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消失張力的現代美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炙燒小卷是屬於能輕易發揮食材味道與口感張力的美食之一,可惜越來越多的餐廳,因為想要快速出餐,而以油炸、大火、噴槍等取代原本該中小炙燒的方式,喪失了不少綿延風味的底蘊,可惜的是越來越多的品嘗者已無法做出比較
這裡所謂的「美食」是相對於日常小吃來說的,比如滷肉飯是日常小吃,但東坡肉、或是客家封肉之類的,便算是美食,又比如麻油雞已日常小吃化,但麻油雞燉飯、或是在西餐廳裡的雞腿排佐麻油雞醬等等就算是美食。
在川菜、台菜、江浙菜都標榜是自家菜色的東坡肉,雖然在做法上都大同小異,但在品味的神韻上卻有不同,川菜爽朗、台菜樸質、浙菜平暢,其中以川菜的醬剛味勁,最具張力
「張力」指的是一組伸、拉對抗的作用力,能量越強張力越大,同樣的定義放在美食裡,美感風味越強張力越大,比如東坡肉,醬底足夠(用真正的發酵醬油、用蔥蒜八角純米酒等,中火逐步扎實製作,再靜置一天)、肉質鮮美部位正確、火候充足不疾不徐,自然能做出充滿包覆濃郁鮮味為底的醬味,這是底味也是拉力,再有綿密溫潤的豬油、香料、與油煎鍋香為前味,便是韻味也是伸力,這一伸一拉就成為傳統東坡肉美味的飽滿張力。
現代美食因應消費者沒有耐心的用餐態度,許多料理都以拼裝的方式,快速組裝上菜,比如這道明蝦白醬燉飯,蝦子的味道跟燉飯是分離、沒有互補,整盤吃完,不過是吃了飯跟一隻蝦,何談美食 ? 更說不上能有張力
料理除了要快速出餐所導致的美味張力消失之外,還得面臨飲食文化的適應與考驗,例如這二年流行的東南亞叻沙麵,能逐漸普及的一個因素,便是大量的降低香料與作料的強烈風味,改以圓潤無風格的奶味(椰奶鮮奶油)為主,再加一點如同鍋燒意麵的少許鮮味,整體單薄寡味,卻親近生活大受歡迎
傳統的美食正因為生活型態、消費意識、食品工業、社經成本等等許多因素,而變得似是而非,造成燻魚不是燻魚、東坡肉只是快速滷肉、義式燉飯不加帕瑪森起士、班尼迪克蛋只是半熟炒蛋等現象,如果一道傳統美食就是一個標準的品味文本,那當文本不固定不確定、甚至消失時,只能仰賴具有控制力、與品味資本的消費者,試圖讓美食的美感復位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提及吃美食,許多人都能侃侃而談風味如何如何,大多數的人也都贊同美食的感受很主觀,但其實「品嘗」料理這件事,是從今天想吃什麼就開始醞釀,依著許多資訊與心情才決定吃哪家餐廳,最後在點菜時,便真正進入品嘗的過程。 一般來說,點菜除了事先做好功課、有專門針對的料理之外,會從自己以為熟悉理解的菜
烤的外酥內腴鮮香四溢的烏魚子,大家都喜歡,雖然成本高還是有餐廳把它做成義大利麵,期望成為暢銷的招牌料理,然而儘管是以「義大利麵」的型態呈現,但大家喜歡的、希望能嚐到的,依然是那種外酥內腴的烏魚子所帶來的快感,義大利麵反而不在意,因此最常見的媚俗討喜做法,就是弄個能出餐快又成本低的蒜油義大利麵
提及吃美食,許多人都能侃侃而談風味如何如何,大多數的人也都贊同美食的感受很主觀,但其實「品嘗」料理這件事,是從今天想吃什麼就開始醞釀,依著許多資訊與心情才決定吃哪家餐廳,最後在點菜時,便真正進入品嘗的過程。 一般來說,點菜除了事先做好功課、有專門針對的料理之外,會從自己以為熟悉理解的菜
烤的外酥內腴鮮香四溢的烏魚子,大家都喜歡,雖然成本高還是有餐廳把它做成義大利麵,期望成為暢銷的招牌料理,然而儘管是以「義大利麵」的型態呈現,但大家喜歡的、希望能嚐到的,依然是那種外酥內腴的烏魚子所帶來的快感,義大利麵反而不在意,因此最常見的媚俗討喜做法,就是弄個能出餐快又成本低的蒜油義大利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吃的是火鍋,這家餐廳位於內湖科學園區,我們以前常來這裡吃。這家餐廳主打酸菜白肉鍋,最早是從台電餐廳分家出來的。我很喜歡他們的味道,所以有事沒事就會來吃一下。是圓鍋中煎有高高的凸起,就是老式火鍋,是機翼中的一部分,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這家火鍋店是吃到飽的,你可以放心大膽地享受美食。 這次的用
Thumbnail
有些食物需要經過轉變才有另一番風味?生活又會讓人有哪些轉變呢?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有關「吃」的這件事,對Tang來說,吃甜點,是吃巧,但在吃主食正餐時,要吃飽。在「厚道飲食店」裡,簡單的一份飯食餐點就能飽餐一頓。
Thumbnail
川菜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即是鮮紅與火辣。川味其實不只像卡門那樣一眼看去就是火辣熱情,具侵略之美,也有那看起來溫柔清寡,像朵清新的小雛菊。這家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秉持原汁原味的川味滷水的調製秘方、辣控在這家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絕對要吃好吃滿。 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
Thumbnail
知道老油條家常菜的機緣來自公司聚餐,當時老油條還在舊址,中午時刻高朋滿座,第一次的用餐讓人難以忘懷,道道無雷,這次公司聚餐再次選擇了老油條,新址也在不遠處,店面更加寬闊,位置也更加好停車。 雖然移址重新開張,菜單沒有多大的改動,依舊都是老油條經典又令人上癮的功夫菜。
Thumbnail
自從有一次吃過彌生軒的南蠻炸雞定食後 偶爾就會想要再吃 酥脆的外皮配上塔塔醬的清爽酸甜 感覺就可以一直吃一直吃都不會膩 然後就胖了 (體重急升) 雞腿排材料 帶皮雞腿排 1片 鹽巴 1茶匙 胡椒粉
Thumbnail
今天吃的是松山的日式豬排店,別問我為什麼,因為主要還是豬排至少看得見形狀,比較不容易出差錯,朋友點的是鹽麴豬排,她說還不錯吃。照片看起來就很好吃,不是通常炸豬排的樣子,厚度變單薄了些,我也忍不住嚐了一小片,果然是不一樣,說不出來,應該說是肉味的清甜變少了,更多的是調味的醬料感。不過總體來說是好吃的。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好久沒有吃正宗的豬排了,所以今天特別來這裡好好品嚐一番。首先上桌的是豐富多彩的三色小菜,接著是清爽的甜蘿蔔和香酸的泡菜,最前方的則是脆口的牛蒡絲。每一口都帶來了我想要的美味滋味,讓我彷彿置身於美食的天堂。 這個是生菜,高麗菜絲,配的是和風醬,因為芝麻醬的香味比較濃,但是熱量太多了,和風醬的熱量少一
Thumbnail
今天吃的是火鍋,這家餐廳位於內湖科學園區,我們以前常來這裡吃。這家餐廳主打酸菜白肉鍋,最早是從台電餐廳分家出來的。我很喜歡他們的味道,所以有事沒事就會來吃一下。是圓鍋中煎有高高的凸起,就是老式火鍋,是機翼中的一部分,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這家火鍋店是吃到飽的,你可以放心大膽地享受美食。 這次的用
Thumbnail
有些食物需要經過轉變才有另一番風味?生活又會讓人有哪些轉變呢?
Thumbnail
看到一段影片的標題作:「台灣不只有小吃 日治時代台灣料理等於『精緻料理』?」感覺這實在有點「標題黨」。
Thumbnail
有關「吃」的這件事,對Tang來說,吃甜點,是吃巧,但在吃主食正餐時,要吃飽。在「厚道飲食店」裡,簡單的一份飯食餐點就能飽餐一頓。
Thumbnail
川菜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即是鮮紅與火辣。川味其實不只像卡門那樣一眼看去就是火辣熱情,具侵略之美,也有那看起來溫柔清寡,像朵清新的小雛菊。這家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秉持原汁原味的川味滷水的調製秘方、辣控在這家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絕對要吃好吃滿。 巴蜀現撈董記辣滷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
Thumbnail
知道老油條家常菜的機緣來自公司聚餐,當時老油條還在舊址,中午時刻高朋滿座,第一次的用餐讓人難以忘懷,道道無雷,這次公司聚餐再次選擇了老油條,新址也在不遠處,店面更加寬闊,位置也更加好停車。 雖然移址重新開張,菜單沒有多大的改動,依舊都是老油條經典又令人上癮的功夫菜。
Thumbnail
自從有一次吃過彌生軒的南蠻炸雞定食後 偶爾就會想要再吃 酥脆的外皮配上塔塔醬的清爽酸甜 感覺就可以一直吃一直吃都不會膩 然後就胖了 (體重急升) 雞腿排材料 帶皮雞腿排 1片 鹽巴 1茶匙 胡椒粉
Thumbnail
今天吃的是松山的日式豬排店,別問我為什麼,因為主要還是豬排至少看得見形狀,比較不容易出差錯,朋友點的是鹽麴豬排,她說還不錯吃。照片看起來就很好吃,不是通常炸豬排的樣子,厚度變單薄了些,我也忍不住嚐了一小片,果然是不一樣,說不出來,應該說是肉味的清甜變少了,更多的是調味的醬料感。不過總體來說是好吃的。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好久沒有吃正宗的豬排了,所以今天特別來這裡好好品嚐一番。首先上桌的是豐富多彩的三色小菜,接著是清爽的甜蘿蔔和香酸的泡菜,最前方的則是脆口的牛蒡絲。每一口都帶來了我想要的美味滋味,讓我彷彿置身於美食的天堂。 這個是生菜,高麗菜絲,配的是和風醬,因為芝麻醬的香味比較濃,但是熱量太多了,和風醬的熱量少一