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光普照  三峽區溪北里挖仔同善堂(德門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時到萬華或西門町逛街後,會搭705或706慢慢晃回三峽。在跨過土城-三峽邊界,進入三峽的第一站就是「德門廟」。由於在網路上搜尋不到該廟的相關資訊,因此筆者一直相當好奇「德門廟」的廬山真面目。

這個謎團直到2021年4月清明連假期第一天才解開。當天因為閒來無事,早餐後便想說從三峽走到捷運永寧站好了,於是便憑著印象中705、706的路線,沿著介壽路一路散步過去。在經過長壽山登山口後不久,便看到一旁「三峽挖仔 同善堂」的牌樓,〔1〕一小段階梯上便是該堂。那時突然想到,這附近不就是德門廟站牌所在嗎?那個久聞其名的「德門廟」會不會就是這個「同善堂」呢(畢竟那附近看起來也沒有其他廟宇了),於是就抱著確認一下的想法走上了階梯。結果,廟前的天公爐(?)的「德門廟」題字證明了我的猜測,〔2〕挖仔同善堂就是久聞其名的德門廟。

三峽挖仔同善堂及其周邊

三峽挖仔同善堂及其周邊

挖仔同善堂牌樓(攝於2021/04/02)

挖仔同善堂牌樓(攝於2021/04/02)

廟前香爐的德門廟(攝於2021/04/02)

廟前香爐的德門廟(攝於2021/04/02)

既然名為「同善堂」,不難猜到這裡祭拜的是無人祭祀的先民。根據廟牆上的沿革碑,該廟創建於「百餘年前」,從立碑時間(2000年)往回推,大概是1900年前後。對照《台灣堡圖》可見,當時同善堂附近仍是沙洲,有先人骨骸散落於堂前「山腳臨水」之小路,有位廖田先生遂出於善心,為之築塔收納,並建福德祠與黃吉公祠相伴。〔2〕後來由於年久失修,骨骸又四處散落。民國63年(1974年),遂由附近善心人士陳火順、黃寬裕、劉金印、林宗冷等人商量重建,並請附近長壽山的先天派齋堂元亨堂住持高興旺(道號願興,1900-1997)〔4〕、地理師白善慶二位堪輿,擇定目前堂址。在徵得地主柑園鄧家同意後,便興工動土而成今貌。

挖仔同善堂在台灣堡圖上的對應位置

挖仔同善堂在台灣堡圖上的對應位置


沿革碑(攝於2021/04/02)

沿革碑(攝於2021/04/02)

同善堂共有三龕。以福德正神居中,黃吉公居右,奉祀諸位幽魂的同善堂(由地藏王菩薩坐鎮)居左。此外,在黃吉公右側尚設有「萬善同歸」香位,兩旁的山坡上則散布著兩三座墳墓,當是原有骨骸的收埋之處。

中龕祀福德正神(攝於2021/04/02)

中龕祀福德正神(攝於2021/04/02)

右龕祀黃吉公(攝於2021/04/02)

右龕祀黃吉公(攝於2021/04/02)

黃吉公右側的萬善同歸香位(攝於2021/04/02)

黃吉公右側的萬善同歸香位(攝於2021/04/02)

左龕同善堂,祀地藏王菩薩(攝於2021/04/02)

左龕同善堂,祀地藏王菩薩(攝於2021/04/02)

相對於熱鬧三峽市中心,挖仔附近多是住宅與未開發的山林,這讓挖仔同善堂顯得相當僻靜。但在我拜訪同善堂那天,捷運三鶯線也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同善堂不遠處即設有長壽山站。在通車之後,挖仔也許會迎來一波開發吧?屆時,同善堂的先人們是否還能維現有的寧靜,還是會顛沛流離呢?一切尚是未定之數,就讓我們看下去吧。

===============================================

〔1〕挖仔(台語應該唸作uat-á,有轉彎之義)位於三峽溪北里北方,因位於橫溪注入三峽溪的轉彎地帶而得名。參考三峽鎮志.開闢拓殖篇.鎮域之開發.地名

〔2〕不過關於為何有德門廟這一別名,則尚待考證。

〔3〕在2021年的紀錄文中,筆者以常理推斷,認為黃吉公當指姓黃名吉的先人。但在google之後,發現宜蘭縣、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苗栗縣皆有出現黃吉為名的神明,讓筆者不禁懷疑黃吉是否另有指涉呢?關於此現象,日後將為文另述之。

〔4〕元亨堂由王文彬居士於昭和六年(1931年)創建,從昭和九年(1934年)的《三峽庄誌》可見,高興旺居士當時便已擔任元亨堂副堂主一職。昭和十九年(1944年),高興旺居士正式接任堂主。戰後,曾大力協助花蓮慈濟醫院之創設,於1997年圓寂。參考齋教先天派乾元堂系在北臺灣的發展落葉雜草細清掃淨山行拂去煩憂

喜歡歷史與民俗的彰化/三峽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行天宮傳承三教聖賢義理,以五倫八德為宗旨、提倡問心敬神、期導引世道人心於正軌。行修宮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之一,也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中占地最廣的廟宇。 行修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路155號 ​開放時間: AM04:00-PM19:00 ​電話: 02     2671 
Thumbnail
從安東初等學校前公車亭搭乘55號或354號公車在泥川洞石佛像站下車,下車後會先看到蓮美寺(연미사又譯為燕尾寺)的立牌,於新羅女王時期所創建,原為僧侶休憩的地方,其附近的地形因似燕子的喙,故稱燕子院(제비원),對面的公車亭是待會回程時要搭公車的地方, 無人販售的香、黃白香蠟燭、蓮花蠟燭、供養米區,將
Thumbnail
利澤忠義堂,又稱大眾爺廟,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是一座主祀大眾爺的廟宇。 大眾爺,又稱孤魂公、好兄弟,是民間信仰中無祀孤魂的總稱。利澤忠義堂的創建,據說是因為當地在清末民初時期,發生了漳泉械鬥,造成許多人傷亡,這些死者的魂魄因無依無靠,而成為孤魂野鬼。後來,有鑑於此,當地居民便集資興建了利澤忠義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說到宜蘭的網美寺廟,大家一定會想到北后寺,那日式禪園,五米高的泥塑大佛,四幅巨大的四天王油畫,讓參拜的人都被這景象所震撼,並且在這個地方感受到內在的平靜。而這次介紹的寺廟,是很少有人提及的一處靜謐景點。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水仙宮是一座具有300年歷史的古老廟宇,見證了府城和安平之間內海的變遷與臺灣社會的發展。從最初的樸素小廟到現在繁榮的市場中心,水仙宮反映了當地居民對宗教信仰的重視及文化的延續。文章深入探討水仙宮的歷史背景、重要事件及其在當地的影響,並展現如今市場的熱鬧景象。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張家祖廟〕(即發祥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協和里安和路111號,本為漳州馬田張家的私人祠堂,正殿奉祀祖先牌位,左右有內外護龍(廂房),是台中市保存完好的閩南傳統民居。這座祖廟在1985年11月27日經臺中市政府公告為國家第三級古蹟;左外護龍(廂房)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Thumbnail
行天宮傳承三教聖賢義理,以五倫八德為宗旨、提倡問心敬神、期導引世道人心於正軌。行修宮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之一,也是行天宮三座廟宇中占地最廣的廟宇。 行修宮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白雞路155號 ​開放時間: AM04:00-PM19:00 ​電話: 02     2671 
Thumbnail
從安東初等學校前公車亭搭乘55號或354號公車在泥川洞石佛像站下車,下車後會先看到蓮美寺(연미사又譯為燕尾寺)的立牌,於新羅女王時期所創建,原為僧侶休憩的地方,其附近的地形因似燕子的喙,故稱燕子院(제비원),對面的公車亭是待會回程時要搭公車的地方, 無人販售的香、黃白香蠟燭、蓮花蠟燭、供養米區,將
Thumbnail
利澤忠義堂,又稱大眾爺廟,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是一座主祀大眾爺的廟宇。 大眾爺,又稱孤魂公、好兄弟,是民間信仰中無祀孤魂的總稱。利澤忠義堂的創建,據說是因為當地在清末民初時期,發生了漳泉械鬥,造成許多人傷亡,這些死者的魂魄因無依無靠,而成為孤魂野鬼。後來,有鑑於此,當地居民便集資興建了利澤忠義
Thumbnail
王公廟絕對是台灣人以台灣北部媽祖及台灣南部王爺為信仰主流神明中、一間很另類信仰廟宇。宜蘭縣五結鄉鎮安村的王公廟宇,從舊廟古蹟文物保存非常古色古香、 百年歷史傳承,鄉民萬人移動舊廟等傳奇 。宮廟建築體,富含現代感與大氣。一新一舊廟宇寫下王公廟在台灣的一頁廟宇歷史傳奇。 二結王公廟相關資訊::
Thumbnail
參拜台東赫赫有名的「王爺公」,體會臺灣傳統文化信仰的美麗和人情味。
Thumbnail
說到宜蘭的網美寺廟,大家一定會想到北后寺,那日式禪園,五米高的泥塑大佛,四幅巨大的四天王油畫,讓參拜的人都被這景象所震撼,並且在這個地方感受到內在的平靜。而這次介紹的寺廟,是很少有人提及的一處靜謐景點。
Thumbnail
​ 台灣的廟宇時常可見到只要廟宇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一定熱心推動各項民俗和公益活動,這篇介紹興雅福德宮就是如此例子。這座 廟宇來自土地公中人民對土地的崇拜,土地載育萬物生成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興雅福德宮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30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