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don隨食】Day3 / Roast的熟成牛排

【London隨食】Day3 / Roast的熟成牛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百年波羅市場裡,專賣各種口味佛卡夏的年輕女麵包師

百年波羅市場裡,專賣各種口味佛卡夏的年輕女麵包師

   第二天逛街時,因為路過一家外觀質感良好、菜單頗有新意、生意也不錯的咖哩與拉麵店,便決意將之當成晚餐,這家隨機挑選的餐廳叫做Wagamama,名字取得很好,價格在倫敦也算是中低價位,拉麵的型態不是常見的傳統日式麵,偏向歐洲人能理解的亞洲湯麵與食材的組合,比如烤鮪魚與炒蔬菜拉麵,點了最貴的烤鴨拉麵,上菜後很期待地嘗了幾口,結果,是加了點味霖柴魚的蔬菜湯,放幾片不夠味的中是烤鴨腿肉,配上大把的香菜葉,這根本就是一碗亞洲風的越南河粉,只是把河粉換成中式麵條。

Wagamama的烤鴨拉麵

Wagamama的烤鴨拉麵

    第二天晚上便乖乖地預約了隔天的午餐,位在聖保羅教堂與波羅市場邊邊的牛排名店Roast,餐廳位在一棟舊型挑高鋼骨結構市場的二樓,三面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欣賞古蹟盎然、熱鬧的波羅市場。

Roast餐廳裡的吧檯一角,這個區域提供調酒與小菜,可以小酌、或供等待位子的人打發時間

Roast餐廳裡的吧檯一角,這個區域提供調酒與小菜,可以小酌、或供等待位子的人打發時間

餐廳內共有三面落地玻璃窗,可還眺波羅市場與聖保羅教堂,用餐分為十分良好

餐廳內共有三面落地玻璃窗,可還眺波羅市場與聖保羅教堂,用餐分為十分良好

   這是一家提供英式傳統料理的餐廳,除了正式的午晚餐,更有英式早餐、與婚宴設席,用餐時段都有吉他、或手風琴樂手在演奏。從進入餐廳報上預約的姓名開始,隨著侍者的帶位與閒聊幾句,愜意的自在感,令人難以想像自己僅來了倫敦三天。點了道英式餐廳的基本款~烤牛排配約克夏布丁,跟一道這裡的市場料理~燉烤牛臀肉配馬鈴薯麵疙瘩,這道算是商業午餐,會附一杯飲料跟甜點。

餐廳裡所用的牛肉,全部經過30~48天的乾式熟成處理,奶油與牛肉都是來自湖區,奶油的綿密鮮美,配上酸種麵包,令人吃完一塊在吃一塊,幾乎停不下來。

餐廳裡所用的牛肉,全部經過30~48天的乾式熟成處理,奶油與牛肉都是來自湖區,奶油的綿密鮮美,配上酸種麵包,令人吃完一塊在吃一塊,幾乎停不下來。

這裡用的牛肉都標榜來自湖區的放牧36個月的牛,然後再經30~48天的乾式熟成而成,自己因為不喜歡太重的乾式熟成腐肉味,點了的熟成30天的肋眼牛排,甜味明顯、穀物香氣飽滿、柔嫩多汁,更有趣的是,嚐完牛排後湧出的後韻,居然是百里香考鯛魚的香氣,充份展現湖區水陸風土兼具的美感經驗。牛排附的薯條,是蒜味香草口味,輕盈地像是只做了表面工夫,迴然不同於連鎖速食薯條的厚重快感。

另一道商業午餐級的牛肉麵疙瘩,則表達了作為傳統英式社會的料理嚴謹,熟成後的牛臀肉燉煮的風味十足,配上一同燉煮的鹽味黃金甜菜根,果肉Q彈潤軟嫩,與帶有芥末味的麵疙瘩、淡菜味的高湯一起食用,雖然整體偏鹹,卻不斷加深鮮甜的層次,最終形成完整的料理結構,彷彿參與了市場與餐廳的某種社會互動。

avatar-img
佳居門食習錄的沙龍
9會員
6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倫敦機場到青年旅館辦好入住手續,已是晚上十點,放好行李後,趕緊外出覓食,往地鐵站Earl's Court周邊前進,這附近有許多的商店,對第一次來倫敦的自己,這一帶散發著英式住商混和社區的小清新,充滿濃濃的英倫風情,如夢似幻。 選了一條招牌林立的街道,晚上十點多,一半以上的餐廳都即將
這裡所謂的「美食」是相對於日常小吃來說的,比如滷肉飯是日常小吃,但東坡肉、或是客家封肉之類的,便算是美食,又比如麻油雞已日常小吃化,但麻油雞燉飯、或是在西餐廳裡的雞腿排佐麻油雞醬等等就算是美食。 「張力」指的是一組伸、拉對抗的作用力,能量越強張力越大,同樣的定義放在美食裡,美感風味越強張
提及吃美食,許多人都能侃侃而談風味如何如何,大多數的人也都贊同美食的感受很主觀,但其實「品嘗」料理這件事,是從今天想吃什麼就開始醞釀,依著許多資訊與心情才決定吃哪家餐廳,最後在點菜時,便真正進入品嘗的過程。 一般來說,點菜除了事先做好功課、有專門針對的料理之外,會從自己以為熟悉理解的菜
烤的外酥內腴鮮香四溢的烏魚子,大家都喜歡,雖然成本高還是有餐廳把它做成義大利麵,期望成為暢銷的招牌料理,然而儘管是以「義大利麵」的型態呈現,但大家喜歡的、希望能嚐到的,依然是那種外酥內腴的烏魚子所帶來的快感,義大利麵反而不在意,因此最常見的媚俗討喜做法,就是弄個能出餐快又成本低的蒜油義大利麵
從倫敦機場到青年旅館辦好入住手續,已是晚上十點,放好行李後,趕緊外出覓食,往地鐵站Earl's Court周邊前進,這附近有許多的商店,對第一次來倫敦的自己,這一帶散發著英式住商混和社區的小清新,充滿濃濃的英倫風情,如夢似幻。 選了一條招牌林立的街道,晚上十點多,一半以上的餐廳都即將
這裡所謂的「美食」是相對於日常小吃來說的,比如滷肉飯是日常小吃,但東坡肉、或是客家封肉之類的,便算是美食,又比如麻油雞已日常小吃化,但麻油雞燉飯、或是在西餐廳裡的雞腿排佐麻油雞醬等等就算是美食。 「張力」指的是一組伸、拉對抗的作用力,能量越強張力越大,同樣的定義放在美食裡,美感風味越強張
提及吃美食,許多人都能侃侃而談風味如何如何,大多數的人也都贊同美食的感受很主觀,但其實「品嘗」料理這件事,是從今天想吃什麼就開始醞釀,依著許多資訊與心情才決定吃哪家餐廳,最後在點菜時,便真正進入品嘗的過程。 一般來說,點菜除了事先做好功課、有專門針對的料理之外,會從自己以為熟悉理解的菜
烤的外酥內腴鮮香四溢的烏魚子,大家都喜歡,雖然成本高還是有餐廳把它做成義大利麵,期望成為暢銷的招牌料理,然而儘管是以「義大利麵」的型態呈現,但大家喜歡的、希望能嚐到的,依然是那種外酥內腴的烏魚子所帶來的快感,義大利麵反而不在意,因此最常見的媚俗討喜做法,就是弄個能出餐快又成本低的蒜油義大利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