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選劇|《SORRY 青春!》:將正統的校園劇,彈成一首滿滿宮藤風格的青春狂騷曲

更新於 2023/07/12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當年發掘宮藤官九郎的電視劇編劇才華、也是他的頭號粉絲的製作人磯山晶說,其實早在 2008 年《流星之絆》之前,宮藤官九郎就想寫一齣校園青春劇。

宮藤在 2009 年出版的自傳小說《你(穿著木屐)踩過天鵝屍體嗎?》,其實就是一本瘋狂滿點的紙上青春校園劇。但是,從 2008 年的《流星之絆》到 2014 年 10 月這六年間,創作豐富的宮藤官九郎已經在各大電視台產出各種類型的戲劇──特別是《小海女》之後,從創作鬼才晉身成國民劇作家。而直到《SORRY 青春!》在 2014 年秋季正式開播,才算圓滿了他「想創作校園劇」的心願。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講述在靜岡縣三島市有三所私立高校,有偏差值極高的升學名校駿豆西高校(簡稱「西高」)、聖三島天主教女子高校(簡稱「三女」)、與駒形大附屬三島佛教男子高校(簡稱「東高」)。

但因三女經營困難,計畫與東高合併,而就在合併前,東高的國文老師原平助,提議試辦男女混班的實驗共學。原來早在 14 年前,原平助還是東高學生時,兩校曾有交流的可能,但因為看見好友與自己暗戀的三女學生蜂矢祐子相戀,為了發洩,原平助疑似引發了三女教堂燒燬事件,導致在這十數年間,兩校水火不容。 

心中始終有罪惡感,卻沒有勇氣說出口的原平助,想在這次的「男女共學」消融兩校的隔閡,共學過程,他認識了三女英語兼生活指導教師、同時也是祐子的妹妹蜂矢理沙,也在「男校」與「女校」、「佛教」與「天主教」等等價值觀的衝突中,發生了許多笑料與感傷的事情⋯⋯。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當然,作為宮藤流的正統校園青春劇的《SORRY 青春!》,我們可以在作品裡看到這位天馬行空編劇的常見印記:

  • 劇情融合城鎮景點及活動(相信看過劇的觀眾,都會記得吉祥物三島小丸君頭頂是什麼植物);
  • 八〇年代日本流行文化哏(比方說,飾演主角們的爸爸:演員風間杜夫與平田滿在八〇年代曾合作過經典電影《蒲田行進曲》,或是好色住持爸爸對空姐一直懷有某種色色追求,這哏來自飾演老爸的風間杜夫在八〇年代演過的現象級日劇:1983 年 TBS 與大映合拍的連續劇《空中小姐》(スチュワーデス物語),風間飾演劇中帥氣的教官);
  • 直白又幼稚的男性情色笑話以及戀愛體質的女性角色(除了《SORRY 青春!》的滿島光,現在 Netflix 還可以看到《虎與龍》裡蒼井優的店員角色,與《我家的故事》的戶田惠梨香飾演的看護,都有類似的特質);
  • 還有,播出後一貫「收視率不佳」的迴響(除了第一集有 10.1%,其餘九集皆為個位數,在當時創下 TBS 周日劇場收視最差的紀錄,與前一年同時段《半澤直樹》最終回的 42.2% 產生極大落差)。

套句《虎與龍》裡的角色評論主角小虎的落語:「在危險邊緣將一個低俗挖苦的粗魯笑話,轉化成會令觀眾爆笑的故事」。用不正經且不在乎政治正不正確的方式,講述一個想法、點子、意念,是宮藤官九郎的說故事手法,也是他的故事魅力。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這次要講的「正經」,其實已經寫在劇名上給你看了:SORRY 與青春──而那個「!」,就是宮藤官九郎的不正經;那個「!」,就像「未成年的主張」站在屋頂的學生,用盡全力,對著所有人吼出內心告白時的全力以赴。

而青春又為何需要 SORRY?這其實是宮藤官九郎對「校園青春劇」的致意。

話說從頭,日本的校園青春劇歷史,從六〇年代開始。在電視發展的黎明期,五〇年代的美國,曾經流行以電影規格來製作電視劇的「電視電影」製作方式。到了六〇年代,這股風氣流傳到日本,在 1965 年開花結果,日本電視台改編石原慎太郎同名小說、取得驚人收視率的《青春是什麼》(青春とはなんだ),正是當時日本電視台與東寶公司合作,以電視電影手法製作的連續劇。


主角由當時的東寶明星夏木陽介演出,飾演剛從美國歸國的老師野野村洋介,因為高層分配,而到了鄉下小鎮的高中就任,但小鎮學校的作風保守又封建。當然,這齣戲的賣點正是看海歸的熱血教師如何改變陳舊的價值觀:老師如何在封閉的校園與家庭關係中,解決學生們的問題,並透過「橄欖球」這項美式運動,讓師生彼此激勵,並互相信任。

當然,這個架構,隨著日本電視劇數十年的發展拍過數不清的次數,但在六〇年代,將鏡頭對著每個人都經歷過的校園生活,拍出師生之間的友情與信任以及學生的成長,取得了眾多觀眾的共鳴。這齣戲正打響了日本電視台「校園青春物語」(青春学園シリーズ)系列名號,從此,「校園青春劇」正式成為日本電視劇最流行的題材。

很快地,也就是《青春是什麼》推出後的隔年 1966 年,日本電視台推出了校園青春物語系列第二作《這就是青春》(これが青春だ),主角換成當時剛從美國留學回日本的新演員龍雷太,收視率依然居高不下,除了讓龍雷太一炮而紅,更奠定了日本青春校園劇的基底。


比如說,劇裡一開始給觀眾叛逆印象、不相信任何大人的「壞學生」,因為熱血老師的影響,而受到感召,這時觀眾會發現其實壞學生沒這麼壞,原來他本性善良又純真,只是因為發生某件事情(遭到大人背叛或是被欺騙),無法信服大人所以「為惡」。但正因為有了善良熱血教師的努力,觀眾才看到壞學生被「收服」的過程,以及後續會令觀眾欣慰的發展。

不過,「校園青春物語」在第一作與第二作的起飛後,劇情陷入窠臼,系列作因此消沉了幾年。直到七〇年代,1972 年系列第六作《飛翔吧!青春》(飛び出せ!青春)開播,一樣由新人演員擔任最重要的老師角色(由村野武範主演),但最重要的是,策劃該系列的製作人岡田晉吉決定一改對「熱血老師」的設定:讓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與學生同等程度的老師,並且要讓「老師成為學生」,讓老師與學生一起在劇情裡受苦受難。 

比方說,《飛翔吧!青春》第 14 集,一名學生以「月光假面」名稱創辦校園報紙,並在報紙上揭露同學的惡行,老師因為擔心學生遭到指控被霸凌,於是找出這位學生。而這位學生真正要揭露的,其實是一件發生在校外的重大惡行——「月光假面」想揭露的犯人,居然是他的父親。若照先前的「熱血教師」劇情走向,老師一定會挺身而出,讓學生從正義與家族情感的道德難題中逃離,而《飛翔吧!青春》完全相反:老師在學生面前痛哭,「我沒辦法為你做什麼,我真的很痛苦。」


《飛翔吧!青春》的優秀,在於它讓老師走下神壇,將老師學生化,塑造一個有痛有淚的老師形象。而這種角色塑造,到了系列第七作由中村雅俊主演、1974 年的《我們的青春!》(われら青春!)最淋漓盡致。

《我們的青春!》第一集裡,新到任的老師被誤認為轉學生,老師並沒有因此生氣,而且並告訴同學「我們要像朋友一樣!」;很快地,照當時「校園青春物語」系列的慣例,老師組織了橄欖球隊,某日,橄欖球隊裡的其中一位學生被其他學校的橄欖球隊員襲擊,但老師並沒有居中協調,而是去當那位被挨揍學生的打架幫手──當然,這麼一個問題老師,因此被迫從剛到任的學校辭職。

中村雅俊一個人靜靜地站在月台,這時橄欖球隊員從對面月台衝了進來,大喊「老師不要辭職!」並從對面丟出一顆橄欖球,老師大受感動,隔著鐵軌,兩邊開始熱血呼喊以及對傳⋯⋯。


當然這個誇張的名場面成為常被惡搞的校園劇橋段,卻很清楚地表現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夥伴」關係:「校園青春物語」發展至今,已經不是《我們的青春!》那樣只能為學生而哭的無能為力了,而是即使無能為力,也要與學生同進退,永遠與學生一起行動,就算反覆失敗,也要勇往直前,不斷與學生一起自我成長。 

不成熟的學生會做錯事,但老師也會做錯事,老師其實也是有缺點的學生,老師也正在校園裡以老師身份為自己的青春努力。塑造「持續成長的青春未熟者」、讓老師成為校園劇裡進化最多的「學生」的《我們的青春!》,成為六〇年代以降的青春校園劇的高峰之一。

那之後,日本電視劇還有各種類型的校園青春經典:從七〇年代末開播,以寫實方式呈現日本當代社會問題(校園霸凌、性教育⋯⋯等等)的《3年B組金八先生》系列作;奠定野島伸司明星編劇地位的兩齣校園劇:嬉鬧喜劇風格的《大家相愛嗎!》(愛しあってるかい!)與獵奇又背德的《高校教師》;到將英雄教師塑造成「反體制」的經典混混與經典惡魔,編劇遊川和彥的兩齣校園劇《麻辣教師GTO》與《女王的教室》⋯⋯真的是太多了。如今早已不是六〇年代的日本電視劇草創期,校園青春劇的老師形象,也不斷改變。

而在捧紅中村雅俊、插入曲〈心靈相通〉單曲銷量破百萬張的《我們的青春!》的四十年後, 2014 年的《SORRY 青春!》誕生了。它選擇「話說重頭」:《SORRY 青春!》與《我們的青春!》除了名稱相似,觀眾還都能看見片中代表編劇、藉以說教的典型教師角色,在第一集就犯下錯誤以及內心悔恨。

因為外表成熟的老師,其實才是校園青春劇裡最重要的「學生」。老師就是沒長大的學生。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宮藤官九郎在第一集就讓觀眾看到原平助「SORRY 青春」的理由:因為他,導致蜂矢一家人分崩離析(祐子在火災事件後就消失了);因為他,導致三女與東高這十幾年來的死敵狀態。除了宗教價值觀的落差,兩者的隔閡更製造了更深的誤解。也因此,在《SORRY 青春!》裡,「告解」成為每個角色的救贖。

天主教女子高校的告解室,可以讓暴走的女校長成為婉約的修女;佛教男子高校雖然沒有告解概念,但宮藤官九郎設計了一個三島市人人皆知的廣播節目「SORRY 青春!」(對,名稱就是這麼簡單直接),讓角色們 call in 進來 say sorry。而原平助,更是擁有他獨一無二的告解室:全劇旁白、同時也是原平助房間裡的觀音像,正是原平助投射媽媽形象,內心悔恨的具現化。

當然,宮藤官九郎塑造鮮活又可愛的配角的功力,讓一眾當時剛出道的新生代演員飾演學生格外討喜:森川葵、黑島結菜、特林德爾玲奈、重岡大毅、川榮李奈、小關裕太⋯⋯等等──當然,更不用提飾演蜂矢理沙、因為喜歡上原平助而演出滿滿可愛粉紅氣息的滿島光。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SORRY 青春!》劇照/TBS 官網

但《SORRY 青春!》最優秀的部份,在於宮藤官九郎讓當年在《流星之絆》飾演內心悔恨、擁有缺陷青春的二哥角色的錦戶亮,再一次地,讓他在校園青春劇飾演一個內心擁有更多衝突與悔恨的「老師」。這是更為複雜的角色:一個在戲劇功能上是開導學生(實質上是觀眾),實際上卻是比學生還要迷惘、還要脆弱的「學生」角色。 

寫出這個故事的宮藤官九郎,要讓《SORRY 青春!》的觀眾感受到「!」的衝勁;而飾演原平助的錦戶亮,則是要說服《SORRY 青春!》的觀眾,青春為何需要 SORRY。

作為宮藤官九郎的校園青春劇,《SORRY 青春!》是一次繼承經典校園劇脈絡、但節奏感高超,置入許多當代笑點(比如那時很紅的「壁咚」)的優秀喜劇,傳遞出「青春就是幹蠢事」的動感活力(宮藤的《木更津貓眼》是另一種形式的青春劇代表)。儘管收視率不佳,但《SORRY 青春!》奏出了日本校園青春劇史上,典型卻奇特、有趣且可愛的青春狂騒曲。




參考資料:《日本偶像帝國》第三章 校園連續劇與「搖滾御三家」:一九七〇年代的多樣化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選擇進入演藝圈的人們,都懷抱著「被看見」的渴望,然而恐怕只有踏入其中之後才能深刻明白,台下、鏡頭外、螢幕外的觀眾所想要看見的並非真實,而是一種想像的投射。「誰來看見真正的我?」是《我推的孩子》裡的集體吶喊,不過這樣的聲嘶力竭,又有誰聽得見呢?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老了與長大了的我們之間,生活圈越來越疏遠,興趣嗜好、思維邏輯、身處的環境氛圍都隨著世代變化,有著不可避免的鴻溝,而料理是我們和媽媽現在少數擁有的共同話題,同時也是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串結我們的生活的、唯一不曾消失亦不曾改變的存在──媽媽所做的,每一道普通卻好吃的料理,就是編織起我們這一家日常的繩結。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說到被譽為「細節控」的漫畫家,石黑正數必定是大家會提起的作者,新作《天國大魔境》以後末世為題材,近期由 Production I.G 改編成動畫,在原作如此優秀的情況下,改編動畫是否能掌握其精髓便是讀者最在意的事。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選擇進入演藝圈的人們,都懷抱著「被看見」的渴望,然而恐怕只有踏入其中之後才能深刻明白,台下、鏡頭外、螢幕外的觀眾所想要看見的並非真實,而是一種想像的投射。「誰來看見真正的我?」是《我推的孩子》裡的集體吶喊,不過這樣的聲嘶力竭,又有誰聽得見呢?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老了與長大了的我們之間,生活圈越來越疏遠,興趣嗜好、思維邏輯、身處的環境氛圍都隨著世代變化,有著不可避免的鴻溝,而料理是我們和媽媽現在少數擁有的共同話題,同時也是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串結我們的生活的、唯一不曾消失亦不曾改變的存在──媽媽所做的,每一道普通卻好吃的料理,就是編織起我們這一家日常的繩結。
韓劇《造后者》與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下稱造浪者)都以選舉作為題材,「我方」陣營推出的都是女性候選人,幕僚都是「造后者」,兩邊都有性別議題。但我想特別談的是──它們都處理了「在大局面前,守護那些很小的事」。
說到被譽為「細節控」的漫畫家,石黑正數必定是大家會提起的作者,新作《天國大魔境》以後末世為題材,近期由 Production I.G 改編成動畫,在原作如此優秀的情況下,改編動畫是否能掌握其精髓便是讀者最在意的事。
這是一部我已經等待太久的劇。在台灣民主轉型之路開展了數十年後,我們終於迎來了一齣如此具有當代性,同時又富有在地文化特色的作品,將「政治」以如此貼近常民的形態呈現,讓人們意識到從政者也有著人性化的糾結,更得以重新省思劇中帶出的各種辯證及現象,不論是議題或價值取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Thumbnail
韓劇《模範計程車》,描述一家名為彩虹運輸的計程車行,其實本業是專為走投無路的人進行復仇服務的地下組織。題材不算特別,類似概念的影視作品一籮筐,但這部《模範計程車》之所以特別打動我,對我來說不單只因為劇情,而是細節上的安排。以下我就七個點來說明《模範計程車》值得一看的原因。
Thumbnail
兩人甫交換靈魂後的演技則最為人所稱道,高橋一生張開眼睛的剎那,眼神與日高差異極大,眼部表情也不同於日高明顯的月牙眼、眼角微微出力,而是稍微撐大的圓形眼廓,招牌的「褶子」也因此變得不那麼明顯;綾瀨遙的眼神在靈魂交換後也邪氣加倍,不再是帶著滿滿正義感、有些傻勁卻直直前闖的那股執著,而是更加複雜而混濁。
Thumbnail
本劇不只打破了網路年輕觀眾和中長輩電視觀眾間的隱形高牆,甚至完全台語發音也沒有所謂「華語卡司」、超級在地講台灣漢餅世家與婆媳親子問題,卻紅到被對岸盜版,意外證明台語也能賣出國際市場,只要劇本身真的抓到了核心的人性與情感。究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對什麼事、怎麼做對,又有什麼樣的產業意義在背後呢?
Thumbnail
除了女力,對 LGBTQ 群體的善意凝視,也早是本劇的重要標籤之一。正因它能如此自由大方地談論性,不帶濾鏡,不作粉飾,它也更能以同樣坦蕩寬廣的胸懷,對主流喧囂下的隱微支流投以目光。擁抱邊緣,挑戰正統,也讓這齣乍看糜爛、荒誕又不正經的戲劇,幾乎成了次文化聚首的生猛殿堂。
Thumbnail
喜愛這個故事,為了兩人的復返傷神的我們,想抓住那些即逝時光的心情,或許不亞於劇中人們,而逆流的時光沖走了她手上的莫比烏斯戒指,留下的是相信即便沒有宿命羈絆,你,依然會找到我的「執念」。我們期待真愛,儘管沒有人知道真愛對應的人是誰,真愛又該以什麼樣子呈現,但每當劇情釋出訊息時,我們總能毫不猶豫地緊握⋯
Thumbnail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只是句俏皮、尖酸、卻無法解決問題的風涼話,這行背後太多有口難言的苦衷,拉扯著每一位成員。《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有十六年記者經歷,以「職人劇」形式描寫起記者心境,層次特別豐富。
Thumbnail
《想見你》的「穿越」是:原本我們的命運騎行在筆直的路上,如果時光之路忽然逆行而上攀,大塊的風景斑斕變幻,繁花旋風而逝,風又旋轉地像花、點綴於崎嶇的時空座軸裡,如果到達連我和你的影子都將隱沒的、初陽未生的盡處,你願意再從這般荒蕪造出同樣的脈絡,回到「這裡」嗎?你願意踏尋無有植被的初因找到我嗎?
Thumbnail
繼《前男友》(2011)、《花是愛》(2012,同樣由黃天仁導演)、與《必娶女人》(2015)之後,簡奇峯與林欣慧再度共同編劇的《想見你》,還是走浪漫愛情喜劇的路線,有著深深濃濃的愛情依戀縈繞在男女主角間,也有著幽默發噱的風趣對話穿梭於甘草人物間。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選之人—造浪者》裡的總統大選,是一場以台灣為背景的烏托邦大選──沒有民生及經濟的問題需要討論、沒有能源及資源的浩劫需要焦慮、更沒有外交及國際局勢需要擔憂。但為何抽去了左右國家命脈的重大議題,仍然引起許多觀眾認同,《人選之人》說的就是「台灣政治」?
Thumbnail
韓劇《模範計程車》,描述一家名為彩虹運輸的計程車行,其實本業是專為走投無路的人進行復仇服務的地下組織。題材不算特別,類似概念的影視作品一籮筐,但這部《模範計程車》之所以特別打動我,對我來說不單只因為劇情,而是細節上的安排。以下我就七個點來說明《模範計程車》值得一看的原因。
Thumbnail
兩人甫交換靈魂後的演技則最為人所稱道,高橋一生張開眼睛的剎那,眼神與日高差異極大,眼部表情也不同於日高明顯的月牙眼、眼角微微出力,而是稍微撐大的圓形眼廓,招牌的「褶子」也因此變得不那麼明顯;綾瀨遙的眼神在靈魂交換後也邪氣加倍,不再是帶著滿滿正義感、有些傻勁卻直直前闖的那股執著,而是更加複雜而混濁。
Thumbnail
本劇不只打破了網路年輕觀眾和中長輩電視觀眾間的隱形高牆,甚至完全台語發音也沒有所謂「華語卡司」、超級在地講台灣漢餅世家與婆媳親子問題,卻紅到被對岸盜版,意外證明台語也能賣出國際市場,只要劇本身真的抓到了核心的人性與情感。究竟《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對什麼事、怎麼做對,又有什麼樣的產業意義在背後呢?
Thumbnail
除了女力,對 LGBTQ 群體的善意凝視,也早是本劇的重要標籤之一。正因它能如此自由大方地談論性,不帶濾鏡,不作粉飾,它也更能以同樣坦蕩寬廣的胸懷,對主流喧囂下的隱微支流投以目光。擁抱邊緣,挑戰正統,也讓這齣乍看糜爛、荒誕又不正經的戲劇,幾乎成了次文化聚首的生猛殿堂。
Thumbnail
喜愛這個故事,為了兩人的復返傷神的我們,想抓住那些即逝時光的心情,或許不亞於劇中人們,而逆流的時光沖走了她手上的莫比烏斯戒指,留下的是相信即便沒有宿命羈絆,你,依然會找到我的「執念」。我們期待真愛,儘管沒有人知道真愛對應的人是誰,真愛又該以什麼樣子呈現,但每當劇情釋出訊息時,我們總能毫不猶豫地緊握⋯
Thumbnail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
Thumbnail
「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只是句俏皮、尖酸、卻無法解決問題的風涼話,這行背後太多有口難言的苦衷,拉扯著每一位成員。《鏡子森林》的編劇鄭心媚,有十六年記者經歷,以「職人劇」形式描寫起記者心境,層次特別豐富。
Thumbnail
《想見你》的「穿越」是:原本我們的命運騎行在筆直的路上,如果時光之路忽然逆行而上攀,大塊的風景斑斕變幻,繁花旋風而逝,風又旋轉地像花、點綴於崎嶇的時空座軸裡,如果到達連我和你的影子都將隱沒的、初陽未生的盡處,你願意再從這般荒蕪造出同樣的脈絡,回到「這裡」嗎?你願意踏尋無有植被的初因找到我嗎?
Thumbnail
繼《前男友》(2011)、《花是愛》(2012,同樣由黃天仁導演)、與《必娶女人》(2015)之後,簡奇峯與林欣慧再度共同編劇的《想見你》,還是走浪漫愛情喜劇的路線,有著深深濃濃的愛情依戀縈繞在男女主角間,也有著幽默發噱的風趣對話穿梭於甘草人物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