中的悵然與含意,不解自明。
司馬光的《西江月》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可以窺探出一些蛛絲馬跡,司馬光曾經近距離接觸這位舞妓,一段霧水情緣呼之欲出,究竟是司馬光的官宦世家與舞妓身份不容,抑或是司馬光本人無法容忍別的人也可以染指舞妓,才向自己痛下「相見爭如不見」的決心,就無從得知。
流行曲《 Kiss and Say Goodbye》亦有這樣的矛盾,提出分手,但明知一定會想念妳。這是一首名歌,萬千人都理解背後的含意,「分手只會更傷害我,我不能說謊,我一定會想念妳。」
年青時朋友介紹我這首歌,我們聽錯了歌詞,誰知那種境界原來更高,本來歌詞表面上是「當你轉身離開,不要回頭,我想記住你現在的樣子,讓我倆親吻後道別吧,,幾個月之後 I'm gonna miss you, I can't lie 我更想念你,我無法撒謊」。
而我們卻聽成:「當你轉身離開,不要回頭,我想記住你現在的樣子,讓我倆親吻後道別吧,幾個月之後 I'm gonna miss you, I can't live 我更想念妳,我無法生存」。
希臘文的愛有三個級別,最高的愛是 agape,基督教時常提及這個字。
其實這是基督教的精髓,在於這樣的情感,耶穌親自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筆者研究聖經三十年,對這樣的經文,卻從未聽過貼切的解釋。
這經文的意思,本來就很明顯,但每個人都聽而不聞,這就是經文靈性的秘密。這經文所說的,其實就是上帝創造宇宙萬物,無不可成就之事,他賜人類父母的心腸,去理解為子女奮不顧身究竟為何物,但這不是最高的愛。
耶穌為人類釘十字架,只是次等的偉大,因為人世間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人不惜為子女上十字架,這情操毫不希奇。這裡希奇的是上帝不上十字架,卻叫自己的兒子耶穌上十字架,我從未聽過有牧師作這樣的講解。
上帝本來不會忍心讓兒子受苦,寧可捨己,但祂卻為愛人的緣故,付出更大的痛苦,竟把兒子耶穌拿出來任人殘害,這痛苦比自己身受萬箭穿心還要痛,為的是要人類了解衪愛人類的程度,這才是真相。
為兒女上十字架只是屬於次等的愛,把兒女獻出,自己心更痛更痛,這才是最高等的愛。你只是一個凡人,上帝卻為了你而讓兒子耶穌給人殘害,衪對你的愛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愛?
文藝復興時期有大量視與聽的藝術作品,都是建基於神愛世人這樣的基礎,任何人如果不理解這樣的基礎,而又能看得懂,聽得明這些藝術作品的深度,都無法通過我所認知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